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衛星上看不見」到「讓人看不夠」 丨這裡是本溪

2020-12-13 騰訊網

我和我的小康 ·本溪

本溪,從「煤鐵之城」到「天然氧吧」,從「衛星上看不見」到「讓人看不夠」,通過加強生態保護、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綠色經濟,讓生態美起來,產業強起來、百姓富起來。

綠色發電廠 守護本溪藍

一爐鐵水的溫度大概是1450度,保證高爐穩定燃燒運轉,提供充足的風能、氣能、電能,是本鋼一切生產的前提,也是本鋼板材發電廠建廠60多年來的職責和使命。

本鋼板材發電廠黨群室主任 劉永勝

發電廠在行業裡面,還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應該說把它比成本鋼的心臟,也不足為過。現在我們能看到煙囪這個地方和水塔,就是本鋼發電廠的二電車間,它的前身就是二電廠,我們先有二電廠,再有本鋼發電廠,我在這個車間曾經當過三年的黨支部書記,然後擔任車間主任。

劉永勝,本鋼板材發電廠黨群室主任,他曾經奮鬥過的冷卻水塔歷百年滄桑,如今已經成為本溪歷史的記憶符號。進廠33年,劉永勝經歷了老廠到新廠的變遷,見證了頭頂「看不見」到「看得見」的藍天。

本鋼板材發電廠黨群室主任 劉永勝

那時候就覺得很不可思議,我覺得衛星就是什麼都可以看到的,為什麼說連這個城市都看不到呢。那就說這個汙染確實嚴重了,站在制高點就本溪市平頂山上往下望,看本溪市的時候,我們也覺得很茫然。

土生土長的本溪人姜濤,也對這座城市曾經的空氣,印象深刻。

本鋼板材發電廠機關第一黨支部書記 姜濤

我們小的時候吧,路不是這樣的路,我覺得天也不是這樣的天,以前的時候特別是在冬季,我覺得我們帶個口罩,呼進去的空氣,口罩上明顯有一些黑鼻孔的印。

畢業之後,姜濤也來到了本鋼,進入發電廠,那會他的心情也跟頭頂那片天一樣,灰暗壓抑。

本鋼板材發電廠機關第一黨支部書記 姜濤

就是有灰塵有煤粉,所以在操作室裡面就能感覺到粉塵在飛舞,是肉眼可見的。

這四臺綜合池是發電廠化學水處理的末端,在發電廠跟水處理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閆中文,一直在「排放」和「生產」之間博弈著。

本鋼板材發電廠熱化作業區大班長 閆中文

過去是被動式的,甚至說有反感的,你說讓我搞生產,這頭又環保,它倆是一對矛盾體,你說你讓我做好哪個,無處下手去平衡。

無論是小環境,還是大環境,從塵埃走來的發電廠,欠下了太多的環保債。改造和建設的同時,發電廠不斷淘汰耗能高、汙染大的老設備,為鋼鐵生產提供綠色生態能源,還本溪碧水藍天,成為劉永勝、閆中文、姜濤幾代發電人的共同心願。

本鋼板材發電廠黨群室主任 劉永勝

我們也承認我們可以背這個鍋,但是現在我們不背這個鍋了,確實我們做最大的努力,我們把環保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果設備不達標,環保不達標,那麼我們就堅決不生產,就是不能犧牲環境帶來效益。

本鋼板材發電廠熱化作業區大班長 閆中文

對於我們作業區來說,這是我們環保很大的一個重點,實際我們現在用的原水,就是從太子河取出來的,取出來我們最後用的水去排放,還要排到太子河,所以必須保證它合格。

本鋼板材發電廠機關第一黨支部書記 姜濤

我覺得我們作為一個鋼鐵企業,特別是一個能源動力的一個大戶,我們能夠把環保用戶放在首要的一個位置,才讓我們看到今天本溪的天更藍水更清。

和本鋼一樣,同樣是老字號國有企業的本溪水泵有限責任公司,創造過輝煌,經歷過低谷,承載了幾代工人的奮鬥與榮光。他們在工廠裡用別樣的詩意,書寫遼寧工業的詩篇。

工廠,為你寫詩

本溪水泵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董仲喜

在水泵廠有誰在擰螺絲的同時,也被釘在了機臺旁。我目睹著工友們用扁鏟剔掉了青春。

本溪水泵有限責任公司工人 吳言

我們是工人,不能接受注水的人生。我們是工人,卻不能容忍生鏽的思想。

本溪水泵有限責任公司工人 王大鵬

我們骨頭裡的鐵,思想裡的鋼整天旋轉著成為改變明天的風暴。

《在水泵廠》、《我們是工人》這兩首詩,收錄在吳言剛剛出版的詩集。鉗工、詩人。兩個幾乎毫無關聯的詞,卻構成了吳言25歲退伍後來到水泵廠的工人生活。

本溪水泵有限責任公司工人 吳言

剛開始來的時候,就是所有的工具它們叫什麼名字,它們是幹嘛的,一無所知,從零開始,以前也沒見過也沒聽過,然後都是身邊的師傅工友教你。

進廠後,吳言創作的第一首詩是《師傅》,把他領進工人世界大門的就是王大鵬。1980年進廠,到今年,還有兩個月退休。

本溪水泵有限責任公司工人 王大鵬

從進廠就在水泵,就在裝配車間,鉗工的崗位幹了40年,基本上沒有,我可能這麼些年是第一個了。

跟吳言對於工廠的陌生相比,去工廠當工人,曾經是王大鵬那一輩人的心心念念和無上榮光。

本溪水泵有限責任公司工人 王大鵬

上班了挺自豪,我是工人了,水泵廠一員工人,就是從小就是盼望著說上班,看人家騎個自行車上班可自豪了,提摟飯盒,最後終於當上工人了,一幹40年幹到退休。

這座可以說與共和國同齡的工廠,值得王大鵬自豪,在建國初期,創造過多項泵行業的全國第一,行業領先,但也曾步履維限、經歷了東北老工業發展過程中的坎坷。陣痛之下,工人的感受,最直接、最強烈。

本溪水泵有限責任公司工人 王大鵬

水泵廠能發展到現在這個狀態,經歷了很多坎坷,在老廠的時候,廠子設備也不好,廠房也很簡,陋那時候工資也很低賺的也不多。

本溪水泵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董仲喜

根本沒有項目、尾款少,尾款回不來,職工收入就低。

董仲喜,也在水泵廠幹了快40年,擰過螺絲、畫過圖紙、幹過銷售,2008年前後,是他和團隊設計的一款新產品帶領水泵廠走出低谷,如今他成為公司的董事長,但是覺睡的越來越少。

本溪水泵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董仲喜

我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幹起來的,所有的崗位我都經歷過,從工人到管理層,當領導太難了。全廠500多口人,你得吃飯,這是我最難最難的,也是我成天睡不著覺的原因。

60歲的王大鵬親歷了本溪水泵公司從「老廠」到「新公司」每一步的發展變化,40年間,經他手裝配的水泵種類從最初的單一到如今的上百品類。

快60歲的董仲喜,在不同的崗位上,為水泵公司貢獻智慧、殫精竭慮。

不到40歲的吳言,和這些前輩生活在工廠,找到了詩意和力量,把他們、把自己寫成了詩。

本溪水泵有限責任公司工人 吳言

一開始我不知道什麼是工人,我不相信在工廠裡寫不來漂亮的字和精彩的詩,我覺得我自己是一個工人,也是一個詩人,這是我感到驕傲和自豪的。

本溪水泵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董仲喜

我最大的心願是,職工在水泵公司有優越感,讓工人幸福指數再提高一些,這些都穩定了,那我就睡一個好覺了。

董仲喜、王大鵬、吳言,幾代工人都把自己奉獻給了工廠的沸騰與火熱,《在工廠裡寫詩》的作者是吳言,更是所有產業工人,他們合力書寫的是遼寧工業的詩篇。重工業,給本溪打上了深刻的標籤和烙印,而綠水青山則是大自然給予這座城市的天然屬性。

本溪大峽谷,從無名到聞名,峽谷所在的村子,從閉塞到開放,本溪拍客高廣利,是見證者,也是推動者。

山谷裡的眺望

本溪拍客 高廣利

從建這個玻璃橋我站在這個懸崖上,曾經無數次的拍這個大峽谷,作為一個拍客,見證了大峽谷的過去和今天,見證了大峽谷的發展,我對這裡的山山水水有一份情懷。

高廣利,本溪攝影愛好者,從這裡還是一道自由參觀的野景,到今天一橋架東西,十幾年來,一直眺望並記錄著這片山谷和山谷裡的居民。

本溪拍客 高廣利

我2017年拍攝的大橋初建時候的樣子,大峽谷的過去現在一點一點變化有記錄在我的鏡頭當中。有一種自己心愛的孩子一樣看他一點一點成長。

大峽谷所在的村子叫解放村,1949年成立,這樣一個名字,表達的是祖輩內心的喜悅與自豪。而對於今天的村民來說,解放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是真正地讓村子從昨天的閉塞和貧困中解放出來。高廣利沒有想到,自己十幾年的眺望,會成為「解放」的推手,也讓他成為這個村子裡最熟悉的異鄉人。

村民 孫殿隆

原來就是,咱說生在這長在這,就是說沒意識到這峽谷有這麼美的景。就從高老師作品出來一看,哎,都感覺說這是大峽谷嗎?都有這種想法。像習總書記說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說白了,最實在一句話就是增收了。我覺得生活挺滋潤的一天忙忙碌碌地還不是說特別勞累,然後腰包也鼓了,一天想吃啥小燒烤,三天五天去吃一頓,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小康。

村支書徐清波和大伙兒一樣,感謝高廣利,並為大峽谷的今天驕傲。

本溪市南芬區解放村黨支部書記 徐清波

是高老師發現這個地方,他帶動攝影愛好者,村民現在可以那麼說,現在不用出門了,就能賺到錢了,有很多村民把地租給景區種花了,都不用種一個月一畝地還照樣拿700塊錢,你閒出來的時間你去幹別的。我走到外地的時候,一說解放村玻璃棧橋,東北最長的橋,一說的時候我心裡挺美啊,我感覺我這地方發展了有希望了。

如今高廣利已經在解放村紮根了,小小的院落,成為本溪攝影人和詩歌愛好者們共同的家,他和他的朋友們,還將繼續在這裡眺望,眺望山谷,記錄幸福。這座曾經被汙染到「衛星上看不見」的城市,成了「風景看不夠」的美麗山城,在脫貧攻堅戰場上,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截至目前本溪市建檔立卡貧困戶11885戶、23854人已全部實現脫貧;五年來,投資近億元改造農村危房1937戶,惠及農村百姓6000餘人;森林覆蓋率超過75%;本溪獲得全國首批創建生態文明典範城市;全國首批綠色發展優秀城市。

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用拼搏與奉獻,收穫著幸福和滿足,感知小康的成色與溫度。

來源:北鬥融媒客戶端

審核 / 王雪冬

主編 / 李豔寧

記者 / 佟 欣

編輯 / 董寶奇

相關焦點

  • 本溪,瀋陽人的後花園
    攝影/ 袁千禧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礦難,事故最終導致1549名合同工死亡,其中有1518名中國人,他們大多在絕望的黑暗中窒息而死。這場礦難總遇難人數比第二名1906年法國科瑞爾斯煤礦粉塵爆炸(1099)多了足足450人,同期美國每年礦難遇難人數也不過2000多人。
  • 人口它是個問題 | 一個24歲本溪人的自述:大家基本上在思想上就不...
    本溪人正在離開本溪,至於年輕人,更是「能走的,都走了」。本溪戶籍人口逐漸從 2000 年的 157.1 萬人減少到 2016 年的 149.9 萬人。其中,從 2010 年到 2016 年的六年間,本溪 18 到 35 歲這一年齡段的人口從 36.2 萬人減少到 30.9 萬人,是所有年齡段中下滑幅度最大的。
  • 市委書記姜小林在《瞭望》發表題為《本溪:一座老工業城市的生態...
    在全國兩會召開的重要時期,《瞭望》新聞周刊2020年第21期刊發了本溪市委書記姜小林的署名文章《本溪:一座老工業城市的生態發展之路》。本溪:一座老工業城市的生態發展之路作者:文|中共遼寧省本溪市委書記 姜小林◇本溪市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堅定不移走資源型老工業城市的生態發展之路◇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 衛星視角看世界-埃及金字塔
    首先我們先看下整個埃及衛星地圖,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國,據說人類的文明跟發源地就是從這個地方開始的,這只是西方人的論證,但我持不同觀點,首先從人種上就能看出來,就算把非洲人放在中國上萬年,讓他們內部種族繁衍,也不可能成為黃種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原住居民,從北京人頭蓋骨的發現就能論證。但是古埃及的文化確實要比中國早很多年,這點不得不承認。
  • 藏在東北的「楓葉之城」,比日本唯美,比香山震撼,鮮少人知
    圖源丨攝影部落  快樂石頭110秋風輕輕拂過飄落的楓葉跳著一支優美的舞蹈穩穩的降落到地面或掉到遊客的肩膀上一份來自秋天的禮物請你接收!圖源丨攝影部落  快樂石頭110到了本溪,那麼一定要去關門山看楓葉!每年的9月,關門山的楓葉已經完全褪去綠意,換上各種層次的紅衣裳,將這塊浪漫之地點綴的更加美。
  • 夜讀丨縣城裡也有美學,自大的人看不見
    夜讀丨縣城裡也有美學,自大的人看不見 從易 2020-10-15 21:17 來源:澎湃新聞
  • 從衛星地圖看三峽大壩
    一、從衛星地圖看三峽大壩首先,我們打開國產軟體BIGEMAP地圖下載器,右上角搜索框搜索三峽,定位到三峽大壩放大看。▲2020/7/9的三峽大壩 ,看上去好像正在洩洪……從上圖可以看到三峽大壩的全貌,BIGEMAP上顯示最新拍攝的日期是2020/7/9,日期算是比較新的了。除此之外,從衛星地圖看三峽大壩發現有明顯的歪曲。
  • 遼寧本溪隨便哪一個景區,楓葉都幾倍於北京香山,更何況是楓林谷
    歷史上家喻戶曉的傳統紅葉觀賞地如北京香山、南京棲霞山、長沙嶽麓山、蘇州天平山等,其實在本溪紅葉面前,也僅能以歷史上詩詞歌賦烘託出的意境見長了,本溪紅葉則以其鋪天蓋地的硬實力而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盛夏的時候,我曾經陪伴姐姐們來到過本溪桓仁楓林谷景區,那時候我就斷言這裡的秋天必將美如仙境,因為整個景區的楓林覆蓋率實在是太高,而且山巒起伏、溪流縱橫,夏天的魅力就已經為秋天的美好做好了鋪墊和背書。
  • 幾米《月亮忘記了》:看見的,看不見了;記住的,遺忘了
    看見的,看不見了。 夏風輕輕吹過,在瞬間消失無蹤, 記住的,遺忘了。 只留下一地微微晃動的迷離樹影…… 看不見的,是不是就等於不存在? 也許只是被濃雲遮住, 也許剛巧風砂飛入眼帘, 我看不見你,卻依然感到溫暖。
  • 如何禱告丨看不見的禱告決定了看得見的生活
    亞倫和戶珥託住摩西的手,不讓他放下來,他們為著同胞和亞瑪力人爭戰,看不見的禱告決定了看得見的生活。摩西何時舉手,約書亞帶領以色列民就何時得勝!摩西的手何時垂下,亞瑪利人就得勝。舉手表明向神支取能力和祝福,摩西的手一放下來,摩西就看見那些戰士在戰場上被擊殺,他就看見仇敵猖狂得勝!
  • 本溪的楓葉啥時候能紅?遼寧人收好這份國慶中秋雙節賞紅葉時間表
    本溪楓葉紅似火(資料圖片)作為一個遼寧人,在國慶中秋雙節的8天假期中,肯定會考慮去本溪看一眼紅如國旗的楓葉。但據各方傳來的消息,到現在為止,本溪的楓葉,完全沒有進入狀態。#小遼搜集了一些相對專業的信息,幫大家預測一下今年本溪楓葉倒底什麼時候能紅,能紅到多美?
  • 不來會後悔系列丨美到窒息的高空咖啡屋,視野超開闊坐看雲朵夕陽,拍一天都不夠!
    >,選一個悠閒的下午,喝一杯咖啡看一本書,看窗外白雲朵朵直到夕陽漸落,最美的時光不過如此~ 美到窒息的咖啡屋,拍一天都不夠 伝之夕的環境實在是太優秀了,導致酒窩拍了一個下午,手機內存都快爆了又是一個少女瘋狂打卡拍照的場景,配上小清新的田園風油畫,感覺像闖進了夢幻的童話仙境中,童話feel大片在這裡拍就對了!
  • 中國衛星到底拍到了什麼?各國目光都看向了美國,專家:太可怕了
    從今年的疫情情況來看,我們就可以看出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並且我們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恢復到正常生活中,這都足以體現出中國強大的實力和號召力,從這點上西方國家是完全無法相比的。中國總是可以給創造一次又一次的奇蹟,給國人帶來一次次的驚喜。
  • 從衛星上看羅布泊:湖泊幹了,湖邊卻有一個小鎮
    雖然是一個幹湖,但是羅布泊的名字依舊在地圖上標註著。遙想古代,羅布泊地區也曾有燦爛的文化,古樓蘭國就在羅布泊附近,這裡曾是漢、唐「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羅布泊乾涸後,這裡惡劣的環境被視為「生命禁區」。讓羅布泊重新煥發生機的是這裡的資源,上世紀末,羅布泊周圍發現了大型富鉀滷水礦,儲量達2億噸。
  • CF衛星基地、新衛星基地高箱跳法技巧分享
    CF衛星基地、新衛星基地的高箱跳法思路解析,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cf衛星基地和新衛星基地的技巧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Hello各位,無論是在排位還是野戰中,衛星基地和新衛星基地這倆圖裡小道遠點一定會蹲幾個狙,而且潛伏越是劣勢的時候越會扎堆在小遠,扎堆的絕大多數情況還都是狙。
  • 聚好貨丨休閒短褲不夠穿?看這裡!
    夏天還是穿著休閒短褲的時間更多,家裡只有兩三天是不是不夠換?今天推薦幾款好穿又不貴的休閒短褲,快來買!
  • 從谷歌衛星地圖看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
    我們從衛星地圖上看港珠澳大橋,也可以體驗到這項工程的宏偉。 ▲BIGEMAP上的香港口岸人工島衛星地圖影像 走完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就到了東端的海中人工島——藍海豚島,據官方介紹,這座島後續還會開通旅遊觀光的功能
  • 看不見的世界
    今天,我藉著經文問大家:你活在這個看得見的世界,還是那個看不見的世界?這也是今天講道的題目。坦率地說,我想靠著聖靈大能喚醒大家對那個看不見的世界的渴望,有人說對這個世界的不滿足感是連接這個世界到那個世界的橋梁,但根據這幾次林後4章的證道,你會發現:主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死裡復活才給這個世界到那個世界提供了活路,兩個世界連接才有可能達成,但連通兩者的關鍵是信心!
  • 站高望遠 衛星跳出地球「看」地震
    站高望遠 衛星跳出地球「看」地震     衛星是如何參與防震減災的?中國地震局新聞發布會介紹解讀□本報記者付真卿江芸涵綜合新華社報導  「張衡一號」是一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那麼它與地震監測到底有何關係?衛星在應對地震災害方面可以發揮哪些作用?面對這些社會公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在5月12日舉行的中國地震局新聞發布會上,相關人士進行了解答。
  • 耶穌基督丨門徒到曠野看什麼?風吹動的蘆葦還是穿細軟衣服的人
    馬太福音11章7-10節,他們走時,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你們從前出到曠野是要看什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嗎?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什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嗎?那穿細軟衣服的人是在王宮裡。你們出去究竟是為什麼?是要看先知嗎?我告訴你們: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