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和蘭精集團共同發布了《循環時尚:中國新紡織經濟展望》報告。本報告首次從全產業鏈的視角出發,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循環轉型的現狀、良好實踐和挑戰進行了全景式掃描,並基於國際循環時尚發展趨勢,對行業循環發展的願景、機遇進行展望。
循環時尚是不同利益相關方為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正在積極推進的產業系統解決方案——按照循環經濟的原則,讓纖維、紡織品和服裝在設計、生產、使用和循環的過程中發揮最大價值,減少資源的消耗和廢棄物的產生,重塑更負責任、更具韌性的產業未來。
在國家循環發展戰略的引領下,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循環轉型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並初步形成了自身循環發展的基本特徵。原材料結構優化、製造環節資源利用率提升、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是行業循環實踐的三大重點領域。
具體的,中國循環再利用纖維加工比重不斷上升。
近年來,設計和消費環節也呈現出有利於產業循環轉型的新趨勢。綠色設計相關實踐逐步增加,可持續消費趨勢也開始逐漸顯現,部分消費者開始轉向綠色紡織服裝消費。2019年對5002名消費者消費意識的調研顯示,超過67%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可持續產品,約26%的消費者表示不止關注且會特意購買。消費者對於二手服裝/服裝租賃等的消費意識也在提升,一些新商業模式如租賃、共享、二手轉賣等服務也開始興起。
但整體而言,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由於體量和規模大、產品種類多、產業鏈長,循環轉型仍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循環實踐包括不可再生原材料的替代規模、製造環節的資源利用水平、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再利用、基於循環經濟原則的設計和消費等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間。隨著資源和環境壓力日趨緊張,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加速循環轉型,擴大相關實踐的規模,勢在必行。
加速行業循環轉型,需要從技術、政策、市場、意識等不同維度採取針對性的措施,並統一循環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明確各利益相關方的主體責任,推動產業鏈上下遊各環節的共同協作。《循環時尚:中國新紡織經濟展望》提出了中國新紡織經濟願景,以及基於原材料、設計、製造、消費和廢棄後環節開展系統轉型的五大目標建議。
具體包括:
目標 1. 進一步優化原材料結構,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
目標 2. 轉向基於循環經濟原則的紡織品設計。
目標 3. 進一步提升製造過程的資源利用效率。
目標 4. 創新商業模式,擴大綠色消費。
目標 5. 促進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提質升級。
2020年10月21日,在國際紡織織造商聯合會2020年會「可持續性和循環經濟」環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閻巖介紹了報告的核心發現。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閻巖指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正在加快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產業體系,此次研究對中國產業未來的機遇進行了詳細闡述和展望,相信能為產業探索循環發展之道提供有益的參考。」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循環時尚倡議」項目負責人Francois Souchet指出:「循環時尚為產業應對廢物和汙染問題,為長期更具活力的發展創造了機會。《循環時尚:中國新紡織經濟》的發布標誌著一個激動人心的裡程碑。「
奧地利蘭精集團北亞區高級行政副總裁胡堅:
只有通過與產業鏈上下遊的充分協作才能實現我們在可持續和循環發展方面設定的目標,因此蘭精非常高興參與此次《循環時尚:中國新紡織經濟展望》的合作研究和報告的編制工作。
作為全球時尚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循環轉型是全球循環時尚未來的關鍵,並將深刻影響其進程。一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另一方面,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紡織服裝消費市場之一, 是許多知名時尚品牌和企業的前三大市場。新中產階級群體的擴大以及消費觀念的升級將進一步釋放紡織服 裝的市場潛力和可持續消費的產業驅動力。
發展循環經濟是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在環境愈趨複雜的新時期,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不同利益相關方包括政府部門、企業、設計師、協會和研究機構以及消費者更應在共同的循環發展願景下,立足於全球價值鏈,進行更大規模和更深層次的協調與合作,抓住新的增長機遇,構建更具韌性的產業價值鏈。
(責任編輯 :傅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