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眼鏡私域狂飆記:7000名員工化身種草達人,吸粉300萬會員用戶

2021-02-11 新零售老闆內參

如果星創視界董事長王智民當年沒有認識「肯德基爺爺」,也許寶島眼鏡就不會有今天的模樣。

 

王智民1997年從父親手中接過寶島眼鏡的時候,對眼鏡行業的認知也是傳統零售賣貨的邏輯,即「眼鏡店=賣眼鏡」。直到2010年,王智民在新加坡結識了在世界衛生組織任職的澳大利亞老先生Brien Holden,兩人後來成為了朋友,王智民還給他取了個親切的外號叫「肯德基爺爺」。

 

當時,王智民問Brien Holden:「中國的視光水平離全球最高水平有多遠?」得到的答案是:落後30年。

 

王智民接著問:「中國眼鏡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

 

Brien Holden說,首先是專業,中國的驗光缺少很多關鍵步驟,比如,美國醫生用眼底照相機拍照來判斷眼睛的健康情況,這件事他們已經做了十幾年,但中國並沒有。

 

王智民告訴億邦,「我們的驗光檢查是不合格的,用十分簡陋的儀器做驗光,甚至配眼鏡的時候,直接拿客人原來的眼鏡測量度數」。國外驗光師上崗前需要讀3到4年的醫學院,還有專門的視光專業博士學位,但在國內沒有相關規定,「這個行業出身就帶著原罪」。

 

王智民後來常常開玩笑說:「今天你是一個賣豬肉的,明天你就可以給顧客驗光,這並不違反規定。」

 

與Brien Holden聊過之後,王智民當年立刻做了一件事——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針對試光師培訓的人力模型「移植」回國內。過去10年,寶島在國內打造的專業視光師團隊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600名,並引進了眼鏡店的「新三件」——眼底照相機、自動多功能綜合檢眼儀、數字裂隙燈。

 圖源:寶島眼鏡

但問題是,人能夠觀察圖片(檢查結果)的細膩程度是有極限的,人類最好的眼睛大概能觀察到8個像素差,AI則快速、準確得多,只需要兩張照片即可篩查出1000種疾病,其中有800種是罕見疾病。由於需要大量數據訓練AI,目前篩查罕見疾病的難度相對較大。在200種常見疾病中,已經攻克了35種,篩查精度超過97%。

 

從那時起,王智民一直在思考AI的閉環應該如何打造。用他的話說,「2018年我們採買了這些設備,到現在為止全部都在做基本功而已」。

 

但他堅信,對商業來說,最致命的是科技,「看不懂科技你就要落後」。在他看來,商業是落後於科技的,科技影響了消費者,最後商業是被消費者逼著變化。

 

寶島歷史上幾次重要變革也遵循了這一邏輯。

 

1.0時代,寶島的商業模式是樸素的,以門店為中心,渠道為王,運營邏輯是「跑馬圈地」,渠道擴張,比如街邊店、百貨店、大賣場、購物中心等。

 

2.0時代的關鍵詞是電商。2009年天貓雙11首次啟動,2010年寶島開始探索電商項目,兩年後正式成立了電商部門。但從2014年、2015年開始,王智民發現,眼鏡行業其實是在穩健性下滑的。「過去的線上增量不過是彌補了線下流量的損失,並沒有真正的增量。」

 

3.0時代的關鍵詞則是社交、私域流量。

 

王智民認為這一階段的特點是「信息餵養」,所有的網際網路平臺會不斷地推送給消費者喜歡的信息,讓他們的自我認知不斷膨脹,就像把自己鎖在一個封閉的「泡泡」裡。而觸達泡泡裡的消費者的一種方法便是「打造私域流量」。

 

在打造私域流量方面,王智民表示,要花時間跟用戶聊天,給他們科普,慢慢地去改變他們的思維邏輯、行為舉動。

 

他將其拆解成5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找到公域流量池,比如小紅書、美團點評、公眾號、抖音、快手、微博,第二步是以圖文、問答、視頻、直播等多種方式做聲量種草,第三步是場景設計,第四步就是公域轉私域,最後「形成閉環」。

 

目前,寶島眼鏡有8000個大眾點評帳號、500多個小紅書帳號、200多個知乎帳號以及約20個抖音帳號。寶島有一名員工的小紅書帳號已經累積了五六萬粉絲,達到了KOC的粉絲量級。今年8月,近8000位來自大眾點評的顧客沉澱到寶島的企業微信上;截至今年10月,寶島眼鏡擁有3200萬可觸達會員,其中微信公眾號有520萬會員,企業微信的客戶數達到了336萬,且每月增加36-40萬人。

 

不過,在推進私域流量建設過程中,寶島內部的組織架構問題曾讓王智民困擾不已。

 

起初,寶島在做私域流量時,是由電商部門負責的。但王智民發現,這樣根本推動不起來,原因是公司電商團隊過往一直做的是中心化的流量運營,而私域流量的生意本質上是去中心化的。

 

認識到這一點後,王智民成立了會員運營中心(MOC),後來他把這件事稱為「最神經病的事」。

 

在寶島眼鏡,以前營運部是最核心的部門,專門負責管理線下門店,「位高權重,且晉升最快」,現在MOC則變成了最重要的部門。「原來的營運部被我一分為二,一半人不動,另一半人下崗,到運營部(負責線上流量運營)重新上崗。」

 

王智民說,重新上崗後的這部分人直接蒙了,因為他們以前懂的東西現在完全無效了。「以前管門店的現在開始做線上流量運營,對他們來說跨度太大了」。

  圖源:寶島眼鏡


然而,就在寶島的運營人員為新崗位發愁的時候,年初爆發的疫情「猛」推了寶島眼鏡一把。用王智民的話說,「以前我們有兩條路可以走,線下或線上都行,那一定會走最簡單的路。但疫情把線下這條路堵死了,只能全部轉到線上」。

 

他告訴億邦,這次寶島在疫情期間的線上練兵達到了原定2022年才能完成的水平。「受疫情影響,我們關了100家店,但8月份業績就和去年持平了。」

 

除了嘗試線下門店、簡訊、公眾號、小程序、企業微信等場景外,寶島還探索了很多其他方式,比如和品牌商家合作在社群互推宣傳、直播植入,舉辦線下路演篩查等。

 

以前,寶島是在場景上做無限量的加法,現在需要做減法,把跑不通的場景捨棄掉。王智民告訴億邦:「我們現在特別強調的一個重點就是最小閉環。」

 

在場景設計上,寶島也走過彎路。王智民曾經帶著團隊去綾致集團做會員的互換,當時他認為這也是一種私域場景的閉環,但後來他發現錯了。

 

「他們(綾致)所有的自媒體帳號、員工連續幫我們宣傳了3個月,最後3萬個人領券,2000人到店,400人有消費。」王智民才恍然大悟,這樣做效率太低了,「我不用他的會員,只需要把他的員工掃進我的私域(企業微信)就行了」。

 

某種意義上,組織架構、場景設計等這些寶島踩過的「坑」也成就了寶島。「我們是行業第一名,第二名業績僅是我們的六分之一。」王智民語氣十分自信。

 

接受億邦專訪時,王智民除了分享寶島正在做的事情之外,還談到了眼鏡行業的趨勢、消費者的變化,以及對寶島未來發展方向的看法。

 

以下是採訪實錄,經億邦編輯。


王智民,星創視界集團董事長,寶島眼鏡CEO

億邦:你覺得近幾年眼鏡行業有哪些變化?

 

王智民:在傳統的眼鏡圈子裡面,其實大家的變化不多,但最近好幾家創業公司跑出來了,像隱形眼鏡品牌MOODY和COFANCY,這兩家類似於淘品牌的第二代。

 

第一代淘品牌崛起的背景是線上電商平臺崛起,但缺貨源,於是有一批人每個星期或者每個月跑一趟批發市場,把貨進回來拍照傳到淘寶上去賣。他們在品牌文化、新媒體的操作能力方面,並沒有那麼強,而且他們並不把握供應鏈。

 

第二代淘品牌基本上都是一手抓新媒體流量,一手抓供應鏈,全程去把握,但其實做不了多大,因為這個品類本身規模就小,整個產業鏈也不過70個億,可能營業額做到10個億也就那樣了。

 

億邦:二十年來,你覺得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發生了什麼變化?這種變化是如何影響商業的?

 

王智民:第一代營銷的套路是先弄個品牌、弄點產品,再找個代言人、在央視打廣告,然後開放加盟。所有的動作都是品牌方在幹,消費者接受了多少我不知道,品牌單向輸出,無法閉環。

 

第二代營銷變成搜索了,比如SEO、SEM。品牌商的營銷重點就是打造關鍵字、關鍵詞。這個時候消費者參與到營銷行為中來了,因為他有「搜索」這個動作。

 

第三代就是現在,科技基礎設施又變化了,所有平臺的背後不再是關鍵字,而是幫你打標籤。 以前是企業要給自己的內容打標籤,消費者能搜索到就行;現在是內容有標籤,用戶個人也有標籤,然後大公司做AI匹配,把內容和人匹配在一起。這個時候商家就蒙了,因為商家不具備給消費者打標籤的任何能力,這種能力只有網際網路公司具備。

 

今天很大的一個特點是「信息餵養」,所有的網際網路平臺會不斷地推送給消費者喜歡的信息,他們在自我認知中不斷膨脹,就像把自己鎖在一個封閉的「泡泡」裡,泡泡外面的信息是進不去的。

  

製圖:億邦


億邦:那怎麼觸達泡泡裡的消費者呢?

 

王智民:不容易。以前可口可樂曾經圍繞一個主題,拍了37支廣告,比如針對關注健康的人群是一種風格,針對關注快樂的人群是另一種。

 

這個模式到現在還可以用,用這些大量的、不同維度的內容去吸引不同群體。因為一個人的泡泡很難形成,大部分是一群同樣邏輯的人形成一群泡泡圈子。 

 

怎麼跟消費者之間互動是一個很大的議題。

 

比如,李佳琦就是幫助用戶把泡泡打開的,以前你不知道我這個產品,或者沒什麼感覺,但因為你相信李佳琦,他說買,你就買了。另外一種方式是做私域交互,我個人花時間跟你聊天,給你科普,慢慢地去改變你的思維邏輯、行為舉動,這也是寶島現在做的。

       

圖源:寶島眼鏡


億邦:在點評、小紅書、抖音等平臺做聲量種草,怎麼調動員工積極性呢?

 

王智民:其實很簡單,一方面去這些平臺種草是有償的,公司會給員工發錢;另一方面,其實我們在推動員工報名的時候,每個員工都很開心,因為很多零售在店裡面是不讓員工用手機的,然後我現在是告訴他可以用,而且鼓勵他去用。 

 

眼鏡門店客流的波峰波谷比較明顯,早上一般沒人,中午12點到2點、下午4點半以後,員工才開始忙。過去這些空閒時間,員工是用來自我學習的,現在他們就是把學到的東西,去知乎、小紅書、抖音寫自己的文章或者回答問題。而且有些人本來就是一個深度用戶,喜歡分享,現在告訴他把自己玩得更漂亮一點,還是有償的。然後接下來我們就開始把廣告預算往這邊漲。

 

億邦:預算從哪裡來呢?

 

王智民:以前我們廣告預算是買大號幫我們寫篇文章,但是問題是路徑長了很多,無法閉環。我們現在是讓員工做成一個聲量達人,他通過聲量在公域裡面發聲了以後,可以去跟對他有興趣的人聯繫,這個時候再把這些人拉到私域裡面來,這樣就有閉環了。 

 

去年我提出過一個概念,叫每一個員工應該都要形成一個自洽商業閉環,既能發出聲量,又能從公域裡面拉新,完成閉環。

 

億邦:為什麼寶島在做私域流量時,選擇了企業微信?

 

王智民:做私域流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小程序矩陣,代表品牌是完美日記;另一種是企業微信。很多人不明白寶島為什麼一定要選擇企業微信,因為小程序矩陣的交易閉環是短平快的,適合賣實物,比如服裝,但如果你是服務型的,就適合用企業微信。

 

比如說醫美是重服務、重體驗、重溝通,你不跟消費者溝通,員工不會介紹產品或者沒有介紹,可能某個消費者可以花20萬,但最後只買了一個兩萬塊錢的基本套餐就結束了。

 

億邦:寶島要轉醫療服務方向,你覺得達到你預想的程度需要多久?

 

王智民:它現在還是一個低認知的狀態,所以它是需要做很長的基本功。跟「肯德基爺爺」說的一樣,這個行業要發展,決定因素在於產業、政府、學校、研究所的態度。比如2018年,兒童視力的議題被提出來,市場反饋馬上就來了,很多眼鏡店現在都改名叫視光中心。但其實本質上還是一樣,驗光還是5分鐘,設備也沒添加,驗光人才也沒增長。 

 

對我們來講,現在是需要更多人來體驗,更多人來傳播,接下來就會變成行業標準。當它變成行業標準的時候,中國老百姓對眼視力健康的重視才會提高。

 

億邦:很多眼鏡品牌不做這一塊的原因是什麼?

 

王智民:太慢,這種基本功累積最少需要5年,而且這5年裡面可能短期沒有回報。寶島從2015年做到現在,數位化建設帶來了多少利潤?全是投入,只是在做基本功。 

 

億邦:寶島已經是行業第一了,還會有中年危機嗎?

 

王智民:當然還是有中年危機的,但是話又說回來,我覺得過去這五六年來,創業圈有一些迷失了,好像不抓住年輕客人就沒有未來,但中國中老年人誰來照顧? 

 

有時候我在論壇上看到有觀點說,未來是針對新的年輕的消費者,我就開玩笑說,中老年人全留給我吧。因為醫療一定跟年齡正相關,疾病跟年齡正相關,尤其是慢性病。中國中老年人現在最大的一個需求缺口就是醫療服務。2018年年底的時候,我們跟一個糖尿病藥廠合作做定向篩查,在上海第一藥店,邀請了70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中有49人糖尿病二期以上,這些人大部分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所以其實寶島的這種快速篩查,對老年人了解自己身體狀況是有幫助的。

▼▼▼

相關焦點

  • 專訪 | 寶島眼鏡私域狂飆記:7000名員工化身種草達人,吸粉300萬會員用戶
    過去10年,寶島在國內打造的專業視光師團隊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600名,並引進了眼鏡店的「新三件」——眼底照相機、自動多功能綜合檢眼儀、數字裂隙燈。今年8月,近8000位來自大眾點評的顧客沉澱到寶島的企業微信上;截至今年10月,寶島眼鏡擁有3200萬可觸達會員,其中微信公眾號有520萬會員,企業微信的客戶數達到了336萬,且每月增加36-40萬人。 不過,在推進私域流量建設過程中,寶島內部的組織架構問題曾讓王智民困擾不已。
  • 寶島眼鏡私域狂飆記
    過去10年,寶島在國內打造的專業視光師團隊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600名,並引進了眼鏡店的「新三件」——眼底照相機、自動多功能綜合檢眼儀、數字裂隙燈。寶島有一名員工的小紅書帳號已經累積了五六萬粉絲,達到了KOC的粉絲量級。今年8月,近8000位來自大眾點評的顧客沉澱到寶島的企業微信上;截至今年10月,寶島眼鏡擁有3200萬可觸達會員,其中微信公眾號有520萬會員,企業微信的客戶數達到了336萬,且每月增加36-40萬人。不過,在推進私域流量建設過程中,寶島內部的組織架構問題曾讓王智民困擾不已。
  • 寶島眼鏡王智民:組織不變革,私域流量運營就是緣木求魚
    參加君說一家擁有1200家線下門店、8000名員工的傳統零售企業,全員轉型開展私域流量運營,員工在大眾點評、小紅書、抖音等平臺上紛紛化身「聲量達人」,3個月內向企業微信導入100萬會員……聽起來有一點魔幻,但卻是寶島眼鏡正在發生的事實。
  • 寶島眼鏡:私域流量部署的關鍵是組織變革
    他們一場直播能做1000萬或者2000萬,甚至更高的結果,源頭到底是什麼,大部分其實依託於老會員,我們所看到的超級增長只是一個結果,在增長之前有很多的準備工作要做,這也是今天我代表寶島眼鏡要跟大家分享的核心關鍵點。
  • 寶島眼鏡的強大私域是如何構建起來的?
    星創視界集團長期專注於視眼光領域,旗下有寶島眼鏡、鏡客(Jingcl)、米蘭米藍(MILANNO)、星創視光中心、星創眼科、星創視界產業研究院等品牌,其中寶島眼鏡在大陸擁有1100多家門店,遍布200個城市,擁有1600多名認證驗光師,會員總量超過3000萬,為目前中國最大的眼鏡零售直營連鎖品牌。
  • 寶島眼鏡CEO:私域的終局是所有導購都成為真正的行業KOL
    先劃重點:寶島眼鏡目前有3000萬私域用戶,企業微信每月新增用戶數達40萬以上,企業微信總用戶數達400萬以上;寶島眼鏡社群數1100+,單日私域社群聯動直播交易量達520萬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響,行業整體業績同比下跌10%-15%,寶島眼鏡卻逆勢增長5%;寶島眼鏡目前有7000+個大眾點評帳號,800+個小紅書帳號
  • 1200家門店全面私域運營 寶島眼鏡在疫情中發起大練兵
    在過去,寶島眼鏡更多是通過公眾號圖文或者簡訊的方式去觸達用戶,目前則會通過朋友圈、企業微信、客戶群、群直播等工具對消費者進行多渠道觸達。在疫情發生前,私域流量團隊會結合品牌情況,周期性地去做一些朋友圈的內容傳播,而在疫情期間,這一動作變成了日常的業務狀態,所有員工每天都要在朋友圈進行宣傳,執行標準動作,促使品牌與顧客產生連接。
  • 寶島眼鏡的實戰經驗:從0到1,突破自我的數位化轉型路徑
    寶島眼鏡MCN部門分為兩個組別,一個是圖文類,一個是視頻類,工作職責是不斷的培養和孵化集團內部的員工在各個平臺上發揮他們的才能或技能,為產品、技術設備做宣傳和種草,使用戶對產品產生興趣,加入企業微信,成為私域流量,未來進行持續運營,其中最重要的是拉新的動作,通過達人的小視頻、種草、科普、評價等,讓用戶對產品產生興趣。
  • 以雙十一活動為例,淺談寶島眼鏡私域流量建設
    今天這篇內容,我們來談談寶島眼鏡是如何轉型數位化並組建私域流量池的,也歡迎大家進卯尚交流群發表你的看法。一、驗光服務寶島的驗光是需要收費的,相較於大部分眼鏡零售店而言,可能是個不利因素?實則影響並不大。
  • 數位化戰「疫」啟示錄之寶島眼鏡:數位化轉型快了新冠病毒一步!
    對於擁有1200家門店、8000名員工的寶島眼鏡,這個春天的戰「疫」給每一位員工的心裡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最令其董事長王智民感到欣慰的是,數位化轉型快了新冠病毒一步,令寶島眼鏡可以一戰!在王智民看來,新冠肺炎疫情毋庸諱言是一場危機,但是,也為寶島眼鏡數位化轉型提供了一次檢驗成果的機會:寶島眼鏡2014年醞釀的用戶全網觸達計劃能否實現?集團全力推進的全員私域流量運營能否迅速落地?公司架構從CIC調整為MOC,收效如何?
  • 寶島眼鏡王智民:將在流量、粉絲會員運營上下功夫
    寶島眼鏡王智民:將在流量、粉絲會員運營上下功夫來源:聯商網2019-12-17 16:53聯商前言:即將過去的2019為我們描摹了一副波瀾壯闊的商業盛景:外資品牌黯然退場,新銳品牌盛裝出行、民族文化自信高漲,越來越多的品牌闖入國際市場,而在這兩者之外,更多的是老牌企業通過創新轉型沉浮於市場。
  • 1200個微信號、300萬好友,古裝攝影品牌如何運營私域流量?
    今日將為大家分享某「古裝攝影文化品牌」XXX的私域流量運營案例,希望能為大家公域和私域運營的新思路。目前該品牌擁有1200個微信號、300萬好友、營收過10億。這一功能場景也為公司獲取大量用戶畫像信息。除此之外,積分商城和積分規則的設置,有利於促進用戶活躍和粘性。曬圖分享,邀請好友等激勵設計則有利於在社交圈的裂變傳播。3、抖音平臺方面:布局抖音矩陣帳號,目前矩陣號粉絲10萬以上的有近10個。
  • 疫時「雲賣貨」,寶島眼鏡8000名配鏡師及專業視光師遠程工作
    無接觸自救:寶島眼鏡「雲配鏡」近視率居高不下,眼鏡店生意一直不差,但疫情當下,眼鏡店要怎麼度過寒冬?寶島眼鏡通過企業微信互通能力,讓8000名時尚配鏡師及專業視光師將配鏡服務「搬」到了線上。寶島眼鏡的負責人表示:「我們用企業微信與消費者微信添加好友後,可以與他們確認配鏡需求,包括度數、鏡片材質、鏡架選擇、價格等等。消費者選定後,我們就能通過郵寄方式將眼鏡寄送給消費者(並在發貨前完成消毒)。」
  • 傳統零售哀鴻遍野 寶島眼鏡、星巴克為何異軍突起?
    傳統零售行業哀鴻遍野,關店退市風潮大行其道,寶島眼鏡、星巴克卻在蕭條之中逆流而上。2011年,星巴克在中國共有400多家門店,如今已經增加到2300多家,星巴克表示,計劃到2021年中國大陸門店數量增至5000家,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依然保持高速擴張的發展態勢,著實令人驚嘆。而寶島眼鏡更是蟬聯2016年的雙11、雙12行業類目雙冠王,上交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 2020最後四個月,「私域」還能賺錢嗎?
    第三,有效的將用戶行為(包括觀望,種草,購買前,購買中,購買後,分享)拆成若干個【節】或是【觸點】,每一環都對消費者有用,同時能夠支撐了本企業的【數位化】並豐富自身的數字資產。還有三個問題,先拋出來,大家可以在看下文的時候結合思考。如何打通全渠道私域觸點,形成合力?
  • 上海以內廣告:2020最後四個月,「私域」還能賺錢嗎?松友飲
    第三,有效的將用戶行為(包括觀望,種草,購買前,購買中,購買後,分享)拆成若干個【節】或是【觸點】,每一環都對消費者有用,同時能夠支撐了本企業的【數位化】並豐富自身的數字資產。 還有三個問題,先拋出來,大家可以在看下文的時候結合思考。
  • 10萬私域流量加持,一分鐘1000單,這個後浪美妝線上太厲害
    當用戶對悠越的認知被局限於主播的促銷信息,品牌的價值和調性就難以凸顯,僅靠直播做銷量,並非長久之計。 拓展站外流量、沉澱私域流量,對當時急於撕掉「播品牌」的標籤的悠越來說,成了必選項。悠越會根據用戶痛點和用戶功能訴求,將品牌和溫和潔面結合起來,講述核心功能,內容可以是成分黨用戶、機構測評、UGC筆記、品牌筆記等等。 ② 達人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