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人們在滿足物質需求後,便開始追逐精神上的需求。公路車這項運動便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可是伴隨而來的就是車架尺寸的問題。
眾所周知,公路自行車是一項要求很高的運動,因為車手必須在較長的時間範圍內保持相同的一種姿勢。因此,自行車的幾何尺寸對每一位公路車選手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然而決定一臺公路車是否適合你,下面幾個因素小編覺得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首先要了解你自己的身體
有許多萌新看見大環賽裡的pro們帥氣的高落差就盲目去追求,那麼換來的肯定是腰酸背痛。
由此看來適合別人的不一定就適合自己,所以說在小編眼裡,了解自己身體是極為重要的(職業車手正是因為對自己的身體十分了解才敢使用這般大落差)。
一般來說我們需要了解的方面有兩個:
1、「硬體設施」:所謂「硬體設施」便是指個人的身高、臂展、跨高等一些先天性的條件。
2、「軟體工程」:這個就更好理解了,所謂!「軟體工程」則是指個人的身體柔韌性、核心肌群等一些後天可以改變的條件。
這兩個方面就基本上確定你大概騎多大尺寸的車,以及是否能駕馭得了高落差。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進行下一個步驟了。
其次要對車架有充分的了解
當你確定好了車架大概的尺碼下一步要做的肯定是去找它的車架幾何圖
這時肯定有小白會問到「天哪!我要確定這麼多數值嘛?」。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這裡,小編想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在不考慮操控性等方面,影響到我們騎車姿勢的只有我們與自行車接觸的三個部位,也就是說只要確定如下三個點的位置關係,就可以得到最適合自己的騎行姿勢
雖說這樣看起來只需測量三個數值,可是為了方便測量,我又將這個圖改進了一下,如下:
這樣看來,我們只需要測量以上四個數值,便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車架。
對於如何找到這四個數值。網上已有太多的方法,小編在這裡不再做贅述。但還是友情提醒一下,如果有經濟條件的話,最好做一次fitting。
最後,小編想給大家在選擇車架時做一些建議:
1、 當你身高徘徊在兩個車架大小之間時,如果車架為壓縮管型選大的,如果為水平管型選小的。
2、 切記不要盲目跟風,用別人的設定來匹配自己。
3、 沒有修長的四肢卻想駕馭高落差的,去鍛鍊自己的核心肌群和柔韌性吧
PS:頭一次發文章,望多多鼓勵,求贊求轉發喲(^U^)ノ~YO
以上觀點均為小編的個人觀點,如有疑問歡迎隨時提問
(圖片素材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