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循環時尚產業報告發布:呼籲共同推動紡織服裝行業循環發展

2020-12-12 中國經濟網

  2020年10月20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和蘭精集團共同發布了《循環時尚:中國新紡織經濟展望》報告。本報告首次從全產業鏈的視角出發,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循環轉型的現狀、良好實踐和挑戰進行了全景式掃描,並基於國際循環時尚發展趨勢,對行業循環發展的願景、機遇進行展望。

  循環時尚是不同利益相關方為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正在積極推進的產業系統解決方案——按照循環經濟的原則,讓纖維、紡織品和服裝在設計、生產、使用和循環的過程中發揮最大價值,減少資源的消耗和廢棄物的產生,重塑更負責任、更具韌性的產業未來。

  在國家循環發展戰略的引領下,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循環轉型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並初步形成了自身循環發展的基本特徵。原材料結構優化、製造環節資源利用率提升、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是行業循環實踐的三大重點領域。

  具體的,中國循環再利用纖維加工比重不斷上升。

  近年來,設計和消費環節也呈現出有利於產業循環轉型的新趨勢。綠色設計相關實踐逐步增加,可持續消費趨勢也開始逐漸顯現,部分消費者開始轉向綠色紡織服裝消費。2019年對5002名消費者消費意識的調研顯示,超過67%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可持續產品,約26%的消費者表示不止關注且會特意購買。消費者對於二手服裝/服裝租賃等的消費意識也在提升,一些新商業模式如租賃、共享、二手轉賣等服務也開始興起。

  但整體而言,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由於體量和規模大、產品種類多、產業鏈長,循環轉型仍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循環實踐包括不可再生原材料的替代規模、製造環節的資源利用水平、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再利用、基於循環經濟原則的設計和消費等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間。隨著資源和環境壓力日趨緊張,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加速循環轉型,擴大相關實踐的規模,勢在必行。

  加速行業循環轉型,需要從技術、政策、市場、意識等不同維度採取針對性的措施,並統一循環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明確各利益相關方的主體責任,推動產業鏈上下遊各環節的共同協作。《循環時尚:中國新紡織經濟展望》提出了中國新紡織經濟願景,以及基於原材料、設計、製造、消費和廢棄後環節開展系統轉型的五大目標建議。

  具體包括:

  目標 1. 進一步優化原材料結構,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

  目標 2. 轉向基於循環經濟原則的紡織品設計。

  目標 3. 進一步提升製造過程的資源利用效率。

  目標 4. 創新商業模式,擴大綠色消費。

  目標 5. 促進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提質升級。

  2020年10月21日,在國際紡織織造商聯合會2020年會「可持續性和循環經濟」環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閻巖介紹了報告的核心發現。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閻巖指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正在加快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產業體系,此次研究對中國產業未來的機遇進行了詳細闡述和展望,相信能為產業探索循環發展之道提供有益的參考。」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循環時尚倡議」項目負責人Francois Souchet指出:「循環時尚為產業應對廢物和汙染問題,為長期更具活力的發展創造了機會。《循環時尚:中國新紡織經濟》的發布標誌著一個激動人心的裡程碑。「

  奧地利蘭精集團北亞區高級行政副總裁胡堅:

  只有通過與產業鏈上下遊的充分協作才能實現我們在可持續和循環發展方面設定的目標,因此蘭精非常高興參與此次《循環時尚:中國新紡織經濟展望》的合作研究和報告的編制工作。

  作為全球時尚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循環轉型是全球循環時尚未來的關鍵,並將深刻影響其進程。一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另一方面,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紡織服裝消費市場之一, 是許多知名時尚品牌和企業的前三大市場。新中產階級群體的擴大以及消費觀念的升級將進一步釋放紡織服 裝的市場潛力和可持續消費的產業驅動力。

  發展循環經濟是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在環境愈趨複雜的新時期,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不同利益相關方包括政府部門、企業、設計師、協會和研究機構以及消費者更應在共同的循環發展願景下,立足於全球價值鏈,進行更大規模和更深層次的協調與合作,抓住新的增長機遇,構建更具韌性的產業價值鏈。

(責任編輯 :傅雲鵬)

相關焦點

  • 循環時尚報告發布:中國時尚產業可以為全球循環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和蘭精集團近日共同發布《循環時尚:中國新紡織經濟展望》報告。該報告首次從全產業鏈的視角出發,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循環轉型的現狀、良好實踐和挑戰進行了全景式掃描,並基於國際循環時尚發展趨勢,對行業循環發展的願景、機遇進行展望。
  • 循環時尚:中國新紡織經濟展望報告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和蘭精集團在2020國際聯年會期間共同發布了《循環時尚:中國新紡織經濟展望》報告。作為全球時尚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循環轉型是全球循環時尚未來的關鍵,並將深刻影響其進程。
  • 推動循環經濟融入時尚行業,首份《循環材料指南》出爐
    美國非盈利組織 Fashion Positive 發布了首份《Circular Materials Guidelines(循環材料指南)》,以幫助成衣,鞋履和面料行業了解循環面料相關的知識,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
  •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三大年度榜樣揭曉
    在歲末年初之際,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繼續以媒體的視角回望行業發展軌跡,連續第十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並在十年之際,首次隆重推出年度」科技驅動榜樣」、「時尚引領榜樣」、「可持續發展榜樣」。
  • 推動膠東半島國際時尚產業發展!第20屆青島國際時裝周發布共同宣言
    在東方時尚季·第20屆中國(青島)國際時裝周閉幕式上,由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牽頭,青島、威海、煙臺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和青島市青年時尚產業發展促進會等協會組織,中紡億聯、紡織谷、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等時尚園區,以及青島即發集團、青島雪達集團、青島酷特智能、恆尼智造(青島)、迪尚集團、威海市聯橋國際合作集團、山東舒朗服裝服飾公司,山東耶莉婭服裝集團、青島環球服裝、青島海凡易美等膠東半島重點服裝服飾企業聯合發起的
  • 一周資訊|微博日活躍用戶數達2.29億、二手市場持續增長、首份中國循環時尚產業報告發布
    ,時尚藝術平臺Flying Blind+、時尚藝術青年社區Z Community 共同發起的起「破·象」時尚藝術展覽項目將於上海BFC外灘金融中心舉辦。項目分為時裝藝術展、論壇、時裝發布等多個板塊,時堂創始人林劍、時尚零售專家冷芸、時尚產業記者黃迪等人皆出席相關論壇,Staffonly、Pronounce等品牌則參與發布最新系列設計。
  •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產業園區(平臺)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產業園區(平臺) 2020-01-13 11:20:41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歲末年初,本刊以媒體的視角回望行業發展軌跡,連續第十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
  •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新聞事件
    年,國際環境複雜多變,紡織服裝行業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與此同時,國家大力發展製造業、「一帶一路」倡議等為行業帶來諸多發展機遇。  這一年,紡織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化改革,堅持高質量發展。這一年,「科技、時尚、綠色」的行業新定位、新標籤,被紡織人進一步落實。作為時代風採的見證者,《紡織服裝周刊》梳理行業大事,記錄精彩瞬間,勾畫發展脈絡,為讀者提供參考。
  • 2020中國(虎門)紡織面輔料交易會今天召開,助力虎門服裝產業發展
    為促進區域性產業合作和供應鏈可持續發展,協助華南地區及周邊服裝企業精準對接,今天(5日),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與東莞市虎門服裝服飾產業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國家紡織面料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檢測中心、虎門服裝技術創新中心、東莞市順瑞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2020中國(虎門)紡織面輔料交易會在東莞市虎門鎮順利開幕。
  •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全生命周期評價工作組」 正式成立
    作為2020年中國紡織大會的五大板塊之一,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年會於12月22日在中國山西太原成功舉辦,會上「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全生命周期評價工作組」正式宣布成立「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全生命周期評價工作組」將共同開展紡織產品LCA評價體系和工具的構建工作,調查研究並開發紡織產業鏈全生命周期材料環境資料庫和應用案例,實現紡織及相關產品碳足跡、水足跡、化學品足跡在內多項環境指標的標準化測定和生態分析,通過產品視角的科學方法分析企業和產品節能減排降碳以及供應鏈環境管理等方面的優化路徑,強化產業鏈與價值鏈雙向協同綠色治理。
  • 全力推進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全力推進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殷美根主持召開全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座談會 發布時間:2020-12-04 06:27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疫情之下紡織服裝行業需要適應全新的世界,看中國紡織如何以四個新...
    為讓全球同行了解中國紡織工業現狀及未來發展,會議設置了「中國紡織工業的未來」議題,邀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從疫情之下紡織服裝行業如何發展、變局下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新變化等幾個角度展望中國紡織工業的未來。
  • 2021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紡織服裝製造指以紡織面料為主要原料,經裁剪後縫製各種男、女服裝,以及兒童成衣的活動。包括非自產原料製作的服裝,以及固定生產地點的服裝製做。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未來發展前景1.國家戰略和利好政策2016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紡織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間,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6%-7%;
  • 「步魚計劃」系列二:暢通產業鏈循環,以靜制動穩發展
    未來,柯橋將繼續依託紡織產業優勢,以「步魚之靜」推動柯橋紡織強鏈補鏈,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以「步魚之專」深入行業細分領域,做精做專產品,以靜制動,跑出行業「加速度」。  柯橋區是中國紡織生產能力最大的產業集群基地,擁有紡織產業鏈最完整、紡織產能最強、專業市場最大三個「中國之最」,建立了包含上遊的聚酯、化纖原料,中遊的織造染整,下遊的服裝、家紡和輕紡市場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和市場產銷體系。完整的產業鏈是優勢,但產業鏈環環相扣,一個環節阻滯,上下遊企業都將受到影響。那麼,柯橋紡織產業是如何暢通循環、協同發展的呢?
  • 孫瑞哲:上半年紡織服裝業發展現狀與下階段中國紡聯的主要工作
    相關工作的開展為打通行業難點、堵點,暢通產業循環做出了重要貢獻。在行業共同努力下,4月初,全行業生產供給能力及產業鏈運行基本恢復正常,重點產業集群規下企業開工率達85%以上。行業的復工復產,有效保障了民生物資的充分供給和社會經濟就業的基本穩定。
  • 多色彩纖+循環再生纖維,華欣讓纖維改變生活紮實落地
    本次活動以走進華欣工廠+紡織可持續趨勢講座+產品發布的創新形式,讓上下遊企業對紡織行業產品創新及可持續發展理念進行充分交流,有效提升了紡織產業鏈的高質量聯動效果。  趨勢引領  自2012年起,經過八年的時間,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活動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成為了中國化纖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引領中國纖維在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時尚跨界、國際影響力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讓「中國纖維」這一公共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整體競爭力大大提高。
  • 2020首屆西部服裝博覽會暨第四屆中國(成都)時尚產業大會即將盛大...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7日電 (吳平華 )由四川省民政廳、四川省工商聯、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成都市博覽局指導,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政府、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政府支持
  • 年度盤點|2018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特色集群
    江蘇省常熟市-- 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中國休閒服裝名城、中國羊絨製品名城發展亮點:江蘇省常熟市是"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中國休閒服裝名城",江蘇常熟服裝城不僅是中國最大的服裝專業流通市場,也是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迪卡儂等探索循環利用新模式!中紡聯環資委啟動「舊衣零拋棄」品牌...
    ,促進廢舊紡織品中再生產品的回收、分揀、生產、採購 循環利用體系的建設,1月6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促進委員會(以下簡稱:中紡聯環資委)主辦,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支持,並聯合服裝品牌和行業龍頭企業共同開展的 「舊衣零拋棄」品牌行動——Decathlon迪卡儂·東隆舊衣回收公益捐助啟動儀式在上海迪卡儂外高橋旗艦店舉行,此次是迪卡儂品牌舊衣物回收高值化利用循環模式產業試點項目
  •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創新企業
    歲末年初,本刊以媒體的視角回望行業發展軌跡,連續第十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並在十年之際,首次隆重推出年度「科技驅動榜樣」、「時尚引領榜樣」、「可持續發展榜樣」,與「十大新聞事件、十大年度人物、十大創新企業、十大優勢品牌、十大特色集群、十大產業園區(平臺)、十大活力市場、十大裝備先鋒」榜單共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