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2
星期五
雖然都已經進入了2019年,但仍有不少家庭有著這樣的傳統:家裡有小寶寶降生後,都會選擇來個五花大綁...
而且還振振有詞:綁腿怎麼了?孩子爸我就是這麼綁過來的,也沒見有啥毛病!不綁以後羅圈腿怎麼整?!
每當糖媽聽到他們自信滿滿地覺著綁腿不僅能糾正孩子的羅圈腿,還有不少其他的好處的時候,我都會開始心疼那些「無法動彈」的孩紙們...這都什麼跟什麼嘛...
剛好前幾天糖媽受到以為媽媽的留言,她說:「我知道新生寶寶的雙腿肯定是有些彎的,可我的孩子已經長到一歲,兩條腿還是像『O形腿』,孩子一直在吃鈣片和補充維生素D,飲食也很注意,怎麼會這樣呢?這麼下去弄成個『羅圈腿』,長大了可怎麼辦呢,會不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影響呢?」
所以我今天就要對「羅圈腿」給大伙兒科普一下!希望媽媽們不要再傳統的帶娃方式苦了各位寶貝們了~
什麼是羅圈腿?
它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O形腿或者X形腿,多數情況下都是正常的,我們叫它生理性的O形腿或者生理性的X形腿。嚴格意義上說並不是病,腿形會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而慢慢自我糾正。
但也有特殊情況,有些先天性的畸形或者發育異常也會造成上述腿形,比如佝僂病、布朗特病,還有很多代謝性疾病也會引起腿部畸形。
孩子的「O形腿」是病理性還是生理性的,可以通過年齡判斷,孩子剛出生時「O形腿」最嚴重,慢慢會自行糾正,大多數孩子到2歲左右腿形都能得到糾正。
2歲到4歲這個年齡段會出現另外一種畸形,就是「X形腿」。腿本來朝內彎,慢慢變成朝外彎,從O形慢慢變成X形,這種情況也很常見,不需要特殊處理。
「大多數孩子到6歲左右,腿部畸形會得到改善。打個比方,孩子的下肢生長發育過程像小樹苗一樣彎彎曲曲成長,經過自行修正,最後會生長得非常好。」
嬰兒羅圈腿的症狀
新生嬰兒的出身總是讓父母考慮很多的問題。比如:經常有家長擔心:「我的孩子雙腿總是並不攏,是不是『羅圈腿』呢?」那該如何判斷嬰兒是否患上羅圈腿呢?嬰兒羅圈腿的症狀到底有哪些呢?嬰兒羅圈腿的症狀早期以多汗、易驚為主要症狀。
新媽媽們都會發現,寶寶的腿總蜷縮著,即給他拉直後,可手一松,寶寶的腿又彎曲了。
事實上,不足3個月大的寶寶,下肢的脛骨(膝關節以下的長骨)朝外側彎曲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父母如何區分孩子的腿是不是正常蜷縮呢?
在這裡,糖媽教你們一種辦法。家長可以讓寶寶仰臥,然後輕輕拉直寶寶的雙腿,讓其腳跟處併攏,一般在正常情況下,寶寶的膝蓋和踝關節也是併攏的;倘若膝蓋分開超過了6釐米以上,家長就應該儘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以儘早確診是不是羅圈腿。
羅圈腿應該怎麼治療?
◆按摩法:家長可讓寶寶平躺著,然後抓住寶寶其中一條腿的大腿和小腿,手放在關節處,把它往畸形的反方向輕柔按摩,注意一定要輕,避免用力過度,要慢慢調整,建議可以每天堅持3-5次。
◆夾板固定:可在寶寶晚上睡覺時做。找一個和寶寶膝蓋寬度適中的木板,先把木板用軟布包住,這樣可以防止壓傷孩子,然後把它固定在關節處,慢慢一點一點的調整,注意不宜過緊,經防止血液不通暢。
◆8步矯正法:這個方法很簡單,就是帶著寶寶讓他向後倒步走,這樣可以矯正寶寶的走路姿勢。可來回倒著走。8步一個輪迴。
上面就是關於嬰兒羅圈腿的矯正方法,如果寶寶羅圈腿不是很嚴重的,不妨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有的是可以矯正過來的,當然如果寶寶羅圈腿過於嚴重的,則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
一般比較重的且超過5歲黃金矯正時期的,都要到醫院調整,另外家長要注意,矯正羅圈腿千萬不要用「蠟燭包」法,這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是不利的。
羅圈腿會遺傳嗎?
答案是不會的。羅圈腿一般來說是不會遺傳的,羅圈腿是由於先天或者出生後缺鈣引起的。比如:在懷孕期間孕婦缺鈣嚴重,從而會導致出生的嬰兒出現羅圈腿,雞胸。串珠胸等。
最後糖媽想說的是,其實小嬰兒看起來都是有些羅圈腿(O型腿),而在真正醫學上的O型腿都是指在孩子會站立行走後才去判斷的。平時只要多注意曬曬太陽,補充維生素AD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再用那些老方法害了寶貝們!
作者 / 糖罐小媽
插圖 / 網絡
表情 / 糖媽
Sugart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