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一位入侵西方主流時尚界的日本人,David Bowie沒他不行

2020-08-09 杜紹斐

  近日,日本女演員山本未來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公布,其父親——著名日本設計師山本寬齋於2020年7月21日,死於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

  提到這個名字,你可能不認識,畢竟在日本的時尚界另一個山本——山本耀司更被人關注。但這張照片,你一定見過:

  

  照片中,英國著名搖滾明星David Bowie最經典的形象——Ziggy Stardust的服裝造型,就出自山本寬齋。

  而他,不僅成就了David Bowie上世紀最讓人難忘的舞臺形象,更是比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三宅一生日本設計師三巨頭更早打入西方主流時尚界、第一個在倫敦辦秀的日本設計師。

  寬齋的設計有著強烈的東瀛美學色彩,LV主動與其聯名合作,他的作品是日本「Basara - 婆娑羅」美學風格在服裝上的最佳演繹,他也被稱為「日本時尚的締造者」。

  他就是日本傳奇服裝藝術家——「Kansai Yamamot - 山本寬齋」。也許是為了加以區別,山本寬齋更希望人們稱呼他為「寬齋」。

  

  今天,讓我們從他最著名的三個「標籤」來回顧一下這位剛剛過世的日本服裝設計大師。

  

  成就David Bowie的Ziggy時代

  提到山本寬齋,不得不提到於2016年去世的英國著名音樂家David Bowie。

  他與披頭四、皇后樂隊並稱為英國20世界最重要的搖滾明星,在70年代為數不多公開雙性戀身份的公眾人物,也是影響了眾多設計師、藝術家的時尚icon,就算你不了解他,他經典的閃電造型也按周期被各種時尚雜誌借鑑、致敬。

  他的離世被認為是一個時代的句點。

  

  而他在1972年創造的舞臺人物——「Ziggy Stardust」,也成為了他最具標識性的符號形象:身著誇張的五彩太空服,留著鮮紅頭髮,踩著顏色豔麗的長筒靴,仿佛一個外星生物降臨人間,開啟了上世紀震驚世界的華麗搖滾時代。

  這個外星搖滾偶像人設以及誇張華麗的造型,就出自山本寬齋。

  

  David Bowie與山本寬齋

  1971年,剛於倫敦發布了第一個系列的山本寬齋,在「Kings Road - 國王路」的一家店展示、售賣自己的設計,恰巧經過此處的David Bowie被寬齋強烈的風格吸引,並果斷入手。

  而後,David Bowie開始策劃「Ziggy Stardust」的專輯巡演,山本寬齋受到同樣認識鮑伊的秀場製作人高橋靖子的邀請,從日本飛往紐約來看鮑伊的演出。

  演出結束後,在無線電城音樂廳見面的兩人,惺惺相惜。早就粉了寬齋的David Bowie立刻邀請其為他打造舞臺形象與演出服裝。

  

  這個交集,讓兩位靈魂深處高度契合的藝術家,迎來了各自生涯上最重要的時間節點。寬齋為David Bowie打造的多個造型也都載入史冊:

  廓形誇張的Tokyo Pop條紋連體衣:

  

  獨腿針織連體衣:

  

  印有Davia Bowie名字的羅馬發音漢字「出火吐暴威」的鬥篷:

  

  和抓人眼球的厚底鞋:

  

  在寬齋強烈視覺風格與造型的加持下,從此,世界舞臺上多了一個外星搖滾巨星——Ziggy,華麗搖滾時代,正式開始。

  隨著寬齋和鮑伊的合作,寬齋在「明星造型」領域也俘獲了眾多頂流idol,穿著他設計的演出服辦演唱會,成為了咖位的象徵,其中就包括天王麥可傑克遜。

  

  如Ziggy的出世一樣,當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的驚世之作「2001太空漫遊」在1968年上映,人類開始對外太空的未知充滿好奇。

  隨後的70年代,戰後的動蕩與各種思想風潮的崛起,讓那個時代的人想要逃離過去,逃向未來。

  寬齋的設計也被後人定義為典型的70年代的逃避主義風格 ——他為David Bowie設計的時裝從根本上塑造了華麗搖滾的審美基礎,它關乎夢幻,提供某種不真實感,慰藉陷入糟糕困境的人。

  

  用奪目的五彩繽紛,轉移人們對恐怖主義、經濟危機、贖罪日戰爭、越南戰爭和水門事件的注意力。

  山本寬齋和David Bowie的合作,刻畫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潮流,不僅跨越了性別,還跨越了時間,成為經典。

  

  第一個「入侵」倫敦的日本設計師

  提起日本設計師,就算沒買過他們的衣服,也都會知道這三位: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三宅一生。

  他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帶著日式美學入侵西方主流時尚界,並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時尚圈的秩序,讓世界看見了日本。

  但你不知道的是,山本寬齋早於他們10年就把日本美學帶到了西方主流世界,並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以說是有了寬齋,後面的人才有了勇氣。而更狠的是,寬齋作品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卻是非科班出身。

  

  1944年,山本寬齋生於日本橫濱。作為出生於二戰末期的那一代日本人,雖然熱愛服裝和時尚,但他最初的職業規劃並不是做一個服裝設計師,而是學習西方的實業技術。

  高中時學習土木工程,而後在日本大學攻讀英語專業,與時尚、服裝毫無關係。

  但有些事是機緣巧合卻又註定,上大學的寬齋不經意間看到了時尚雜誌「裝苑」裡的一篇文章,說當時的國鐵職員獲得了裝苑獎。寬齋突然感到沸騰,原來非科班出身也能得獎。

  

  隨後追夢開始。

  在1965年果斷輟學轉而去了文化服裝學院,專注於時尚。

  在自學時裝的同時在當時有名氣的設計師Junko Koshino和Hisashi Hosono的工作室做學徒。而畢業之後,山本寬齋跟隨日本著名設計師小筱順子開始了職業生涯。

  小筱順子作為日本著名的設計師,有著「星空流浪者」之稱。

  

  她的設計結合了「未來主義」與「太空風貌」,充滿了對烏託邦式未來世界的幻想。寬齋的作品中也有小筱順子未來主義的影子。

  緊接著1967年,山本寬齋獲得了日本文化服裝學院的設計獎項,開始了自己作為時裝設計師的人生。

  1971年,對於寬齋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這一年山本寬齋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和公司,並於倫敦的「Portobello Hotel - 波託貝洛酒店」舉辦了第一場秀,這比山本耀司與川久保玲等日本設計師在這座城市的輝煌時刻早了整整十年。

  充滿東瀛美學的前衛設計,讓這位日本設計師迅速在西方時尚界打開知名度,也成功登上英國《Harpers & Queen》雜誌封面,被稱為「來自東京的大爆炸」、「一場壯觀的政變」。

  

  有了露出也就有了粉絲,山本寬齋在西方迅速成為了時尚icon,也正是這樣,David Bowie才成為了山本寬齋「粉絲後援會」的鐵粉。

  短短三年之後,山本寬齋進軍巴黎,成為世界級的設計師,也將屬於日本的basara美學,帶給了世界。

  在那個以巴黎為時尚中心的時代,寬齋所代表日本美學的設計師挑戰了由「Paul Poiret - 保羅波烈」和「Jean Patou - 讓巴杜」建立並由「Christian Dior - 克裡斯汀迪奧」奠定的華麗、優雅卻複雜不實穿服裝傳統。

  隨後,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等日本設計師,帶著來自東方的美學觀念,反叛的實穿主義,解構、消解了當時時裝的含義,讓Jean Paul Gaultier、Martin Margiela等一大批服裝設計師為之震顫並深受影響。

  

  而沒有先行者寬齋,就沒有後來日本設計師在國際上的成功。

  

  Basara - 婆娑羅美學

  大部分人對於日本時尚的認知,繞不過主流的極簡主義和解構主義。

  與同一時代的三宅一生和高田賢三對比,三宅一生貫徹「一塊布」的概念,將褶皺的技術推向精髓,帶有哲學禪思;

  高田賢三則是從大自然獲取靈感,麻雀與老虎,青竹與蒼柏等元素反覆出現,搭配著改良過的和服裙席捲歐洲,具有自然風情。

  而山本寬齋的美學理念,正是極簡主義和解構主義的對立面。

  

  他深受日本歷史各個時期美學文化的影響,在他的廓形和圖案中,你能看到歌舞伎、浮世繪、日本武士等傳統元素甚至是近代原宿風的影子。

  看似雜糅卻傳達出強烈的東瀛美學,這種風格被稱為:

  「Basara Aesthetic - 婆娑羅美學」。

  

  這種風格最早能追述到日本南北朝時代,那個時代人們穿著華衣錦服,無視身份制度,就如一顆能把所有東西撞碎的金剛石。

  BASARA的語源,正是為VAJRA——意為鑽石。

  而到了現代,BASARA風格再次被提出,除了結合古代的思想、元素,在視覺風格中加入了日本戰國後期的歌舞元素、江戶時代後期的浮世繪藝術元素,以及現代暴走族不良意味的裝飾性元素。

  這種結合了多時代的華麗反叛與簡單內斂的寂美學截然相反,它奢華,裝飾感強,設計大膽,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但奇怪的是,山本寬齋的美學很少被打上「日系」的標籤。

  這或許因為我們往往認為日系設計更多的是侘寂風格而非婆娑羅。上世紀80年代初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刻意仿古的設計,時至今日,仍然是日系時尚最典型的風格。

  相比之下,山本寬齋的設計則是從日本歷史中精挑細選,漫步跨越整個亞洲藝術,融合了許多迥然不同的意象。

  雖然這種風格過於浮誇,很難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穿著中,更偏向於華麗的舞臺,但寬齋帶來的婆娑羅美學影響了一代設計師。

  

  包括近年來極繁主義的Gucci,在寬齋的設計中受到啟發,推出色彩強烈的動物臉譜系列;

  

  今年,Rick Owens在2020秋季男裝系列中致敬了山本寬齋為David Bowie設計的經典單腿條紋連身褲,重現了他的經典「Tokyo Pop」設計。

  

  2018年,一向對日本美學文化有著強烈興趣的Louis Vuitton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在Louis Vuitton的2018巡迴時裝秀京都站上公開向寬齋致敬。

  

  他邀請到了寬齋本人為他創作了幾款全新圖案,包括在一些主要作品和方形小手包上重新設計了那些鬼臉士兵臉譜。

  

  這也是寬齋近年來,為數不多被主流關注的時刻。

  寬齋的設計看似華麗、誇張,但他並沒有靠此來作為營銷自己的噱頭。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山本寬齋不再遊走於各大時裝周,而是以服裝走秀配合歌舞表演的形式開始經營自己的品牌「KANSAI SUPERSHOW - 寬齋超級秀」

  

  這種形式突破以往秀場概念,大膽地將時尚與音樂、舞蹈和娛樂大規模結合。也更適合將他多元強烈的美學傳遞出去。

  當然,這也讓他從主流的視野中淡出,讓年輕人對這個上世紀70年代就曾震驚西方世界的日本設計師不再有過多的關注。

  但不論是他和David Bowie創造的異想世界,還是影響了一代設計師的婆娑羅美學,還是在日本文化對外輸出中做的巨大貢獻,山本寬齋都應該被人們銘記。

  2020年是一個魔幻的年份,無數的事件我們感到不真實,寬齋的去世也讓一代人感到惋惜。

  就像山本寬齋的恩師小筱順子在寬齋病逝後說的一樣:

  「在整個世界陷入消沉的時候,如果沒有了元氣滿滿的寬齋,真的很遺憾。」

  儘管如此,寬齋也讓我們懷念那個時代的時候,有了Ziggy stardust這個刻骨銘心的形象。

  願寬齋與Ziggy,在天堂相聚。

相關焦點

  • 他是首位西方追捧的日本時尚大師,更是搖滾巨星David Bowie至交
    2020年7月21日,日本知名時裝設計師山本寬齋(Kansai Yamamoto)因病去世,享年76歲,引起業內人士及粉絲一眾惋惜。山本寬齋或許你沒聽過山本寬齋的大名,但你一定見過他為搖滾巨星David Bowie
  • 眼睛晚餐 太空客David Bowie的5個塑性瞬間
    Photography Mick Jones 60 年(是的),David Bowie 作為流行文化中最前端的音樂偶像不容置否
  • 搖滾與時尚 | 大衛·鮑伊(David Bowie)與坎普(Camp)藝術
    前幾天受有時尚界奧斯卡之稱的Met Gala所賜,有一個詞突然火了起來。就是CAMP——紅毯上各路明星光怪陸離,玩得興起,紅毯下面無數群眾也吵得熱火朝天。不管你是真明白還是假明白這個詞的意思,反正一大堆人開始煞有介事的到處指點迷津,這個穿的不合體那個不符合主題,簡直熱鬧非凡。
  • 從原宿風格開始,到底泰迪熊怎樣入侵時尚界?
    冬日的腳步也漸漸走近,或許會想被毛茸茸的大熊抱著般溫暖的漫遊街上,或許會想起童年那軟綿綿、毛絨絨的泰迪熊,相信曾是不少人童年時的床伴。長大後,不知道是否設計師仍然對泰迪熊有所眷戀,於是便運用了泰迪熊元素融入在衣服之中,現在我們就回看到底當初泰迪熊是怎樣入侵時尚界的。
  • 與David Bowie相互成就的日本設計大師山本寬齋病逝——大膽前衛的...
    七十年代搖滾時尚夢 山本寬齋先生不像其他日本時尚界名人那樣馳名遐邇,其中包括山本耀司,三宅一生和創立Comme desGar ons的川久保玲。但是,山本先生領導了一代日本設計人才在西方工業歷史上嶄露頭角。
  • 他是第一位靠美貌徵服了西方世界的華裔演員。被譽為亞洲第一美男
    他自帶貴氣安靜中氣吞山河,像個翩翩濁世佳公子。他的低頭梨渦淺笑讓人心神蕩漾,都不容半分之想,讓我知道了什麼,叫有匪君子如切如磋,怕完美結合西方的立體型輪廓和東方人的儒雅。他劍眉星目面如冠玉,有著遺世獨立的末世貴族氣質。即使如玉列松如翠,風華內斂當世無雙,似乎一切美好的詞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他是第一位將京劇融入西方舞臺劇的華人。
  • 清朝和日本幕府都是閉關鎖國,為何日本被西方警醒了,清朝卻沒?
    在面臨到西方列強入侵時,清朝和日本兩者最大的不同是一個能夠認識到客觀情況,一個仍然沉迷於大國的身份當中,不能夠客觀的認清事實的本質。一個能夠在認識到本身的問題後,能夠客觀地進行改革,把提升自己的實力放在第一。
  • 日本服裝設計大師山本寬齋靠什麼吸引了David Bowie
    高中時期的山本寬齋主攻土木工程,後來他在日本大學(Nippon University)學習英語專業。中途退學後才開始主攻時裝設計,並於1967年獲得日本文化服裝學院(Bunka Fashion College)裝苑獎。從此便開始了自己時裝設計師的人生。
  • 摩登日記|闖蕩時尚界的日本設計師
    20世紀80年代,當日本設計師來到法國巴黎時,他們選擇無視西方社會對時尚的固有觀念和設想,將來自日本的面料、設計和剪裁理念直接引入。這些設計師憑藉自己全新的審美觀念撼動了整個時尚界。三宅一生設計的由褶皺人造面料與金屬絲線製成的女士束腰上衣和女士長袍風衣,以及由聚氨酯(PU面料)泡沫薄片製成的禮帽,都是當時西方設計師們從未使用過的設計手法。日本頂級設計師另一代表人物——川久保玲則將「概念時尚」發揮到極致。她將服裝結構解體,為針織衫添加了孔洞的設計,並在面料裡面填充棉花,這些怪誕的設計令許多經驗豐富的設計師驚豔。
  • 最早徵服西方時尚界的日本時裝設計大師:山本寬齋因病去世
    我眼中的父親,不僅僅是大眾眼中活力四射的樣子,他還是一個思慮周全、熱心且感情充沛的人。」深受西方流行音樂巨星喜愛的日本先鋒設計師作為與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高田賢三(Kenzo Takada)、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川久保玲(Rei Kawakubo)齊名的日本設計師,山本寬齋自1970年代起就活躍在國際舞臺上,以大膽先鋒、色彩明豔的設計聞名,是最早獲得西方時尚界認可的亞洲時裝設計大師之一
  • 為什麼中國傳統服飾衰落,而西方服飾成為主流?
    一、先po結論:沒錯,西方服飾是現代社會的主流服飾。(看清楚我說的是主流服飾不是全部服飾,我沒排除其餘民族服飾的存在,你上班的時候要是穿的是馬褂的話請勿參與討論,直接出門左轉)現代服飾是西方文明衍生的產物。西洋服裝史是人類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現代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 那些徵服西方T臺的東瀛勢力
    一直以來,由於受到先天身材、五官條件和西方主流審美的限制,縱觀世界時尚史,能登上國際T臺的亞洲超模並不算多。時尚界從一開始就是西方審美一家獨大。生於1949年的Twiggy崔姬是上世紀60年代的初代超模。
  • 中國發明的火藥:改變歷史的路徑,從東方入侵西方到西方入侵東方
    在火藥發明之前的冷兵器時代,幾乎都是東方入侵西方;而在火藥發明之後,多數情況下是西方入侵東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火藥的前世今生,了解這一團黑色煙火如何改變了世界的格局。恩格斯在1857年撰寫的百科全書中寫道:現在幾乎所有人都承認,發明火藥並用它朝一定方向發射重物的是東方國家……在中國,還在很早的時期就用硝石和其它引火劑混合製成了煙火劑,並把他使用在軍事上和盛大典禮上。古代中國整體上並不熱衷於技術,原因在於人口的過剩使得效率本身失去了意義。
  • 古代日本崛起真相仿效西方的熱潮
    他還帶了一封米拉德·菲爾莫爾的親筆信,菲爾莫爾在佩裡七個月前起航的時候還擔任著美國總統。在這封信裡,他稱日本天皇為他的「偉大的好朋友」。   毫不意外,美國人的到來使日本人驚慌失措。在整整的三天時間裡,日本官員甚至不敢把這個消息告知當時的德川將軍,因為他的身體很虛弱。將軍終於偶然得知了這一消息,他痛苦不堪地生病臥床,直到佩裡離開日本還沒有起床。
  • 蘇聯為何入侵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難道不擔心其投靠西方?
    但是這兩個國家,都曾遭到蘇聯老大哥殘酷的入侵,不管是匈牙利還是捷克斯洛伐克,並不是南斯拉夫以及阿爾巴尼亞這樣的不聽話的小弟。可蘇聯卻毫不留情,公然派兵入侵了這兩個國家,甚至還處決了匈牙利的總理。這未免讓人心寒。
  • 被日本限制入境,拒馬雲高薪聘請,稱:有我在沒人敢入侵中國網絡
    近年來中國便出現了一位著名的黑客,日本都限制其入境,馬雲也曾出高薪聘請他卻被拒絕,他還放出豪言稱只要他在一天便無人敢入侵中國網絡,這是怎麼回事呢?很多人一聽到黑客這個名字便會覺著這些人的工作必定很酷,要麼是寫著晦澀的代碼,要麼就是尋找機會入侵他人電腦,總之與普通人的生活完全沒有交集。
  • 他是英國最有名的時尚設計師之一,連David Bowie都為之著迷
    但背靠有趣的細節設計不會愁沒人買帳,憑藉「表面是紳士卻偷著『耍壞』的獨特雅痞氣質,即使任何迎合主流的營銷快捷手段都鮮在Paul Smith的官方品牌策略上出現, Paul Smith依舊捕獲了眾多大牌芳心、並在崇尚設計至上的日本取得了傲人銷量成績,憑藉的只是設計的過硬功力。
  • 最早徵服西方時尚界的日本時裝設計大師:山本寬齋因病去世,享年76歲
    我眼中的父親,不僅僅是大眾眼中活力四射的樣子,他還是一個思慮周全、熱心且感情充沛的人。」深受西方流行音樂巨星喜愛的日本先鋒設計師作為與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高田賢三(Kenzo Takada)、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川久保玲(Rei Kawakubo
  • David Bowie: Valentine's Day
    老師還是足球明星都在他的小臉上都在他乾瘦的手中瓦倫丁告訴我們他有話要說這是瓦倫丁的日子人群的韻律Teddy和Judy倒下了瓦倫丁能看到一切他有話要說這是瓦倫丁的日子Valentine told me how he f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