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竟然是這樣來的,跟嫦娥奔月沒有半毛錢關係

2021-01-09 史家趣談

中秋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幾個大節日之一,中秋節的重要程度,和春節有的一拼。那麼,中秋節是怎樣來的呢?是不是和嫦娥傳說有關?

當然不是!中秋節竟然是這樣來的,跟嫦娥奔月沒有半毛錢關係!

中秋,古代叫「仲秋」,意思是秋天的第二個月。中秋在我國的歷史相當久遠,最早見於《周禮》。《周禮》記載:「中春晝,鼓擊士鼓吹 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

中秋節的起源,與古代秋祀、拜月習俗有關。

先秦時代,就有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祀制。《禮記》記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皇帝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之後歷代帝王都沿襲此俗。時至今日,我國各地還保留著古代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

到了宋代,祭月儀式有了新的變化:宋人們在中秋節這天,先爬山登樓(也就是爬到最高處)望月,然後再舉行拜月儀式。此時,拜月貢品中就有圓餅(月餅的雛形)了。

在宋代之前,拜月賞月,是帝王世家的權利,普通百姓只能望月興嘆。到了宋代之後,家家可拜月,人人可賞月。從宋代開始,到了中秋節這天,都是一家人團圓到一起,一起拜月賞月。

也就是從這時開始,民間拜月賞月的習俗變得豐富起來,甚至比現代還多!

宋代之後的中秋夜,那是相當有意思:有在酒樓喝酒唱歌賞月的,有一家人大擺貢品宴席賞月的,有出來逛街賞燈的……特別是類似京師這樣的地方,會穿著成人服飾,登樓燒香拜月,或者放「小點紅」(小羊皮燈),猜謎等。

這些習俗,在各種各樣的文獻詩詞裡都有記載,隨便一找就是一大推。

後來,在一代代傳承中,月神逐漸變成了嫦娥,原先的月神是誰,大家都已經不知道了。而拜月,也傳成了與「嫦娥奔月」有聯繫。時至今日,我國很多地方仍然保留著拜月、祭月等風俗。

雖然大家都知道月亮上並沒有神仙,更沒有嫦娥玉兔。但是,中秋節相關的好的風俗習慣,人們還是繼續保留下來,一代又一代傳承著。

相關焦點

  • 中秋節嫦娥奔月的簡筆畫怎麼畫?教你學畫中秋節嫦娥奔月的簡筆畫!
    那麼中秋節嫦娥奔月的簡筆畫要怎麼畫呢?小編今天教大家畫中秋節嫦娥奔月,步驟很簡單,一起來學習吧!中秋節嫦娥奔月的簡筆畫成品圖:中秋節嫦娥奔月的簡筆畫步驟如下:中秋節嫦娥奔月簡筆畫步驟5關於中秋節的作文:關於中秋節的作文一早晨,我從床上起來,看了一下日曆。啊!
  • 雙語:中秋節由來,嫦娥奔月之傳說The legend of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moon myth!
    ,一起來看看嫦娥奔月之傳說。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團圓節或月夕、仲秋節、八月節等。有關中秋節的由來眾說不一。中秋節的傳說中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The legend of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moon myth in the story of a very wide spread.
  • 中秋傳說故事四:嫦娥奔月
    在我國的傳說中,嫦娥奔月是最為動人也影響最大的一個。中秋節要是沒有了月亮和嫦娥的傳說,將無法想像。 嫦娥有四千多歲了 一般地,人們以為是西漢宗室淮南王劉安主持編寫的《淮南子》最早記錄了嫦娥的故事。
  • 嫦娥為什麼要奔月,這故事後面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我依稀還記得小時候家裡過中秋節的習俗,首先都是提前做好月餅,再買一些好吃的東西,來迎接八月十五的那一天,到了那一天晚上,全家老少都聚在一起看月亮吃月餅,那種氣氛別提多熱鬧了幸福感真的是爆棚到頂。而且就在那時候還經常聽父母講「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讓當時充滿了一種神秘的色彩,記得那時候的我特別喜歡聽這個故事,並且聽過故事之後,我一直在好奇為什麼嫦娥非要獨自奔月呢?她和后羿生活在一起不是很好嗎?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嫦娥奔月」這個神話故事也是有幾種盛傳很久的說法的。下面就由我帶著大家來鑑賞這個神話故事吧!
  • 嫦娥奔月的故事
    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向西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逢蒙假裝生病,沒有外出。
  • 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
    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時間:2018-09-22 20: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 今天是中秋佳節,過中秋大家都要吃月餅,賞月亮,看見月亮就會想到那些久遠而神奇的傳說。
  • 中秋節,嫦娥的美麗傳說和朱元璋的月餅傳說故事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在古代,人們把七月、八月、九月、這三個月視為秋季,而八月居中,所以被稱為中秋。至於中秋為什麼會形成節日,民間認為與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有關。后羿回家後,捨不得撇下妻子,不想獨自成仙,就把不老仙丹交給嫦娥收藏了起來。後來,被逄蒙知道了不老仙丹藏在何處,他一心想偷吃不老仙丹,飛上天做神仙。八月十五這天,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逄蒙假裝生病,留在后羿家裡,沒有外出。
  • 中秋將至,除了「嫦娥奔月」,你還知道哪些中秋傳說
    傳說一:嫦娥奔月這是中秋最經典的神話傳說了,它講述了嫦娥被逄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藥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話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據現存文字記載最早出現於《淮南子》等古書 。
  • 聽說,當年嫦娥奔月的真相竟然是……
  • 嫦娥奔月其實是一場高調的復仇
    來源 | 王左中右(ID:iiiidea)作者 |  周瀅瀅已授權,謝絕二次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原作者
  • 中秋節神話故事(嫦娥成仙)
    狩獵當天...蓬蒙假裝生病,以生病的理由沒有陪同后羿一起外出去狩獵。蓬蒙雙眼緊盯著遠去的后羿,待后羿與眾人的背影消失之後,蓬蒙迫不及待的衝進了后羿的家中。蓬蒙直接闖進後院,手持著長劍,劍尖直指嫦娥咽喉,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 嫦娥奔月史:嫦娥不叫嫦娥叫什麼?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並「挖土」帶回地球。標誌著中國人距離九天攬月的夢想更近一步。 我們的先輩很早就對神秘宇宙充滿探知欲,羽人飛天,嫦娥奔月,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 今天我們就講講嫦娥奔月史。
  • 嫦娥奔月:一個「心機婊」的經典傳說
    關於嫦娥奔月,無非以下兩個版本:一個是說后羿射日,功勞非常大,西王母送了仙藥給他。後裔的徒弟逢蒙欲盜之,后羿之妻嫦娥不想被惡人所得,搶食之。於是,飄飄然成仙飛舉於月宮中;還有說后羿是一個暴君,想奪堯帝的天下。嫦娥不想后羿長生不老,繼續禍害黎民,偷偷吃了長生不老藥,飛到了月宮中。
  • 嫦娥奔月的歷史真相,講述神話背後的悽慘故事
    導語:隨著嫦娥五號的順利升空,中國航天史又添加了沉重的一筆,我們都知道我國月球探測器嫦娥系列名字取自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中,但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歷史真相以及背後的悽慘故事嗎?嫦娥奔月那麼,嫦娥這個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嫦娥本來的姓姮叫姮(héng)娥,《淮南子》這本書的作者劉安在記述這個神話時,因避當時天子劉恆名諱,所以才有了嫦娥一說。
  • 上古神話人物|嫦娥:奔月故事版本多 狗血程度直逼黃金八點檔
    圖片來源於網絡先來說說關於嫦娥奔月,都有些什麼版本吧。第三個:結合《楚辭》,後人編撰的負氣出走篇說羿射殺了天帝的九個兒子(太陽),天帝不滿就把羿貶為凡人,作為羿妻子的嫦娥也跟他到了凡間。結果這個羿看上了河伯的妻子,對嫦娥不忠,嫦娥一氣之下, 就一人獨吞了羿從西王母那裡求來的不死藥,奔月升仙了。
  • 中國風的中秋節快樂gif表情包來啦! 中秋節聊天必備表情包哦!
    中國風的中秋節快樂gif表情包來啦! 中秋節聊天必備表情包哦!時間:2020-10-01 09: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風的中秋節快樂gif表情包來啦! 中秋節聊天必備表情包哦!
  • 中秋節之玉兔的由來
    到了唐代有了記載,說八月十五中秋節。真正被當作了一個節日,被記載在咱們的史書之中。到了宋朝開始盛行,自此中秋節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跟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那麼既然講到了咱這個中秋節,那麼跟這個中秋節有關的神話故事有沒有呢?
  • 中秋節農曆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大家應該也準備好吃月餅了,大家都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也知道中秋節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可是你知道中秋節農曆是幾月幾日嗎?中秋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中秋節農曆是幾月幾號  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起源和傳說習俗: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係。
  • 中秋節的來歷!
    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知道中秋節一定要吃月餅,那麼月餅是怎麼來的?吃月餅的意義是什麼?說來話長,中秋節在古代有多種稱呼,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等都是以前人們對於中秋節的稱呼,因為中秋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過半,而故名「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