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遭性侵是因為「長得漂亮」?應該譴責的是侵害者 | 思想界

2021-02-14 界面文化

近日,中國美術學院2020《新生安全知識手冊》引發網絡討論。這本手冊中提到了性侵害產生的因素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女生的內在因素:注重打扮、追求物質享受;長相漂亮、處事輕浮;意志薄弱、難拒誘惑;自我防範意識差等。

本書的部分內容源自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高校保衛分會組織編寫的普通高等院校安全教育教材《大學生安全知識讀本》(第十版)。對此,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高校保衛分會秘書長楊嘯銘回應稱,「出發點是想提醒女生存在上述因素更可能成為不法分子的侵害對象,並不是將責任歸咎受害者。」同時他也稱,「我們審核中發現一些表述確實不夠嚴謹,明年修訂時會修改。」

中國美術學院《新生安全知識手冊》中介紹性侵害產生的因素,引發網友熱議。

值得一提的是,手冊中「校園性侵害產生的因素」當中包括了「女生自身的內在因素」「易發生性侵害的時間和季節」「易發生性侵害的地點」這三個部分,但從頭到尾完全沒有提及性侵者的責任。性侵害因素當中,受害人反而成為了被教育的對象。這引發了網友的不滿。一些微博網友轉發了YouTube播主安娜·阿卡娜的討論:「我們這一輩子都在用各種方式避免被強暴,我爸教我學武術,我媽給我防狼噴霧和防身小刀。社會教導我們千萬別獨自走夜路,千萬別走小路,如果發現自己被跟蹤了請右拐三次,被人追趕時千萬別往樓梯上跑……你知道更好的辦法是什麼嗎?從小教男孩子,絕對不能強姦。」

《中國婦女報》以「女生被性侵因漂亮輕浮?這種提醒省省吧!」為題提出,沒有任何犯罪學的依據證明「注重打扮」「漂亮輕浮」與「性侵犯」有聯繫,但可以明確的是:被侵犯不是女孩子自身的問題,而是違法犯罪分子的問題。一味要求被侵害者保護好自己,實際上是在弱化侵害者的責任,助長性暴力的滋生,會讓惡行越來越猖獗。

把女性公共安全問題轉嫁為女性個體責任,甚至要求女性犧牲自己的正當權利,這種論調並不新鮮。長久以來常見的一種說法,就是女性穿著暴露,才引發了性侵,人們會因此要求受害者穿得更加保守。對此,比利時曾經舉辦過「What Were You Wearing」(你當時穿的是什麼?)展覽,展出18個女性在遭遇性侵的時候穿的衣物,這些衣服包括牛仔褲、T恤衫,都非常普通。主辦方負責人Kennes女士說:「在大街上的任何一個女孩,都可能穿成這樣。」但是性侵依然發生了。另一條依據是,聯合國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女性穿著保守的中東地區,性侵發生率發生很高,而在女性可以穿著暴露性感的歐美國家,性犯罪率反而較低。

網友評論

既然性侵和女性自身內在因素無關,那麼為什麼人們要在受害者身上找茬呢?在界面文化刊發的《強姦的受害者不是某個女性,而是全體女性》一文當中,作者張之琪引用美國哲學家Claudia Card將強姦與恐怖主義做類比的做法,指出這種恐怖主義系統的運作方式:男性會製造出一種危險,讓女性感到恐懼。接著,他們就可以用保護的名義提出解決方法,女性則需要以順從與忠誠作為交換。

於是在這套系統中,被認為不值得保護的也就是不符合父權社會要求的女性氣質的女性,以及拒絕順從和忠誠的女性,受害時就可以被認為是活該。在《中國婦女報》刊發的《向「責備受害者」現象說不》的文章中,作者劉天紅指出,按照心理學家梅爾文·勒納(Melvin Lerner)的研究,我們傾向於「責備受害者」是因為人們需要維持自己的「積極世界觀」假設,在心態上把自己和受害者分開,相信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是美好和公正的,才能生活下去。但這樣做就忽略了其中不平等的權力關係。總而言之,人們應該更加清楚地看到,性侵是一種結構性的暴力,把社會問題轉化為個體問題不能夠解決問題。

《沉默的真相》完結:

社會派推理的魅力在哪裡?

繼《無證之罪》《壞小孩》之後,作家紫金陳的「社會派推理三部曲」第三部《長夜難明》改編劇《沉默的真相》也於上周完結,其口碑經歷了「高開炸走」的歷程。

劇情一開始,嫌疑人殺人拋屍,在地鐵上被抓,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卻在法庭現場臨場翻供,提出了絕對的不在場證明。在調查這一案件的真兇時,警方查到了一起多年前的懸案。這樣,地鐵拋屍案的死者江陽的一生才逐漸展現在觀眾面前:江陽一度是一名前途無量的年輕檢察官,因為想要替遇害的同學洗刷冤屈,抓住案件背後的犯罪團夥,他的人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尋求真相的過程中,遭到了無數打擊和報復——找到證人,證人被殺;找到證物,證物被毀;他選擇離婚,來保全親人安全;他查明真相,卻遭到陷害被投入獄中。最終,他選擇了犧牲自己,來還原真相。

《沉默的真相》海報 圖片來源:豆瓣

和注重詭計和解謎樂趣的本格推理不同,由日本作家松本清張創立的社會派推理流派,注重對人性的描繪和剖析、反思社會問題。例如松本清張的《點與線》就側重揭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政界與財界的官商勾結;今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譯介的高野和明《消失的13級臺階》,講述了主人公幫助失去記憶的死刑犯洗刷冤屈的故事,通過不同主體的視角,引導讀者反思日本的死刑制度,思考罪犯改造等問題,追問什麼才是真正的正義。

《沉默的真相》也是這樣一部觀後引人思考的社會派推理作品,和本格推理最後才揭曉兇手不同,本劇當中,觀眾很早就知道了當年懸案的幕後元兇——市長女婿、刑警隊長等人官商勾結、草菅人命——卻依然被檢察官江陽曆經多年為正義而戰鬥的故事動容。

紫金陳本人在微博中談到,自己在《長夜難明》當中「輸出了個人價值觀」,「看到這小說最終能這麼好呈現,能多散發一束正義之光,今天真是太激動了。」《沉默的真相》以其社會派推理的魅力感染了很多人,觀眾們感動於江陽等人的勇敢無畏、追求正義。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羅翔就談到了自己觀劇的感受:「所有的黑暗都是指向光明,亦如所有的不義都是指向正義。正是對正義的嚮往,讓我的心弦時常被波動,讓我們雖不能至心嚮往之。讓我們一無所懼。」他還提到,「當命運之手把我們交付特殊的時刻,願我們能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勇敢。」此外,劇中犯罪分子在多年之後才得到應有懲罰的劇情,也引發了「遲到的正義還算正義嗎」等相關討論。

《沉默的真相》海報 圖片來源:豆瓣

《沉默的真相》等作品的走紅,也引發了關於國產懸疑劇的春天是否到來的討論。騰訊網《懸疑劇持續爆火,國產劇的春天真的來了?》一文就指出,正是這些懸疑劇當中的社會派推理元素讓讀者產生共鳴——今年的高分懸疑劇都沒有離開社會現實,雖然在推理方面多少存在一些硬傷,但是由於能夠觸發觀眾對人性和社會的反思,所以好評頗高。

「文娛產業觀」刊發的《<沉默的真相>:國產懸疑劇真的迎來了轉機?》一文指出,在21世紀初,刑偵劇佔據了全年國產劇集總量的3/10,市場極為飽和,導致懸疑劇一度風光不再。如今懸疑劇的走紅,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網劇題材尺度限制小、製作成本低、上線周期快等特點。不同的視頻平臺也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例如《白夜追兇》的優酷和《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的愛奇藝,讓一些觀眾得出了「愛奇藝和優酷的競爭,最終便宜了觀眾,國產劇開始走向正軌」的評論。視頻平臺的深耕和劇作水平的提升,讓懸疑劇的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對當前劇作的水平,也存在一些質疑的聲音。例如「北青藝評」《推理劇的春天遠沒有到來,而國產推理小說更是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觀察者表示,類型創作當中要警惕資本對創作的扭曲,「投資方只想賺錢,不關心創作」,即使是網劇中存在問題也沒關係,因為資本更相信數字,看到某部劇火了,就會跟風。這位觀察者還提醒需警惕從業人員的浮躁心態——這一行業中熱錢很多,因此很多人並不追求完美,他們把事情做到七八分,把錢賺走就行。

參考資料:

中國婦女報:向「責備受害者」現象說不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180913

「被性侵那天,你穿了什麼衣服?」

http://k.sina.com.cn/article_6385769298_17c9f1b52019006f6b.html?from=ent&subch=oent

強姦的受害者不是某個女性,而是全體女性 | 再談強姦文化

https://mp.weixin.qq.com/s/t2d1i1EYND3J1VohRrJ_XA

【羅翔】《沉默的真相》沉重的劇情令人憤慨,我們都需要江陽們的勇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p4y1e7aL

懸疑劇持續爆火,國產劇的春天真的來了?

https://new.qq.com/rain/a/20200921A0L4OA00

《推理劇的春天遠沒有到來,而國產推理小說更是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https://www.sohu.com/a/408154995_174736?_f=index_pagefocus_3&_trans_=000012_wm_sy

相關焦點

  • 男童性侵同樣值得重視丨育兒視野
    國內現行的法律規定:如果侵害者對男童下手,侵害者最多只構成猥褻兒童罪,最高服刑只有5年,但是如果相同的情況發生在女性身上,侵害者系姦淫幼女,以強姦罪從重處罰,一般情況即可判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能很多讀者奇怪,男童受到性侵的概率應該小於女童吧?而且剛才兩個例子都是針對大孩子的,壞人應該不會招惹小孩子吧?我們繼續看:
  • 男大學生因強制猥褻男同學獲刑二年 男性性侵問題也不容忽視!
    8月14日,陝西一男大學生因強制猥褻同校男生獲刑二年…近期頻繁曝光的男性遭性侵害事件引發輿論高度關注,但目前男性被性侵在法律上如何認定尚存爭議
  • 「女生被性侵因漂亮輕浮」,傳遞的是什麼價值觀
    「性侵害產生的因素:注重打扮,一味追求物質享受;長相漂亮,處事輕浮……」近日,中國美術學院2020《新生安全知識手冊》引發了爭議,多名網友質疑上述內容有多處不妥:為何全是女生的因素,而不涉及男性或施害者方面的因素?
  • 男孩被性侵的概率是女孩的兩倍,父母應重視這5點!
    國內現行的法律規定:如果侵害者對男童下手,侵害者最多只構成猥褻兒童罪,最高服刑只有5年,但是如果相同的情況發生在女性身上,侵害者系姦淫幼女,以強姦罪從重處罰,一般情況即可判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能很多讀者奇怪,男童受到性侵的概率應該小於女童吧?而且剛才兩個例子都是針對大孩子的,壞人應該不會招惹小孩子吧?我們繼續看:
  • 影評 |《印度的女兒》:僅僅因為是女性,她就活該被性侵致死嗎?
    在現實生活中,每每發生了女性遭到性騷擾或是性侵類的案件,我們總能聽到這樣的譴責聲,「誰讓她那麼晚還一個人在外面晃悠?」
  • 美媒:卸妝嚇退尾隨男子 「醜化受害者」廣告在中國遭譴責
    來源:環球網相關報導:  中國婦女報評全棉時代廣告:醜化受害者 充滿偏見、惡意、無知原標題:美媒:卸妝嚇退尾隨男子,「醜化受害者」廣告在中國遭譴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月11日文章,原題:在被指暗示「受害者有罪」而遭強烈反對後,中國一則引發爭議的卸妝溼巾廣告被下架因被指
  • 「女生被性侵因漂亮輕浮」,傳遞的是什麼價值觀丨光明時評
    「少與外界交往」也是「性侵害產生的因素」之一,在某些人眼裡,熱衷於社交也是女性「輕浮」的表現——那麼,女性到底要怎麼做才能防範性侵呢?土土絨丨媒體評論員「性侵害產生的因素:注重打扮,一味追求物質享受;長相漂亮,處事輕浮……」近日,中國美術學院2020《新生安全知識手冊》引發了爭議,多名網友質疑上述內容有多處不妥:為何全是女生的因素,而不涉及男性或施害者方面的因素?
  • 被性侵的未成年女孩的代名詞了解一下
    被性侵的未成年女孩的代名詞了解一下時間:2020-04-16 16:39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房思琪什麼意思什麼梗? 被性侵的未成年女孩的代名詞了解一下 現在已經是被性侵的未成年女孩的代名詞。
  • 為什麼長得漂亮的女生反而沒人追?
    其實每個人都是小仙女~01長得漂亮的女生不會沒人追。當然可能只是她們沒把追求者當人而已。by|陸仁賈02因為長得醜的追你的你懶得搭理認真追你的你不當回事耿直追你的已經被你當成直男癌掛微博上了套路你的你覺得是尬撩你喜歡的人不喜歡你by|王蜀黍03咳……因為有一種漂亮
  • 13歲女童遭拍裸照性侵:這新一輪手機騙術背後細思極恐!
    幾個月前,有個叫「李丹」的同齡女孩加她QQ好友,看到對方是女生,還和自己差不多的年紀,小莉就通過了好友驗證。聊了幾天後,李丹告訴小莉「女孩子可以和中年男人進行一種神秘的磨合儀式,讓自己變得更漂亮」。曾有個網友假扮成13歲的女生,潛伏到一個聚集了很多未成年人的網聊軟體。
  • 從雷闖性侵到章文強姦:姑娘,當心那個頭頂光環的大叔!
    麗麗說,之所以選擇3年後才公開,是因性侵患上抑鬱症的她,最近得知,其他熱衷公益的幾名小女孩和雷闖一起做志願者時,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性侵。 面對麗麗的指控,雷闖先承認文章所指事實,致歉說「對不起」,但隨後又發文回應,說當時和當事女生是戀人關係。但遭到受害女孩的否定。
  • 為什麼很多女生長得很漂亮卻相當自卑?原因其實很簡單!
    雖然長得漂亮的女生會得到很多,但是她們中一些還是會很自卑,這是為什麼呢?長得漂亮的女生也會自卑,長得普通的女生也可以自信!長得漂亮的女生有的會自卑,是因為她們沒有得到她們預期中的目標。每個人都對生活有自己的規劃,都有自己預期的目標。
  • 港中大女生潛逃德國遭性侵 港獨分子卻說不會批評德國政府
    雖然標題寫著「成功取得政治庇護」,但該名曾在難民營生活近11個月的女學生,自爆曾因為情緒問題而需要入院,以及被難民營職員性侵。黃臺仰於私人社交平臺透露,當事人已向有關職員提告,該職員亦被起訴,案件正排期候審,他不會批評德國政府。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表示,聽到有女逃犯曾在德國難民營遭職員性侵很震驚。
  • 每1小時就有8名男性遭性侵:性侵真的不分男女
    性侵,不分性別BBC去年播出了一部名為《男性性侵:打破沉默》的紀錄片,在紀錄片裡有著幾組數據,平均每小時就有大約8名男性遭遇性侵,有六分之一的男性曾在一生中遭遇過不同程度的性侵。之後艾先生因為這件事情也沒少被人嘲笑,在案件被網友熟知後,一部分網友也表示「五十大叔到底有多大魅力讓這醫生鋌而走險!」、「現在年輕人的口味這麼重的麼?大叔的晚節都不保了?」最後,曾某雖因強制猥褻罪被刑事拘留,但目前國內對男性的性侵無法被定為強姦罪。
  • 滿洲裡多名初中女生屢遭性侵 脅迫者竟均為女性 平均不到19歲
    △一名曾遭性侵的女生坐在家中  (圖/新京報)初中女孩欲自殺牽出性侵案 8名嫌疑人被批捕「我的天塌了!」7月4日,記者見到了一位遭性侵女孩的父親,剛一開口,這個40多歲的漢子已經泣不成聲。「孩子才13歲,都是做父母的人,那三個男人怎麼下得了手……」2016年5月10日,當地一所初中的班主任偶然發現班裡的一名女生想要自殺,校方在隨後的調查中發現,該女生受社會人員脅迫遭到性侵,於是立即報案。專案組經過連日偵查,迅速將涉嫌脅迫女生的5名犯罪嫌疑人與涉嫌強姦幼女的3名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
  • 女性一生有多難:29歲小夥「性侵」69歲老婦,原來性侵不分年齡
    一是因為這些受害者怕說出來後自己的經歷被人猜測,遭人謾罵。二是因為性侵取證非常難,受害者要一次又一次的揭開自己的傷疤。任何試圖從受害者身上找原因的行為都是二次傷害。同時也希望遭遇性侵的人不要選擇沉默,錯的不是你們,是施暴者。做錯事的人應該得到懲罰。但在電影裡,老婦人維權的過程中沒有人相信她,人們不相信一個29歲的小夥子會去性侵一個69歲的老太婆。
  • 為什麼現在的男生談戀愛都不主動了,哪怕是長得漂亮的女生?
    如果說一個男生想要談戀愛,那麼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在女生的身上,自己的個人私人時間變少了很多,也就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娛樂去瀟灑。現在的男生大多都喜歡自由,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夠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及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件。
  • 84歲老漢性侵13歲精神智障女生致其懷孕,保護女學生安全從哪做起
    近日有媒體報導位於重慶交界的某縣雙河農村,曾發生一起13歲智障女生遭性侵致懷孕事件,案發後警方對當地數個成年男子進行抽血檢查,希望通過DNA排查出誰是嫌犯,經過排查,萬萬沒有想到,其中一名84歲的老者竟然是嫌犯。一時間熱議不斷,目前經媒體報導,此事已經成了重慶十大熱議之一。
  • 看到長得漂亮的女生,很多男生卻不敢追,為什麼?
    女生長得漂亮,是一件自己開心,也讓周圍人羨慕的事,漂亮的同時,也說明兩件事,一是保養得好,二是基因好。只不過,現在的男生,對於漂亮的女生,卻越來越迴避了。有一次,我看到公司有漂亮的實習女生,慫恿好友去追求,他的第一反應是不去追,說她那麼漂亮,肯定有男朋友了,挖人牆角,做第三者的事,才不幹。
  • 又全是女生的錯?長得漂亮也是錯?
    該手冊提到,性侵害產生的因素中,女生自身的內在因素包括注重打扮,一味追求物質享受;長相漂亮,處事輕浮;膽小懦弱,無力自衛;懷有隱私,讓人抓住把柄;少與外界交往,孤立無援,意志薄弱,難拒誘惑;自我防範意識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