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傳來蝦米音樂要關閉的消息,讓無數人惴惴不安等待蝦米給出個最終「死期」。
終於,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表示,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
繼2020年11月關停傳聞後,蝦米終於不得不迎來這個正式告別的時刻。
目前,蝦米已經啟動歌單導出、會員退款及音樂人收益提現等服務。
就在網友們為蝦米音樂的即將離去感到惋惜時,也有細心人發現蝦米音樂好像是有意「轉型」。
蝦米官方針對關閉聲明,回應說蝦米音樂未來將轉向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服務,「我們將依託新成立的『音螺』平臺持續探索創新,服務音樂人及業內合作夥伴。」
前段時間,企查查 App 顯示,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於 11 月 25 日申請註冊 「蝦米音樂」商標,涉國際分類教育娛樂、科學儀器。商標狀態為 「註冊申請中」,此前該公司註冊過相關商標。
看樣子這件事沒了下文,後續如何我們只能繼續等待蝦米官方的聲明。
但是對於蝦米關停的消息,眾多網友在蝦米官微下方還是表達不舍:「能安安靜靜聽歌的地方也陣亡了」。
蝦米音樂在線上音樂大戰中慘澹退場,很重要的兩個原因是版權和阿里星球。
從一開始,中國在線音樂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版權。2006 年,以巨鯨的成立為標誌,正規版權音樂網探索開始;
然而,一直到 2010 年前後,整個網際網路音樂領域的分發,才開始逐漸向正版轉型。
從 2011 年到 2016 年,是在線音樂市場迅速走向格局整合的幾年。
在此期間,百度音樂不斷調整,最後選擇和太合音樂集團合併;
騰訊則憑藉 QQ 音樂的瘋狂版權收割不斷走向強大,並且通過與酷狗、酷我等 App 的資本合併,穩固了自身的強勢地位。
網易雲音樂夾縫求生,通過在版權上站隊騰訊立身,並且在不斷成長中逐漸建立自己的產品特色——由此實現了異軍突起。
其中,騰訊通過資本和業務整合,成立了騰訊音樂娛樂,並且在 2018 年底實現上市——成為中國在線音樂領域的唯一巨頭。
可惜在版權大戰中,蝦米音樂掉隊了。
阿里另一步錯棋就是阿里星球,結果就是以天天動聽為基礎的阿里星球,因為繁雜的功能和大不如前的使用體驗,僅成立7個月就停止服務。而就是阿里星球在「造作」的時候,蝦米音樂失去了和其他音樂軟體的版權競爭機會。
圖源網絡
蝦米關閉已成定局,接下來很多蝦米用戶關心,服務關停後,自己的歌單以及收藏等信息怎麼辦。為此,官方給出了一些解決辦法:
1、以網易雲音樂為例,首先打開蝦米音樂歌單,點擊「分享」並選擇「複製連結」。
2、打開網易雲音樂在「我的音樂」裡,歌單模塊下點擊「導入外部歌單」,將連接粘貼至輸入框,即匹配歌曲。
一門不賺錢的生意,被拋棄是肯定的,目前看阿里並不是徹底放棄線上音樂業務,而是修修補補想換個路子,不過不賺錢的生意,最後肯定是逃不掉被拋棄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