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是血液從心臟流向多個部位的重要血管,與其他血管相比,頸動脈更窄一些,如果裡面出現斑塊了,時間長了,對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覷。查出頸動脈有斑塊,該怎麼治?要注意什麼?在飲食上,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醫生一文講清楚,接下來就具體跟大家說說。
01頸動脈為什麼會有斑塊?
跟慢性病有很大關聯,比如常見的三高,血脂血糖血壓水平高的人,血管出現堵塞的概率更高,動脈內膜還容易出現不可逆的損傷,動脈硬化的進程也會加快,久而久之,頸動脈裡就容易產生斑塊。
跟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有關,比如長期大量抽菸酗酒,菸酒中的有害物質會損傷血管,影響正常的血壓循環和代謝。還比如缺乏運動,長期不運動,新陳代謝速度慢了,體內的食物殘渣會堆積,脂肪不能及時被代謝,容易肥胖,也會增加頸動脈斑塊的風險。
如果頸動脈裡有斑塊,身體一般會給出明顯的信號,自查下,若中招,要早點幹預,避免發展成更大的問題。
你是否經常感到頭暈頭痛?肢體是否經常疼痛麻木,出現間接性跛行?一陣一陣地視線模糊?記憶力是否逐漸下降?若回答是肯定的,就要多注意了。早點做一下心電圖、冠狀動脈CT等檢查。
02查出頸動脈有斑塊,應該怎麼辦?
如果斑塊比較小也穩定,動脈的狹窄程度不嚴重,自己本身也沒有三高等慢性病,可以先通過調整生活習慣的方式來幹預,並定期複查。因為頸動脈有斑塊也是常見的一個現象,就好比水管一樣,用久了會生鏽,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血管也會老化。
在日常飲食上,建議平時常吃些有益血管健康的食物,如含有歐米伽-3脂肪酸的沙丁魚、榛子、豌豆、橄欖油、羽衣甘藍等食物,含有槲皮素的柑橘類水果、西洋芹、黑莓等食物,以及巴西菇、蘆筍、黑木耳、洋蔥、粗糧等食物,平時經常換著吃,對於血管健康有好處。
也要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尤其在每天早起後和睡覺前一段時間,適量喝杯溫開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減輕血管負擔,血管會更乾淨暢通。
但是像肥肉、動物內臟、加工肉、鹹菜、油炸這幾種食物,一定要嚴格控制攝入量,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油脂、脂肪、鹽、油,不利於血管健康。
如果斑塊比較大,血管狹窄程度超過50%了,可能僅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不能有效改善,需要醫療方法的幹預,根據自身有的危險因素選擇相應的藥物,比如說自身血脂較高,可能就要吃點降脂藥來改善。病情嚴重的,或許需要手術治療。選擇哪種治療方式,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分析。
通過以上的了解,大家對於動脈斑塊的誘因、身體表現、治療方法以及平時能吃啥不能吃啥,應該已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於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肥胖、抽菸喝酒這幾類人來說,要尤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