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丨孩子窮養富養都不如這樣養

2021-12-26 新華網


晚上,我正忙著刷碗、洗衣服,收拾亂七八糟的陽臺……想著還未寫完的稿子和第二天要面對的一堆事,莫名地煩躁著。早就躺到小床上的兒子卻一會喊一次媽媽,不是要這樣就是要那樣,反正就是各種折騰,搞得我更加的心煩意亂。

後來,小傢伙更是嫌熱從自己的臥室跑到了我的床上接著折騰,可惜沒一會就委委屈屈的跑到我面前告狀:「媽媽,爸爸不讓我在你那睡……」看著他那小樣子,我不禁氣的笑起來,我說:「爸爸一定是嫌你太鬧騰了,影響到他睡覺了。嫌熱你就去客臥的床上折騰吧,那張大床夠你折騰會了。」

兒子興高採烈的蹦到了客臥的床上翻滾去了,可惜,沒安靜一會兒,小傢伙的聲音又傳來了「媽媽~~~客臥太黑了,我害怕……」

聞言,我只好無奈的說:「你還是回到你的小屋去吧,小床上應該也涼快了。」

「可是我害怕啊,我不能從床上下來」兒子的聲音繼續傳來。

沒轍,我只好放下手頭的事情去客臥陪他,打算帶他回小屋睡覺。拽著他的小胳膊忽然手裡覺得有點發粘,伸手一摸後背也是。原來這傢伙自己洗漱又「缺斤短兩」了,我思忖著:大夏天的,出一身汗不好好洗怎麼能睡好……

於是,我拽著他去浴室又衝了個澡,給他打了沐浴露,好好的衝乾淨,然後擦乾才帶著他回到臥室的床上。果然,這次他再也沒有喊我,過了沒多久就睡著了。

經過這麼一折騰,我原本還有的三分困意都沒了。坐到電腦前腦子裡忽然很清醒,幸虧自己沒有發脾氣而且找到了孩子鬧騰著不肯睡覺的原因。如果用強硬的態度讓孩子去睡覺,即使他睡了,也睡不踏實,睡不舒服。

前陣,我姥姥給我講述了一個她的鄰居的故事。這位鄰居阿姨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已經成年,定居在日本,而小兒子還在念小學。

有天,我姥姥在樓道裡碰到了這位阿姨,見面嚇了一跳,因為印象裡這位鄰居一直穿著得體保養得也很好。這次見卻變了一個人,面容憔悴,穿著也不修邊幅。細問起來,原來是小兒子在學校不好好學習,她被老師叫去談話,老師直接說「請你為孩子辦理留級手續吧,這孩子太影響班級成績了。」

這位阿姨得知這個消息後整個人都焦慮了,本來家庭經濟基礎不錯,在家全職的她因為小兒子的學習整夜的睡不著,於是就變成了現在這樣子。逢人就得說說這糟心事兒。

姥姥向我感慨著:「一把歲數了,還要因為孩子的事兒弄得這樣狼狽,也真是可憐。」我笑了笑對她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孩子頑劣固然有天性的原因,可這並不是她可憐的根源,她可憐根源必然在她自己身上。既然全職在家,孩子上學好幾年了,學習不好她都不過問嗎?如果足夠用心,好好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怎麼也不至於要老師開口讓家長給孩子留級吧,再退一步,即便孩子不是學習的料,也必然有他更擅長的方面,既然不能去喜歡學習,就讓他去發揮更擅長的一面去啊。」

姥姥聽了我的話,點了點頭,確實是這麼個道理,家裡不差錢,人也有時間,讓孩子變成這樣,不反思自己的原因,每天頂著一張憔悴的臉和人抱怨,這該怪誰呢?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不僅適用於情侶、夫妻,也適用於親子關係,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父母,多一些真正的關注與陪伴總是遠遠超過多花幾個錢。

前幾天,我給兒子報的「全腦開發課」結束了,最後一節課老師邀請家長去參觀教學成果,老師讓家長們看了孩子們如何短時間按順序記憶多種不相關的詞語。其實,我對這些一點興趣也沒有,反倒是老師在交流中講的關於她自己的故事讓我來了精神。

她說,小時候家裡是農村的,有次學校要求孩子們讓家長來開家長會,她的媽媽說自己沒見過世面,不知道要怎麼去開這個家長會,而且去了也沒什麼用,結果就真的沒有去參加家長會。那天,只有她一個人的家長沒有去,這件事梗在她心頭好久,整個人因此自卑了很久,即使到現在也依然是個結,解不開。

是啊,在父母看來一件小事,在孩子那裡就可能是天大的事兒,一個不經意留下的遺憾,可能會伴隨這孩子終身。

我一個閨蜜,前年生了老二,每次一談起孩子,她就會調侃起她媽對她的評價「老大看書養,老二當豬養。」想來還挺好笑,她那老大從在娘胎裡就開始了各種胎教,出生後也是精心餵養,光毛巾都要分洗臉的,擦嘴的,擦手的,洗腳的,擦屁股的,洗澡的……然後就是去各種早教,再大一點送幼兒園,學樂器,學英語……反正,各種育兒經裡講到的,她幾乎一個不落的都照著做了。

後來,老二出生了,她再沒有那麼大的精力,於是早教班也不去了,洗完澡也是隨手抓個乾淨毛巾擦乾就好。

雖說她那精心餵養出來的老大蠻優秀的,可是那樣隨手帶起來的老二一點也不比老大差,小姑娘才一歲半,除了一臉的萌噠噠樣子,其實鬼精鬼精的,據說天天在家「欺負」哥哥,還不會說話就知道手腳並用的比劃著找姥姥去告狀了。

想來,孩子將來優秀不優秀還真根窮養、富養關係不怎麼大啊。

常有人問我,你怎麼帶孩子的啊?你兒子怎麼就那麼愛學習啊……對此,我表示無言以對,每個孩子天性不一樣,擅長的不一樣,恰好我家的這個就對學習各種知識表現得很熱衷。當然,不可否認,孩子的表現不僅僅和天生性格相關,也和周圍環境,父母、家人的引導都有著密切的關係。你說你每天就是玩手機,追泡沫劇,打麻將,憑什麼就要求孩子看書學習天天向上呢?

我常和朋友調侃,跟熊孩子在一起真是鬥智鬥勇。可實際上,這還是真是句大實話。當孩子提出各種要求時,你如何引導他至關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你能把枯燥的學習變出花兒來,我就不信哪個孩子會不喜歡。同時,你得照顧到孩子的情緒,通常,孩子發脾氣或者哭鬧的時候,許多家長會表現得很不耐煩,你的脾氣比孩子的還要大,最後,他是被壓制的,可實際上,他真正的情緒訴求沒有得到解決,時日久了,自然就會叛逆,自然就會與你越來越疏遠。

每當我兒子不喜歡做一件事的時候,我通常不會強制要求他去做。比如他不想彈鋼琴,想出去玩,只要不是太晚或者自己太累,我都會陪他去玩一會,等他情緒好的時候,我會說「寶貝,來,給媽媽彈一首你的拿手曲目」然後小傢伙就興衝衝的過去打開鋼琴蓋給我彈上一小段,然後我再意猶未盡的盯著他說「彈得真不錯,能不能再給我來一段?」小傢伙就會更開心的換一段彈給我聽,彈完了還會主動問我「你想不想聽另外一段?」於是,在許多孩子眼裡討厭的鋼琴練習,在我兒子身上就變成了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見過很多家長,總是盲目的去相信別人的話語,熱衷於跟風,想要把孩子培養成如何如何,跟著人家團團轉。實際上,我們的孩子根本不需要什麼窮養、富養,他們需要的是我們更多的關注,更多的陪伴。

所謂言傳身教,沒有那麼多天生的天才,也沒有幾個天生的蠢蛋,父母的言行,家庭的氛圍對孩子的影響不可估量。不要總盯著別人家的孩子,沒事就是「你看人家XXX學習如何如何,你看人家XXX又考了全班第一,你看人家XXX……」這樣的家長,遲早有一天換來孩子對你說「你看人家XXX的家長又如何如何」。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人人都會說,可實際上有幾個人能做到?反觀自己,對於孩子,你是不是要求得太多?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憑什麼要求孩子做到?自己都不願意去看書,憑什麼要求孩子埋頭苦讀?

窮養與富養,真的不是什麼值得討論的事兒,孩子將來能否發展好,關鍵看你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多少精力與關注?不投入就想要產出,這世上哪有那麼多便宜讓你撿?

放下你手中開著遊戲的手機,關掉你播放著泡沫劇的電視,收起你摸著麻將牌的手……小孩都是看著大人說話,學著大人的樣式長大的。你如何過一天,你的孩子很可能就會如何過一生。

富養、窮養,都不如放下手頭那些事情陪伴孩子一起成長,這樣,你不僅會有一個優秀的孩子,還會收穫一個更好的自己!

靜夜思丨一個人的修養,看失意時的善良

靜夜思丨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靜夜思|有多少來日方長,變成了後會無期

來源:新華網山西頻道

作者:張絢

主播:張絢

編輯:谷朋、張絢

相關焦點

  • 孩子究竟是「窮養」好,還是「富養」好,其實只有它才是正確的教育...
    曾有人問我說:「孩子是窮養好還是富養好,」我回答說:「那你窮養或者富養的目的是什麼,」他回答說:「那當然是為了培養孩子的性格跟品德,」我說:「那既然是為了培養孩子的性格跟品德
  • 所有的窮樣富養,都不如教養
    有人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真的是這樣嗎?俞敏洪認為,窮養和富養並不重要,關鍵是要讓孩子有教養。深以為然。就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養」這筆財富無可限量。晨起翻微博,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孩子跪在地鐵的座位上玩,媽媽怕孩子穿著鞋的腳弄髒旁邊乘客的衣物,全程用手掌捂住孩子的鞋子。這位媽媽,穿著特別樸素。然而,她的靈魂比很多人高貴。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
  • 富養不靠譜,窮養就靠譜嗎?李玫瑾簡單7個字道出養孩子的精髓
    文丨禾禾媽媽孩子到底該富養還是該窮養?多年以來一直都是一個久懸未決的難題。然而當眾多網友,看到李玫瑾教授近期分享的七字真言時,大家似乎找到了答案!富養孩子窮養心李玫瑾教授一句「富養孩子窮養心」,簡單七個字,道出了孩子該「窮養」還是「富養」的精髓。網友看到這段話紛紛留言:一針見血、字字珠璣、靈魂拷問……李玫瑾教授:如果你打算為孩子掙錢,你從一開始就把人生定位搞錯了。
  • 窮養?富養?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我們總是能聽見一個聲音在問:孩子到底是要富養好,還是窮養好?有說「金錢乃萬惡之源」的,其立足的證據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也能舉出許多為富不仁的案例;立時便又有人反駁說「貧窮才是萬惡之源」,說人們沒有了溫飽便鮮少顧得上禮義廉恥,於是放闢邪侈無惡不作。
  • 靜夜思 | 一個人下班後應當幹什麼?
    一個人住的話,養只貓養只狗都挺好的,再不行,養一盆花也好。這樣,你得時不時地想著給它澆水,想著有一樣東西需要你伺弄。總有個念想,有個牽掛。但這並不是很徹底的方法。但據我之所見,十之八九的人並沒有找到這樣的機會,找到一個最能發揮自己天性的事情來做。而一旦找到這樣的事情,下班之後該做什麼,周末該去哪兒玩,統統不是問題。因為必然有一樣事情,讓你願意傾注心力。它足以填補掉你的空餘時間,並讓你的生命因此綻放出光彩。我有個高中同學,現在在高校教書,他說他的博士讀得非常輕鬆。
  • 姐妹花大小S,因女兒是窮養還是富養「吵翻」了,用孩子來說話吧
    姐妹兩為此陷入了孩子該「窮養還是富養」的爭辯當中。的確,關注大S的朋友們都知道她是堅定地以富養的方法來帶娃的,所以她女兒在一張「公主坐」的照片上無不透露著高貴典雅的氣息。反觀小S這邊,在窮養下長大的孩子們普遍都低調隨和,亦是惹人喜愛。
  • 家庭教育的真相: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1.婚宴上,菜品逐一上桌,一個孩子用筷子在菜裡隨意攪拌,尋找自己愛吃的食物,遠處的菜夠不著就立馬轉桌,一點也不顧及別人停在半空的筷子……2.鄰居家孩子快十歲了,每次上下樓、開關門都非常大聲,同樓道的鄰居多次找上門,但孩子家長總是敷衍搪塞,還反覆強調:「我孩子很乖巧的!」3.超市存貨櫃前,兩個調皮的孩子點開所有的空櫃,並把取貨碼扔掉。
  • 都是養女兒,大S「富養」,小S「窮養」,如今孩子間的差距太明顯
    還記得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窮養兒,富養女」,養兒子要讓他們從小吃苦,明白男人的責任與擔當;長大後才能成為有責任、有擔當的人。養女兒就不一樣了,從小讓她們過錦衣玉食的生活,長大後眼界也會高、不會輕易被人騙走。這樣的教養方式是很普遍的,也有人覺得這樣教養對兒子太不公平,對女兒過於嬌慣會給她們養出一身公主病,所以很多家長也都在糾結孩子到底應該富養還是窮養?
  • 小S女兒首接代言,高級臉很有範,被窮養大的她衣服不超過200多塊
    現在看來,窮養女兒並非絕對不可取。放棄偏見:窮養女兒並非不可取。1、為什麼要窮養?窮養孩子,正面意義是要培養其對物慾的節制。用小S的話說,就是要讓孩子從小學會不亂花錢,懂得節儉。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孩子滋生虛榮心。
  • 女兒到底窮養好還是富養好?看完大小S女兒差距後,你或許能明白
    女兒到底是窮養好還是富養好?一直是教育子女中的熱點話題。有人認為女兒當然要富養,這樣她將來才不會輕易被小恩小惠騙走;也有人說女兒要窮養,不能讓孩子做溫室裡的花朵,要讓她從小吃苦耐勞,學會擔當和獨立。那么女兒到底是窮養好還是富養好呢?★大S堅持富養女兒,小S則要窮養女兒。
  • 窮人不如富人會養孩子?那可未必
    中午吃飯的時候,無意中聽到隔壁桌的陌生同事在談論養孩子的問題。男人語氣沉重的說,自己家兩個孩子,已經感覺到了非常大的壓力。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有錢人家的孩子都是各種一對一輔導班、興趣班、特長班。自己家孩子只能上上網課,課外班也只有英語和舞蹈。所以,現在這樣的生活條件已經算是窮了麼?這讓出身農村的我們,情何以堪啊。我認識的生了孩同學們,10歲之前的孩子有幾個上輔導班的。
  • 皮膚應該「窮養」呢?還是「富養」?關鍵要看自己的皮膚適應性
    每個人都希望將自己最動人的一面展示給別人,然而很多人卻往往掌握不到擁有好肌膚的竅門,很多人都清楚好皮膚是靠養出來的,但怎麼養?花多少錢去養卻沒有一個正確的規劃。那麼到底好肌膚要窮養還是富養呢?今天小凡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窮養富養都不如用心養,歐巴馬家的九條家規,值得中國家長學習!
    都說,人人平等,你們會贊同這句話嗎?其實,對於這句話,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不過,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樣的,他們不懂事,不知道善與惡,還是一張需要上色的白紙。所以,有品位有教養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總是和普通家庭教育的孩子不太一樣的。
  • 小S因469元項鍊罰跪女兒:刻意窮養會養出「心窮」的孩子
    養孩子到底該富養還是窮養,一直是個難題。大S一向富養孩子,而小S則是窮養。小S自爆因為女兒許老三買了一條2000臺幣(469元)的項鍊,一氣之下罰跪許老三。以小S的經濟狀況,有必要對孩子這般摳搜嗎?在家庭經濟能力尚可的情況下,刻意窮養會養出「心窮」的孩子!為什麼不要刻意窮養在全民富養的年代,大多數父母面對孩子生活以及教育問題,抱有這樣的態度:花錢絕不手軟!這種情況下,父母不富養孩子,而選擇窮養孩子,確實有「慧眼獨具」的感jio。沒錯,舉全家之力供養一個孩子的富養模式,確實弊端多多;但,明明有錢卻不捨得給孩子花,同樣不對!
  • 家長最好別過分窮養孩子,特別是物質上,不然孩子越來越自卑
    畢竟,人家孩子穿的都是幾百上千的鞋子,小一的鞋子卻磨的有點掉皮了。慢慢地,小一真的認為,自己就是不如別人好。還有,小一想吃糖塊,爸爸卻不給錢買,指責小一亂花錢。小一嘴饞,沒抵住誘惑,撿了別人故意扔在地上的棒棒糖,被人發現後,譏笑了很久。自此後,小一覺得自己真的很糟糕,連爸爸都不給他買糖吃。
  • 家有女兒一定不能這樣養,自卑會伴隨孩子一生!
    文丨木棉媽媽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不管什麼時候,女兒都是比較貼心的。不用笑,其實那個年代很多父母都是這樣認為的,因為父母那個年代提倡的就是勤儉,誰穿得好看都會被認為是輕浮。所以呢,在這樣的教育下,舍友說,她小時候經常穿姐姐們的剩衣服,甚至連媽媽的剩衣服都穿。
  • 窮養的女孩,和富養的女孩的區別在哪?做父母的都看看
    窮養的女孩和富養的女孩區別在哪呢?我們常說兒窮養女、富養富養的女孩和窮養的女孩區別在哪呢?這第一目標上的明確,很多時候富養的姑娘花錢根本不經大腦,簡而言之也就是浪費,常常會有那種富養的女孩買東西只看價格,抱著一種越貴的東西肯定就越好的想法,往往就會很浪費,花了比別人更多的錢,卻還沒有買到別人的質量。但是窮養長大的姑娘就會把錢花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無論買什麼都會做足功課,選性價比最高的,最適合自己的。
  • 大S選擇富養孩子,小S則選擇「窮養」,家長的思維才是關鍵
    在大多數人眼裡,富養和窮養是根據家庭條件來決定的,當然比較有錢的家長也是可以選擇「窮養」自己孩子的,所以這兩種養孩子的方式一般都是由金錢決定的。
  • 大小S的育兒分歧:孩子到底是「窮養」好,還是「富養」好?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到底孩子是要窮養好還是富養好?實際上糾結這個問題的父母都搞錯了重點,那就是窮養、富養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但是到底要怎麼選擇這兩種方式呢?首先要搞清楚它們會影響孩子的哪幾個方面。
  • 米凱拉的軌跡- 10:富養女窮養兒之養不教父之過
    >【前言】在中國的人群社會裡為人父母,逃不過兩句話的約束,一句是諺語:富養女窮養兒,另一句是《三字經》裡的:養不教、父之過。我對這些金句的領悟是,孩子生養下來之後,更重要的是「教」,其中第一位是父之教,第二位才是師之教。而且男孩要窮養,不然不曉得奮鬥;女孩要富養,不然三兩朵花就被拐跑了。米凱拉還沒出生,妻就向媽媽幫裡的過來人討論請教她的學前班、幼兒園、小學中學等各種人生安排。一家當地的幼兒學習諮詢公司甚至給妻開出了8000美金一套、給米凱拉定製的0-3歲的教育路徑安排計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