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4月19日就是第六個節氣—穀雨了
這也是春天的最後的一個節氣了~
穀雨,雨生百穀。經過一整個冬天封藏的陽熱在立春向地面方向上升,至春分到達地面,此時繼續從地面向上升,因此穀雨之時溫度也快速上升,雨水增多,更利於植物的生長。
穀雨雨水增多,尤其是南方地區,空氣溼度增大,脾臟惡溼,建議大家在飲食上要稍加節制,注意不要貪涼,吃時令水果也要適度,不要給脾臟化溼增加負擔。最好吃些健脾祛溼的食物,比如小米、茯苓、冬瓜、香椿、黑豆、薏米(炒)、山藥等。《黃帝內經》說:春夏養陽。所以也不要過酸過辣,以免阻礙肝氣的生發和疏洩,導致陽氣損傷。除此之外,朋友們在天氣晴好時一定要多曬太陽培補陽氣。
穀雨之時,雨水開始增多,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除溼健脾的寶藏穴位:陰陵泉穴。
陰,水也。陵,土丘也。泉,水泉也
脾土物質在此穴沉積,水汽溢出。陰陵泉堵塞,就會導致水溼過剩引發的很多問題。
位置:坐著彎曲膝蓋時,從內腳踝骨直向上推到膝關節下面的凹陷處。
功用:通利下肢的水汽,緩解小腿腫脹,對於腹脹、腹瀉也有很好的效果,甚至對於溼氣過重造成的頭痛如裹也有很好的效果,還有益腎調經,通經活絡的功效。
調理:推薦以撥筋手法調理。以自己能接受的力度,用牛角撥筋筒在陰陵泉處向上撥動7下,反覆7次;再向後側撥動7下,反覆3次;最後再用牛角撥筋筒的另一邊向上刮撥即可。
撥後可以塗抹熱滾舒再敷上保鮮膜40分鐘,其中白芥子、透骨草等純中藥成分可以直接滲透到筋膜層,能有效緩解風溼、關節疼痛、關節麻木疼痛等情況。
另外,我們在春分時說過脾臟之氣虛弱的人,平時也可以常常撥動這個穴位甚至整條脾經來強健身體。
雖然穀雨節氣溫快速回升,但早晚溫差還比較大。而且這時地表的陽氣向上走,下身的陽氣就會略顯不足。所以,這個時節給大家的穿衣建議有兩點:
一、早晚注意添加衣物避免感冒。
二、穿衣時上薄下厚。
中醫講動則生陽,因此適當的快步走、慢跑也有利於身體。
由於此時樹木花草開始撒種,空氣中瀰漫著花粉、柳絮等過敏源,所以對花粉過敏的人要注意戴好口罩,並少食性味寒涼之物。
穀雨已為暮春之月,腹部撥筋能調理到任衝二脈、脾經、胃經、肝經,疏通經脈、增強周身氣血,有效緩解上述情況。再加上頸部排淤和面部撥筋,不僅可以解決頸部酸痛,堅持做還有可能變成天鵝頸、提升面部肌肉、緊緻皮膚,在夏天到來前做好變美變年輕的準備!
—用心傳遞健康,用愛澆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