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位玉友發朋友圈說自己打算吃狗了,感覺特別有意思,所以想和大家簡單地分享一下他的故事。
相信他的故事,能引發很多人的情感共鳴,因為他所經歷的一切,都有著很多玩玉人身上的影子。
玩玉人哭窮的故事
玉友以前是做玉商的,七八年前的時候,生意挺好,他花十幾萬買了兩隻狗,當時賺錢比較容易,所以對他養的寵物狗也是非常寵愛,基本上可以說是他吃啥狗吃啥,很多人見了都誇讚他的狗太幸福了。
最近這兩三年,玉商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他也不例外,有時候一年到頭竟然沒賺到錢。最後索性把店給關了,開始找了份銷售工作餬口。
收入來源大打折扣後的他是這樣說的:現在賺不到錢了,基本上是狗吃啥我吃啥。
而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導致他的業績銳減,心情鬱悶的他,發朋友圈說自己現在窮的要吃狗了。當然這只是玩笑話。
其實,只要他不買玉,他的生活還是非常滋潤的。但架不住自己喜歡玉,一有閒錢往往會第一時間就去買玉,因為他怕下手遲,好玉被人搶先挑走了。
在玩玉圈子裡,像他這樣的玉友並不在少數。這些玉友也比較喜歡哭窮,很多人聽了往往會認為他們是假哭窮,但其實確實沒有太多的閒錢。
就像一位玉友說的:「我一年才賺50多萬,但一年基本上都要買一兩塊玉,有時候一塊看得上眼的玉動輒得十幾萬,入手一塊,幾個月工資就沒了。肉疼啊,但你又忍不住不買。
」雖然幾千、一萬出頭的玉在市場上多了去了,但無奈自己看不上,根本不願意買。」
這位玉友的話也反映了很多玩玉人的情況,他們往往是一看到好玉,就管不住自己的手,不買就覺得渾身不自在,好像生活缺了點啥。但一買就立馬喊著肉疼,說下次再也不買了。
可惜的是,只要下次再碰到好玉,又管不住自己的手,周而復始地循環。
玩玉也有「玉癮」
有人不理解,不就是一塊石頭嗎?至於那麼執著嗎?
其實他們不懂,玩玉就像喝酒一樣,同樣有癮。
不喜歡喝酒的人,永遠不會懂那些愛酒的人為何會那麼愛酒如命,酒味辛辣、凜冽,還不如可口可樂好喝。
但對於愛酒的人來說,在他們看來,一壺酒,便可以萬事釋懷。酒在杯中,話在酒裡,情在心裡。酒高了,可以有難得的放縱,可以上天摘星,下海攬月。
總之一句話:只要有酒在手,不管獨飲還是群飲,都是快樂的。獨飲是一種享受,群飲是一種發洩和釋放。
同樣,玩玉人一樣有玉癮。
玩玉人隔段時間不玩玉,不僅手想,心更想。沒有了玉的陪伴,總覺得生活中少了那麼一種踏實感。
遇到難事的時候,遇到煩心事的時候,把玩著收藏的玉,慢慢的,很多心結就被解開了,很多情緒就被撫平了。
玩玉人愛玩玉,是因為美玉的溫潤、內斂,能夠薰陶人的情操和思想,能滌蕩掉人們心中的浮躁、戾氣、悲觀等不良情緒。
所以,你會發現,一個人玩玉久了,便漸漸開始遠離酒吧,KTV,不再喜歡一大群人聚眾吆喝,開始反感熱鬧的聒噪和譁眾取寵。
他們開始追求素樸而簡約的生活,開始覺得內心的寧靜遠勝過車馬喧囂的繁華。玉還是那塊玉,但人已不是那個人,而是變成了一個更加成熟圓融的自己,並且懂得了什麼是溫潤如玉氣自華。
玩玉是一種慢生活的態度
在這個快節奏的喧囂時代,慢生活早已成為一種世外桃源般的奢望。忙碌,亞健康、疲憊等,好像早已成為生活的主題。
於是,很多人開始在玩玉中尋求慢生活。只要你玩玉久了,慢慢就會發現,玩玉,玩的是樂子,玩的是收藏,玩的是追求,玩的是雅致,玩的更是一種追求自我內心寧靜的慢生活!這就是玉癮。
玩玉,是中國人獨有的美學,也是中國人的處世哲學。對於玩玉人來說,茶室靜坐,把玉對月,就是一種「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的閒情逸緻。
眾人為玉痴狂,是因為玩玉的韻味,是時光也無法摧毀的美。
不過,俗話說的好,凡事皆有度,才是最好的。因為:酒癮大了,傷身;玉癮大了,費錢。
人這一生,有一兩知己,有三五塊好玉,便已是完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