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屬於推理愛好者的浪漫,玩著像動作遊戲的文字遊戲《逆轉裁判》

2021-01-11 我是王者解說

20世紀的英國,社會上流行著一股「推理熱」,偵探推理題材的小說層出不窮,其代表自然要數由柯南道爾創作的偵探小說《福爾摩斯探案》系列。在火遍了歐美各個市場之後,這股熱潮也席捲到了地圖這一頭的東方領域,其中要數日本尤其熱衷於此。由江戶川亂步及其他幾位推理大師為首,將偵探小說重新定義為了「推理小說」,一改先前歐美古典推理文學的風格,而從那之後推理文學作品的代表便由歐美轉為了日本,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日本當地盛產各式各樣推理題材的動畫,漫畫甚至是遊戲。

日本推理動漫的代表自然是《名偵探柯南》與《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而如果說到以法庭作為遊戲背景的遊戲類型,縱觀整個遊戲市場也找不出幾款,但如果說以法庭為背景的解謎遊戲,那恐怕只有卡普空的《逆轉裁判》獨一家。用「一鳴驚人」來形容這款遊戲的誕生毫不為過,畢竟不管怎麼說,比起傳統的推理解密類文字冒險遊戲,《逆轉裁判》不管是在選材還是人設,整體的基調都顯得更加的「清新脫俗」,即滿足了推理愛好者,也滿足了文字冒險的愛好者。

最「不嚴肅」的法庭

推理遊戲自古至今就是一個十分小眾的題材,更別說比比推理遊戲更加小眾的文字冒險(AVG)遊戲,也正是為此,市面上的解密類遊戲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比如由盧卡斯藝術開發的各種探索式解謎遊戲,或是Artifex Mundi為代表的尋物解謎類遊戲,而文字冒險類則多是以戀愛題材為主,更甚者則是在戀愛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這裡就不再贅述。從明面上來看,《逆轉裁判》的遊戲模式與傳統的文字冒險遊戲差不太多,同樣都是第一人稱,也同樣是通篇的圖片和文字。

系列以法庭辯論和證據調查為特色,玩家扮演的辯護律師需要通過推理,從各種虛假的證詞中發現解決案件的關鍵矛盾,憑藉抽絲剝繭般的推理,找出案件的幕後真兇,因《逆轉裁判》遊戲系列以顛覆性的案件推理作為推動遊戲劇情的關鍵,「逆轉」二字也成為了遊戲的代名詞。

《逆轉裁判》初代誕生於2001年,由卡普空在GBA掌機上推出,迄今為止共推出6部正傳與兩部四款外傳和許多復刻加強版本。既然是法庭背景的遊戲,介紹看起來也這麼的硬核,應該會是一款十分「嚴肅」的作品。

而實際上確並非如此,遊戲中採用了架空的「序審法庭」制度,與現實當中的法庭制度截然不同,在這個法庭中你能看到辯護人與檢察官互相對吼,鞭子抽人,喝咖啡摔杯子,甚至將非人類的生物做為證人拉上法庭,或是將死者以「靈媒」的方式召回人間等等。這些設定看起來不僅不能用嚴肅來形容,甚至還有些離譜,他們卻在每一個案件中都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得以讓整個遊戲的故事更加充實。

用鳥當證人你見過沒?

遊戲中的每場案件基本在事先都會對真兇埋下伏筆,而玩家要做的是還原案發過程並證明真兇確實有罪與被告的無罪,而正是上文中這些奇葩的設定才讓玩家對於遊戲的情節發展更感到好奇與摸不著頭腦,從而達到遊戲開發初衷的設想。要知道,遊戲的開發組在策劃這款遊戲時甚至全組沒有一個人懂法律,於是他們便到當地的法庭中實際考察,法律相關知識是略懂一些了,但他們卻發現現實當中的法庭實在是太無聊了,於是便在遊戲中加入各種無釐頭的設定與浮誇的人物設計,使得每一個角色都「過於生動」,從而抵消了法庭和審理帶來的枯燥感。

這位大嬸因太過具有特色而成為系列中的人氣角色之一

真不愧是卡普空

說到卡普空,玩家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旗下的一票動作遊戲和「動作遊戲天尊」的稱號,卡普空的動作遊戲打擊感之強為人所知,而正是有著一方的優勢,他們計劃在《逆轉裁判》種也要加強「動作性」。有人可能就問了,一個文字遊戲何來的打擊感呢?遊戲的製作人巧舟,姓巧名舟,儘管名字很怪但他確實是一個實打實的日本人,上文提到他帶著他的團隊前往真實的法庭考察取材,除了最基本的內容得到了補充以外,他還注意到了另一點,就是對於法庭氛圍的渲染,他想要為玩家營造出將犯人一步步逼到絕境上的快感,因此為了這一點,光靠他一個人想要實現這一想法顯然不太現實。

從來沒有人說卡普空的遊戲「動作性」不好

玩過的人都知道,《逆轉裁判》中有一句名梗叫「上了證人席還想跑?」指的是那些被玩家認定是真兇的角色一旦上了法庭,那麼玩家們會無論如何都要證明他有罪。這種「好戰」的情感從何而來呢?遊戲主打法庭上作為律師與證人與檢察官的辯駁,因此爭論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卡普空則正是看中了這一點並加以強化。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便是《逆轉》系列最有名的那一句「異議あり(反對)」,在玩家發現證人或是檢查方的言論出現矛盾時,便可提出證據以「異議あり」表示反對,伴隨著這句話喊出去的同時,屏幕上會出現碩大的對話氣泡並包含醒目紅色「異議あり」,在氣泡出現的同時會帶有屏幕的震動,屏幕的閃爍和激烈的音效,將玩家的「反對」表現的十分有力,就像是對敵人打出了一記強力攻擊,先不管答案正確與否,至少氣勢要足夠。

其次,玩家的對手角色會時常的做出一些自大,浮誇甚至是賤賤的言論與行為,放大玩家對於他們的攻擊欲望,而在辯駁中針對對手的不同的階段他們也會做出不同的反應,越是到了掙扎的邊緣,就越是更加急迫與崩潰,從而使玩家乘勝追擊的心態愈來愈強烈從中取得快感,畢竟誰不喜歡看到別人被自己「現場打臉」呢?

對於玩家打出的「有效打擊」,其他角色給出的反應皆不相同

除去視覺上的表現之外,既然強化了觀賞性那自然也不能少了配樂。《逆轉裁判》系列的音樂向來受到玩家們的廣泛好評,審理案件時的旋律會隨著情節要麼快要麼慢,在玩家思考的時候營造一種緊張感,儘管遊戲沒有所謂的限時慢慢思考,但在對方處於優勢的狀態下玩家也會跟著焦躁與不安;而在一轉攻勢提出反對時則配以熱血激昂的旋律將玩家的緊張感轉化為優越感與自豪感,先前的壓力得以釋放,極大程度提升玩家們的代入感的同時,又能給玩家帶來極大的快感,而主角在發起反對時的BGM也被玩家成為「ACG界處刑名曲之一」。

《逆轉裁判》的配樂優秀到能開自己的交響音樂會

結語

儘管被稱為「高速推理遊戲」,但《彈丸論破》的表現力遠不如《逆轉裁判》有張力

想要通過《逆轉裁判》學習法律的玩家還是放棄吧,在這部遊戲中多數情節都是現實中不存在的。每一部《逆轉裁判》的體驗對於玩家來說都是十分難忘的經歷,雖然他並不被大多數玩家所青睞,但只要是玩過的玩家無不對其讚不絕口,對業界的影響無可厚非,後續諸如《彈丸論破》系列等推理遊戲也不得不叫其一聲「前輩」。

以明治時代為背景的《大逆轉裁判》是筆者最喜歡的系列

儘管小眾,但《逆轉裁判》能夠取得住如今的成績在AVG領域也絕對稱得上是業內翹楚。在筆者看來,好的遊戲應該被更多玩家所熟知,畢竟誰也不想看到自己喜歡的遊戲系列因成績不好而斷送未來,《逆轉裁判》作為筆者最喜歡的解謎遊戲之一,希望其今後還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精彩的作品。

相關焦點

  • 文字遊戲神作,20年超級冷飯重置也香:《逆轉裁判123 成步堂》
    神作被重置後也是神作,哪怕被冷飯王Capcom再三重置《逆轉裁判》系列是一款以法庭辯護為主題的ACG遊戲,遊戲中玩家扮演辯護律師,進行搜證和推理,在法庭上與證人對峙,與罪犯周旋,以幫助被告獲得無罪找出真兇,最後判決為勝利目的,值得一提的是上了證人席的反而往往都有罪,而逆轉一詞也完美詮釋了遊戲的含義
  • 你最喜歡的推理遊戲是什麼?
    貞酒歌:「逆轉裁判」系列。其實我並不是推理遊戲愛好者,但即便如此,《逆轉裁判》的大名依然如雷貫耳。《逆轉裁判》中,主角成步堂龍一有一句經典臺詞「異議あり!」,這句臺詞就好比《名偵探柯南》裡的那句「真相只有一個」,成為《逆轉裁判》標誌性的符號。之所以會有「異議あり!」這個口頭禪,和龍一的職業分不開,他是一名律師。而《逆轉裁判》的主要矛盾,也就放在了法庭辯護上。不同於我們平常所關注的作案動機、直接證據等推理、偵查元素,龍一更多的是依靠邏輯思維與優秀的口才,發現對方的偽證。
  • CAPCOM這款格鬥畫風的文字遊戲,不僅是碗黃金炒飯,還漢化了!
    可是你們能想像的到,小雞妹已經被一款文字遊戲弄得神經緊繃、熱血沸騰了嗎?「異議あり!」看到上面那句經典臺詞,不少玩家估計已經猜到這是哪款遊戲了。對,這個文字遊戲,它就是被稱為「動作天尊」的CAPCOM製作的推理遊戲巔峰神作《逆轉裁判》系列。那句經典臺詞,甚至被國內玩家戲稱為.
  • 這幾部偵探推理遊戲,別具一格,值得一玩!
    該作是一款音頻敘事解謎遊戲,玩家依靠聽覺,在各個場景中漫步,通過竊聽各個角色之間的對話與空間中的音效,不斷進行跟蹤,推理與標記,從而最終發現故事真相。19年度冒險解謎,我投給了疑案追聲。國產遊戲的精品,創意十足。
  • 《逆轉裁判》:越是行於危難,越應笑得從容
    前言:本篇為星帖獎Vol.16——那些能讓人反覆重溫的遊戲 文字組閃耀獎作品,作者為 竹取夜雨。本篇主題為 PS4/XBOX ONE/NS/Steam 平臺遊戲《逆轉裁判123》三部曲。我每更易一部手機,都要重新安裝一次GBA模擬器,裡面放著萬年不變的《逆轉裁判》三部曲。
  • 偵探文字推理遊戲《方根膠捲》中文版即將發售!
    以雙主角故事線交織而成的文字推理遊戲最新作《方根膠捲》(Root Film)日文版已於
  • 推理遊戲其實並不小眾,只是因為好的作品實在太少
    日本有《逆轉裁判》、《彈丸論破》系列,而歐美則有《黑色洛城》、《福爾摩斯》系列,這些遊戲或許在主角的人設上有著偽裝一般的設計,但其本質上的定位就是推理故事當中不可或缺的「偵探」角色,這類遊戲在進行案件調查的時候大多為相同的流程:接觸案件、收集證據、詢問相關人士、整理信息並推理、得出真相。
  • 《逆轉裁判》大作戰:B戰UP主都愛用的遊戲梗,你玩過了嗎
    B站的很多up主都有做了有關於《逆轉裁判》的搞笑配音視頻,例如《這就是侮辱法官的下場!!!》。很多人只是當做搞笑視頻一概而過,但實際上這大多來源於《逆轉裁判》這部動畫。在觀看的時候,彈幕上出現了許多看不懂的梗,畢竟這是一部遊戲漫改番劇。
  • 這些打骨折的遊戲你還不買嗎
    又到了Steam打折遊戲推薦時間!本次打折的重點是「視覺小說」類,也就是平時常說的文字類遊戲,包括戀愛、乙女、懸疑、恐怖等題材,喜歡這類遊戲的朋友們不要錯過了,錯過這次再等一年!本文字類遊戲愛好者也為大家精心挑選了6個風格各異的遊戲,重點是全!都!是!史!低!
  • 那些年我們曾經玩過的推理解謎遊戲(第二期)
    相信現在關注我們公眾號的朋友,應該有不少都是推理解謎遊戲的愛好者吧?
  • 輝夜大小姐:動畫第二季各種致敬電子遊戲場面,《逆轉裁判》搶鏡
    逆轉裁判《逆轉裁判》是一款經典的法庭辯論AVG型遊戲,律師證人對峙法庭是遊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男主角成步堂在法庭辯論時有著非常豐富的肢體動作和表情,這也是系列的一個標誌。四宮輝夜輝夜在第二季第二集認真審視和會長的關係時就在心中出現過《逆轉裁判》的法庭,輝夜的氣勢和表情就如同是成步堂附體啊。
  • 一款國產獨立偵探推理類遊戲
    世上的遊戲千千萬,有許多好玩的遊戲由於缺乏宣傳,所以不被廣大玩家所熟知。在這裡小白每天會為大家推薦一款評價很高但是不太出名的遊戲~《羅曼聖誕探案集》是一款解密,冒險,推理,角色扮演類的遊戲,遊戲的內容是臨近聖誕節,十三名旅客因為一場暴雪,在一間郊區的小旅館暫避。狹小的旅館裡,十三人之間的新仇舊恨一點點被激發。
  • 從輸入文字進行冒險開始,淺談AVG遊戲的進化史
    文字冒險遊戲與文本格式的電子書之間的唯一區別就是電子書只需要玩家用眼睛從頭看到尾,而文字冒險遊戲還需要玩家鍵入一些關鍵性的詞彙,才能使故事推進下去。比如說,文字提示玩家你來到一扇門前,玩家需要用鍵盤輸入"開門"之後打一下回車,之後就出現另一段文字"門已經打開,裡面是什麼什麼"之後故事繼續發展下去。
  • Switch遊戲推薦:硬核推理與燒腦解謎
    可事實上文字冒險類遊戲遠不止那些,個別特有題材的作品因為要估計遊戲劇情闡述和故事演出也會使用文字冒險的形式,今天就給各位帶來幾款真正意義的文字冒險類作品。英文名稱:Steins ; Gate Elite遊戲語言:港區中文 日區中文本作為《命運石之門》初代作品的重製版,在文字冒險類遊戲的基礎上把所有靜態CG換成了動態CG,讓其看起來更像是一本視覺小說。
  • 《方根膠片》評測:文化氣息濃厚的推理遊戲
    這種「素人」狀態下的偵探型導演雖然沒有《逆轉裁判》那麼專業對口,但是卻給故事展開提供了發展空間,讓玩家在推理之餘,還多了一份類似職業體驗的新奇感,等到各類經典懸疑推理橋段如綜藝秀一般依次到來,玩家便能在導演職業和推理小能手間切換代入,前者負責記錄,後者負責思考。
  • 遊戲史1018:逆轉裁判2 細胞分裂4 神鬼寓言
    至於遊戲史上的今天,則跟更年期一點都沒有關係,都是年輕人耗腦力耗體力的活。《逆轉裁判2》發售,《細胞分裂4》發售,還有《火影忍者疾風傳:究極衝擊》、《蝙蝠俠:阿甘之城》、《FIFA足球2006》等眾多遊戲。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揭秘那些為知名遊戲角色獻聲的聲優
    皮卡丘與大谷育江根據2018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創造了900億美元的商業價值,牢牢佔據世界最吸金IP榜首的角色竟然是那隻黃色的小老鼠皮卡丘。自從1996年第一次在遊戲中登場以來,皮卡丘已經在都遊戲、動畫、電影等多個領域成為了大家熟悉的虛擬形象。這和它那"皮卡皮卡"的可愛叫聲是分不開關係的。
  • 《迷霧之夏》:不一樣的推理解謎遊戲,在文字中尋找真相!
    平常玩過太多尋物類型的解謎遊戲,難免有段時間視覺疲勞,這時候可以換一種劇情類的解謎遊戲,同樣也能席捲起你的頭腦風暴,並帶給你另類的推理體驗。今天,七七將安利給大家一款國產推理解謎遊戲——《迷霧之夏》。如果有看過遊戲宣傳視頻的胖友們,應該可以感受到《迷霧之夏》遊戲中那股緊湊、懸疑的氣氛,特別是場景上的設計,每一處細節似乎都藏著答案,而你需要在腦海裡重組每個片段,將每個線索穿引完整。
  • 這款偵探推理小神作遊戲真的絕了!——恆水中學連環虐殺
    它被譽為橙光裡的頂級推理遊戲之一,留言已經突破5000+,光憑名字就已經在一票愛情、偶像、穿越等題材的橙光遊戲裡鶴立雞群
  • switch遊戲日報:孤島危機4改吃雞!逆轉裁判7開發中
    爆《逆轉裁判7》開發中卡普空遭黑客攻擊的事情繼續發酵,在多個遊戲的新情報被洩露之後,新的爆料也出來了,卡普空正在開發《逆轉裁判7》。相關信息顯示2019財年第三財季-2020財年第一財季《逆轉裁判7》開始預製作,從2020財年第二財季到2021年第二財季開始正式開發,計劃在2021財年第三財季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