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納米鈷多孔碳宿主材料,為新型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提供思路

2020-12-26 電子發燒友

新型納米鈷多孔碳宿主材料,為新型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提供思路

佚名 發表於 2020-05-08 14:59:00

科技的不斷進步對鋰離子電池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電動汽車等大規模儲能領域,需要能量密度更高、價格更便宜的新型鋰離子電池。其中,鋰硫電池作為一種多電子反應的鋰離子電池,其能量密度(2600Wh/kg)和價格優勢遠遠高於目前的磷酸鐵鋰和鈷酸鋰等商用電池,因此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是,鋰硫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也存在一系列問題,如單質硫的導電性差、中間產物多硫化物具有穿梭效應、充放電過程中產生體積膨脹等。目前針對上述問題研究者們對硫正極的宿主材料提出一系列的優化策略,如通過多孔碳改善硫正極的導電性、通過氮元素摻雜提高對多硫化物的吸附等。但是各種手段所取得的效果有限,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需要一種綜合各種功能、更加行之有效的正極宿主材料。

新型鋰硫電池材料

近日,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潘鋒教授領導的清潔能源中心研究團隊基於目前常見的MOF材料製備了一種擔載鈷納米晶的氮摻雜的多孔碳籠作為新型鋰硫電池的宿主材料,通過表徵測試發現其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並藉助包括XRD、SEM、TEM、XPS與DFT計算等多種手段揭示了性能優異的原因,闡明了Co納米晶對鋰離子擴散動力學、多硫化物的吸附及轉化的積極作用,為製備新型的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提供了思路。該工作近日發表在能源材料領域知名期刊《先進能源材料》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2020,10 (9), 1903550,IF=24.884)上。

該工作的新穎之處在於研究團隊用高比表面積的ZnCo-MOF吸附葡萄糖小分子,然後在碳化過程中葡萄糖在MOF腔內優先碳化成SP2結構碳框架起到隔離鈷金屬和增強導電性的作用;同時適當的載硫量能讓——87 wt% 的活性硫材料負載在碳籠腔體內而不是表面,使硫與碳籠骨架保持強的相互作用。研究團隊製備的高分散的鈷納米晶擔載的氮摻雜的多孔碳籠對硫活性材料及多硫化物中間體具有多功能效應,包括導電性的提高、高載硫量、應力舒緩、鋰離子擴散動力學的加快、催化多硫化物的快速轉化以及對多硫化物中間體的超強吸附作用等等,它們能保證鋰硫電池的高倍率性能和長循環壽命。

新型鋰硫複合正極材料電化學性能

同時,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相比石墨烯與和氮參雜結構,骨架中擔載的高度分散Co納米晶不僅有效地促進鋰離子的擴散和多硫化物的氧化還原,其還可以進一步增強多硫化物的吸收。該工作為過渡金屬作為鋰硫電池中多硫化物的高性能催化劑提供新的借鑑和參考。

本工作由潘鋒指導完成,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博士生王睿和博士後楊金龍,肖蔭果老師和潘鋒老師為共同通信作者。該工作得到了國家材料基因工程重點研發計劃、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和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等項目的大力支持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ORNL開發新型無鈷正極 有望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
    原標題:ORNL開發新型無鈷正極 有望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開發了全新系列正極
  • 碳納米管行業深度研究:快速崛起的新型電池材料
    技術替代效應顯著,碳納米管市場進入爆發期1.1. 導電劑是碳納米管材料最常見應用場景碳納米管是一種新型的碳結構材料,微觀外形是同軸圓管,管壁為數層呈正六邊形 結構的碳原子。徑向尺寸(沿管)為微米量級,軸向尺寸(橫截面)為納米級,因 此被稱為碳納米管。
  •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體系基礎,這篇文章看完就全明白了!
    在眾多的電池體系中,如圖1所示,最吸引人的當屬鋰電池,包括傳統的鋰離子電池、新型的鋰空氣電池和鋰硫電池。目前鋰電池中正極材料的實際容量普遍偏低,成為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對於目前常見的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結構及工作原理的認識,有助於我們理解和把握鋰電池中的核心問題和鋰電池的發展動態 。
  • 前瞻技術情報2-新能源和新材料
    科學家研發新陰極製備法 或讓鋰硫電池取代鋰離子電池概要: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納米生物實驗室(NBL)科學家研發出新方法製備下代鋰硫電池陰極,簡化鋰硫電池陰極耗時且複雜的生產 創新:研究人員在添加硫之前,先構建了碳支架,得到一種3D互聯多孔納米材料。
  • 大連化物所:通過納米反應器的電催化效應構建高性能的鋰硫電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微納米反應器與反應工程學研究組(05T7組)劉健研究員團隊與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組(DNL21T3)吳忠帥研究員團隊通過分子水平的設計,開發了一種Fe1-xS修飾的納米反應器
  • 韓國配裝新型鋰硫電池的EAV-3無人機完成飛行測試
    據businesskorea網站2020年9月10日報導, 9月10日,韓國電池研發製造企業LG Chem公司宣布,配裝該公司新型鋰硫電池的EAV-3無人機成功在平流層完成了飛行測試。
  • 新型鎂基雙離子電池面世
    來源:科技日報6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來自該研究院等單位的研究人員,成功研發出了一種基於不溶性有機負極材料的新型鎂基雙離子電池(Mg-DIB)。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頂級能源材料期刊《能源存儲材料》上。
  • 中國新型能源材料發展戰略
    材料技術的進步是動力電池水平提升的基礎,以三元電池為例,目前正處於低鎳向高鎳的轉化期。美國少數企業壟斷了高容量富鋰和低鈷/無鈷正極材料的技術專利,德國、日本和韓國的少數企業在高鎳低鈷三元電池材料中佔據優勢地位,日本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美國3M公司等擁有矽基負極材料的關鍵專利技術。我國正負極材料和電池產能已是世界第一,但核心專利技術仍然缺乏。
  • WNEVC 2020 | 北京理工大學吳鋒:新型綠色智能二次電池將伴隨我們...
    2.為創建高比能二次電池新體系,本團隊提出採用輕元素、多電子、多離子反應體系實現電池能量密度跨越式提升,打破了單電子反應(n=1)的思維定式,研製出能量密度為651 Wh/kg的多電子鋰硫電池。3.發展了新一代動力電池的共性技術,包括:陰陽離子協同電荷補償機制與相關材料技術、電池安全技術、長壽命柔性電池技術、反應界面構建與調控技術、電池回收技術、低成本電池材料與技術。
  • 美國科學家研發新型陰極材料 或開啟無鈷電池的新世界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電池陰極系列,有可能取代鋰離子電池中常用的昂貴的鈷陰極。眾所周知,鈷在當今鋰電池的性能中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隨著全球可攜式電子設備以及電動汽車的需求日益增長,鋰離子電池已逐漸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鈷這種材料十分稀缺,而且開採過程十分危險,還常常會破壞自然景觀和水源供應。因此,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尋找一種低成本的替代材料。
  • 科普 新型多孔材料——泡沫金屬
    工業中的多孔介質按尺寸可分為微納尺度多孔介質與大孔尺度多孔介質,它們特性迥異,適用的研究理論也不同。大孔尺度多孔介質基本有四種:不同形狀顆粒的、不同通道形狀蜂窩的、不同編織方式絲網的與不同材料泡沫的。多種多孔結構特性的比較作為泡沫類的大孔尺寸多孔介質,泡沫金屬是一種的新型金屬材料,它具有優於其它三種多孔結構的特性,已被廣泛地應用於航天、航空、運輸、環保、能源、生物等各種高科技領域及一般工業領域。
  • 科學家研發出一種新型鎂基雙離子電池—新聞—科學網
    該項目有望為發展新型鎂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及器件提供新思路。 鎂很好,但如何用? 以鋰電池為例,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中正極材料為含鋰化合物,石墨作為負極材料,在充電的過程中,鋰離子從正極材料中脫嵌出來,通過電解液傳輸進入到負極材料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在放電時,負極的鋰離子則會脫離出來,通過電解液再次回到正極材料中。
  • 【正極材料周報】2020年中國鋰電池行業正極材料年度競爭力品牌...
    2020年中國鋰電池行業正極材料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寧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長遠鋰科股份有限公司、貴州振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德方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湖南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有限公司。
  • 矽納米線、無鈷高鎳、乾電極……特斯拉「電池日」將公布哪些新技術?
    2019年9月,特斯拉電池合作夥伴JeffDahn團隊發布論文指出,相比普通的鋰電池只能提供1000-2000次的放電循環,百萬英裡電池放電1000次後,還有95%的壽命,放電4000次後還有90%。值得注意的是,「百萬英裡」電池道路上並非只有特斯拉。
  • 新型顏料型墨水和納米多孔像紙
    新型顏料型墨水和納米多孔像紙 2006年09月01日 00:00作者:王琛編輯:王琛     HP Photosmart Pro B9180 照片印表機,是專為職業攝影師和高級攝影愛好者設計的全新顏料型墨水印表機
  • 利用碳納米管網製成新型電池隔膜讓電池變得更加安全
    打開APP 利用碳納米管網製成新型電池隔膜讓電池變得更加安全 佚名 發表於 2020-03-16 14:09:23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納米工程師開發了一種安全特性,可以防止鋰金屬電池在內部短路時迅速升溫並著火。
  • :本徵結構穩定的釩基正極材料助力水系鋅離子電池
    【工作介紹】近日,山東大學熊勝林和奚寶娟課題組首次報導了一種鋅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通過採用一步水熱合成法製備了一種水合鋇離子穩定的釩酸鋇作為AZIBs正極材料,通過精準調整鋇源的量得到三種結構的釩酸鋇納米帶:Ba1.2V6O16·3H2O, BaV6O16·3H2O (V3O8-type)和BaxV2O5
  • 研究開發新型材料,以汗水助力可穿戴
    然而,傳統的吸溼材料,如沸石和矽膠,吸水率低,塊狀固體結構使它們不適合吸收水分從汗液蒸發。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明了一種新型薄膜,相較於傳統的吸溼材料,國立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新型吸溼膜吸收的水分是傳統材料的15倍,速度是傳統材料的6倍。
  • 上海矽酸鹽所在鋰氧氣電池碳基複合正極載體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目前,包括多孔碳、納米碳管和石墨烯等在內的碳材料是二次鋰氧氣電池研究中普遍使用的正極載體。因此,提高碳基正極的抗氧化性和電化學穩定性是解決此類問題的基礎要素。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張濤研究員團隊提出碳骨架和超薄非碳皮膚層相結合發展穩定的碳基複合正極載體的思路。該研究團隊以多壁碳納米管、金屬鈦粉和碘為原料,通過氣相外延生長方法控制多壁碳納米管表面sp2雜化碳層的反應程度,由外向內地將碳納米管壁逐層轉化成TiC表面層。
  • 無鈷電池/果凍電池 蜂巢能源電池日發布多項黑科技 - 新聞詳情...
    電池熱失控解決方案 蜂巢能源針對電池安全問題發布了熱失控系統性解決方案,並將該方案命名為「冷蜂」。冷蜂熱失控系統性解決方案是通過材料、電芯、電池包和監控系統四個層級的創新和協同,保證電池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