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一個樣品時,應從下列步驟去做:
一、按承印物材質,確定選用哪一類型油墨,然後再選擇油墨的品牌。
二、根據樣稿判斷,首先選出主色,主色選好後,再看還有什麼顏色,即副色。
三、配色:取出經徹底攪拌的主色後再添加副色,在副色的添加中,一定要小心,要一點一點少量加,等調配的顏色與樣品接近時,再用同一個參數(即目數、感光層厚度相同的網版及同一膠刮硬度等)測試,直到合格。
四、油墨小樣調配工藝方法要點:
1、分析樣搞,確定主色和副色(色頭),用基準色(三原色)按一定重量的百分比選好油墨。
2、配色過程中採用由淺入深(白、黃、橙、紅、紫、藍、青、綠、黑)的原則,尤其著色力強的顏色只能加予定量的70%~80%,當色相接近時,應謹慎添加,準確稱量,主色以100克單位,副色以0.1克精度稱量添加。
3、調色是先調主色,當主色接近時,再調副色,當達到90%左右停加,打樣(必須注意做到均勻調配,攪拌充分)。淺色一般比樣稿深一點,而深色是溼墨比樣稿要淺一點,因為淺色幹後比溼墨更淺,深色幹後一般呈現淺色現象,因幹後偏深。
4、詳細記錄各色墨的用量數據、名稱、代號等。
5、觀看試樣與原稿比較:注意與標樣(樣稿)同材料上的同種工藝參數印刷,應在專用比色箱或無直射光的標準箱下進行比色。
6、修正再比較、確認。
7、放大調配。注意:不同類型的油墨不能混配,必須使用專色溶劑調整黏度等。
五、顏色的測定:
1、光源:同一顏色在不同波長的燈光下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建議在檢測顏色時要使用標準光源,標準光源有D65、D50、A等。
2、電腦檢測系統:因為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的波長,電腦根據感受到的波長檢測出顏色,一般電腦軟片為CIELAB系統,如下圖,根據測定的L、A、B可判斷顏色,計算出ΔE,就可知所配色與標準色的色差。但是L、A、B只能測定顏色,不能測定顏色的飽和度,與實際的顏色有17%~30%的誤差。若配上L、C、H系統,先定下飽和度,再測L、A、B值和L、C、H值,此時,與實際顏色的偏差只有7%~17%的誤差,再測出ΔE的話,僅有0~3%的誤差。因此,只有完整的檢測系統,才能測出高質量的顏色。
3、不同的光源,測出的L、A、B值不同,不同的標準得出的E也不同,現在國際上有兩種標準,一種為英國標準,即CMC,它要求所有顏色的E相同;一種為瑞士標準,不同顏色E不同。
4、在比較顏色時,彩色最好用灰色底,白色用白色底,黑色用啞黑底。
六、調好的油墨印刷時,色彩受網版、刮版、承印物等因素的影響,故印刷打樣時,應將調色打樣參數與客戶提供要求相同的網版參數和承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