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招牌,沒有店幡
甚至連名字都沒有
卻有人在這吃了整整9年
有什麼吃什麼,一點脾氣都沒有
無名卻有愛
充滿人情味的存在著
沒有招牌,沒有店幡,門口更是一點標誌都沒有,即使無數次路過也不會多看一眼,名副其實的無名小店,跟著導航也找不對地方!
但只要是熟客,即使門關上了,也知道敲開門就是熱氣騰騰的吃食,就像媽媽做的一日三餐,簡單樸素,卻怎麼都吃不膩。
充滿了人情味的家庭式廚房,就像是永遠會做好一碗麵等著你來,無名卻有愛,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周邊人的食堂,一吃就是9年。
夫妻搭檔,阿姨善談,熟客個個認得全,叫得出名字!也是店裡的大廚,忙前忙後幹練有餘!叔叔寡言少語,悶頭幫著忙活,默契十足!
沒有固定營業時間,賣完就打烊
沒有固定菜單,有什麼吃什麼
只賣四樣東西,還很難吃全!
店裡打頭的是手工燒麥,順帶做點大小餛飩,菜飯和麵條,就只有這簡簡單單的四樣東西,來早了吃不上飯,來遲了吃不上餛飩和燒麥,想要一次吃個全是很難了!
麵條和菜飯的澆頭是一樣的,大肉、滷蛋、素雞都是在一個鍋裡燒制的,十點才開燒,一般是午市才能吃上!這一波結束老闆自己在店裡用完餐,也就打烊關門了。
純手工燒麥,咪道一隻鼎!
一籠8個,只只飽滿,都是阿姨親自上陣包製,所有的燒麥都是當天做當天賣,咪道一隻鼎!
兩塊錢一隻的燒麥,個頭卻一點都不縮減,拿起來沉甸甸的,特別緊實,不是松松垮垮的樣子。
糯米蒸到晶晶亮亮卻又不粘牙,醬色均勻,鮮甜適中。肉末香菇的比例也是剛剛好,一點都不會搶了風頭。
人工有限,供應的燒麥數量也不會太多,吃不吃得到全看運氣,魔菌午市前去,正好趕上了最後一籠,滿心歡喜~
不著急的就坐下來慢慢吃,趕時間的就裝上幾隻帶走,三兩隻下肚,心滿意足!
可以隨意混搭的菜飯!
一隻滷蛋+一塊大肉+一碗菜飯,是很多食客的標配,不吃肉的加塊素雞也是不錯的選擇,怎麼都是實實在在的一頓!
巴掌大的大肉片,肥瘦相間,醬汁都燉進肉的每一寸肌理,軟爛入味,完完全全就是媽媽做的紅燒肉的味道!
在這裡要是不加上一顆滷蛋,總覺得少了些什麼,註定是失了魂的一頓!肉和蛋一起燒制,味醇香濃,著實讓人驚豔!
懂經的食客,還會讓老闆娘額外澆上一勺醬汁,所有的精華都在這醬汁裡了,用來拌飯是極好不過的了!
米粒都裹上醬色的外衣,鹹甜的醬香和清新的菜香在嘴裡相擁,每一口都吃得噴噴香!
最佳替補選手辣肉麵!
常常會遇到燒麥售罄、餛飩售罄、菜飯售罄的情況,這時候來一碗麵也是極好的,無論是拌麵還是湯麵都很拿的出手!
場地人力都有限,所有的餐食都是小鍋小灶烹飪,一鍋一面,沒有所謂的獨門秘籍,勝在用真心對待每一位客人。
肉丁緊實、辣油噴香,麵湯清澈,麵條勁道,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但老底子上海人一吃便知就是這個味!
上海的辣肉麵分兩大派,一派是辣肉糜,肉切成碎末,一派是辣肉丁,就像這家這樣的,看著就很實在!
除了澆頭很重要,麵條的口感也是不容忽視的,爽彈又不失勁道,才是一碗麵的最高境界!
沒有吃到餛飩,喝了4碗湯!
店裡有大小餛飩,餛飩皮子是定製的,現點現包,阿姨手腳麻利,不會讓你多等一會兒!可惜的是魔菌去得晚了,沒!有!吃!到!
餛飩湯底和免費提供的配湯是同一種,用豬骨黃豆熬製的,鹹淡適宜,味道好到讓魔菌一口氣喝了4!碗!
一進門右手邊是廚房,左手邊是堂吃的地方,天氣好也可以坐在院子裡用餐,沒有太多拘束!
屋內靠牆兩條長桌,一眼就能望到頭,最多也只能容納8人左右,餐具和佐料放在桌子上自取自加,就跟在家裡吃飯一樣!
就是這樣一家一點都不起眼的小店,有開車來的,騎著共享單車來的,或是步行過來的,都是這裡的忠實吃客!
9年開開關關,經營得艱難還能堅持下來,亦是為了不辜負這些吃貨們!老闆說能做一天是一天,說不定哪天來就沒有了,且吃且珍惜!
「小楊,你今天來遲了,飯沒有了,面行嗎?」 「有什麼吃什麼,我不挑。」言語之間透漏著滿滿的人情味,遇上什麼吃什麼,才是這家無名小店的正確打開方式。
人均:14元
說明:小店承接能力有限,為了不給老闆帶去不必要的麻煩,此篇文章不放地址,想要前去打卡的可以在後臺回復「無名小店」索取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