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縣城裡也有美學,自大的人看不見

2020-12-22 澎湃新聞

夜讀丨縣城裡也有美學,自大的人看不見

從易

2020-10-15 21:17 來源:澎湃新聞

五條人最終拿到了《樂隊的夏天2》的第二名,樂評人不吝給五條人種種好評。五條人被提得最多的關鍵詞之一,是他們音樂中的「縣城美學」。

有很多網友說,聽了五條人的音樂,就很想去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這個「五線」小鎮去看看。它是五條人音樂的出發點。

但之於更多人而言,「縣城」或「小鎮」與「美學」這個詞的結合,有一種內在的不協調和尷尬。譬如平日裡,如果我們形容一座建築的風格是「縣城美學」或「小鎮美學」,那麼它其實是作為貶義詞使用的。

人們認定的是,縣城和小鎮沒有審美。如果有審美的話,那也是土、俗、豔、野、落後、廉價、保守。

這當然有現實依據,我老家的縣城和小鎮的建築就是這樣的。我大概每半年回老家一趟,每一次回去都會發現大變樣,到處都有新別墅拔地而起。但這些別墅的外觀和設計我實在不敢恭維,各種中西結合、古今拼貼。我常向別人吐槽:一股濃濃的暴發富氣息。

在聽了五條人樂此不疲——更重要的是,沒有戾氣——唱著小縣城裡發生的一切時,我開始檢討我的立場。我是不是有些自大、自以為是?說到底,審美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也是社會性、階層性的問題。試想一下,如果縣城也擁有像大城市一樣源源不斷的文化資源,「小鎮青年」的審美是不是也會提升?嘲笑縣城沒有美學,多數時候只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在城鄉二元對立的大背景下,很多優質的資源必然地向大城市傾斜,這也催生出了一批大城市中心主義者。前幾年,選擇大城市還是中小城市的討論,表面上看是二選一,但大多數時候答案只有一個:大城市才有未來,混不下去的人才回小城市。營銷號也有各種文章,說什麼「不要在年輕的時候選擇安逸」「不要羨慕一種叫『悠閒』的東西」,其指向是一致的:你回中小城市,就是在混吃等死。

我無意去討論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孰好孰壞的問題,我只是在想:我們能不能學會以平視的目光,去看待中小城市、看到縣城和小鎮裡的一切?

在五條人的音樂裡,我看到的就是這種平視的目光。這不是大城市中心主義者高高在上的不屑俯視,也不是在大城市碰壁了就想著從鄉鎮和農村尋找某種不存在的田園夢,以澆心中之塊壘的懷舊式仰視。五條人有的只是平行的注視,他們看到縣城的庸常和落後,也看到它不為人知的浪漫和唯美。

我並不認為,有什麼美學是獨屬於「大城市」、「縣城」或「農村」,好像大城市的美學與縣城美學就是涇渭分明。很多人忽略了,絕大部分美學都是生活給予的,而生活又有共通的美的部分,比如人們對真善美的渴求,人們對遠方的想像,人們對生活的熱愛……這些情感本身,或者這些情感濃縮的藝術形式,就是最高級的美學。五條人的音樂裡,捕捉到縣城裡平凡的小人物(以及他們自己)怡然自得、熱氣騰騰的生活。他們自身以及他們音樂裡的「縣城美學」,也就尤為動人。

如果你看到的只是縣城建築外觀審美的落後,而看不到建築裡的老百姓也許駁雜混亂但又強大圓融的生活,你就不算了解中國的縣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五條人,縣城

相關推薦

評論(31)

相關焦點

  • 夜讀丨心態不好,你將永遠是個弱者
    其實,人與人之間並無太大的區別,真正的區別在於心態。所以,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他的心態。二、生氣不如爭氣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不可能處處是逆境;人生有巔峰也有谷底,不可能處處是谷底。因為順境或巔峰而趾高氣揚,因為逆境或低谷而垂頭喪氣,都是淺薄的人生。面對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氣,那麼你註定永遠是個弱者。
  • 夜讀丨成年人處世潛規則:能沉默的時候,不多嘴
    三國許攸早先在袁紹帳下做幕僚。他也確實給袁紹出過很多好的建議,袁紹也很賞識他,因此許攸覺得自己本事超凡。 官渡之戰時,他又為袁紹出謀劃策。可袁紹沒聽,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許攸給曹操獻計奇襲烏巢,成了這場戰役勝利的關鍵點之一。 後來,在擊敗袁紹、佔據冀州的戰鬥中,許攸又立下了大功。
  • 夜讀丨有寬就有路,有容就有度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燦爛的陽光下,也有陰暗的角落;和風日麗的天空,也會有烏雲飄來的時候;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或善解人意、或蠻不講理。在那一片廣闊的天空下,寬容像一朵鮮花,散發著清香,即使有人踩一腳,也依然會把香味留在那人鞋底;寬容又如一場小雨,給人以清爽,煥發激情,即使大地汙穢,也依然會灑滿它的周身。
  • 夜讀丨王陽明:為人處世「三不管」
    王陽明先生明確指出:「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是是非非,不會事事都如己意;紛紛擾擾,不會處處都悅己心。但是,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有的人,是活給別人看;有的人,是活給自己看。不管人非笑人無完人,事無完備,物無完美。
  • 夜讀丨最好的夫妻之道:三多,三少,三處
    文/一翁好的婚姻一定要有愛,但不僅僅只需要愛。
  • 夜讀|真正的聰明人,不會選擇在婚姻裡聰明
    心裡羨慕著那些小小年紀就什麼都懂的女孩,說話做事有模有樣,感覺她們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相形見絀,我覺得自己很簡單,腦子也不會計量什麼,但也承認自己沒這個天賦,那些話就很快從心裡飄過去了。  後來我又經常聽我媽講,鄰居跟她女兒出了什麼新主意。
  • 夜讀丨人成熟的標誌,就是能坦然面對自己這三個問題
    烏鴉和鴿子住在一個小森林裡。一天,烏鴉準備離開,向鴿子告別。鴿子問它:你為什麼要搬走呢?烏鴉回答道,其實我也不想搬走,但這裡的人對我太不友善了,他們嫌我的叫聲太難聽,不歡迎我留下來。他在回信裡寫了這樣一句話:「但以往者,更說何益,惟論其未然者而已。」 一切都過去了,就不必再提了,好好保重身體吧。面對章惇過去曾給他的傷害,蘇軾選擇不再計較。「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既然事情已經發生,再責備也只不過是徒增煩惱。
  • 夜讀|好男人是「捧」出來的
    要讓男人身心俱裂、肝腸寸斷,那你就一直說他無能,可後果也就兩種:要麼從此一蹶不振,做一個裝在套子裡的人;要麼在萬念俱灰中找尋另一個能讓他燃起希望的人。  男人之所以要「捧」,是因為他們也有失落,也有痛哭。傳統觀念中,女人更脆弱,有很多眼淚,總是需要被人關懷、誇獎,不然這美麗的花朵很容易凋謝。其實,人們忽略了男人表面理性、裡面感性的特點。
  • 一個人的自大裡,藏著低水平的認知
    你看我,皮膚這麼好,就是因為我不亂吃啊!!」談個戀愛,都要被室友盤問細節,每次盤問出來,就開始上課:你這樣不對。我跟你說,女生一定要矜持,男友才能更愛你啊!約會得讓他等你一會兒,他才知道你的珍貴啊!女生每每想解釋,室友就會以「你不懂」開頭,說一通天花亂墜的大道理。女生不善言辭,只能默默點頭。
  • 北京24小時書店裡的夜讀人:帶著抱枕和大衣 體驗新式夜生活
    記者注意到,小遲手中拿著的是一本心理學方面的畫冊,而他正在看的,則是和排解心理壓力相關的內容:「我最近一直在看心理學方面的書,想找到一些緩解壓力的方法。」除此之外,小遲還喜歡在夜裡讀一些人物傳記、小說:「總而言之就是能讀得進去的書,讀進去了才能思考,人才能靜下來。」
  • 大美彝鄉丨美麗縣城大姚,用秋景誘惑你!
    大美彝鄉丨美麗縣城大姚,用秋景誘惑你!大姚縣城是幸運的,被鬱鬱蔥蔥的四山面環繞,清澈美麗的西河、小南河、蜻蛉河如玉帶般穿城而過,形成了以「山、水、湖、塔、城」相互交融、秀美蜻蛉的城市園林景觀和「群山環抱、城水相依、三河抱城、河湖一體、碧水靈動」自然景觀,營造了相得益彰的山水空間格局,如妙手丹青描繪出一片悠然。
  • 棉麻,文藝裡的生活美學
    棉麻,文藝裡的生活美學(封面圖如下)>(摘要:來自大自然的饋贈)說起棉麻,相信不少人的腦海裡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兩個字棉麻是一種環保面料,加上透氣性好,手感好,穿著舒服,在炎炎夏季裡,成為不少人的心頭好用這種面料織制出來的衣物,與生俱來就給人一種森林的氣息,純淨,美好。
  • 夜讀|做菜,讓人自得其樂
    做菜待客,須看對象。聶華苓和保羅·安格爾夫婦到北京來,中國作協不知是哪一位,忽發奇想,在宴請幾次後,讓我在家裡做幾個菜招待他們,說是這樣別致一點。我給做了幾道菜,其中有一道煮乾絲是淮揚菜。華苓是湖北人,年輕時是吃過這道菜的,但在美國不易吃到。她吃得非常愜意,連最後剩的一點湯都端起碗來喝掉了。不是這道菜如何稀罕,我只是有意逗引她的故國鄉情耳。
  • 夜讀丨《論語》《道德經》《金剛經》開篇首段話,暗藏儒釋道第一智慧
    點擊上方綠標收聽朗讀音頻文/京博國學高爾基曾說:「寫文章,開頭第一句是最難的,好像音樂裡的定調一樣,往往需要好長時間才能找到它。」寫文章是這樣,讀文章無疑也是這樣。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三個問題講得就是君子之道。開篇第一句話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君子能夠保持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再加之實踐,便能夠保持自我內心的平和和沉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學習的知識為樂,賦予自己所得所獲以價值,這才是君子該有的學習態度。
  • 夜讀丨盧梭: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裡
    您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寧津縣融媒體中心主播馬林。今晚我為您分享的是來自盧梭的《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為了到花園裡看日出,我比太陽起得更早;如果這是一個晴天,我最殷切的期望是不要有信件或來訪擾亂這一天的清寧。我用上午的時間做各種雜事。
  • 幾米《月亮忘記了》:看見的,看不見了;記住的,遺忘了
    看見的,看不見了。 夏風輕輕吹過,在瞬間消失無蹤, 記住的,遺忘了。 只留下一地微微晃動的迷離樹影…… 看不見的,是不是就等於不存在? 也許只是被濃雲遮住, 也許剛巧風砂飛入眼帘, 我看不見你,卻依然感到溫暖。
  • 什麼是自大定律?你知道自大的壞處嗎?
    一個自大的人,無論自己是否優秀,也無論自己多別人有多大的貢獻,都將會讓人感到特別的討厭,這就是自大定律。為什麼呢?1、因為人都是有思想的,所以,每一個人都會有他的心理活動。一般而言: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同和認可,與此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包括我也不會例外,如果有人說他沒有這樣的想法,除非他已經「得道成仙」了,否者,我就會認為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說法)。一個人自大,也就是要人們承認他存在的價值,只不過有的人會特別的渴望別人來贊同和認可他,所以,就會通過自大的形式表現出來,就會讓人們感覺到這個自大的存在。但是,人們為什麼會討厭自大的人呢?
  • 夜讀丨席慕蓉:如水的時光
    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武城融媒主播邵立偉,人生一世,總有一個追求,有一個盼望,有個讓自己珍視,讓自己嚮往,讓自己護衛,願意為之活一遭,乃至願意為之獻身的東西,今天,和您分享的文章是席慕蓉的《如水的時光》。
  • 夜讀 | 那個與自己死磕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在陌生的班級裡,他被安排坐在90多人大教室的最後一排,成為新環境裡不顯眼的一員。當然,我坐在他的斜前方,我是被遺忘的人,也想不起來掙扎。  教室本來就挺大,老師講課的聲音又被同學們課桌上堆得老高的資料書阻隔,傳到我們這邊分貝很小,只有嗡嗡的聲音。有時候我很生氣,索性自己抱著書看。
  • 夜讀 | 那些不在乎儀式感的人,日子是怎樣的?
    我堅決反對她的觀念,講究儀式感,並不會讓生活窘迫,她的家庭條件也可以,根本不是買不起花盆和盤子的人,但因為不在乎儀式感,她選擇了將就,主動把自己的生活質量降到最低。除了生活需要儀式感,婚姻也需要儀式感。不信,你可以問問,身邊對婚姻失望、甚至絕望的人,為什麼會對婚姻不再滿意、為什麼會對愛人不再滿意,其實有一大部分原因是沒有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