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年科技韓向東:混合雲與中臺是大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理想模式和主流...

2020-12-09 騰訊網

【獵雲網北京】12月7日報導(文/王非、王瀟宵)

12月3日,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的新基建專場上,元年科技董事長韓向東表示: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能夠接受純公有雲的平臺,但是對於中國更主力的大企業來講,混合雲是未來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理想模式,而中臺則是主流架構。

而在數位化轉型的大機會裡,韓向東認為,需要明確自己的定位是什麼,目標客戶是誰。

無論是創業企業要深度參與數位化轉型,或者作為一個相對成熟的產業要抓住這次數位化轉型的機遇,還是作為投資者想要投資到好的數位化轉型的企業,韓向東認為,這三個問題比較關鍵:

第一,大(大數據)、智(人工智慧)、雲(雲計算)、物(物聯網)催生了新的企業數位化轉型浪潮。新一代信息技術,催生了企業信息化建設。從數位化的程度來講,都要比前兩輪的廣度、深度都要大,這個時候就需要企業找準定位,明確自己的客戶是大B還是小B。

第二,財務和業務。財務系統是企業數位化轉型中非常獨特的一塊,也是非常有價值的一塊。對於很多企業來講,財務數位化轉型都是逃脫不了的。從財務到業務,業務決定了事情的過程,最終結果是在財務上體現。當結果出現問題的時候,要能夠追溯到原因出在哪裡。在數位化轉型中做的好的企業,都會把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深度融合。

第三,單點和綜合。現在很多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是從一個點切入,比如報銷、發票、CRM等,但是在未來的數位化轉型過程中,企業要具備集中化、一體化的能力。單點切入企業的數位化轉型,現在來說可能是有機會的,但從長期來講,在企業內部形成一體化的閉環是必然的趨勢。

成立於2000年的元年科技,以財務諮詢起家,主要為企業提供財務管理諮詢服務。如今,元年科技已成為基於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同時又具有豐富的財務管理、業務運營和行業經驗的企業數位化轉型軟體商和服務商。

元年科技董事長韓向東

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於12月2日-4日在北京柏悅酒店召開,由獵雲網主辦,銳視角、獵雲散資本、獵雲財經、企業管家協辦。本屆峰會以「逆勢生長」為主題,開設了主論壇和九大專場,覆蓋母基金、新基建、電商、醫療等領域,近兩百名行業專家、投資人和創業者們深入探討各產業經營之道,以及行業變革中醞釀的創業與投資機遇。

以下為韓向東演講實錄,由獵雲網整理:

我主要從三個層面跟大家分享下以財務為核心的企業數位化轉型:

第一個,大、智、雲、物催生了新的企業數位化轉型浪潮。通常我們把信息化分為三波浪潮,第一波是八幾年開始。第二波是從2000年開始,是企業ERP建設的高潮。第三波浪潮從近兩年開始,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催生了企業信息化建設。不管從數位化的深度廣度來講,比前兩輪數位化建設的廣度深度要大,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找準定位。

首先,需要明確客戶是什麼樣的企業,我們通常說是大B還是小B。中小企業的數位化技術應用熱點主要是從報銷、發票、稅款這些方面切入。

另外就是大企業,元年十幾年經營過程中,我們更多聚焦在大B上,中國第一梯隊的大B,我們給自己主流客戶定位是營業收入50億以上,很大的企業,他們在上一輪信息化建設中多數都上了Oracle這樣的企業。

元年立足大B,把大B作為核心主戰場,我們做了將近一千家中國的頭部企業,央企做了大概一半,民企也佔了將近一半,對於投資者來講,對於創業者來講,大B小B是一個選擇。當然,我們也很關注小B的成長,我們2013年、2014年就孵化了我們自己面向中小B的雲業務,這些年我們一直在比較穩妥的培養,我們沒有燒錢促這個市場,因為對小B來講獲客成本太高,回報率不夠,每年收的年費不一定能覆蓋這個獲客成本。

第二個,財務和業務。財務系統是企業數位化轉型非常獨特的一塊,在我看來,也是非常有價值的一塊,財務是最後結果的體現,對很多企業來講,財務數位化轉型是任何企業都逃脫不了的。所以元年這些年把財務數位化轉型作為我們的核心領域,但是我們也很關注從財務往業務延伸,因為數位化轉型之後,財務很多事情都可以變成自動化的操作,財務更多的變成數據中心,在我們這些年財務轉型過程中,業財融合是關鍵詞。

從財務到業務,業務決定了事情的過程,業務在做的事情,結果是在財務上體現的,結果出了問題,要能夠追溯到事情的原因在哪,做的好的企業都把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深度融合。

所以元年把從財務領域往業務延伸,比如我們從財務共享延伸到了採購的共享,商旅共享,我們從財務成本分析延伸到了工業網際網路環境下,智能製造環境下,企業的成本如何管控,因為企業的生產過程整個數據化了,這個時候對企業的成本管控是顛覆性的影響,包括營銷的數位化管理,營銷的整個過程中,比如對快消品來講,營銷投入是非常大的一塊。所以我們立足財務數位化轉型,積極探討往業務延伸。

第三個,單點和綜合,現在很多數位化轉型,很多創業企業是從一個點切入,比如報銷、發票、CRM,但我們覺得未來數位化轉型過程中,要形成集約化、一體化的能力,這是重要方向。所以元年的布局是相對完整的業財稅,從企業的財務共享延伸到稅務局共享,商旅共享,未來還有銷售共享,業財稅一體化的財務平臺。

在這個之上我們會搭建一個整體的數據分析平臺,也就是現在說的中臺架構下,底層是業務中臺,上面會搭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融合的數據中臺,長期來看,單個點來切入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在現在這個時點可能是有機會的,但長期來講,企業內部要形成閉環,形成一體化,這是必然的趨勢。

過去十幾年,元年主要做了四件事:

第一,元年把大B客戶作為重點主戰場,同時關注小B在數位化轉型的成熟度。大B我們做了哪些客戶呢?比如家電行業,海爾、美的等等,比如地產行業,地產行業比如萬科、中海、融創,這些客戶為元年專業能力培養和數位化能力培養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也為元年做更多客戶樹立了標杆。

第二,我們以管理會計為主線,元年所做的是以財務為核心的數位化轉型,管理會計的核心是基於財務數據支撐管理,就是現在我們數據中臺的理念,用數據來賦能管理,元年在這方面有十幾年的經驗,我們基於財務數據延伸到業務數據,來支撐企業的業務決策、管理決策,管理會計,支撐規劃,支撐預測,支撐決策,支撐控制,支撐評價,這麼一系列的基於數據分析的數據賦能的核心能力。

第三,元年2016年收購了當時IBM的一個商業智能核心平臺,這為元年把管理會計數據分析做好、在現在做數據中臺核心分析引擎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自主可控,安全可控,信創的認可,一定程度上這個技術和這個平臺是未來國產化替代國外產品的重要平臺。

第四,元年整體定位是綜合化的平臺,元年在企業數位化轉型領域,面向大B,我們形成國內為數不多的綜合能力,從幾個視角來講。元年是既有業務中臺產品又有數據中臺產品的平臺架構,或者平臺廠商,同時元年又是在國內做財務共享、財務交易處理到管理會計,或者叫財務業務中臺到財務數據中臺諮詢實施能力的專業廠商。大B沒有綜合服務能力門都敲不開,更難說贏得長期的信任。這是過去這些年元年在這四方面做的不錯的積累。

第三點,對未來趨勢的判斷,雲的模式現在對中國企業來講確實接受度越來越高,我們從2013年開始布局雲的業務,是面向中小企業純公有雲的報銷平臺,到今年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中小企業能夠接受純公有雲的平臺,但是對於中國更主力的大B來講,我們認為混合雲是未來的理想模式。

在我們的實踐中,我們會把企業核心財務採用本地私有雲部署,但是對雲衍生出來的業務部分,比如商旅採購、這一類需要跟第三方供應商交互的,稅務等需要跟第三方交互的,這一類部署在公有雲,大B就形成了混合雲的模式。從這點講混合雲架構是未來大B雲模式的理想架構。

第二是中臺,在經過今年的疫情衝擊,從我們的實踐經驗看,越來越多的大B企業認可了中臺這個架構是未來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一個主流架構,從底層的技術中臺支撐,上面是業務中臺和數據中臺這個模式,是越來越多中國大B企業認可的模式。中臺架構下,企業可以把底層PaaS平臺,把上面的數據中臺,業務中臺,用混合雲模式架構,中臺這個模式是未來企業數位化轉型主流架構。

元年通過這幾年緊跟這個潮流,我們搭建了自己PaaS化的數據中臺,從財務共享、稅務共享、商旅共享、採購共享作為企業基礎通用的業務中臺,以管理會計為核心,搭建了從IBM收購回來的逐步消化吸收的商業智能分析平臺,作為我們數據中臺核心,搭建了三中臺架構,越來越得到了大B企業的認可。

交易型SaaS,所有人都認為這是未來的方向,但對大B來講,或者對數位化轉型來講,不僅僅是管理型軟體,我們不僅僅把財務、採購、商旅做了連接,我們搭建了交易型的商旅交易、採購交易,供應商從訂單、對帳、結算這麼一個平臺,這樣的話它就可能把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和採購交易的工作一體化了。

從商業模式上來講,它就有可能變成交易型的SaaS平臺,按流量,按訂單數量,來收服務費的模式,這樣的模式交易型SaaS未來的想像空間很大,在B端,未來真正B端產業網際網路,除了工業智能製造是很大的空間,再上面,採購和銷售形成B2B的交易網際網路,這是未來想像空間非常大的領域。

最後是智能化應用,分為三層,機器智能、感知智能和認知智能。感知智能典型的人臉識別和OCR圖像識別,元年科技花了很大精力做在財務分析場景和交易場景中的應用。科大訊飛去年也投資了我們,我們用科大訊飛知識圖譜技術,基於自然語言的數據問答,來做人機互動的分析,領導說我想看看某個產品在北京的銷量,機器就能自動推出來。所以我認為認知智能在未來企業發展有很大空間。

最後介紹下元年的情況,元年是一個以財務數位化為核心,涵蓋了業財稅一體化的軟體和SaaS平臺的企業,我們的特點在於,在這麼一個平臺上,我們有一個強大的數據驅動的引擎,所以很多投資機構還比較認可。去年我們的營業規模達到了大概五個億左右,積極抓好這次數位化轉型的機遇。

相關焦點

  • 構築數位化底座 軟通動力乘勢新基建為企業數位化轉型提速
    注入新動能 六大維度助力企業踐行數位化轉型 一場疫情大考驗,給企業帶來嚴峻挑戰,也帶來了數位化變革的巨大機遇。伴隨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的不斷發展,新基建已成為當下應對疫情引發的經濟挑戰及產業變革的助推器,催生了新場景、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源源不斷地為數字經濟注入新動能,為行業數位化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 背後的力量|華雲數據助力寶通科技實現數位化轉型
    隨著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數位化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動能。從目前來看,科技是提升產業數位化時代生產力的重要手段,企業的業務創新只有依靠科技手段才能夠快速磨合、快速響應,從而提升自身競爭力,有效地在市場中佔據有利地位。
  • ...與企業數位化轉型,看好5G賦能的遠程醫療行業|潮科技2020. Ask...
    本期·西門子專場第八期的「 潮科技 2020. Ask Me Anything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物聯網服務事業部研發中心總經理——陳頎瀟在本期為讀者解答西門子在5G集成和數據中臺在醫療行業的應用、以及推進物聯網業務發展和數位化轉型的相關疑問。
  • 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基礎架構和底座,魔方網表數字中臺
    ,該如何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 IT部門資源有限,順利推進企業數位化轉型需要較高投入,矛盾尖銳。許多不能幫助企業完成數位化轉型的企業IT部門,被迫走向邊緣化,成了企業中僅負責硬體養護、系統運維的部門。 以小博大,小投入辦大事,就用數字中臺 IT部門可以通過數字中臺,僅用極少的資源成功推進企業數位化轉型。有人問,中臺是什麼,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
  • 專訪Convertlab:一體化營銷雲,數位化轉型的營銷中臺
    這些終端店中的大部分將通過B2B平臺下單,對於大眾消費品、快消品、食品和飲料都會有影響。 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三座大山 一個完整的數位化轉型的路徑,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數位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目前大多數企業還處於第一階段。進入 2020 年以來,許多企業受到疫情的影響,被業績所迫,全體動員,嘗試社群、直播這些數位化渠道。
  • 數據中臺總領數位化轉型?明略科技提出不一樣的方法論
    剛剛入選了IDC企業數據智能實施部署指南典型應用方案商、也同時入選了Gartner《2020中國ICT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中數據中臺樣本供應商(Sample Vendor)的明略科技,提出一套獨特的數據中臺方法論,解決了在實際數位化轉型過程中,從數據到智能、從傳統IT到新型數位技術、從傳統業務流程到新型網際網路業務的連接與轉換,在不改變政企現有IT的前提下,完成數位化轉型。
  • 為什麼說國企數位化轉型成功關鍵在「數據中臺」?
    這區別於以往企業在銷售端電商化、內容端新媒體化、用戶交互端APP化,而是真正深入到企業內部管理和業務全流程之中,屬於數位化轉型升級的「內功修煉」境界。一、大公司比中小企業對「數據中臺」搭建更為迫切數據中臺走的是to B模式,其企業客戶原本是覆蓋大中小微企業,為什麼不是中小微企業藉助數據中臺進行彎道超車,而是在大型企業尤其是國企和大型企業集團成為當前主力軍呢?
  • 重塑企業數位化協同能力 中琛源以數字科技助陣行業轉型變革
    「企業數位化轉型是以數據賦能企業內外部、產業鏈上下遊實現資源共享和數據匯聚,打破企業內部界限重塑分工協作,以數據指導企業優化經營質量與效率,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營銷、服務、決策的數字智能化。」據中琛源科技副總經理周毅告訴記者。
  • 鵬博士亮相中國雲網絡峰會 聚焦企業上雲與數位化轉型全流程
    助力企業走向DT時代2020年對於中國企業可以說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一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倒逼眾多中國企業不得不尋求新的突破口,重構自己的組織模式、管理模式和商業模式,企業上雲與數位化轉型元年就此拉開序幕。
  • 數字經濟時代,企業在數位化轉型中需要思考什麼?
    所以,中小企業轉型應從傳統的商業模式中脫離出來,打破傳統思維的桎梏,用數位化技術賦能企業經營,打造「企業數位化製造,行業平臺化服務」的創新模式,主動提升創新發展能力。 一、提升企業的管理信息化水平 藉助數位化管理手段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等改善經營管理模式。
  • 楊國安:從企業數位化轉型的「Why、What、How」到「五環框架」
    楊國安在研究了三一重工、永輝雲創、美的、長安汽車四個早期案例提煉框架之後,又通過對百麗國際、美年大健康、貝殼找房、便利蜂、天虹、猿輔導、新瑞鵬、美的8家數位化「最佳樣本」企業的研究和訪談,紀錄下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典型案例,試圖尋找轉型的最佳答案。
  • 國資委頒布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的指引
    發揮國有企業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強化數據驅動、集成創新、合作共贏等數位化轉型理念,系統組織數位化轉型理論、方法和實踐的集中學習,積極開展創新大賽、成果推廣、樹標立範、交流培訓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基層活力,營造勇於、樂於、善於數位化轉型的氛圍。
  • 數位化科技賦能 都市麗人率先邁出數位化轉型第一步
    受新冠疫情及全球貿易摩擦影響,疊加自身轉型等因素,導致公司上半年業績預虧。公司指出,將利用科技賦能企業發展,已成立儷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率先邁出數位化轉型第一步,通過線上線下「互哺」發展新零售,助推公司業績,為公司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CIO40: 「企業架構數位化轉型」 10000字有感
    最近在寫集團的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項目,熬了很多個晚上寫規劃方案,也翻查過之前看過的《企業架構的數位化轉型》,書中提到的「數位化轉型失敗往往都不是技術層面的原因,技術僅僅是工具和手段,關鍵的因素仍然是企業的創新精神、戰略規劃和運營模式的轉變「觀念,深以為然,結合最近諮詢項目分享給大家。
  • 資產數位化是精準營銷前提,醫百科技如何助力藥企營銷數位化整體轉型
    依託全場景一站式SaaS雲服務平臺,目前醫百科技幫助眾多醫藥企業、器械公司、學會協會等機構進行數位化轉型,客戶總量達到了500餘家。在資本市場,醫百科技也備受青睞,2019年完成了惠每資本投資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就在近日,公司又完成了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
  • 論汽車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必要性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網際網路+、車聯網等新興技術和不同產業競相結合,給傳統製造行業帶來了深刻變化。就目前而言,我國製造業領域在數位化方面尚處於起步階段,如何引領產業更加長遠發展仍需不斷努力。一、傳統行業從思維轉型開始終端消費者全新的體驗背後是企業傳統思維模式的自我突破。
  • IBM攜手明源雲推進地產業數位化轉型,打造智能化全生態鏈
    明源雲試點應用了IBMCloudPakforData,雙方計劃將應用逐步擴展至地產行業數據中臺等多個領域。明源雲,讓地產生態鏈更智慧作為地產生態鏈數位化服務商,明源雲累計為超過6000家房地產企業提供智能商業解決方案和管理系統,與99家地產百強房企合作過數位化項目。
  • 數位化浪潮催生中臺需求,明略科技的破局之道
    進入2019年,數據中臺概念熱度飆升。2019年也被很多人認為是數據中臺元年。從阿里、騰訊、京東、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公開其數據中臺。從網際網路巨頭到初創公司,均推出了數據中臺相關的業務或者產品。 從技術上來看,所謂的數據中臺是指通過數據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採集、計算、存儲、加工,統一標準和口徑,形成標準數據資產,並為內部業務或者外部客戶服務。
  • IBM繆可延:基於開放式混合雲平臺的「跨界混搭」,以協作促創新
    儘管企業加快了數位化轉型步伐,但是要在未來獲得持續成長,僅靠速度和敏捷還不夠,還須「跨界混搭」,基於開放的技術平臺展開廣泛的跨行業協作——以協作促創新,以創新促成長。在金融、電信這些對安全有著極高要求、同時又是IBM有著深厚行業經驗的行業,IBM主動擔當領頭人的校色,發起和推進新的合作。對這些行業而言,安全性與合規性是他們數位化轉型所面臨的兩大重要挑戰。去年底,IBM與美國銀行合作,開發了全球第一個金融服務公有雲,同時建立起一個橫跨全球、縱函金融科技數字供應鏈的最為廣泛的金融公有雲生態圈。
  • 企業數位化轉型之變:從上到下,從大到小
    縱觀這一年,老闆們對數位化轉型的認知在悄悄的發生改變——「有效果的數位化」「可執行的數位化」「可落地的數位化」越來越被務實的老闆和企業所接受,純粹炒概念的數位化概念已經讓大家失去了興趣。數位化轉型在企業中,發生了悄然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