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時候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這個古錢幣到底能不能清理,怎麼清理才好呢?
要不要處理
這個確實要根據實際情況因物而異,對症處理。熟坑儘量就不用清理了,已經盤活氧化,就不要再改變熟坑的包漿了。
生坑的話,古錢幣畢竟不太同於近現代機制幣,機制幣的鏽是比較影響其價值的,很多評級公司是不給帶鏽的機制幣評分的。
但古錢幣很大一部分玩的就是美麗的鏽色。因為鏽色本身就是古錢幣靈魂的一部分,是歷史時間賦予錢品獨特的記憶。鏽色美不美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古錢的狀態價值。
很多高手只要一看鏽色就能判斷出自於哪裡的坑口,以及坑口狀況。
對於生坑來說,浮土和硬鏽可能會影響辨識度,必須要處理一下。否則連字口可能都看不清楚。還有一種情況必須要處理,就是錢幣上已經產生了粉狀有害鏽。粉狀鏽會不斷地蔓延生長,並且會傳染腐蝕別的錢幣。
幾種處理方式
但是很多人直接盲目的用滾筒洗,用刀刮,用酸泡,這些可是會造成毀滅性不可逆的破壞。用俗話說就是很容易就洗禿嚕皮了。不恰當的清理會影響錢幣的品相和價值。
浮土的話用清水清洗一下就可以,對於硬鏽已經把字口遮擋,難以分辨的情況,可以用刀剔除。個人建議用平口刀,刀口與幣面成斜角平推,要特別小心不要破壞到錢體,不建議用尖刀直接下刀,很容易劃傷錢體,留下劃傷的痕跡。
很多人會用什麼除鏽劑、除鏽粉,或者用弱酸浸泡,來達到除鏽的目的。沒錯,的確是能夠把鏽去除,但是,這種化學方法的弊端之一是會導致錢幣變色,性狀被改變,錢體變白或變紅,很難看。
弊端之二是如果錢體本身如果銅質不夠好,生鏽的過程中錢體被鏽腐蝕,當鏽被泡掉以後,會出現蝕坑,一個一個的小沙眼。整體狀態大打折扣得不償失。
如果非要使用化學除鏽方法,儘量降低製劑的濃度,縮短製劑與錢幣的接觸時間,隨時觀察錢幣的變化。下手之前請務必觀察好錢幣底板的狀態,這也是需要大量的實踐才能總結出來的經驗。
對於滾筒這種物理洗法,雖然不會變紅,但是操作過程中對於錢幣本身的硬度和銅質有要求,不然很容易碎裂或變花臉、麻子臉。一般都是洗清錢,個人感覺是洗完了的錢幣用來做批量禮品冊了,收藏價值也是降低了的。
有害鏽的處理
另外再說一下有害鏽的處理。
有害鏽很難清理斷根的,有很多泉友的處理方法很仔細也很專業,比如先用軟毛牙刷刷掉表面的綠粉,也有先用鹼性水清洗,擦乾後再用縫紉機油與空氣隔絕,但還是不能夠徹底,等過一段時間還是會有星星點點的有害粉鏽冒出來。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高手推薦的一個辦法,就是火燒,對有害鏽部位進行火燒,可以殺滅有害細菌,但不能猛燒,只用火輕燒那個長綠毛斑的部位,然後擦乾,一般不會再有害鏽冒出來。
寫在最後
在動手清理錢幣的時候,可以先挑幾枚品相一般的錢幣試驗一下效果,在獲得一些經驗教訓,比如銅質的觀察,錢體的鏽蝕程度,等手法熟練了再對品相好的錢幣進行清理。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由於現在很大一部分錢幣都是通過網絡購買,到手了的錢幣,請先保持原樣,在三包期內千萬不要馬上就動手處理,破壞了錢幣的原有狀態,是不可以退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