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例!72歲高位截癱患者用意念喝上無糖可樂

2020-12-21 華聲新聞

原標題:國內首例!72歲高位截癱患者用意念喝上可樂

↑視頻由浙大二院提供

72歲的老張先生結束了午休,安詳地坐在椅子上,正打算喝點兒什麼。兩年前他遭遇車禍,四肢完全癱瘓。但此刻老張決定不靠別人幫助,給自己拿一瓶無糖可樂。

老張集中注意力,在大腦中設想伸手取可樂的動作。腦電信號經由他大腦皮層裡植入的電極傳輸到身邊的解碼器。緊接著,一臺機械臂開始轉動,伸出去對準不遠處桌子上的那瓶可樂,機械手調整五指把瓶身握緊,又一點點收回來,直到可樂瓶中的吸管準確湊在老張的嘴邊。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外科的病房裡,老張與機械臂、機械手的互動訓練已經持續了4個多月,意念操控過程日益流暢。

1月16日,浙大求是高等研究院「腦機接口」團隊宣布,與浙大二院合作完成中國第一例植入式腦機接口臨床轉化研究,使患者可以完全利用大腦皮層信號精準控制外部機械臂與機械手實現三維空間的運動,並且首次證明高齡患者利用植入式腦機接口進行複雜而有效的運動控制是安全可行的。這項最新成果將有助於重度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重建肢體運動,提高生活質量。

電極插入神經元

意念操控機械手

腦機接口就是在大腦和假肢等外部設備之間建立一條直接傳輸大腦指令的通道,大腦信號經採集後通過計算機解讀,直接控制外部設備。

這項技術近年來蓬勃發展,出現了層次深淺不一的各種應用。比如戴上一頂專門設計的「帽子」,採集頭皮腦電信號,用以指揮小車做簡單的前進、剎車動作,這也是腦機接口技術的一種應用。

教育部「腦與腦機融合前沿科學中心」(雙腦中心)副主任、浙大求是高等研究院王躍明教授說,把腦機接口技術在臨床上轉化,目前國際上的主要方向是將其用於漸凍症、高位截癱等重度、不可逆性運動功能障礙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重建,幫助他們「心(腦)想事成」。

此前,美國匹茲堡大學、加州理工大學研究團隊均成功利用腦機接口技術和機械手,讓癱瘓患者自主喝上杯子裡的啤酒,吃上巧克力。在這些案例中,研究人員都將電極植入到患者的大腦皮層中。

老張是中國第一位在大腦中植入腦機接口電極的患者。浙大二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建民教授介紹,老張的大腦皮層裡植入了兩個Utah微電極陣列,這是美國FDA唯一批准用於臨床的腦電採集微電極。每個電極大小為4毫米見方,分布著100個電極針腳,每一個針腳都對應一個或多個神經元細胞。電極的另一頭連接著計算機,可以實時記錄大腦發出的神經信號。

抓住一個水杯喝水,對正常人來說再簡單不過的一個動作,其實涉及大腦控制的複雜過程:手臂運動要準確、穩定,手指給瓶子施加的壓力必須不大不小……這些都需要準確流暢的信號指揮。王躍明表示,在頭皮上蓋一塊電極,也能採集到腦電信號,但是這樣的信號不精確、不清晰。而把電極直接插入大腦運動神經元細胞裡面,獲取的信號更直接、穩定和豐富。

「電極直接插入神經元細胞,就像坐在體育場裡看足球比賽,能親眼看到運動員是凌空抽射還是頭球攻門。而非植入式採集腦電信號,就像沒買到票的球迷在體育場外『聽』比賽,只能通過場內發出的歡呼聲或噓聲了解個大概。」王躍明說。

所幸車禍沒有傷害到老張的大腦,在脊髓損傷、人體原有神經通路損壞的情況下,腦機接口技術為大腦信號建立了新的傳輸通路。浙大研究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算法來解碼老張發出的腦電信號,進而指揮機械臂運動。比如老張通過運動想像讓機械臂左右移動,左擺過頭要及時回補,補到哪個位置是反覆進行反饋式學習後機器解碼器才能準確完成。「這是一個人和機器互相適應、互相磨合的過程。」王躍明說,「當機械臂在學習讀懂老張的腦電信號時,老張也在學習怎麼用好這個新工具。」

為七旬老人定製算法

多項創新填補國內外空白

浙大較早就開展了腦機接口技術研究,依託神經科學、信息工程技術和醫學等多學科交叉合作,其研究水平一直居於全國前列。

浙大研究團隊在國內率先實現了腦機接口技術在動物模型上的應用,包括猴子皮層腦電腦機接口控制外部機械手完成「勾、抓、捏、握」等不同手勢,以及人腦意念操控大白鼠走迷宮等。

2014年,浙大研究者在國內首次實現人腦意念控制機械手完成「剪刀—石頭—布」等較複雜手部動作。2016年,浙大腦機接口團隊獲得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創新獎一等獎」。

而此次在高齡患者腦內植入電極並實現意念操控機械臂實現三維空間運動,浙大團隊又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

挑戰從如何在儘量減少損傷的情況下將電極準確無誤地植入患者大腦開始。大腦皮層神經元共分為6層,電極要植入到第5層。張建民說:「植入的位置太淺了達不到效果,太深了又會損傷其他神經,難度非常大。這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手術。」研究團隊利用步徑為0.1毫米的手術機器人,準確地將2個電極送入既定位置,誤差控制在0.5毫米以內。

下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順利實現「意念操控」。既有國際研究中,實驗志願者都是相對年輕的中青壯年,他們的腦電信號質量遠優於72歲的老張,分析起來也更加容易。王躍明說,研究團隊一開始嘗試直接搬用國外已有的幾套線性算法,效果都不太好。

「機械臂抓取可樂瓶實際上是一連串信號流暢指揮的結果。老張先生年紀大了,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信號的穩定性比較差。」王躍明說,「一個細微動作的解讀失誤,可能就導致整個抓可樂瓶任務的失敗。在磨合初期我們遇到很大的困難。」後來,研究團隊引入非線性神經網絡算法,自主研發了針對老齡患者的解決方案。

研究團隊採用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先讓老張在電腦屏幕上操控滑鼠來跟蹤、點擊運動中的球,再練習指揮機械臂完成上下左右等9個方向的動作,最後才是模擬握手、飲水、進食等動作。就這樣一點點逼近「人與機械合一」的目標。

造福多類病人

腦機接口應用前景廣闊

張建民說,本次研究在回顧既往病例和文獻、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初步方案,經浙大二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准。

研究開始後,團隊人員在高位截癱患者中多方篩選實驗志願者。老張先生退休前是中學校長,文化水平高,對自身生活質量需求也高。經溝通,患者本人和家屬均非常願意藉助腦機接口這一前沿科技讓患者有機會重建一些基本的肢體運動功能,幫助其提高生活質量,增進與外界的交流互動。

患者自願參加本次研究。研究團隊在排除手術禁忌等因素後,為患者實施了電極植入手術。

「參加我們的研究後,老張先生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心情也變好了。」張建民說。此前,患者癱瘓臥床長達兩年,情緒比較消沉。參加研究後,老張每天都有了許多「小目標」。醫護人員天天和他在一起,為他在腦機接口訓練中取得的每一個進步鼓掌。

「我們了解到老張先生喜歡打麻將,研究人員特地設計了一套程序,讓他用意念控制屏幕上的滑鼠玩電腦麻將遊戲。老張非常開心。」張建民說。

為了病人的福祉——這是臨床轉化工作的出發點。專家表示,之所以選擇腦電信號採集解碼難度更大的高齡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正是因為老年人是腦機接口未來應用很重要的目標群體。「大部分心腦血管疾病引起的中風、癱瘓病人都是老年人,在老齡患者上實現腦機接口成功應用對於未來的臨床治療和康復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張建民說,隨著腦科學的不斷發展,腦機接口的臨床應用將從現有的以運動功能為主的功能重建逐漸推廣到語言、感覺、認知等更多更複雜的功能重建上。

王躍明表示,腦機接口技術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比如,埃隆·馬斯克已宣布旗下科技企業研發出新一代腦機接口信號採集系統,可將直徑近4到6微米的超薄聚合物探針電極像「縫紉機打線」一樣快速且微創地植入大腦皮層中,配合其自主研發的高集成晶片處理器,可以同步採集高達3072個電極的腦電信號。若能真正用於人腦,必將大大提高腦電信號採集質量和效率。此外,計算機科技的不斷創新也將帶來更多兼顧共性、突顯個性的新算法,有助於進一步推進腦機交互的高度控制。(記者 曾福泉 鄭文 通訊員 吳雅蘭 柯溢能 方序)

相關焦點

  • 使用腦機接口技術 高位截癱失語患者「說」出「心裡話」
    使用腦機接口技術 高位截癱失語患者「說」出「心裡話」 2020-08-07 16:31:33西安交通大學供圖   中新網西安8月7日電 (記者 田進)西安交通大學7日透露,西安交大二附院重症醫學科聯合西安交大機械工程學院,通過使用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Interface,BCI)技術,成功使一位高位截癱失語患者「說」出「你好」。
  • 無糖=0熱量?無糖可樂喝了真的不會胖嗎?
    身邊總有一些這樣的朋友,整天嚷嚷要減肥,到吃飯的時候總是誠實的開啟一瓶可樂……隨著肥胖的問題日益增加,可樂公司研製出了一種零度可樂:zero!無糖的!我們通常說的糖就是指白砂糖、蔗糖、葡萄糖、砂糖等。事實上,0也不是純粹的沒有熱量啦,1克的阿斯巴甜中含有4千卡的熱量,但這個熱量在國家規定標註的營養成分上可以低到忽略不計,所以也就寫為「0熱量」了。無糖可樂雖然低卡低糖,但它不能算是減脂利器,偶爾解饞無妨,但肆無忌憚地喝可就不是什麼好選擇了。
  • 無糖可樂零能量、喝不胖?——說你就信?
    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於是廠家又推出了無糖可樂,主打零熱量,讓人覺得喝這樣的可樂就不會胖嘍。BUT!零熱量的可樂真的喝不胖嗎?零卡路裡真的是0嗎?今天優恪君就和大家聊聊無糖可樂的事兒,我們將4款產品送往德國實驗室檢測,結果一點都不驚喜。
  • 含有「阿斯巴甜」的無糖可樂,經常喝會致癌?還能不能健康享受了
    聚餐、出去遊玩,可樂都是熱門飲料。尤其是在夏天大汗淋漓之時,來瓶可樂,瞬間的感覺會十分滿足,幸福感爆棚。隨著健康潮流,慢慢的無糖可樂代替了普通可樂,關於它的說法也有很多,看看還能不能健康享受了。從無糖可樂的配料表中,我們可以看出,裡面少了白砂糖、糖精,而是用阿斯巴甜、安賽蜜來代替,正是因為這樣,無糖可樂還成了零熱量飲品,可它真的如人們想像中那麼健康嗎?含有「阿斯巴甜」的無糖可樂,比普通可樂更健康?
  • 「我就沒見過喝無糖可樂的瘦子」 |【經緯低調分享】
    相反,可口可樂公司在命名一事上非常謹慎,用大容量電腦隨機生成超過25萬個含有三個或四個字母的單詞,在篩除其中發音拗口,再排除重複商標或類似的詞彙,再參考員工們的意見後,最終確定新飲料名稱——「TaB」。
  • 胸椎高位損傷及頸椎損傷患者 呼吸系統併發症的應對
    若不及時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來確保患者氣道的通暢性及改善其肺功能,患者氣道痰液的堆積和肺部感染症狀的加劇均會導致其死亡率持續上升。在急性期和慢性期,呼吸系統併發症是導致高位截癱患者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高位截癱的傷友如何有效改善呼吸系統功能,預防呼吸系統功能障礙帶來的傷害,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 無糖可樂真的可以「暢飲」嗎?營養師提醒儘量少喝
    無糖可樂使用甜味劑代替蔗糖,熱量遠低於蔗糖,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理論上,它既可以滿足你對甜食的渴望,又可以避免因能量攝入過多導致的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但根據《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的研究,長期攝入含有人工甜味劑的飲料更易誘發肥胖及2型糖尿病。
  • 可口可樂停產無糖可樂,減肥宜喝哪款可樂
    不少人為追求健康會選擇「無糖」版的可樂、「低糖」版本的可樂。美國可口可樂公司早前宣布,當地Coke Zero將於8 月起正式停產,由Coke Zero Sugar 代替。事實上,健怡可口可樂(銀罐)、零系可口可樂(黑罐紅字)、綠色可口可樂(黑罐綠字)及可口可樂life(綠罐白字)以及新推出的Coke Zero Sugar5款330毫升的可口可樂罐裝飲品,都添加了不同種類的甜味劑。可樂中只有紅罐可樂沒有使用甜味劑,Coke Zero Sugar 使用了甜味劑阿斯巴甜及醯磺胺酸鉀。
  • 減肥隨便喝?無糖可樂到底靠譜嗎?
    在上一篇文章裡,大麥為大家分析了減肥到底能不能喝可樂,大家在看了大麥的文章後是不是火速去便利店買了一瓶可樂?接著上一次我們遺留的歷史問題,可樂的含糖量確確實實是不低的,一罐330ml的可樂就幹掉了一天一大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糖攝入量。
  • 「無糖可樂」真的0熱量嗎?可以放開喝嗎?
    長期過多攝入添加糖可增加齲齒、肥胖及其他多種慢性病的風險,而可樂等碳酸飲料也因此而飽受詬病。 於是科學家們和食品生產商又將目光放到了甜味劑上,然後各種「無糖可樂」問世了。 無糖可樂熱量為0嗎?
  • 老友記中他們喝的無糖可樂(Diet coke)背後的故事
    作為老友迷的你一定記得在老友記中,一旦女孩子要喝可樂一定是喝健怡可樂。然而如果你見過美國包裝的Diet Coke,又特別留心觀察過國內相對應的「健怡可樂」,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差別,那就是「健怡可樂」英文不叫Diet Coke而是叫Coke Light。
  • 喝無糖飲料不發胖,這樣的鬼話你也信
    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因為喝了無糖飲料,以為今日的嗜糖指標還有很多,於是心安理得地投入了奶茶和甜點的懷抱?夏天最快樂的事情,莫過於鑽進街頭巷尾的便利店,打開一罐冰涼爽口的飲料,咕咚咕咚地喝上幾口。其快樂的秘訣,離不開味蕾接觸到高糖之後大腦產生的多巴胺。
  • 男子險些高位截癱,原是脖子裡長了個雞蛋大的腫瘤
    黃先生到醫院一檢查,沒想到脖子裡長了個腫瘤,相當於一個塞子,把頸部脊髓壓扁了,隨時可能導致高位截癱。由於腫瘤長的位置是全身與大腦溝通的"咽喉要塞",大量神經纖維集結於此,手術難度極大。幸運地是,醫生將腫瘤完整切除,幫他化險為夷。
  • 無糖可樂的真相竟是這樣, 不敢再喝了!
    將會永遠消失在貨架上這款已經上市長達13年的無糖可樂至今為止都被人們嫌棄「真的是不好喝!」>可口可樂無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它不含糖人們普遍相信喝無糖可樂不會發胖因為根本沒有糖分和熱量的攝取這或許是減肥人士的最愛
  • 號稱0熱量的無糖可樂到底能不能喝,減肥的夥伴不用猶豫,喝它!
    而在飲料方面,一杯冰爽的可樂,也是很多人一種享受呀。那麼減脂期,大家都知道要克制,一瓶可樂600毫升,熱量近300卡,也算是很高了,而無糖可樂,號稱0熱量,這種飲料能不能喝呢?很多在健身的小夥伴也是非常糾結,那麼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這個無糖可樂,到底是怎麼回事。無糖可樂真的是0熱量嗎?
  • 網紅無糖飲料真的無糖嗎?可樂選對了嗎?
    網紅無糖飲料真的無糖嗎?可樂選對了嗎?近日各類評測機構頻頻將目光「盯準」當下的網紅飲料。無糖、低糖是近年來飲料界大為推崇的新「標籤」,畢竟在炎熱的夏天,想喝口冰飲料解暑,又不想因此發胖,是追求健康體型的人群的新目標。
  • 高位截癱靠十字繡自食其力
    夜深人靜,49歲、高位截癱的王立蘭在彭州中醫院病房裡用嘴和手掌艱難地製作十字繡作品《奮鬥》。左手顫抖著刺下繡針,埋頭用嘴將繡針咬住,慢慢將絲線拉出……4月22日晚8點,四川省彭州市中醫院康復科,王立蘭正在完成她的又一幅十字繡作品——《奮鬥》。汶川特大地震中,脊髓嚴重損傷導致高位截癱。
  • 無糖可樂喝多了,會導致阿斯巴甜中毒?告訴你夏天還能不能喝
    前段時間有人對市面上銷售的18種熱門甜飲料進行測評,發現大部分瓶裝甜飲料中的糖含量都在30-65g之間,而碳酸飲料中,某品牌可樂的含糖量為53g,無糖可樂的含糖量為0。如果說可樂是年輕人的快樂肥宅水,那麼無糖可樂就是年輕人的快樂肥宅水之王。
  • 高糖的可口可樂與無糖的元氣森林
    1889年,美國人大約喝了2.27億瓶240ml的飲料,甜甜的汽水成為了美國的象徵。如同大多數同類競爭飲料一樣,可口可樂是一種含糖量很高的產品。早在1910年,可口可樂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食糖工業消費者」,每年可消費食糖約為4.5萬噸。得益於一系列明智的商業政策、具有說服力的廣告,及聯邦健康專家在批准主要飲品方面所給予的幫助,可口可樂公司迅速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