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張先生體檢發現左右頸動脈都長了斑塊,雖然斑塊不大只有1.8*2.4mm,對此也很是擔心。他想知道這麼小的斑塊有危險嗎?會不會堵塞血管?是不是斑塊越大越容易堵塞血管呢?
【醫生評析】
這是查出頸動脈斑塊的人最關心的問題,首先可以肯定地說:頸動脈斑塊是反映全身血管狀況的一個窗口,提示心腦等重要器官的血管也可能發生了相同的病變,只是頸動脈在人體中所處的位置表淺而易於檢查發現。因此查出頸動脈斑塊的人,就存在著心腦血管病發生的風險。其次需要說明的是,斑塊並不是堵塞血管的主要原因,斑塊破裂後形成的血栓才是堵塞血管的罪魁禍首。
那麼,什麼樣的頸動脈斑塊容易發生破裂呢?
斑塊實際上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種結果,是由於血管內皮受到損傷後,大量的脂肪進入並沉積下來,引起炎性反應使脂肪發生變性形成像「粥」一樣的物質,積存在血管內皮下並逐漸取代血管正常的組織導致的一種病理變化,當積存的粥狀物集結成團時就形成了斑塊。
形象一點說,斑塊就類似於皮膚上的一個膿包,外面會包裹一層纖維組織,這層纖維組織的厚薄對膿包是否容易破潰起著主要作用,同時膿包中的「膿液」多少以及性質也決定著是否容易發生破潰,如果膿包中的膿液被纖維化與鈣化了,就形成了瘢痕疙瘩,這樣的瘢痕疙瘩反而會很穩定而不易破潰有膿液流出。
了解了這些知識就會知道,斑塊是否容易破裂的關鍵因素是其穩定性如何。那麼,如何評判斑塊的穩定性呢?通常可以通過頸動脈彩超檢查來評估斑塊的危險程度,主要有幾種情況:
彩超顯示低回聲斑塊 提示斑塊中的粥狀脂質物主要呈現為液態,具有較強的流動性,所以對超聲波的反射作用比較弱;這樣的脂質物外面包裹的纖維膜相對也會比較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軟斑,很顯然這樣的斑塊處於相對不穩定狀態中,容易受到一些因素比如高血糖、高血壓的影響而發生破裂。彩超顯示強回聲斑塊 這樣的斑塊其中的粥狀物部分或更多因為有鈣的沉積而發生了鈣化,相對成為了固態而不再具有流動性;外面包裹的包膜也相對較厚,成為了通常所說的硬斑,所以對超聲波的反射增強。這樣的斑塊相對來說穩定性較強,不容易發生破裂。彩超顯示混合回聲斑塊 這樣的斑塊處於上述兩種斑塊性質之間,表明斑塊處於軟斑向硬斑的過渡階段,也提示斑塊可能還在不斷發生進展,穩定性處於兩者之間,發生破裂的風險也處於軟斑和硬斑之間。為什麼要對斑塊的性質重點關注呢?因為斑塊的大小雖然會造成血管的狹窄,但通常並不會完全堵塞血管,因為斑塊長大到一定程度致使血管狹窄了,就會引起一系列缺血的症狀表現而去就診,因此並不會有生命危險,可怕是斑塊發生了破裂。
斑塊破裂後其中的粥狀物暴露在血液中,吸引大量的血小板聚集在其周圍,眾所周知血小板是起凝血作用的,會聚集在一起形成血栓,血栓並不像斑塊一樣是長在血管上的,是具有流動性的,它會隨血液流動遊走,遇到與之大小相近的血管時就會被「卡」住,血管就被堵塞了,發生在心腦血管的結果就是腦梗塞與心肌梗塞。
因此,對頸動脈斑塊不可掉以輕心,因為這樣的斑塊可能在全身各處都有發生,尤其是斑塊如果處於不穩定狀態時,隨時都有發生破裂形成血栓的風險。所以當發現有頸動脈斑塊時,提示你一定存在著導致血管病變發生的危險因素,必須加以幹預治療,基本原則是從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入手,該用藥時就用藥且要長期堅持服用。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讚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