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的矛盾與現實

2021-02-20 半佛仙人

今晚和朋友吃飯的時候,突然聊到了彩禮這個話題。

主要是最近因為彩禮引發的熱點事件比較多,國慶期間又是結婚的旺季,彩禮問題出現的過於頻繁。

在我看來,彩禮問題處理起來很麻煩不假,但其原理並不複雜,甚至過於簡單直接。

注意,簡單直接不代表難度低,實際上彩禮只是表象,彩禮背後體現的婚姻雙方的博弈矛盾才是真正的問題。

我覺得,彩禮問題的核心是4個矛盾,以及矛盾背後的價值觀差異的問題。

第一個矛盾,是價值對等矛盾。

這裡其實是估值的標準問題。

一般能夠被拿出來說事兒形成熱點的彩禮問題,往往涉及單方面的榨取。

假如是一方出XX萬彩禮,一方出XX萬嫁妝,都給小兩口,雙方以母公司入股的形勢成立分公司,這種情況下,其實不太會產生矛盾,大家都出錢嘛。

即使雙方在這個過程中有一方稍微吃點虧,往往也不會太計較,畢竟結婚是一件好事兒。

在這個時候,大家達成交易,其實是不存在對對方的估值問題的,因為雙方投入了一樣多的錢。

如果真的有估值問題,那其實都不會走到這一步。

當大家因為彩禮鬧起來的時候,一定是一方覺得自己吃大虧了,人不患多寡而患不均。

可能是男性覺得這個錢是白白給女方家裡了,這筆錢並沒有有來有回,而是【消費】,這也是所謂【賣女兒】說法的根源。

當然,兩個人的感情必然不是消費,但涉及到雙方家庭的【婚姻】時,這就是一筆交易,說是【消費】其實是有合理性的。

注意,有合理性不代表正確。

也可能是男性覺得對方有反饋,但是這個反饋是不對等的,且不對等幅度很大,大約等於幾十萬對比幾床鍋碗棉被的差價。

這時候,能不能接受這個差價,就變成了對對方的價值認同,坦率的說就是覺得對方值不值這個錢。

以及自己能不能掏得起這個錢,或者掏出這個錢的代價是不是高出了對方的價值。

遺憾的是,但凡能鬧起來,本質上就是覺得不值。

注意,這是主觀上的不值,不是客觀上的,一個人客觀上值不值那其實是市場行為,市場上有很多場景會給出估值,例如職場,會所,高利貸。

主觀上值不值,取決於雙方日常的感情基礎以及溝通頻繁度,能為彩禮弄到難看的不行的,大多數都是雙方本身就存在溝通問題,或者雙方本身三觀就是不一致,只是最終在資產併購的最後一步弄崩了而已。

嚴格來說,這不是壞事兒,這其實是好事兒。

畢竟能用分手解決的問題,不要鬧到離婚甚至孩子歸屬那麼麻煩。

第二個矛盾,是男女地位的矛盾。

為什麼都要結婚了,還要為彩禮這筆錢爭來爭去?

上面我們說了是因為估值談不攏,那麼估值的更底層是什麼?

是男女地位的不對等,當你所處的地位不對等的時候,你對於估值的理解必然是不對等的。

婚姻中,到底誰更吃虧?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因為雙方各有各的吃虧。

男方的吃虧之處在於結婚的各種投入,也就是會為小公司的注資承擔成本。

女方的吃虧之處在於離婚的社會束縛,也就是會為小公司的註銷承擔成本。

你得承認,這個社會對男人是嚴苛的,一個沒有金錢和權力的男人,很大程度上就是沒有價值的,為什麼這個社會很多人提剩女,但很少人提剩男?

因為價值不夠的男人不能結婚是被公認的,沒有人在意這些剩男。

但你也得承認,這個社會對女人也是嚴苛的,一個女人面對職場的時候,必然是有歧視的,同一個崗位如果不是對穩定性和細心度有極高的要求,大概率是更傾向於要男人的,為什麼?因為女人最多可以當男人用,男人可以當畜生用。

至於什么姨媽懷孕之類的,就更不用說了。

而那些對穩定性和細心度有要求的工作,本身待遇和權利都不行,尤其是運營類和行政類。

換句話說,這個世界要歧視,是都歧視,只不過針對男女歧視的點不同。

回到婚姻這個場景,更加明顯。

一個男人只要有錢有事業,社會對於他的兩性關係以及婚姻的寬容度極高,同樣是渣人行為,男明星的容忍度就是要比女明星高,高不止一個等級。

這種寬容並非只是來自男人,很多女人的慕強也是很足的。

一個女人最高的價值就是結婚前,一旦有了離婚,那麼看她的眼光就不對了,如果還有個孩子,那麼就更不對了。

這種歧視也並非單純來自男人,很多女人嚼自己同性舌根子也多了去了。

我不去評價好壞,我只說這是事實。

基於這種事實性的地位矛盾,在婚姻場景中,女方只要不傻,勢必對於佔便宜是有需求的,畢竟吃虧是實實在在的。

我不是說男人的青春不值錢,而是一段婚姻結束的時候,女人吃虧確實是吃了更多,不管是性別還是生育還是社會輿論,所以她們以及背後的家庭想要婚前拿補償,也就是彩禮。

從這個角度看,就能解釋為什麼很多女方的要價在男性眼中是不可理喻的。

一切不可理喻,歸根究底是來自於自己沒有在其中獲利。

第三個矛盾,小家庭關係和大家庭關係的矛盾。

這個矛盾其實被提起的不多,但我覺得這個矛盾非常重要。

我們都說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情。

那麼問題來了,小家庭和大家庭的關係,要怎麼界定。

講白了,假如男女結婚形成了一個小家庭,那麼他們和自己各自原生家庭的關係與自己小家庭的關係孰輕孰重?

這個沒有正確答案,直接考驗價值觀。

有的男女直接私奔,那就是把小家庭凌駕於大家庭之上,他們也不會遇到彩禮問題,因為大家都鬧掰了,但有可能會遇到現實問題,畢竟大家庭的存在是有遮風擋雨的效果的,麵包和愛情大部分人都不敢說兩全。

有的男女那就是男的媽寶女的沒主見,乾脆讓雙方父母鬥法談錢,那你們有感情,雙方父母沒感情(他們要是有感情才有鬼了),大家可不就是談交易麼。

然後談不開心之後,再給自己孩子抱怨,弄得自己孩子也不開心,最後大家完犢子。

有的男女會背叛自己大家庭的利益,全心全意投入到小家庭,這種操作看似偉大,但從商業經營的角度,並不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這建立在對方也要和自己一樣付出的前提下。

一旦對方不當人,那麼自己就滿盤皆輸。

所以彩禮就成了一種囚徒博弈,誰不當人,誰就不會輸(當然也不一定贏)。

所以大家都開始指責對方不當人。

第四個矛盾,自由戀愛和宗族觀念的矛盾。

這裡的宗族觀念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家庭內部男女不對等,第二部分是地方習俗以及宗族觀念。

家庭內部很好解釋,有一個專屬的名詞,叫做【扶弟魔】,針對的就是有的地方重男輕女,嫁女兒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從對方家裡弄來錢給自己兒子用,這時候,操作的本質就是賣女兒。

宗族觀念也很好解釋,不同地方對於彩禮要不要,怎麼要,要多少,其實是有很多約定成俗的規矩的,有的地方流行雙方都不弄彩禮嫁妝,有的地方流行嫁妝不提彩禮給足,有的地方流行彩禮給多少,嫁妝加多少回禮,這些不一定是對的,但一定是契合當地的。

這套習俗自古傳下來就是如此,並且是基於古代夫妻雙方大概率是同一地區的人,並且父母包辦婚姻居多,所以針對這套習俗的挑戰極少。

大家都是這麼做的,就沒有人有意見了,不患寡兒患不均。

而到了現代,主流已經是自由戀愛,外地上大學特別常見,跨區域婚姻比比皆是,這時,衝突就產生了。

你們當地的破東西,憑什麼要我認?

你那有習俗,我這也有習俗,憑啥要按照你的習俗來?

此時,由於很多男女又都是獨生,又都是寶貝,那就進一步加大了衝突。

誰將就誰呀?別逗了。

於是,就開始炸裂了。

這看似是男女對戰,實際上是不同文化的對戰,所以往往雙方都是理直氣壯,特別刺激。

寫到這裡,我不禁感嘆,果然不談戀愛,屁事沒有。

相關焦點

  • 四年的感情抵不過兩萬塊錢的彩禮,美好的愛情最後敗給了現實
    愛情自古以來一直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話題,身無彩鳳雙飛翼,身有靈犀一點通,最美好的愛情故事,對愛情再多的嚮往,最後都抵不過無情的現實,現實可以摧毀一切,包括那些弱不禁風的感情。一對情侶因為彩禮錢,最後把四年的感情毀之一炬,當初說好的88000的彩禮錢,對今天這個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的社會,3000多萬人面臨著單身生活,也就意味著他們可能要光棍一輩子,有個女朋友也許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件幸福而又美好的事。有多少人在為了尋找女朋友而惆悵發愁?
  • 新娘回應內衣不合身拒絕接親:談彩禮始就有矛盾,迎親當天雙方發生...
    小羅說,從開始納彩禮,兩家就有矛盾,到後來新郎買結婚穿的衣服,沒有完全徵詢新娘意見,拿錢給雙方父母買衣服等事宜,雙方溝通上都不是很順暢,因此導致矛盾積壓。「我自己性格太自我保護,沒有安全感,我覺得他們不尊重我,沒有把我當一家人,後來拿一萬買衣服,要買父母的,我的,就說一萬不夠,對方就說,要結就結,不結就算了,語氣太生硬了,這個我心裡肯定不舒服。我就給父母講了,雙方就有了這種矛盾點。」
  • 李嘉銘家境曝光,替父治病沒積蓄買房,劉泳希父母拒收彩禮很現實
    真人秀《婚前21天》記錄了4對明星夫妻籌備婚禮的全過程,其中90後新人演員李嘉銘、劉泳希的備婚過程異常艱難,暴露了婚姻的現實面,是現實很多小情侶的真實寫照。俗話說「沒有獲得父母認可的婚姻是不完美的」,沒車沒房沒錢的李嘉銘想要搞定劉泳希父親又遇阻礙。
  • 結婚彩禮的這6個問題太現實,看到第2個就徹底懵了
    隨著物質生活的富足,拜金思潮的興起,彩禮的數目成為女兒「身價」的象徵,出現了「萬紫千紅一片綠」等荒誕的新式陋習,嫁女兒收彩禮變成了女方父母賺錢的工具,謀利的手段。小武今天是分享一下結婚彩禮的6個現實問題。1.訂婚錢是什麼?和彩禮有什麼區別?
  • 給了彩禮卻沒有結婚,彩禮和禮物怎麼要回
    前言:彩禮是中國古代婚嫁習俗之一,又稱訂親財禮、聘禮、聘財等。中國舊時婚姻的締結,有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互相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一段時間,彩禮和與彩禮相關的訂婚和婚約都受到了批判,曾一度被廢止,但在民間始終頑強存在。
  • 網傳男子因彩禮暴打女友,彩禮到底該不該要?
    總之關於彩禮的爭議一直沒有停過。雖然現在提倡簡約適當的婚俗禮儀,但因為彩禮問題而無法步入婚姻的現實情況仍然很多。今天想以一種對話的形式,從不同角度探討一下關於彩禮的幾個問題。觀點提要:彩禮多,女方才不會被輕視。��「收彩禮其實要的是一個態度,人在面對生死和面對錢的時候最能暴露本性。我覺得彩禮直接決定我女兒以後在婆家的地位,不管別人要多少彩禮,反正我認為要根據女兒婆家的經濟條件使勁要彩禮,要到他們心疼肉疼但在承受範圍之內,這樣女兒嫁過去才不會被輕視。」
  • 彩禮和嫁妝,到底該如何定義?
    存在即為合理,但是合理的存在遇上了不合理的要求,往往就成了矛盾激化的原因。近期,網上關於2021年《民法典》取消彩禮規定的爭論視頻越來越多,爭執最多的,是男方該不該給彩禮的問題。所謂彩禮,是男方在迎娶女方時所給予女方的一筆財產,而嫁妝,則是女方嫁給男方時,帶來一筆財產。那這兩筆財產,到底該如何支配?作為一個男人,我一直認為,適當的彩禮是合理的,彩禮的存在有一定的意義。
  • 3年愛情20萬彩禮是如何敗給現實?老一輩的那句忠告,果然應驗了
    3年愛情20萬彩禮是如何敗給現實?老一輩的那句忠告,果然應驗了小時候,總是聽到老一輩說:長大以後,你想娶什麼樣的媳婦,就看你的錢包,能不能支撐起你的夢想!這句話的含義,直到踏入社會以後,才真正明白過來。原來所謂的愛情,一定是建立在物質上的。
  • 閨蜜收80萬彩禮,我要50萬不為過?別讓彩禮把婚姻帶偏了軌
    談婚論嫁時,總有很多問題需要直接面對,比如房子、汽車、彩禮,這些問題也最容易成為導火索,甚至會將多年的相處歸結為零。在這些問題中,彩禮成了近年來熱議的話題,特別是在今年頒發的《民法典》中對彩禮和退還彩禮問題的重新規定。那麼彩禮究竟該不該收?彩禮在婚姻中又應該佔據何種地位?要正確理解彩禮的存在,首先我們就要先清楚結婚為什麼需要彩禮?
  • 農村女孩該不該要彩禮?男方家裡越窮,要的彩禮越多,很現實
    不過有一種物價年年都在上漲,也給很多農村家庭造成了極重的負擔,那就是結婚的彩禮,就算在偏遠的山區,彩禮也一點都不比城裡少,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光靠打工是很難負擔的。 不趁結婚前多要點彩禮,結婚後想要錢肯定是不容易了。於是她們就逼著男方家長四處借錢湊夠彩禮,等到結婚後,那些錢都是家長借的,她們一般都不會用彩禮去還債的。 於是在農村就出現了一種怪現象,那就是剛結婚的小兩口花錢大手大腳,甚至還四處旅遊,而家長卻窮的叮噹響,常年在外打工還債。
  • 收你18萬8彩禮、翻倍陪嫁28萬,憑什麼無理取鬧?「婚禮取消」!
    文/芷蘭姻緣永遠是無法預測的,每個人幻想過會遇到怎樣的人,擁有一段如何美滿的姻緣,但現實中姻緣究竟如何,真的沒有人知道。如果現在你單身,也不要著急,因為美滿的姻緣遲早會來,一切早已命中注定。生活中,一念善心起,天堂已誕生;一念噁心起,地獄已現前。其實,婚姻同樣是如此!
  • 娶「二婚女」也要彩禮,大齡剩男無奈的背後,是這三個婚戀現實
    莊蝶曉夢/透過故事看本質一個值得你關注的原創情感號插圖/來源於網絡男多女少有多可怕,男人在婚姻中有多被動,一個現實就能說明一切:二婚女結婚也要彩禮。雖然他有點心不甘情不願,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並且按照女方的要求準備了八萬八的彩禮。關於婚姻,永遠是佔據主動的一方條件,而被動一方只能選擇接受,他沒有選擇的餘地,所以只能妥協。
  • 沂源彩禮現在流行六萬六嗎?
    不過,她也入鄉隨俗,當時的彩禮是三萬一千八。不過,我媽說,最近鄰村有個小夥娶了菏澤媳婦,花了十萬彩禮。有一位有兩個男孩的媽媽說:「壓力很大,還得一碗水端平。但是兩個孩子年齡差得大,肯定到時候彩禮也會不同。怕到時候兩個兒媳婦會鬧矛盾。」曾經的彩禮,只需要60元?
  • 結婚彩禮和嫁妝的區別 嫁妝和彩禮是什麼意思
    現在結婚男方要給女方彩禮,女方要準備嫁妝陪嫁到男方家,這是中國人結婚的傳統習俗,老一輩人會比較了解,年輕一輩就不太理解結婚彩禮和嫁妝了,下面你們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結婚彩禮和嫁妝的區別和意思吧!
  • 定親彩禮如何返還需要考慮哪些因素?法律是這麼規定的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訂婚給付彩禮,並不意味著雙方一定會走進婚姻,即使已經結婚,在婚姻關係存續很短的時間內,雙方就解除婚姻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因彩禮產生糾紛而對簿公堂的現象屢見不鮮。記者梳理4起涉及彩禮糾紛案件,以期通過以案說法、釋法明理,提高人們對婚約財產的認識,減少因彩禮返還而產生的糾紛。
  • 「必須30萬彩禮,我弟也等著結婚」「不好意思,這婚我結不起」
    彩禮自古就有,是流傳下來的習俗,適當的彩禮,我覺得男女雙方都可以接受,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男女比例失調,導致彩禮水漲船高,好多地區的彩禮讓男方都負擔不起,這是不合適的,這種發展的是畸形的。3我跟女友說明了我的情況,她也表示理解,但是她父母那邊的態度非常強硬,非得這個彩禮錢,才能結婚,原因是女友下面還有個弟弟,也快要結婚了,按照她們那裡的習俗,她們也得給女方30萬的彩禮,才能成婚,原來是該死的習俗,這個表面風光的彩禮習俗,就是一個「錘敲釘,釘啄木」的輪迴,而我剛好就是墊底的「木」。
  • 結婚彩禮是必需品,女人不能因為愛情而不要彩禮
    所以對於那些即將結婚或者打算結婚的女人來說,結婚彩禮是必需品,女人不能因為愛而放棄彩禮,那樣太愚蠢。所以一個女人在結婚的時候,彩禮必然是需要的,當然彩禮需要卻也有一個限度,結婚的目的是讓彼此過得更好,而不是損人利己,應該是在彼此都能夠接受的範圍內。
  • 彩禮錢到底是不是婚姻穩定劑 你怎麼看?
    這兩年回老家,討論最多的就是農村的媳婦不好娶,彩禮越來越高。車、房、首飾、現金、產業等。結婚的門檻越來越高。今天咱們就說說為什么女方要那麼多彩禮?彩禮本來是某種儀式的一部分,男方為了表達結婚的誠意,拿出的禮物或者金錢。
  • 「你必須把10萬彩禮當陪嫁還回來,這樣才公平」「婚禮取消」
    因為婚姻很現實,和彩禮和車子房子都有密切的關係。而且在婚姻裡面還存在婆媳關係,而婆媳關係是影響婚姻幸福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能擁有好的婆媳關係,如果不能得到婆婆真正的認可,那麼婚姻生活會因此變得不幸。1.所以在彩禮問題她其實也不好說什麼,因為對方要了10萬的彩禮,雖然這個的10萬對於鍾信家來說並不多,但是對於劉冰清家裡而言。彩禮不管多少,肯定是需要的。彩禮說明了男方家庭對自己女兒的一種態度。鍾信母親也沒有反對彩禮的事情。畢竟這種事情她也沒有理由反對,男婚女嫁要點彩禮也不過分,何況兩個人這麼相愛。
  • 婆家說彩禮先欠著,女生卻把自己存款給男朋友當彩禮,你認同嗎?
    網友問:我把自己的存款給男朋友當彩禮,這樣傻嗎?婆家說彩禮先欠著,女生卻主動把自己的存款給男朋友當彩禮,這是真愛嗎?處於談婚論嫁的狀態,突如其來的未來公公犯病,治療費用高達二十萬,這是否會壓垮兩人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