哺乳期媽媽追奶大全!全是乾貨!

2021-02-23 二胎時代

  常聽有些媽媽說自己奶不夠,追奶沒成效,玲瓏媽反問:你了解泌乳原理麼?你真的掌握了追奶方法麼?母乳餵養是信心的遊戲,你敢挑戰麼?


  追奶的麻麻們別急,我們先來了解泌乳:


  A.  母乳餵養三要素:寶寶、大腦、乳房。寶寶吮吸乳房,將信號傳給大腦,製造乳汁的荷爾蒙又作用於乳房,促使乳腺擠壓分泌出乳汁。


  B.  奶水的分泌遵循著供需平衡的原理:透過寶寶吸吮的刺激,母親的身體會接受訊息決定分泌多少乳汁;當孩子吸吮的越多,奶水就分泌的越多。


  C. 乳房是工廠不是倉庫.儲奶,攢奶的做法是無法增加產奶量的。

  綜上所訴,要增加泌乳量,寶寶的吮吸最重要!寶寶才是媽媽最好的催乳師!

  那追奶麻麻該怎樣做呢?


  1.增加餵奶次數:8-12次甚至更多。

  2.延長餵奶時間:吃空一側(15分鐘左右)之後再吃另一側。如果太快換到另一邊,寶寶吃到的將會是兩側乳房的前奶,雖然能吃飽,但是脂肪含量,熱量會不夠。

  3.左右交替餵奶:左右兩側餵完之後,讓寶寶再吃一輪。

  4.加倍餵奶:寶寶吃飽喝足後,不要立即放下睡覺,而是再抱一會兒,用10-15分鐘時間,抱著或直立背著他,讓他保持清醒,並把肚子裡的氣排出來,這樣寶寶肚子又有空間了,可以再來一輪餵奶。

  5.脫光寶寶餵奶:肌膚之親有助於喚醒貪睡的寶寶,刺激不太投入的寶寶去積極的吃奶。怕寶寶著涼的話,在他背上披上小毯子。

  6.午睡及夜間餵奶:帶寶寶上床餵奶,媽媽和寶寶都能放鬆下來,也能刺激更長時間,更為頻繁的哺乳。同時,泌乳荷爾蒙水平也會提高。媽媽體內的催乳素水平在睡眠中會提升,生長荷爾蒙在睡眠時也會提升,並和催乳素協作,提高泌乳量。

  7.充分休息:身心放鬆可以降低體內的壓力荷爾蒙,讓泌乳荷爾蒙更有效的運作。

  8.想像寶寶,想像乳汁:不要小看意念的作用。

  我的奶夠嗎?教你判斷母乳是否足夠 :

  1、尿量。吃足了的嬰兒,每天尿溼4-6個紙尿褲,或者6-8片尿布。

  尿的顏色是清的,或顏色很淺。如果尿的顏色很深,說明嬰兒攝入的母乳不夠。

  2、便便。吃足了的嬰兒,出生一周內胎便應該排淨。第2-4個禮拜,每天會大便2-3次以上。1-2個月後(時間視個體狀況而異),隨著腸道發育完善,大便次數一般來說會減少到每天1次,很多母乳餵養的孩子,會每三四天大便一次,此過程稱為攢肚。注,通常在尿量達到,發育正常的情況下一個月以內的的寶寶也有攢肚的現象。

  尿量告訴你寶寶是否吃到了足夠量的母乳,便便的情況告訴你寶寶是否吃到了足夠的後奶。

  3、餵養。媽媽餵奶後比餵奶前乳房軟些。餵奶前後乳房柔軟程度的差別隨著寶寶長大會逐漸減小,直到媽媽達到供需平衡的狀態。

  餵奶時,寶寶的吸吮刺激出媽媽的奶陣,如果媽媽對奶陣沒有感覺,可以觀察寶寶,看到寶寶每吸吮一兩下就吞咽一次。

  4、體重。第一個月內,體重「平均」周增長112-200克,6個月內,每月「平均」增長500-1000克(註:折合每周116-233克,但已經不適合按周稱量體重了)。

  追奶麻麻應注意以下幾點:


  1.正確的銜乳姿勢:寶寶的嘴巴夠大、下唇外翻、舌頭超過下牙齦,下巴抵住媽媽乳房,頭向後仰著,身體貼緊媽媽的身體,他擠壓的是媽媽的乳房,而不是嘬著一點點的乳頭。

  2. 混餵的媽媽在追奶過程中慢慢循序漸進減掉配方奶最好。 要知道,一旦混餵持續,乳頭混淆很難矯正,必然走向全奶粉。

  3. 判斷寶寶吃飽與否不僅要看尿量,還要看體重,看大便,看餵養 。

  4.   寶寶有吮吸需求,我們的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會吮吸手指,所以這個從娘胎裡帶出來的動作是孩子最熟悉的動作,而新生兒從溫暖舒適封閉的子宮裡,猛然來到一個開放寬敞的涼風颼颼的陌生世界,當然會有焦慮、煩躁和恐懼的心理,有時還會有我們很常見的腸絞痛或一些小感冒讓我們的寶寶感覺到不舒服。 很多新手媽媽和家人把孩子頻繁的找奶吃歸因於母乳不足。實際上,飽餓只是動物的最低需求,我們的寶寶是一個具有情感和人格的人,所以孩子頻繁地尋找奶頭並不一定意味著孩子餓了。

  5.母乳裡的營養並非完全受媽媽飲食的影響,但是媽媽在哺乳期的飲食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寶寶是純母乳餵養的情況,只要寶寶沒有不適和疾病,一般情況下就不用特殊忌口,注意飲食多樣化,防止營養不良。如果寶寶有腹瀉、溼疹等病症,媽媽需要注意忌異種蛋白,生冷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的。

  還要注意保持情緒舒暢,以防因為情緒不暢導致乳汁減少。菸酒必忌,咖啡或濃茶少量飲用問題不大,但是大量地喝會使乳汁裡含有較多的咖啡因,寶寶吸奶後可能會間接產生興奮,易引起少眠和多啼哭,所以適度啊。

  均衡的飲食對於媽媽自己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要注意攝入以下幾類食物:穀類食物、  新鮮水果和蔬菜、高蛋白的食品、含鈣和鐵的食品。

  但吃好並不等於要吃得很飽,哺乳的媽媽每天只需要增加大約500卡路裡(煮雞蛋1個+不加糖麥片1杯+全麥麵包2片)的熱量就可以了,當然這也與你當前的體重和運動量有關。

  6.追奶過程很考驗耐性,保持情緒舒暢很重要. 生活中難免會有壓力 , 放鬆心情,看著寶寶吃奶的可愛樣子,你會更有動力的 。

  7.謹記,按需餵養,這是追奶掛餵過程中最重要也是最緊要的。 有的媽媽急於追奶,在掛餵追奶中體現出你快吃啊!你趕緊吃啊!你給我吃啊!!!的一種焦急心情,或在尚未追上相應奶量時就貿然減掉過多的配方奶;愛寶寶心情可以理解,但強迫寶寶進食或無視寶寶的基本需求,反倒與母乳餵養的原則:按需餵養背道而馳了。

  8.追奶中常見問題。第一、寶寶一直吮吸,不是奶不夠,是奶流得不夠快,所以孩子需要吃非常久才能飽。第二,銜乳姿勢不太對,不光是乳頭不疼就對了,要不斷摸索否則是無效吸吮。第三,捨不得減掉奶粉就是追奶追到心憔悴下場。第四,女人長兩乳房就是拿來產奶的,什麼奶不夠理論滾邊去,信心不足加不夠堅定也是追奶擋路石。第五,孩子哭不一定是餓了,還有困了和想吸了,反正你別多想,把奶塞寶寶嘴裡就對了。越多想拖越久越辛苦 。

  接下來,了解一下(追奶十大誤區)


  1.不要以為要奶脹了才能喂,不然就是沒奶。其實很多媽媽產後從來不脹奶的。母乳是寶寶吸吮的時候,刺激了泌乳素和催產素的分泌,泌乳素指導乳泡泌乳,催產素指導輸乳管把乳汁擠壓向乳頭方向。然後寶寶才能吃到嘴裡。也就是說,不餵就沒有。

  2. 不要以為不脹奶就是沒奶。在脹奶不脹奶這個問題上,媽媽體質有區別。很多媽媽產後初期餵不餵都泌乳,於是經常脹奶。這樣的媽媽通常要經過幾個月甚至半年以上,乳房才能「學會」;孩子 吃的時候泌乳,不吃的時候不「瞎泌乳」。而有的媽媽,產後直接就達到了這種「供需平衡」的狀態。後者幸福啊!奶結風險小。

  3.不要以為必須喝湯才能奶多起來。有的媽媽喝湯容易脹奶,或者吃某種食物容易脹奶。但脹奶不等於奶多,不過是在孩子不吃的時候,乳房也泌乳了而已,是泌乳時間上的錯位,是&「奶多」;的假象。我餵雙胞胎,從來都不等脹奶再喂。不要以為整個哺乳期都是每天脹脹的

  4. "為了追奶什麼方法都試過了"的媽媽是追奶器材發燒友.吸奶器,催乳師,猛吃猛喝,吃奇怪的東西.這些做法都會帶來額外風險.吸奶器使用不當會損 傷乳頭,造成奶結,野路子催乳師也可以做到這些,喝湯猛吃讓媽媽自己貼一身肥膘,奶水油膩孩子拉稀.最鬱悶是追奶沒用,打擊媽媽自信倒是有效。這裡強烈推薦優哺元系列催奶食品,國家專利30年歷史,絕對是媽媽哺乳的好幫手。

  5. 不要以為孩子應該一次吃飽,吃飽就睡2小時以上,樂呵呵起來玩,然後樂呵呵吃,吃完樂呵呵接著睡2小時。新生兒的胃只有3-5ml,滿月時不到30ml,少吃多餐,勤吃勤睡,是多數小嬰兒的方式,也是最適合他們吸收營養和休息的方式。「以為」中的寶寶有,但只是少數。所以講要按需餵養。

  6.見過很多媽媽說,孩子吃不飽,表現是睡不好,比如白天睡一會兒就醒,晚上入睡困難。繼續問養育細節,通常有幾個共同點:a.孩子白天活動不足導致不夠 困,如兩三個月了還在躺抱,抱出門溜達就算活動了;b.孩子對睡眠條件不滿(抱著睡能睡很久,自己躺著睡一會兒就醒)c.熱天不開空調

  7. 很多混合餵養的媽媽覺得奶粉減不下去,因為孩子吃了母乳不睡,必須吃了奶粉才睡。但其實,孩子是因為通常吃母乳時喜歡半睡半醒迷糊著繼續叼著乳頭的感覺,而媽媽為了讓孩子睡就餵奶粉。於是孩子習慣了睡前最後一道程序是吃奶瓶。沒到這個程序就不睡。是秩序感使然。

  8. 不要以為孩子哭就是因為餓。吃飽睡足的健康新生兒確實應該情緒愉快。但是,是在嬰兒的心理需求也得到滿足的前提下。嬰兒需要和母親接觸,需要想吃就吃,不想 吃不吃,想睡就睡,不想睡時有豐富的玩耍.且媽媽的情緒是孩子最大的成長環境.在一餵奶就焦慮的媽媽懷裡,孩子會不安的.

  9.聽說追奶要勤餵,於是沒日沒夜的喂。其實在保證減了奶粉的情況下,媽媽按需哺乳就好,孩子想吃就餵,不想吃不餵.孩子會因為餓而自動吃的更頻,勤餵 仍然是以按需為底線的.過度勤餵會把孩子和自己都弄煩.很焦慮時不要餵,把孩子給別人哄哄,自己散心一會兒,調節好情緒再喂。

  10.追奶追到心碎,追到長期陷入對母乳夠不夠,要不要純母乳的糾結。吃,只是育兒當中一個方面而已.寶寶需要的也不僅僅是奶,而是一個媽媽。確保做對追奶的技術,然後讓結果順其自然,享受和孩子的相處就好.當然,更要多學習技術和經驗,這樣"順其自然"才真正是個心態而不是自我安慰。

母乳餵養專家

為您私人服務


長按二維碼 一鍵識別添加

微信號:wuyoumama228

相關焦點

  • 哺乳期媽媽追奶大全!
    混餵的媽媽在追奶過程中慢慢循序漸進減掉配方奶最好。要知道,一旦混餵持續,乳頭混淆很難矯正,必然走向全奶粉。母乳裡的營養並非完全受媽媽飲食的影響,但是媽媽在哺乳期的飲食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寶寶是純母乳餵養的情況,只要寶寶沒有不適和疾病,一般情況下就不用特殊忌口,注意飲食多樣化,防止營養不良。如果寶寶有腹瀉、溼疹等病症,媽媽需要注意忌異種蛋白,生冷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的。
  • 哺乳期被氣到回奶的幾句話,你聽過幾句?回奶後如何「快速追奶」
    所以爸爸們、婆婆們聽好了,哺乳期一定要讓著當媽媽的那位,別讓她總生氣。同時,媽媽們為了寶寶的健康,也要及時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別動不動就著急上火。另外,除了不良情緒引起回奶外,不當飲食也會導致回奶,尤其是這幾種食物,哺乳期千萬別吃。
  • 哺乳期遭遇「回奶」,大多是3個原因造成的,3個追奶方法被瘋傳
    有些哺乳期媽媽生氣時,會明顯感覺到胸部變小,這是由於奶水變少了,有些有經驗的媽媽會稱生氣是「回奶神器」。 2、遠離菸酒、咖啡飲品 像菸酒、咖啡飲品是哺乳期要遠離的東西,吸菸有害健康,雖然少量的酒可以促進乳汁分泌,但過量會抑制乳汁分泌,很容易回奶現象,另外,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哺乳期媽媽也最好少喝或不喝,這不但影響媽媽的身體恢復,也會導致媽媽乳房回奶,影響寶寶身體發育。
  • 哺乳期下奶食譜,清淡營養不長胖,追奶的建議看看
    當你升級成為媽媽以後,寶寶在哺乳期奶水的多少好壞是何等的重要。哺乳期為了能讓寶貝吃飽,真的是操碎了心,為了下奶喝這個豬腳湯、喝那個肉湯;那些個油湯啊,又膩又稠,喝到後面真是油到頭皮發麻,感覺奶還沒下就先被脂肪和油膩感給淹沒了。而且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過分的油膩營養可能會產生堵奶哦!
  • 媽媽們總是覺得奶水不夠?學會這4招,教你做「追奶達人」
    學會這4個「追奶」小方法,教媽媽們如何成為追奶達人寶寶的吮吸有助於媽媽乳汁變多;寶寶在吮吸媽媽乳房時,媽媽大腦中的垂體會在受到這樣的刺激後分泌出刺激乳腺分泌的催乳素,所以對於媽媽們而言,寶寶吮吸乳房的舉動是「追奶」過程中的關鍵所在。
  • 常見的10種發奶食物,追奶的媽媽都在吃
    然而很多媽媽產後,常常會遇到下奶晚,母乳分泌不足的問題。寶寶能不能吃飽,成了很多哺乳期媽媽最大的疑問。很多媽媽常常會諮詢,哺乳期吃什麼食物,才能增加母乳分泌量。如果媽媽在更換尿不溼的時候,每片尿不溼都很有分量,尿液顏色清淡,沒有異味,這說明寶寶吃飽了。 如果通過上面兩個方面,媽媽可以判斷是自己母乳不足的問題,你就需要吃一些發奶的食物了。 生活中常見的追奶食物有哪些?
  • 兩個月奶水不足怎麼追奶?處理好3個問題,哺乳期一直純母乳餵養
    有些媽媽反映說自己的乳汁出現越喝越少的情況,剛開始的時候奶水充足,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需要,但是母乳餵養兩個月後,奶量就變少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在這裡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兩個月奶量少如何追奶?
  • 誤吃回奶食物別著急 正確追奶很簡單
    媽媽誤吃了這些食物會影響寶寶的口糧,但也不要急,只要掌握正確方法追奶就能重新母乳餵養。   導致回奶的常見食物   1.乳鴿   乳鴿湯雖然很補,但鴿子肉中含有大量的泛酸,哺乳期媽媽喝了可致致奶水分泌減少或消失。   2.苦瓜湯   苦瓜湯性寒涼,哺乳期媽媽喝了會大幅降低奶水分泌。
  • 科學追奶指南 | 從5ml到150ml,親測8種簡單可行的追奶方法
    一直想來寫一篇追奶的文章,結果拖延症拖到了我都要結束哺乳期。
  • 新手媽媽們別慌,這份追奶指南值得你看看
    哺乳期的媽媽最擔憂的問題就是奶水不足了,一聽到寶寶因為沒吃飽而哇哇大哭時就慌了,於是開始加配方奶粉,結果就是自己的母乳越來越少,寶寶獲取不到充足的營養了。
  • 奶少怎麼追奶最有效?產後追奶要點,記住兩點母乳暴漲!
    其實媽媽的母乳越少,越要增加寶寶吮吸的次數;由於寶寶吮吸的力量較大,正好可藉助寶寶的嘴巴來按 摩R暈。寶寶跟母乳的關係是從出生後開始的。嬰兒被抱在媽媽胸前時,自然而然地就會開始尋找奶頭。
  • 婆婆好心辦壞事,把媳婦的母乳全弄沒了,吃什麼可以追奶回來?
    現在媽媽們都想著母乳餵養,但是有些媽媽母乳不足,天天忙著找增加母乳的辦法。 我們的老一輩人,通常會覺得「油水」足的飲食,才能幫助媽媽們產後下奶,其實這是不對,傳統的觀念它並不一定是對的。
  • 追奶用上這1招,輕鬆純母乳餵養!
    說到追奶,我想很多媽媽第一反應,就是喝下奶湯,湯可以喝,但不要過度依賴湯來追奶。 喝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攝取湯中水分和營養,從而達到營養均衡,但是對於脂肪含量比較高的乳白色的湯,很多都是富含脂肪,因此哺乳期的寶媽們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多攝入脂肪,可能會不利於寶寶的吸收引起腹瀉。
  • 分享我的成功追奶秘籍
    ,所以五花八門的「追奶秘籍」才會成為媽媽圈裡永恆的熱議話題。我從事母乳餵養指導工作多年,成功的幫助很多無法實現母乳親餵的媽媽,使用吸奶器實現全母乳餵養直到自然離乳。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追奶秘籍」!正確使用吸奶器能夠幫助很多媽媽更好的堅持母乳餵養,比如早產兒母嬰分離、職場媽媽背奶、乳房發育原因無法實現親餵……但也有不少媽媽反饋,看到別人使用吸奶器追奶效果特很好,但是輪到自己,好像不只沒有效果,反而還把自己的奶量折騰的越來越少。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哺乳期生氣,真的會回奶嗎,奶水多少跟什麼因素有關?
    新媽媽一旦回奶,就會感覺奶陣消失,寶寶吃奶的次數增加,而且寶寶還容易哭鬧,所以回奶對於哺乳期的新媽媽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至於說哺乳期生氣會不會回奶,主要看生氣的次數和周期,如果只是偶爾生氣,並且不是生那麼大的氣的話,那麼對回奶不會有什麼影響的;如果說新媽媽一直處於抑鬱或者心情低落狀態,那麼對回奶的影響就很大了。
  • 奶水不夠寶寶吃怎麼辦,這4個方法教你快速追奶,當「奶牛」媽媽
    生完寶寶後,醫院都會媽媽建議採取母乳餵養,因為母乳是嬰兒成長最天然、最安全的食物,它含有嬰兒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和抗體,除了供給寶寶身體熱量之外,還滿足寶寶腦部發育、提高免疫力、提供營養等等。
  • 哺乳期可以食用含酒精的食物嗎?
    享受快樂母乳,讓孩子成為天使寶寶」如果寶媽是南方人,家裡的老人可能會在月子裡給寶媽準備月子酒,在做菜時使用,璐璐自己在月子裡也喝過不少醪糟蛋花湯,但前陣子發現很多大號發文稱「米酒裡面有酒精,哺乳期媽媽不可以喝米酒
  • 送你一本追奶秘籍,有些錯誤方法一定要避開!
    ,但周圍很多朋友和家裡人總勸她不要糾結了,這樣追奶辛苦自己也會傷害孩子。還有一種可能僅僅只是孩子希望得到關注,也可能是剛到了新環境不適應,寶寶如果懷念子宮裡的環境也會哭,媽媽要細心地一一排除,識別寶寶哭鬧的信號,找到真正的原因,不能一哭就餵奶。追奶要按需哺乳,沒日沒夜地喂,影響媽媽的身體健康,更是得不償失。
  • 奶不夠,追奶沒效果?只因你做錯了這件事
    常聽有些媽媽說自己奶不夠,追奶也沒成效……可能是媽媽們對哺乳餵養認知不足,導致錯誤的哺乳方式,讓奶水越來越少。今天給各位寶媽分享  下奶追奶的方法,幫助寶媽輕鬆度過哺乳期!!追奶的麻麻們別急,先來了解泌乳原理A、母乳餵養三要素:寶寶、大腦、乳房。
  • 催乳小知識 追奶要注意的事項
    乳頭上出現小白點的原因和處理方式追奶時應該注意:1.縮短擠奶間隔的時間,2~3小時擠一次(凌晨是乳汁分泌最多的時候)。2.親餵的追奶效果最好。3.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奶食物,並避開回奶食物。4.水份攝取一定要足夠,一天至少喝2500m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