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指甲聞名世界,專人團隊打理,最後是怎麼被洋人所毀掉了?不妨...

2020-12-08 騰訊網

對指甲的重視程度應該是從明朝開始的,到了清朝對指甲的保養就更為重視了,尤其是皇宮裡的後宮嬪妃們,不過最受關注的應該還是慈禧太后。慈禧愛留指甲,尤其是無名指和小手指,其最長時期可達20多釐米,因此為了保養指甲,慈禧也算是煞費苦心。

慈禧如何保養指甲?

慈禧起床之後,宮女們為慈禧洗臉,並且用牛奶浸泡手和臂,然後開始刷洗和浸泡指甲,之後再用玲瓏玉碗盛上熱水,一根指甲用一碗水泡,接著按照順序將指甲一個個校直,如果有歪斜的地方就用小銼刀修剪,最後再將裡面的灰塵和汙垢清理乾淨。這一系列做完之後,就開始塗抹指甲油,然後戴上黃綾子做好的指甲套,按照大小長短套進手指。

整個過程宮女們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將慈禧的指甲弄斷,畢竟這些在慈禧眼裡就像是命根子。如果到了冬天,指甲會生硬,也會變脆,保養起來就更加費勁了,為此慈禧專門買了一套修剪和保養指甲的工具,有小刀、小剪子、小銼刀、狐狸毛製作的刷子、銀質長探針、指甲油等,而這些東西全部是在東南亞國家買的。

之所以套上指甲套是為了不讓指甲中途斷掉,留一根一寸長的指甲就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而慈禧最長的指甲有23釐米,所以慈禧對指甲套也非常講究,有銀質的、金質的、銅質的,而這些指甲套都極其美觀,外部有雕刻花紋,非常精緻,現如今故宮博物館就有美國畫家為慈禧所畫的油畫,其中手中的無名指和小手指就套上了金和玉兩種材質的指甲套。

慈禧指甲為何毀在了洋人手裡?

之所以說慈禧的指甲是毀在洋人手裡,還得從慈禧向列強下戰書開始說起,慈禧面對列強的無理要求,終於忍不住,要硬氣一回,於是向世界列強宣戰,戰書一到,列強果然沒有讓慈禧失望,一個個帶著「禮炮」、開著「豪華輪船」來到大清國土。

英國率先將禮炮打到北京,慈禧嚇得一激靈,連忙喬裝打扮稱婦女準備去西安「旅遊」,順便「體恤下民情」。但是慈禧太后發現,這樣跑不行,看中手中的指甲,實在迫不得已將指甲減掉,據宮女回憶錄裡面稱,慈禧太后花了幾年的時間留長的指甲,尤其是無名指和小指甲,在別人給自己剪指甲的時候,整個身體都在顫抖,但是實在沒辦法,保命要緊,就這樣,慈禧將失去指甲一事全賴在了洋人身上。

相關焦點

  • 慈禧指甲世界聞名,由專人團隊打理,為何最後認為毀于洋人之手?
    慈禧太后所蓄指甲最長究竟有多長? 其實,通過慈禧太后手上所戴護指的長度,我們基本是可以估摸一二的,因為在古代,一般保護指甲的護指都是根據指甲的長度量身製作,而所留指甲長度,又是根據身份級別來區別對待,也就是說,指甲留得越長,代表身份地位越高。
  • 慈禧的指甲聞名世界,最後是怎麼被洋人所毀掉了呢?
    吃穿住用行哪一樣都極盡奢華:吃要吃滿漢全席,每頓108道菜,頓頓不重樣,喝人乳洗人乳浴;穿衣都是錦緞加黃金珠寶裝飾;住最豪華的紫禁城;每年用十五萬斤蘋果只因為喜歡它的味道,馬桶都是用上等檀木特製的「官房」,手紙有專人噴軟熨平,完事兒後用布擦乾淨……慈禧本來是靠美色和心計上位的,對自己的美貌很是自信愛惜,曾自戀的說當時「宮人皆以我為美」
  • 慈禧指甲舉世無雙,專業團隊打理,為何最後將「毀甲」帳推洋人?
    慈禧太后所蓄指甲最長究竟有多長?其實,通過慈禧太后手上所戴護指的長度,我們基本是可以估摸一二的,因為在古代,一般保護指甲的護指都是根據指甲的長度量身製作,而所留指甲長度,又是根據身份級別來區別對待,也就是說,指甲留得越長,代表身份地位越高。
  • 慈禧很愛長指甲,20多釐米的指甲有專人打理,為逃命忍痛剪斷
    我們都知道,指甲長長了之後容易斷,為了讓指甲長得足夠長,慈禧也是費盡了心思,她的指甲有專人來打理,她的一些貼身宮女,因為慈禧的指甲也擔驚受怕,生怕把老佛爺的指甲給弄斷而丟了小命
  • 慈禧第一次見洋人送來的燈泡,點亮後卻大喊「茄子」!
    慈禧是中國近代史裡真正大權在握的「皇帝」,自鹹豐皇帝在1861年去世之後,慈禧就開始不斷掌握了朝堂軍政大權,成為中國歷史上全力最大的女性之一。但與唐朝武則天不同的是,慈禧永遠是以個人及清朝利益為首,從未將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在眼裡。
  • 慈禧太后的西安避難之旅
    慈禧對八國聯軍宣戰,也談不上是什么正義感或者民族尊嚴爆發,不過是她對洋人不滿,想借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的義和團來對抗洋人而已。 結果吹出去的大話還在餘音繞梁的時候,慈禧就被殘酷的現實打了臉。
  • 德齡公主:在慈禧眼皮子底下和洋人戀愛,遠嫁遭背叛後被撞身亡!
    慈禧第一次見到洋裝打扮的德齡、容齡兩姐妹時這樣問道。當德齡告訴慈禧,洋裝的後面之所以看起來「蓬蓬」的是因為裡面有個墊子時,慈禧哈哈大笑道:「原來,這洋人的衣服裡頭還有機關啊!」第一天見面時,慈禧還饒有興致地試穿了德齡的路易十五的高跟鞋,試穿完後她又笑著說:「這洋人的鞋子就是把我們滿清的鞋跟從中間挪到了後面,他們是仿我們的!」
  • 慈禧太后人生的最後一天,上午處理光緒帝後事,下午含上了夜明珠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慈禧太后在她人生中的最後一天是怎麼度過的。1908年11月15日,這一天是74歲的慈禧太后人生的最後一天,此時,慈禧已經患上嚴重的痢疾。早上6點,慈禧太后起床,開始梳洗打扮,就如同平常一樣,兩個貼身宮女給慈禧太后洗臉、浸手。
  • 慈禧出盡洋相,第一次見到燈泡大喊兩個字,現在的我們還在這樣喊
    二、慈禧也是井底之蛙就是這個慈禧太后,國內的什麼奇珍異寶沒見過,但對滿清之外的世界來說,也只不過是一隻井底之蛙而已。鴉片戰爭之後,閉關鎖國的狀態被打破,很多港口都是開始通商,各種租界也開始在各地出現,各種洋玩意也慢慢的帶進中國來。
  • 印度大爺指甲長9米,66年沒剪過,捐給博物館後,他的手指悲劇了
    要說起護甲,那慈禧可就有話說了,她對自己的手指甲可是寶貝的緊,要知道慈禧還拍過不少的照片,雖然看著有些模糊,但還是能夠看出她留著很長的指甲的,為了護理好自己的指甲還專門配備了一套工具盒,這也算是她的一種愛好了。
  • 中國古代女子裝飾品的巔峰:慈禧太后和她所佩戴的護指套
    【圖4】清朝女子佩戴護指套所留下的真實老照片。 護指套首先能起到保護指甲的作用。 【圖6】慈禧「老佛爺」雙手戴著護指套所拍攝的寶貴老照片。 最後,護指套是一種唯美和富貴的表達。
  • 一路西逃的慈禧太后,缺吃少穿又狼狽,為什麼還能平安到達西安?
    這天早上,慈禧太后早早就醒了,雖說是醒了,實際上一夜沒睡,她雖然知道義和團不可靠,但也沒想到洋人會真的打進紫禁城來。直到一顆炮彈落到了樂壽堂西偏殿的房頂上,把正要吃早飯的慈禧太后嚇了一跳,李蓮英連禮儀都顧不上了,跪地直求:「老佛爺快起駕吧,再晚就來不及了!」
  • 慈禧西逃,八國聯軍在慈禧床上刻下一句話,李鴻章卻不敢翻譯
    比如西漢的呂后、唐朝的武則天、清末的慈禧太后。 畢竟看起來不可一世的老佛爺,一遇到洋人,慫得不是一星半點。 1900年,八國聯軍叫囂著要活捉慈禧,慈禧太后嚇得帶著光緒皇帝一口氣逃到了西安,不得不說慈禧太后跑路是賊快,前腳剛走,北京城後腳就被八國聯軍攻陷了。
  • 溥儀當皇帝前,慈禧選中的是另一人,為何後來變了
    可慈禧怎麼可能心甘情願還政,加上光緒也十分忌憚她,甚至想奪得政權後,就要了慈禧的命。結果此事被慈禧得知,她先發制人,發動了戊戌政變,將光緒囚禁起來。在這個時候,慈禧自然不能繼續讓光緒當皇帝,只能再找一個便於她控制的人出來。眾所周知,歷史上光緒過後,坐上皇位的是溥儀。
  • 珍妃被慈禧投井後,是誰將她打撈上來的,她最後葬在哪裡
    清朝末年,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將支持光緒皇帝的珍妃丟入井中後,便逃走了,那麼在井中泡著的珍妃,是誰將她打撈上來的?她最後又葬在哪裡?我們今天就說說珍妃的身後事。
  • 為什麼慈禧看到後,會哭得抑制不住
    李鴻章去世前,給慈禧上了一道奏摺。這道奏摺在李鴻章去世後,送到慈禧的手裡。慈禧看到這道奏摺後,一時老淚縱橫,痛苦不已。那麼,李鴻章在奏摺裡寫了什麼?慈禧為什麼為這樣失態呢?之所以義和團敢這麼做,就是因為慈禧暗中支持,想利用他們的力量,把西方列強趕出中國。慈禧之所以如此痛恨洋人,是因為戊戌變法後,她一心想廢掉光緒,但遭到西方列強的反對。這無疑是對她權力的挑釁,因此她不管不顧,向列強發起了宣戰。這樣一來,洋人立刻組建了八國聯軍,一路勢如破竹,攻進了北京城。慈禧眼見北京城守不住了,只得丟下紫禁城,帶著光緒一路西逃。
  • 慈禧太后在西安要喝冰鎮酸梅湯,這可難壞了知府,最後用這招解決
    慈禧太后的奢侈是人所共知的,老佛爺普普通通的一頓飯,就要吃108道菜,即使明知道吃不完,也要把排場擺足,如此才倍兒有面子。在逃往西安的路上,慈禧太后仍然不忘記享受,甚至她提出的一個小小要求,可是這個小小的要求,卻難壞了西安城的官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她的小小要求又會是什麼?
  • 慈禧太后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到底是什麼意思?
    可誰知這兩方面都不買她的帳,督撫們認為「君臣之義已定,中外之口難防」,而列強覺得慈禧這種行為實在有違法制精神。慈禧眼看著廢帝之舉落空,心中這股火苗子登時熊熊燃燒起來,再加上多年來沒少受洋人的欺負,於是決定幹票大的。而正在這個時候,北方各地的義和團遍地開花,憑藉著「刀槍不入神功護體」,誓言早將「一幹鬼子都殺盡,扶保大清萬萬年」。
  • 慈禧是個什麼樣的人?
    此事慈禧是知道的,因為將來自己的妹妹也會葬於此,一定要是好風好水的寶地。當時朝廷還派專人前去選風水,並且在建築規制、物料、守墓人這些方面都妥當安排好了,這完全是奉旨而行。但是,差錯出在哪兒呢?就是當時這個王爺墳頂上長出了兩棵白果樹,有人將這個事上報給了慈禧。那麼長了白果樹有何不可呢?
  • 慈禧第一次看到洋人進貢的電燈泡,說了一句話,至今成為後世笑柄
    這兒還可以提到清朝的閉關鎖國,當時進行高強度工業任務的西方國家,發明了不少改變世界的發明,比如汽車,飛機,以及電燈泡,而在晚清的統治者才慢慢知道,閉關鎖國為中國帶來了多大的影響。歷史書中就曾提到過,閉關鎖國為中國帶來了安全,但也帶來了落後,這對於歷史來說,確實算得上是一句有些沉重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