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菜場買菜,我喜歡社區團購,可不可以?

2020-12-21 抱樸財經

作者:今綸

最近關於社區團購的討論很熱烈,我的看法:焦慮可以理解,但其實有解決辦法。而且社區團購未必能幹掉菜市場,至於壟斷,呵呵,你以為是那麼容易的,不要想太多。

網際網路巨頭在打車領域壟斷不成功

我昨天去某市,出站之後叫了車,結果司機找不到B1層,最後壞壞地停在了不知道什麼地方,還企圖開始計費。很快,我接到了一個來自北京的電話,問我是否上車了,並且提醒「按1確認,按2否認」,因為要開始計費了。應該是系統發現不對勁,所以啟動了電話核實,我當然按2,然後換一條路去找計程車。

一路和計程車司機聊天,然後查公開資料,我知道該市的計程車有27000輛,每個月每輛車上交「份子錢」是1萬元左右,那麼27000輛乘以10000,一個月就是2.7億,一年就是32.4億。這錢去了哪裡?當然是去了拿到牌照的公司,有一部分成本去到了牛逼的有關部門,這個大家都知道。

現在還有龐大的網約車群體,該市大概有6萬多網約車。

我也不是說網約車都好,你看我前面找的那個網約車就不靠譜。我現在很少自己開車,因為找停車位不容易,出行基本是地鐵加網約車,很少坐計程車。相對而言,計程車的衛生情況會差一點。

我也很少呼叫某老牌網約車,因為在同檔次的網約車平臺裡,它最貴,現在有十幾個平臺可以選,沒人可以壟斷,而且計程車也加入進來了。

很多人在說網際網路先補貼後壟斷模式的時候,拿網約車舉例,振振有詞,事實是:蛋糕做大了,需求被滿足了,好多人和我一樣可以少開車,不是挺好嗎?

失業增加了嗎?沒有,以前是需求沒有被滿足,現在是需求被充分滿足,還有激烈的競爭。某市除了27000名的士司機有就業,還有6萬多人在靠網約車做專職或者兼職司機。

某巨頭想壟斷,想提價,其餘市場力量一哄而上,其實它也提不了多少,選擇實在太多。

要相信市場的力量,壟斷哪那麼容易。

20多年以前我在某一線城市打車,20多塊錢的路程,計程車司機繞路,收了60多塊,當時沒有導航系統,我也不識路。

十年前,我在同一個城市打車,又是一個計程車司機企圖繞路,後來可能我打電話的內容暴露了我和媒體關係非常熟,而且我去的那個地方也離某著名媒體很近,計程車司機嚇得半路就把我放下,說他找不到我要去的地點。他要是被曝光或者投訴,處罰很重。

自從有了導航,有了網約車,這些繞路的事兒都少多了,而且沒有任何公開證據證明網約車司機的犯罪率比計程車司機高。

相反,根據2018年9月20日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2017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的被告人為網絡約車司機且在提供服務過程中實施犯罪的案件量不足20件,網絡約車司機每萬人案發率為0.048,其中,77.78%案件的侵害對象為乘客。

而同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的被告人為傳統計程車司機且在提供服務過程中實施犯罪的案件量為170餘件,傳統計程車司機每萬人案發率為0.627,其中46.26%案件的侵害對象為乘客。

總結一下我的這一席話:

網際網路巨頭介入打車這個領域,擴大了就業,有效提升了行業素質,打破了計程車的壟斷,滿足了市場需求。而且,網際網路巨頭壟斷、提價的目的沒有達到。

社區團購不可能無限制補貼

那麼,社區團購是不是也會是這樣?我認為是的。

昨天,我在微博討論這個話題的時候,一位廚師就說:「我還是願意去菜市場買那些新鮮的菜,挑挑選選很有意思」,看看,這就是菜市場存在的理由。

同時,也的確有很多人很忙,願意付出成本讓人送貨上門,這是一種正常的商業需求,應該得到滿足和尊重。

沒錯,巨頭在補貼社區團購以搶佔市場,可是這有個成本的問題,它們不可能無限制無期限補貼社區團購,它們把錢燒光了,要麼關門歇業,要麼能夠佔據一定市場份額,這不是很正常嗎?

我在我家周邊蹓躂或者跑步的時候經常騎自己的自行車,我也看到很多人騎共享單車,我覺得共享單車騎起來不舒服,試過幾次就放棄了。後來共享單車還提價了,但我看到還是很多人在騎。

他們騎他們的共享單車,我騎我的自行車,互不影響。我們那個小區騎共享單車送孩子上學的很少,很多人家裡有車,但還是專門買了個電單車送孩子上學,包括美院的一位院長也是如此,各有各的方便和定位。

至於說共享單車的出現消滅了一些自行車修理鋪,這沒錯,可是共享單車也催生了大量的生產、管理這些自行車,以及維持這些平臺的工作機會。

一些自行車修理檔的老闆就成為平臺的合作方,這也是一種就業。

更離譜的,我還看到有人噴共享充電寶的漲價,說資本很貪婪,這很滑稽。

共享充電寶先低價推廣再漲價,這不是很正常嗎?你可以不用啊,我就不用,我出門自己帶一個。

餐廳可以拒絕也可以接受共享充電寶進門,這是餐廳的自由。這也成了先壟斷後提價的原罪證據?這個產品形態以前根本就不存在,人家創造了,付出了成本,漲價不漲價關你啥事?

如何給失業的人救濟?

社區團購肯定會搶走一部分市場份額,但同時它也創造了就業機會,從中國消費者的習慣來看,菜市場依然可以活下去,因為到一定程度,社區團購取消補貼,一些人會因為成本問題回到菜市場,就像網約車和計程車的競爭一樣。

那麼,如何防範可能的壟斷?如何給失業的人以救濟?我們講方法和路徑。

社區團購一定是滿足了一部分快節奏上班族的需求,他們中的一部分,即使是社區團購以後提價也會使用這一渠道。月薪十萬和月薪5000元的人的時間成本是不一樣的,要允許月薪10萬的人多花錢,多創造就業機會,這也是細分市場。

社區團購離壟斷和一家獨大遠得很,所以現在要做的是密切觀察,嚴格依法辦事。如果巨頭觸犯了《反壟斷法》,就收拾巨頭。你不能說,人家剛開始做社區團購,我預測你未來要壟斷,你這叫不講理。

一個孩子才三歲,你預測他要犯罪,合適嗎?

如何給失業的人救濟?一定會有菜販子失業,那麼應該怎麼辦?

通過再分配機制,通過向巨頭多收錢,多收稅,建立相應的基金、渠道,彌補老年失業者的損失,維持基本生活。

年輕、中年失業者參加培訓,轉型其他行業,或者通過面試之後,進入巨頭工作,也是一種選擇。

我們完全有辦法把衝突降低到最低,沒必要怒髮衝冠,更沒必要視網際網路巨頭為仇寇。

美國歷史上發生過肢解巨頭的事件,標準石油、摩根都是案例,但是,兩者的壟斷都是實打實的壟斷,現在沒有數據和事實證明有社區團購公司是壟斷狀態。

市場化一定會產生巨頭,市場化好不好呢?你看看市場化的南方,再看看不太市場化的北方。

還有些人動不動就一口一個「資本」,似乎資本是萬惡的,應該打翻在地還要踏上一萬隻腳。

其實呢,我們離沒有資本的日子並不遙遠,這個星球上還有國家沒有資本,建議這些人可以考慮。

有老人說過————「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搞一兩年,看對了,就放開,錯了就糾正,關了就是了。關的時候可以快關,也可以慢關,也可以留一點尾巴,怕什麼?」

對於社區團購也是如此,要允許運營,但要堅決反壟斷。這才是法治社會。

你喜歡菜場買菜,我喜歡社區團購,可不可以?

我喜歡買更便宜的社區團購菜,它以後漲價了,我就不買了,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VS傳統菜場
    「社區團購再幹一兩年,500平方米以上超市基本沒戲了。」12月6日,靠著一元店起家的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富國表示。很難說社區團購勢必會顛覆傳統商超,但是「買菜」這個高頻場景的確成為不少網際網路公司貫穿全年的重點業務。
  • 貴陽社區生鮮菜場被網際網路大鱷搶佔,線上線下買菜你咋選?
    如今,社區菜場生鮮團購已成為不少市民買菜的新方式,在其背後,各個網際網路電商企業也紛紛出動,以注資或入股的方式搶佔各個社區生鮮菜場。然而,另一邊,線下實體超市同樣也在不斷推出便民的優選服務和優惠的購物價格,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買菜環節,市民有了種類繁多的選擇。
  • 全國網際網路大鱷搶佔貴陽社區生鮮菜場,線上or線下買菜,你咋選?
    如今,社區菜場生鮮團購已成為不少市民買菜的新方式,在其背後,各個網際網路電商企業也紛紛出動,以注資或入股的方式搶佔各個社區生鮮菜場。然而,另一邊,線下實體超市同樣也在不斷推出便民的優選服務和優惠的購物價格,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買菜環節,市民有了種類繁多的選擇。
  • 京東高調進軍社區團購,劉強東親自坐鎮收購美家買菜
    近日,京東已對生鮮電商平臺美萊網旗下的美家買菜開啟了收購計劃。12月2日,LatePost消息稱,劉強東在京東高管早會上表示,將親自帶隊社區團購。京東社區團購再擴張美團、蘇寧、餓了麼等巨頭動作頻頻,「美團買菜」APP低調上線並在北京試水,餓了麼和當紅生鮮叮咚買菜全面擴張。
  • 社區團購真能取代菜市場?網上買菜有硬傷,巨頭們補貼過後將平靜
    一、社區團購有硬傷,決定了無法取代菜市場社區團購,本質上仍是網上購物(網上買菜)。區別只不過是把單打獨鬥的消費者,通過團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由過去的個人單獨網上買菜,變成了一個小區內一群人共同網上買菜。但本質上,依然是網上購物。
  • 社區團購,僅僅是價格的較量嗎?
    6 月,滴滴旗下品牌「橙心優選」上線,7 月,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 月,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上線,它們與老牌社區團購平臺「興盛優選」一起,成了圍剿居民菜籃子的「新四國大戰」。這條賽道依然不斷有巨頭湧入,10 月,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11 月,阿里投資十薈團,12 月 11 日,京東表示將向興盛優選投資 7 億美元。然而,一盆冷水突如其來。
  • 西安火爆的「社區團購」,你避開了嗎?
    旨在嚴格規範網際網路平臺企業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 02.難逃安利的「買菜團」 西安的社區團是啥時候火的? 印象中應該是在年初那一段家裡蹲時期。那段時間裡西安並不是所有小區裡都組織了菜品販賣的,也因此有能(團)人(長)的小區,直接提升了菜籃子的豐富程度。
  • 「社區團購」平臺的買菜體驗怎麼樣?
    近來,網際網路公司正在入局這一市場,只不過換了一個名稱,叫「社區團購」。今年6月,滴滴打造的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上線;7月7日,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進軍社區團購賽道;8月,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小程序「多多買菜」也已上線;9月,阿里宣布成立盒馬優選事業部,布局社區團購。有消息稱,京東也正在籌劃社區團購項目「京東優選」。
  • 社區團購是否動了賣菜大媽的「奶酪」
    在「美團買菜」裡,陳智惠又選擇了一些第二天需要的蔬菜和水果,選好後她又將屏幕切換至「橙心優選」。經過反覆對比後,分別在兩個平臺下單付款。  「頭一天下單,第二天提貨,雖說不能馬上就用,但便宜的價格確實很吸引人!」逛完「網上菜場」後,陳智惠笑著向記者說起了自己「社區團購」的經歷。  「以前買菜都是去家門口的菜市場,自從上個月接觸了社區團購後,一發不可收,現在買菜基本都是在網上。」
  • 淘寶上線「淘寶買菜」,劉強東親自下場,社區團購鏖戰正酣
    小夥子指了指旁邊的綠色易拉寶,上面印著美團買菜的logo,「這是資本爸爸,錢多。」的確如此,在各路網際網路巨頭帶資入場後,生鮮電商最近又火了起來。美團買菜仍採用線上下單、送貨到家的模式,而更為人所關注的,是美團優選、興盛優選、多多買菜等平臺聚集的社區團購賽場。
  • 社區團購:大佬們的新蛋糕,窮人們的奶酪?
    但是,社區團購真的能夠興起,並非這麼簡單,更有諸多網際網路大佬加持布局。新興社區電商興盛優選,一出手便搶奪了三四線城市市場,甚至完成了縣鎮農村的覆蓋布局,背後有今日資本領投。橙心優選,是滴滴旗下的社區電商平臺。
  • 社區團購的迅速崛起
    社區團購的崛起這兩年社區團購異常火爆,人們不用出門,就可以購買到需要的物品,今年的疫情,更讓社區團購業態推向高點。以前我們買菜買油鹽醬醋,去超市、去菜場,發現現在不用去了,小區有團購群,直接在裡面下單就可以送到小區。
  • 拼多多殺入社區團購,多多買菜行嗎?
    許多人都在猜測,拼多多為什麼要入局社區團購。除了生鮮電商一直沒有形成寡頭、市場大之外外,我覺得還有更多深層的原因。1、挖掘新用戶儘管拼多多的用戶一再下沉,但網購的頻次,始終不如一日三餐多。大家必須要注意到一點,也是我之前一再強調的。社區團購不等於社區生鮮、生鮮團購,社區團購的延展性更多,比如本地蛋糕店、餐飲店、景區門票的團購。一旦通過多多買菜連結更多小區的住戶,將來就有機會做本地服務。
  • 社區團購火爆,你最近常在哪個平臺買菜?
    要說最近什麼商業模式最火,只要在小區門口溜達一圈,你就發現了。沒錯,就是電商社區團購,也就是外賣送菜。幾乎你知道的網際網路巨頭都能看到賣菜的身影,這又是鬧哪出?
  • 社區團購火爆,買菜買米不出門,2021年超市「倒閉潮」或來臨?
    毫無疑問就是蔬菜生鮮水果類,很多人去超市就是為了買菜買水果,解決生活所需。今年下半年開始社區團購成為了最火爆的風口,各家網際網路巨頭們相繼下場,投資社區團購平臺。很多人擔心火爆的社區團購,來勢兇猛會搶了街邊賣菜阿婆們的生意,但其實社區團購的主要競爭對手根本就不是街邊賣菜的阿婆們!
  • 聊聊六大門派圍攻的「社區團購」究竟怎麼樣?
    拼多多8月底上線了社區團購平臺「多多買菜」,採用「預定+自提」模式,殺入社區團購賽道。目前拼多多主站導流效果明顯,多多買菜至少有超過 50% 的流量來自平臺導流,少部分來自門店團長的微信社交圈。網際網路巨頭都喜歡輕、標準化、可大規模複製的模式。過去兩年社區團購創業公司基本把模式走通。這時候巨頭正好憑藉其充沛的流量和資金進入攪局。
  • 收購美家買菜,發力社區團購,劉強東急什麼?
    剛剛宣布掛帥沒兩天,京東收購美菜網社區團購的消息不脛而走。有媒體報導稱,京東已對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旗下的子品牌——美家買菜開啟了收購。業內人士預測收購資金不會超過2億美元。從集團最高決策人親自帶隊到大手筆收購,在社區團購這個賽道上,京東走出了一種勢在必得的豪橫氣質。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買菜這門「中人際關係」生意是善是惡?
    網際網路買菜或者叫做社區團購,是一種善良還是作惡的商業模式,最近幾天,討論呈現白熱化。先問大家兩問題?1. 如果你覺得這個服務好?為什麼?2.如果你覺得這個服務不好?又為什麼?先說我的答案。1. 好。一定是因為更便宜,質量更好;2. 不好。因為並不便宜,質量無法保證,達不到我個性化的需求。那我們先從商業邏輯復盤一下,網際網路買菜是不是一門好生意?然後再看這門生意,對社會的影響是好是壞?
  • 線上下單次日自提社區團購:居民買菜方式悄然之變
    王女士說,他們一家五口人是在今年7月份開始參與社區團購,平均一個月能省下100塊錢左右。記者了解到,王女士口中的「社區團購」就是在年初疫情風口飛入百姓家的生鮮團購,在黃石,社區團購影響幾何,是否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居民傳統的買菜方式?
  • 京東社區團購軍團再擴容:收購美菜網旗下美家買菜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美家買菜屬於社區團購性質的平臺,即以社區為單位,由寶媽或店主成為團長,在線上藉助微信群、小程序等組織社區居民拼團,線下交付自提,由平臺提供採購、物流倉儲及售後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收購方京東也正在積極籌備社區團購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