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它是個問題 | 一個24歲本溪人的自述:大家基本上在思想上就不...

2021-01-15 好奇心日報

劉源今年 24 歲,兩年前從瀋陽師範大學畢業以後,回到家鄉遼寧本溪做公務員。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她開始慢慢意識到,從小學到高中,和她同過班的差不多兩百個同學,還留在本溪的可能就只有二三十個。事實上,她自己在大學畢業前也沒想過要留在本溪,機緣巧合之下,才回到這座城市。

「潛意識就是覺得我應該在外面工作,不應該回來。「劉源說。

本溪人正在離開本溪,至於年輕人,更是「能走的,都走了」。本溪戶籍人口逐漸從 2000 年的 157.1 萬人減少到 2016 年的 149.9 萬人。其中,從 2010 年到 2016 年的六年間,本溪 18 到 35 歲這一年齡段的人口從 36.2 萬人減少到 30.9 萬人,是所有年齡段中下滑幅度最大的。

這座位於遼寧中部,距離省會瀋陽大約 70 公裡的城市正在逐漸衰退。

1945 年以前,日本人看中了這裡煤炭和鋼鐵資源豐富,建立本溪湖煤鐵公司。解放後,中國發展重工業,將本溪湖煤鐵公司改造為本鋼集團,本鋼逐漸成為今後 70 年這座城市的支柱。

改革開放以後,東北國企體制無力在市場中競爭,許多企業陷入困境直至破產,本溪也不例外。加之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鋼鐵需求減少。本鋼效益下滑,為了擺脫危機,本鋼降薪、裁員,加劇了本溪經濟不景氣。

2015 年,本溪財政收入為 53.5 億元,比前一年下跌接近六成。省級及中央政府轉移支付 163 億元,才收支平衡,勉強維持本溪當地醫療、教育等公共系統正常運轉。2013 年,本溪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22500 元左右,在遼寧的 14 個城市中排在第八位。

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都能感受到困頓。王女士在本溪最繁華的永豐商業街上的一家運動用品店擔任導購。這幾年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幾年前你開一家店,一年可以掙個 20 萬,現在也就是 10 萬左右。」

唐琳和家裡人一起經營著一家串串店。因為本溪以前沒有串串,所以生意還算不錯,但餐飲業整體也下滑嚴重。她指出對門的一個店面,「半年了,這個店才出兌(轉讓)出去。」

就連被視為支柱產業的房地產也沒什麼起色。房產中介張新一個月最多也就能成交個一兩套房,從中抽取的佣金也就是維持中介門面的運轉。張新說,這兩年經濟不景氣。這也是幾乎每一個本溪人都掛在嘴上的詞彙。

本溪自身也已經無法容納這麼多人。本溪就業服務局數據指出當地勞動力供大於求。2016 年第三季度,崗位數較去年同期下滑 52%,求職人數減少 43%。「鋼鐵、採礦企業在本年度基本不招聘人員,房地產、設備生產加工和醫藥製造企業,也只有一些大型企業不定期招聘人員。」

現在的本溪市貌

這一切最終都化作了劉源口中要離開本溪的潛意識。「有人回來本溪,是我可以想像的。如果要是回來得多的話,我可能反倒會覺得驚訝。」劉源說,「基本上就是在思想上就不會要回來。」

本溪只是東北的一個縮影。2010 年吉林省長春、吉林等五座城市,24 到 34 歲大學生數量的淨遷移率低的在 6% 左右,高的可以達到 26%。2017 年,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合計人口減少 37.07 萬人,是全國僅有的三個人口減少的省級行政區。

回到本溪的劉源現在生活安逸。每天八點半上班,五點下班。空閒時間的娛樂活動「非常乏味」,「吃飯啊、看電影啊、逛街啊、壓馬路啊,逛景啊」。

劉源當然也會糾結。有時候她也羨慕在外北漂打拼的同學,覺得「年輕還是應該拼一下」。真的要出去,父母也會支持她。但更多時候,她還是會覺得本溪的生活不錯,生病了有家人照顧。她和爺爺感情很好,留在爺爺身邊也覺得挺開心。

劉源和我們講述了她回到本溪的經過,她現在的生活,以及那些已經離開了本溪的同學們。我們用口述的方式記錄下了和她的對話:

潛意識

從小到大我現在還有聯繫這些同學,算在一起 100 個肯定是有的。小的時候,小學那 70 來個人可能有三五個聯繫的,我認識的沒有一個回來的。一個小女孩還沒畢業,剩下的在瀋陽大連,有兩個長得很漂亮的當空姐,在北京。

高中我認識的,反正我這個班的同學,就是六七個吧,還留在本溪。我現在還有 40 個人能有聯繫。基本上我覺得就算是全班也不到 50 來個人,留在本溪的不到 10 個吧,就是這麼一個比例。

你要問我什麼時候意識到大家都沒有留在本溪,那應該是在畢業回來工作以後。其實有人回來本溪,是我可以想像的。如果要是回來得多的話,我可能反倒會覺得驚訝。

我現在剛畢業兩年,我同學還有不少還在讀研,還沒工作的也佔一些。工作了的那些,我看微信朋友圈,我看看他們基本上回來的不多,回來的也基本都能遇上。

本溪只有一個二本學校,還是以前升上來的這種,然後大家都出去上大學,基本上都是留在上大學那個地方比較多。比如說我在大連上大學,就留在大連了。在瀋陽上大學的基本都留在瀋陽。

潛意識覺得我應該在外面工作,應該在外面獨立了自主的這種。不應該回來。我哪怕是沒找到工作,我在堅持找工作,我也要出去闖一闖。

這種潛意識怎麼來的,我也不知道。小的時候確實回來的人也不多,包括我的兄弟姐妹裡面,回來的也不多。我這一輩四五個兄弟姐妹,也就我和我妹妹還留在本溪。

我最大的一個姐姐現在在本溪上班,但是她老公是瀋陽的,所以他們倆就在瀋陽住,也不算在本溪裡面了。她從小學習特別好,當時參加了一個什麼比賽,有加分,給你加 20 分還是多少分。我們家裡都覺得她到北京是應該的。她的這個能力和智力都在,所以覺得她回來特別可惜。

我媽就對她覺得遺憾,覺得我姐姐北京高材生,怎麼能回來當公務員呢?我大爺我大娘倒不覺得可惜,只有我媽媽覺得可惜了。她就是普遍人那種的感覺說,唉這麼好學校,怎麼回到咱這個小城市來上班。她會一直念叨這事,至今也喜歡念一念,想到就說一說。

我也覺得挺可惜的,一般在我們眼中都是,這種好學校肯定不應該回來了。

因為我們是屬於小城市了,五六線小城市都希望孩子上大城市,北上廣,去那裡打拼。我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看到,哇,他在上海掙好幾千一萬一個月,我覺得可以。好像確實一萬多在上海也不算特別多,但是在咱這聽了,因為我們一個月三四千塊錢,我們覺得一萬多真的好多,那我們的想法肯定是上大城市發展好很多。包括父母的想法也是,辛辛苦苦把孩子培養這麼大,一定要出去好好闖一闖,然後幹一番事業回來。

我們高中老師也會這麼說。上高中的時候,老師都不讓我們上瀋陽上大學,在瀋陽上大學就很容易回來,因為離太近了。要上北京,你去了遠的地方,你可能不會回來的。大家基本上在思想上就不會要回來。

瀋陽,大連

我認為瀋陽買房負擔又不是很重,然後在瀋陽生活又很好,也能滿足自己的這個正常需求,覺得眼界也不錯,在瀋陽反正是離家也挺近的。我覺得瀋陽,大連是挺好的一個選擇。對我來說,如果我要是在外面的話,我也會回到瀋陽大連,因為我幾乎沒有過要出省的這種想法,我沒有想回家,但是我沒有想過要出省,我最後還是會回到瀋陽、大連。

我之前上大學的時候,我一心想往大連考,後來我的朋友們全去大連的,只有我是去的瀋陽,那個因為平行志願嘛,直接給我錄到瀋陽。

我的朋友都在大連上了大學,因為我們有幾個人關係特別好。有一個男孩在大連,他考的其實挺好的,但是對自己沒自信,沒報好。現在我們這種一般的高校裡,流傳著一種,你交多少錢,來我們這兒學那個 java 什麼軟體,你只要學會了,我幫你免費介紹工作,都是那種月薪八千幾千以上的工作。然後他去了那個,他確實學了很多。現在,他在大連一個企業剛上班。

還有一個人也特別好,不管是長輩還是同齡人都能溝通,他是那種又活潑又不討人嫌的那種,特別會處關係。他又考了研,他們這個專業也是國家也能排得上前幾吧。而且現在他們那個專業確實挺熱的,就業面也挺廣。他還在讀研,他還沒畢業,明年畢業。因為他畢業之後,他其實可以去工作,但是他沒有去,讀研了,他現在在考慮是不是要去讀博士了。

警察,銀行,公務員

然後剩下還有一個,他是在那個大連警校,現在是在當警察。

我們警察面向警察學院招人,都是從第一往下排。然後第一名開始選地方,比如說我想去瀋陽和平區這個,然後這個警局就沒了。

留下的,我認識的這些人裡面,警察能有十幾個吧,男孩居多,因為他們上的是中國刑警學院,大連警官學院這些學校。因為男孩,都對警察感興趣,我們學校考警察特別多的。可能是因為有這個大連警校,還有那個中國刑警學院,然後再好的上北京公安學院,可能一來離得近,二來就是可能想當警察吧。我們學校我知道的有八九個。

我這些同學都是警察,必須得做警察,否則要放棄警察這個專業。他們選擇回來比較多。因為去瀋陽大連還不如回來。我覺得同樣考公務員,上別的城市,不如在家。除了城市發展這塊,除了物質生活沒有別的什麼區別,花銷整個的也差不多。差個一千多塊錢,還要租房子,還要其他開銷。公務員還是在本溪還能攢下點錢來。

而且現在警察確實掙挺多的。警察一直在提工資。他們現在還凸顯不出來,因為他沒有警銜工資。督查呀,或者什麼警銜,一級一級會掙得更多。(編者註:2015 年,中央印發《關於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其中提出人民警察生活待遇「高於地方、略低於軍隊」的原則,根據警銜高低,警銜工資從 2250 元到 560 元不等。)

除了警察,留下的公務員就我自己,剩下的有兩三個吧,在銀行。剩下的說是沒工作,但我沒看著有沒工作在家的。想找工作的還是得出去找,不能在本溪找。

本溪確實不好就業。企業確實特別少,現在其實真的在本溪,我認為,除了公務員,還有銀行保險,這些都是國企有正規渠道能考進來的這種。除此以外,其實就業率並不高。

上瀋陽或者其他什麼地方,哪怕我有一個什麼物流公司,人家最起碼會招會計一類這種。咱們本溪年輕的會計都特別少,基本上都是這種五十歲左右的這些老會計。像小年輕啊像我這麼大,或者哪怕三十歲,三十四五歲的會計都不多。

像我妹妹,在本溪確實沒有什麼適合她的工作。她媽媽現在可能準備打算到時候自己做買賣,但是現在還沒有具體打算。

本溪別的工作真的不好找。企業不多,你看投簡歷那種,幾乎很少,因為沒有什麼企業。瀋陽上海有什麼私企啊,外企啊,國企啊,本溪只有一個本鋼。本鋼近幾年招人了嗎?也不知道什麼渠道招人。效益也不是特別好。他們招人是我們那邊技術工種,開大車啊,煉鋼啊,招大學生專業的少。

北漂

我也有幾個同學在北漂,我知道的就有三個吧。

她們現在有一個在做自媒體,自己做了一個微信帳號,剩下他倆總發一個攝影的這些東西,我也不太明白,是在廣告公司嗎?還是其他什麼?看看朋友圈,我猜大概可能是廣告公司的。

我現在看我北漂的同學,我看的我都有點想哭,住的地方太小了。有的時候看他們曬的照片,覺得他們挺開心的。有時候看他們發點什麼也感覺挺心酸,確實挺累的。

有一個小女孩之前寫過一個文章,她就是想闖一下。因為她有一陣沒有工作在北京,然後她微信裡面發的,那個父母親戚都覺得她過的特別不好。她發了一個水煮麵那種的清水煮麵條,大家都覺得完了這孩子連飯都吃不起。其實她只是想做一個炸醬麵,她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那個窮到那種地步,她自己覺得很開心。

我是那種很隨意的人,很隨性。但是我前一陣還跟我媽說,我也想出去。那個我媽說為什麼?我說,我也想嘗嘗那種,每天加班加到累死,然後飯也吃不上的那種生活。我媽就很不理解。

我偶爾也覺得那樣真的很不錯,挺好的。不是因為我不喜歡這個城市,那我覺得年輕應該打拼。因為我現在基本上看到未來了,其實我們工作挺忙的,但我總覺得我老了以後就是喝個茶啊什麼的,覺得要是不奮鬥一下挺可惜的,不想老了以後回想起來有遺憾。但是確實奮鬥的代價太大了。因為以後要是再不好找工作,可能連這個工作也找不到了,也不忍心放棄。

後來我一想確實太累了,因為我身體不好。我媽她要上班,她給我做好了中午飯。還是挺暖的。我媽不在家的時候,我自己在家躺會,我們家所幸還有一條狗,然後還看看我,我覺得唉呦我要自己在那躺著,心中可能更難受。當時家裡確實也挺好的。偶爾覺得要是沒拼搏一下,也就是有的時候會想一想,上個月想的挺多的,突然間覺得我是不是應該拼搏。

考試

我考公務員的時候,不是因為這個專業很合適。我當時是打算考瀋陽,其實是沒有想回來。

我學的那個專業,我們那年招生的時候只有兩個地方要這個專業,而且還不限專業,就是報的人特別多,得有好幾百。在報考的時候,一般都是最後幾天報,你會看有多少人已經報了。當時那兩個職位都是只要一個人,但是報的得有個二三百號吧。

然後我看回本溪的這個崗位,發現這個崗位要兩個人,然後其實他報了幾十個人,感覺競爭會小很多,然後就報了。

那個時候已經是大四上學期了。校招都開始了,我也沒有參加。銀行我報了兩個,過了一個,然後面試的時候,沒睡醒也不太懂。早上太早了,我也沒怎麼起來,也不是特別想去那個銀行,反正也就沒過了。

我坐那想,我和我爸說,爸爸,我真的沒有目標,微博上說那種像鹹魚一樣的人就是我。我是沒有退路了,我才會使勁學習那種人。但凡有點退路,我不會用我最大努力去學。我爸說那考公務員吧,他也知道他女兒學習確實也挺費勁的,挺累的,考研之後也不一定是怎麼樣,那咱們就早點步入社會了。

其實我這個公務員考不上的話,我也錯過了所有找工作的機會。因為我周圍的環境,我的同學幾乎除了考研、銀行、公務員沒有別的,我當時腦子只有這些,我都不知道還可以發簡歷到什麼企業。那種東西根本腦子裡沒有概念,不知道這些招聘在哪看到的。就那種感覺。

當時準備考公務員了。11 月末考試,我是國慶之後才開始準備的。準備就是報了一個班,然後突擊了一下,七天時間,考試前一天出來的。去考的成績其實一般,我只考了 120 分。我覺得都完了,我已經準備要買省考的書,那時候還沒買,然後第二天出通知說能進面試了,又是報班,最後現在過了。

之前其實是完全沒有想法,就是要回來本溪這件事情。會覺得我出去工作才是,我長大了,我工作了,覺得外面掙得更多。其實,現在留下,也會有時候想走,但後來覺得其實也還行。但是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媽其實還是覺得,如果真的想走,如果有機會,可以去試一試。

繁華

倒不是因為本溪不好,而是沒有人家好。

肯定是人家首都、上海大城市,工作機會啊,晉升的這種會更好。像我們上北京去培訓,人家在北京的一個科員級的這種老師,看他們講課那種方式,人家的知識底蘊,然後人家確實要更好。咱這小科員,感覺升職的那種肯定發展的前景肯定更好。

我第一次去上海的時候太小了,感覺真好,這個真繁華,真大。晚上出來的時候都亮亮的。後來我高中再去的時候,就沒有小時候覺得那種特別亮特別大的感覺。但上海確實也是很不錯的,樓都好高。在本溪你不會看到這麼高。瀋陽,他也不會蓋那麼高的樓。覺得挺好,挺繁華的。

你問我北京我都說不出來。我上高中的時候,學校組織過一次上北京,就是教導主任帶著去,有清華大學的哥哥姐姐給你當導遊。去年組織培訓又上了一趟北京,六環機場旁邊,因為沒人陪我往市裡面走,我也不敢,我就沒去。

我對北京沒什麼印象了,北京繁華的地方都沒看見,不知道有多繁華,看了一個升旗,覺得升旗真好。但我覺得北京不錯。很大很好,都是高樓大廈的。有的人喜歡逛山逛水逛景,我喜歡高樓大廈。

高中的時候,我就覺得北京上海肯定特別大,很繁華。然後什麼都有,你能想像到的一切他肯定都有。我覺得如果在北京上海這個東西找不到,基本上哪也找不到那種感覺。覺得挺不錯。

不說別的,你在北京上海能看到很多外國人,在瀋陽也能看到,因為他們在那有交換生的項目。 你在本溪幾乎看不見,對吧?覺得新奇的事物可能都比咱們這兒多,是從小地方想進城的感覺。

我上大學的時候看見外國人還覺得奇怪,後來看多了,也就習慣了。那確實你看人家外國人也不會說上本溪這種小城市來,你說上什麼古鎮啦,看著不少去旅遊的外國人。咱這邊就是新奇事物很少。

我高中的時候去了一趟桂林。我去的都是風景區,有一天住在市內了。那個時候感覺還挺繁華的一個地方,因為南方晚上睡得都很晚,感覺這麼晚還是燈火輝煌的感覺,覺得還挺好的,後來上瀋陽感覺也確實也都是這樣。

我在瀋陽剛上學那陣,我們學校周圍還挺破的。等到我畢業之後也蓋的挺不錯的,剛上學的時候感覺,除了這幾個街,中街,太原街,別的地方跟我們家這邊也差不多。繁華的地方特別繁華,不繁華的地方跟我們家一樣,就這種感覺。

我覺得我們家缺少一個繁華的地方,我特別奇怪,因為遼寧的其他城市,人家最起碼再怎麼的,人家會有一個繁華的地方,最起碼有個萬達在那撐著,然後附近有點什麼。本溪不知道是因為沒有萬達,還是什麼其他原因,感覺就是二十幾年、十幾年沒動過,一直是這樣。剛開始的時候覺得挺大的,但現在一直那樣,就感覺確實是太……覺得為啥一點繁華的地方都沒有?

每個城市至少應該有一個地方,它是繁華的,有市中心的感覺。可是本溪沒有。

離開

以前我們還有高中同學聚會,現在沒了。我們班長,她都回不來。上大學的時候聚了兩次,寒暑假的時候。對,只有過年大家都回來了。現在沒有這個機會了。

就像你從小地方,考上大學出去。你要回來嗎?你說往高處走,那還是應該出去。像稍微一點,我要上瀋陽大連的。再高一點,我要去哪,再高一點,我要出國。

剛開始是我要考大學的那種感覺,本溪學習就是氛圍挺濃的。一是,我沒考上大學,那我太丟臉了,第二是我要考好大學。是那個時候沒覺得我要逃離這個地方,就是我想考好大學的感覺。但是你出去之後,你發現是比本溪好,然後我想留在這兒,在這反正一來你對這城市也熟悉。

瀋陽一來這些設施都看著好,二來是工作就業率比較好,我還覺得離家近。在我看來,如果我想留在瀋陽工作的話,你想吃啥啥,正常你能想到的幾乎都有,不管什麼菜呀,玩的呀,什麼網球高爾夫球,你能想到的東西幾乎都有。

我其實現在有感覺,我還像上學一樣。晚上回去,我九點沒回家,我爸給我打電話,快回來。我沒有獨立自主的感覺。

我沒有想出遼寧省。我都不是很戀家的人,但是因為我高考的時候我奶奶去世了,然後我爺爺對我也特別好。我爺爺歲數也大了,我跟我爺爺感情也挺好,就想在這附近,然後壓力也不是特別大。我上大學的時候感覺反正瀋陽也挺好,打算想留在瀋陽,來回也方便,但是最後還是沒留下來,我現在天天看著我爺爺也挺開心的。

(應採訪對象要求,劉源、唐琳、張新為化名)

題圖來自:《暴雪將至》

文內圖為記者在本溪當地拍攝

相關焦點

  • 從「衛星上看不見」到「讓人看不夠」 丨這裡是本溪
    我和我的小康 ·本溪 本溪,從「煤鐵之城」到「天然氧吧」,從「衛星上看不見」到「讓人看不夠」,通過加強生態保護、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綠色經濟,讓生態美起來,產業強起來、百姓富起來。
  • 奔著2035年遠景目標 未來5年本溪人必須這樣幹
    本期我們將帶你一張圖讀懂《中共本溪市委關於制定本溪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主要內容。 本溪振興發展面臨的形勢 ●本溪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較小,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新增長點沒有系統形成,對外開放程度不高,民營經濟欠發達,財政收支矛盾和債務償還壓力大,人口老齡化嚴重,一些幹部思想觀念解放不到位、幹事創業激情不足等。
  • 中共本溪市委關於制定本溪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本溪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極為關鍵的五年。過去五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宏觀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在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中共本溪市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文旅興市、生態立市」發展戰略,開拓創新、頑強拼搏,紮實推進本溪振興發展各項事業。
  • 本溪,瀋陽人的後花園
    攝影/ 黃浩遼寧省本溪市,新中國成立時最初的12個直轄市之一,面積足足有8413平方千米,大約趕上半個北京(16412),要比上海(6340)還大出一截,卻已在經濟地位上「小」得無足輕重,像是在當下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大環境下,被時代拋棄的一座城市。
  • 【本溪招聘】最近五天招聘信息
    7、保安10名要求:男,年齡55歲以下,工資1450元/月,上班時間上24小時休24小時,公司提供免費中餐、晚餐。男女不限、35歲以下、上24休24工資:2200+提成+工齡3.保安:男、50歲以下、有駕駛證、會開車、上24休24工資:2000+工齡4.司爐工男、50歲以下、常白班工資:1800以上崗位均提供三餐、繳納五險、優秀員工獎勵。
  • 【本溪日報社論】繪就新時代本溪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生動畫面和...
    《建議》緊扣中央精神、承接省委要求、著眼本溪實際、順應人民期盼,提出了未來五年及十五年本溪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不空喊口號、不流於形式,既是一張本溪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宏偉藍圖,也是一份科學系統、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對於動員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為推動本溪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具有重要意義。
  • 一個「精神出軌」女人的自述:害怕老公問我這三個問題!
    一個「精神出軌」女人的自述:害怕老公問我這三個問題!很多女人在嫁人後會專心致志地愛自己的老公和孩子,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並不是每個女人嫁人後都這樣,有些女人嫁人後也會見異思遷。老公婚前婚後差異大、婚後生活和想像中的不一樣、喜歡被人捧的感覺等等都會讓一個女人率先在精神上出軌,一個女人一旦在精神上出軌會出現哪些徵兆?我曾有幸和一位精神出軌的女性暢談過,她說精神出軌後害怕老公的突然「關心」,害怕老公問她這三個問題:問題一:「咦?今天什麼日子,你怎麼化妝了?」
  • 日本全家取消24小時營業?日本沒人到底是一個多麼嚴重的問題?
    沒想到曾經如此紅火的日本24小時便利店會成為現在的情況?沒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問題?二、便利店到底怎麼了?那麼,這些問題反映在宏觀經濟層面就是人口的下降,日本總務省日前發布的最新人口動態調查報告顯示,截至今年1月1日,日本國內總人口約為1.25億人,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3萬人,下滑幅度創歷史新高,連續10年減少。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此前發布的人口動態統計數據,2018年日本出生嬰兒為91.8萬人,連續3年低於百萬。
  • 兩個明代坩堝 見證本溪冶金史
    本溪博物館館長靳軍告訴記者:「《山魂水魄》展覽布展前,我們進行了較長時間的調查研究,借鑑了國內一些先進、優秀展館好的做法,還把觀眾在以往觀展時留下的寶貴意見吸收了進來。」 現代的本溪是一座煤鐵之城,那麼這座現代城市的歷史根脈來自哪裡?這是觀眾曾經提出的一個重要問題。《山魂水魄》展覽通過實物做出了回答。
  • 一個單身男人的自述:我為什麼到了35歲,還結不了婚?
    不過一次聚餐中酒過三巡之後,一休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以及他到了35歲還結不了婚的心裡話,才知道一休的不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出生在偏遠的山村裡,父輩們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許多人一輩子都沒有到過縣城,我只有外出念書才走出了那個小村莊,也是村裡的第一位大學生。
  • 著名作家筆下的40年代本溪:煤礦工人沒有衣服,能披一隻破麻袋就不...
    《倦旅》 陳學昭 著 上世紀40年代,作為《東北日報》編輯,陳學昭隨著中共中央東北局,來到了抗戰後的本溪。一小間一小間的房間裡,有兩個日本式的鋪位,那鋪位倒像輪船上掛起的艙位。每間房間都有熱水設備。在那個掛衣服的鉤子下面,還留有日本人的名字,什麼三本,笠原。 文章中談到了本溪煤礦工人的生活比牛馬還不如,工人每人每天只有六兩協和粉(高糧面)。工人沒有衣服,能夠披到一隻破麻袋已經是不錯的了。
  • 《影響世界歷史100名人》十大思想巨匠,「世界上不分國籍的人」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歷史老師,今天講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人數永遠最少,但他們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永遠最大。他們生來就屬於少數,但他們卻為所有人而活著。他們就是思想家,說一說影響世界歷史的十大思想巨匠。第一位: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李耳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哲學家,老聃曾擔任守藏史(藏書室室長)。著有《道德經》一書,是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他的學說後被莊周發展。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為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史載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
  • 一個男m的自述經歷
    記得很早的時候,大概是小學吧,我有一個好兄弟經常跟他打打鬧鬧的,突然有一天 我們如舊在草坪上翻滾,他把我壓在身下,我的腦子就突然嗡的一下炸了。我覺得 我喜歡他。那天晚上,我瘋狂地在網上查「一個男生喜歡上另外一個男生怎麼辦」 。百度告訴我「考慮存在有性心理性偏好障礙的可能性,建議必要時到心理科進一步就診,以便於明確診斷。」
  • 65歲老人自述:人到老年,有錢和沒錢的差距太大,趁早多存點錢
    但是對於王阿姨來說,她卻很孤單,自從老伴去世後的6個年頭,只有一個年是兒子陪他過的,剩下5個年他都是陪嶽父母過年去了 ,直到65歲了王阿姨才明白了一個終身哲理——有錢才是硬道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聽一下65歲老人王阿姨的自述:人到老年,有錢和沒錢的差距太大,趁早多存點錢吧!
  • 堅定信心 真抓實幹 奮力開創本溪振興發展新局面——全市廣大黨員...
    市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本溪市委關於制定本溪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擘畫了本溪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宏偉藍圖。市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在全市廣大黨員幹部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堅定信心,真抓實幹,以實際行動推動新時代本溪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奮力開創本溪振興發展新局面。市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召開後,遼寧科技學院迅速掀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新高潮,全校上下深入學習、深刻把握全會提出的重大思想觀點和重要工作部署,匯聚起決勝「十三五」、奮進「十四五」的磅礴力量。
  • K438 一張人口金字塔圖,全面了解人口問題
    上圖的D位置,女性部分應該可以適當加大約一百萬人口,左側男性部分應該可以適當加每年加五十萬人口。男女不均衡:當前小於20歲的階段人口,男性總體比女性多大約15%,最嚴重的時候在最嚴重的地區有達到35%的。上圖左側男性部分顏色更深的藍色是比女性多的部分。
  • 本溪美食篇:這些賞秋美食人氣攻略,好吃到停不下來!
    01烤豆腐皮要問本溪最地道的街頭美食,烤豆腐皮就是一個不可錯過的美食。烤豆腐皮是遼寧的一種燒烤類小吃,是用豆腐皮兒製成的美味燒烤。如果要問哪裡的烤豆腐皮最好吃,那肯定就是遼寧本溪為正宗!雖然稱為蝲蛄豆腐,但是這道菜跟「豆」卻一點也不沾邊。如果要問這道菜為什麼叫做豆腐,原因可能是製作的工藝上,與豆腐相似。「蝲蛄豆腐」製作技藝傳承至今,其實已經有上千年歷史。相傳,努爾哈赤曾將它作為御宴。要問來到本溪一定要品嘗的佳餚,這個是很值得一試的。小可愛們不要錯過啦!
  • 世界上最小的袖珍國,總人口僅32人,「人口增長」全靠總理夫人
    想呼吸著每座城市的空氣,想感受著每座城市的人兒,想看著每座城市的風景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國家存在。但是要說最小的國家,相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梵蒂岡。但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袖珍國,被稱為是世界第一袖珍國。
  • 遼寧本溪隨便哪一個景區,楓葉都幾倍於北京香山,更何況是楓林谷
    歷史上家喻戶曉的傳統紅葉觀賞地如北京香山、南京棲霞山、長沙嶽麓山、蘇州天平山等,其實在本溪紅葉面前,也僅能以歷史上詩詞歌賦烘託出的意境見長了,本溪紅葉則以其鋪天蓋地的硬實力而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本溪的山雖都不高,卻屬於長白山餘脈,其森林密布、降水充裕、植被類型多樣。每逢秋季,漫山遍野的楓林、槭樹,從溝谷紅至山巔,一浪追一浪、一波接一波,真可謂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 2020年已經過去了,這一年出生的人口大概是多少?
    2020年才過去4天時間,很多數據都在統計當中,不可能馬上公布的,所以至於2020年出生人口是多少?目前沒有任何一個準確的數據,具體數據估計要等到春節之後才有可能公布。當然,至於2020年新出生人口是多少,我們可以大概去推斷一下,從過去幾年我國人口的出行率來推斷,基本上是八九不離十的。我們先來看一下過去5年時間我國人口的出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