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頸動脈有斑塊,怎麼治?注意什麼?不能吃什麼?醫生一文講清

2020-12-26 神經外科王曉東

頸動脈是血液從心臟流向多個部位的重要血管,與其他血管相比,頸動脈更窄一些,如果裡面出現斑塊了,時間長了,對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覷。查出頸動脈有斑塊,該怎麼治?要注意什麼?在飲食上,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醫生一文講清楚,接下來就具體跟大家說說。

01頸動脈為什麼會有斑塊?

跟慢性病有很大關聯,比如常見的三高,血脂血糖血壓水平高的人,血管出現堵塞的概率更高,動脈內膜還容易出現不可逆的損傷,動脈硬化的進程也會加快,久而久之,頸動脈裡就容易產生斑塊。

跟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有關,比如長期大量抽菸酗酒,菸酒中的有害物質會損傷血管,影響正常的血壓循環和代謝。還比如缺乏運動,長期不運動,新陳代謝速度慢了,體內的食物殘渣會堆積,脂肪不能及時被代謝,容易肥胖,也會增加頸動脈斑塊的風險。

如果頸動脈裡有斑塊,身體一般會給出明顯的信號,自查下,若中招,要早點幹預,避免發展成更大的問題。

你是否經常感到頭暈頭痛?肢體是否經常疼痛麻木,出現間接性跛行?一陣一陣地視線模糊?記憶力是否逐漸下降?若回答是肯定的,就要多注意了。早點做一下心電圖、冠狀動脈CT等檢查。

02查出頸動脈有斑塊,應該怎麼辦?

如果斑塊比較小也穩定,動脈的狹窄程度不嚴重,自己本身也沒有三高等慢性病,可以先通過調整生活習慣的方式來幹預,並定期複查。因為頸動脈有斑塊也是常見的一個現象,就好比水管一樣,用久了會生鏽,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血管也會老化。

在日常飲食上,建議平時常吃些有益血管健康的食物,如含有歐米伽-3脂肪酸的沙丁魚、榛子、豌豆、橄欖油、羽衣甘藍等食物,含有槲皮素的柑橘類水果、西洋芹、黑莓等食物,以及巴西、蘆筍、黑木耳、洋蔥、粗糧等食物,平時經常換著吃,對於血管健康有好處。

也要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尤其在每天早起後和睡覺前一段時間,適量喝杯溫開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減輕血管負擔,血管會更乾淨暢通。

但是像肥肉、動物內臟、加工肉、鹹菜、油炸這幾種食物,一定要嚴格控制攝入量,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油脂、脂肪、鹽、油,不利於血管健康。

如果斑塊比較大,血管狹窄程度超過50%了,可能僅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不能有效改善,需要醫療方法的幹預,根據自身有的危險因素選擇相應的藥物,比如說自身血脂較高,可能就要吃點降脂藥來改善。病情嚴重的,或許需要手術治療。選擇哪種治療方式,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分析。

通過以上的了解,大家對於動脈斑塊的誘因、身體表現、治療方法以及平時能吃啥不能吃啥,應該已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於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肥胖、抽菸喝酒這幾類人來說,要尤為重視。

相關焦點

  • 查出頸動脈斑塊,還有機會逆轉嗎?內科醫生的話,確實很靠譜
    隨著醫學的快速發展,醫療設備和儀器的先進使用解決了很多人的困擾和疾病惡化情況,尤其是在檢查頸動脈超聲的過程中經常會被查出斑塊的形成、硬化或狹窄等字眼,很多人看到檢查報告單上的疾病,心中總是存在疑惑和不解,所有的患者諮詢最多的問題就是板塊可以消除或者逆轉嗎等等?
  • 體檢報告上常說的頸動脈斑塊是個什麼東西?|頸動脈|斑塊|體檢|內壁...
    很多中老年朋友們體檢時,醫生常常會建議做一個頸動脈彩超檢查,查查血管的情況。可做完這項檢查後,有些朋友就被告知「你頸動脈上長了個斑塊」。很多人因此被嚇壞了,「斑塊是個什麼東西,嚴重嗎?怎麼會長這個?該怎麼治療啊?接下來幾期,我們會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關於頸動脈斑塊的那點事兒。
  • 頸動脈斑塊越大越容易堵塞血管嗎?醫生:不是要看斑塊的大小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張先生體檢發現左右頸動脈都長了斑塊,雖然斑塊不大只有1.8*2.4mm,對此也很是擔心。他想知道這麼小的斑塊有危險嗎?會不會堵塞血管?是不是斑塊越大越容易堵塞血管呢?【醫生評析】這是查出頸動脈斑塊的人最關心的問題,首先可以肯定地說:頸動脈斑塊是反映全身血管狀況的一個窗口,提示心腦等重要器官的血管也可能發生了相同的病變,只是頸動脈在人體中所處的位置表淺而易於檢查發現。因此查出頸動脈斑塊的人,就存在著心腦血管病發生的風險。
  • 健康天天測,頸動脈斑塊篩查有什麼意義?
    隨著相關檢查手段的普及,很多地方的醫療機構都可以在體檢中進行頸動脈斑塊的篩查,通過彩超可早期預測動脈內血管壁的厚度、斑塊類型、斑塊部位、血流狀況、管腔狹窄程度等,從而預測卒中風險。但是,由於彩超檢查受技術操作等多種因素限制,會有一定數量的假陽性,這會讓受檢者背上沉重精神壓力。
  • 頸動脈裡的斑塊,到底哪兒來的?用什麼方法能消除嗎?醫生告訴你
    生活中,對這個疾病有了解的人不是很多,其實頸動脈斑塊也是一種血管疾病,他的形成也是因為動脈粥樣硬化,一般會發生在年齡大於60歲的男性身上,對於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人來說,更容易患上頸動脈硬化,早期的斑塊有逆轉的可能,如果不加注意發展到中晚期,就難以消除。
  • 頸動脈斑塊會不會堵住腦子
    一個月前做了一次體檢,體重超重,血壓135/90毫米汞柱,做B超說我頸動脈裡有斑塊。我們好幾個同事都發現有斑塊,有些人血脂還高。我聽人講這個斑塊會引起腦血管堵塞、腦中風。我現在挺擔心,這個斑塊到底有多大危害?我該吃點什麼藥?讀者杜先生專家回復杜先生:您好!您信中提出的問題,現在很多人都有。
  • 頸動脈斑塊是怎麼回事?發現了斑塊,3個應對方法先收好
    脖子裡長出的「小斑塊」我們用手摸摸脖子兩側,有跳動感覺的地方,就是頸動脈。這裡容易沉積一些「垃圾」,逐漸形成「斑塊」,也就是頸動脈斑塊了!2017年4月,發表在《Eur J Prev Cardiol》的一項研究顯示,大約三分之一的中國成年人有頸動脈斑塊,在70~89歲,高達63%的人存在頸動脈斑塊!
  • 頸動脈斑塊能去除嗎?醫生說:有2個辦法!但唯有預防是上策!
    40歲以後很多人頸動脈斑塊都會出現,60歲以後絕大部分人都會有頸動脈斑塊,1/3的腦梗死都是頸動脈斑塊導致的。那麼醫學這麼發達,能不能去除頸動脈斑塊呢?現代醫學,能去除頸動脈斑塊!理論上去除頸動脈斑塊的方法包括手術的方法以及藥物的方法,但是各有適應症,並非都能去除。再者,就算去除了頸動脈斑塊,也不代表萬事大吉,只能代表局部斑塊去除,一方面別的血管還有斑塊,一方面原有斑塊的位置,還可能新生斑塊。
  • 頸動脈斑塊:有的像湯圓,有的像蛋黃酥,哪種更危險?
    畢竟斑塊也分不同性質,我們要學會分辨最危險的斑塊,及早採取幹預措施。道理誰都懂,關鍵是怎麼識別?下面就上乾貨。沒搞錯吧?這是斑塊嗎?!要讓你明白不同性質的斑塊,我們必須找到合適的東西,為你模擬展示,於是我們就想到了平日裡都吃過的湯圓和蛋黃酥。
  • 頸動脈的軟斑塊和硬斑塊,哪種更危險?很多人不知道,醫生講清楚
    到底哪種斑塊更危險?需要怎麼治療?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聊這方面的問題。 這三種斑塊是怎麼分的,哪種斑塊更危險呢? 要想了解斑塊是怎麼分類的,首先要了解斑塊的基本結構,動脈硬化斑塊是由一層膜性結構和下面覆蓋的一些脂類物質形成的脂質核心構成的。有的醫生把它比喻成一個餃子,張醫生覺得非常貼切。
  • 頸動脈斑塊是如何形成的?揪出3個「禍根」,不給血管「添堵」
    一正一反兩方面保證人體處在一個健康的發育環境下。頸動脈斑塊是一種常見也是很具代表性的動脈血管疾病,很大程度危害了人體的健康。那麼什麼是頸動脈斑塊呢,頸動脈斑塊是頸動脈出現黏稠硬化的表現,血液黏稠之間形成塊狀物,附著在血管壁上,多發生在頸總動脈分叉處,目前患者中以年事已高的老人為主,與缺血性的腦卒中相關,很容易後期進一步增大出現脫落的跡象,想成栓子,容易引起顱內的動脈栓塞。
  • 斑塊能去掉嗎?哪些藥物對斑塊會有效果呢?哪些有副作用呢?
    導語:斑塊到到底能不能去掉呢?哪些藥物對斑塊有明顯的作用呢,而哪些藥物又沒有明顯的作用呢?那些藥物會對斑塊有副作用嗎?這一直是人們爭議的一個話題。答案當然是板塊,不能夠完全去掉,但是有一些藥物還是會對它起到明顯的作用,在醫學上有很多研究發現了斑塊的逆轉,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什麼是斑塊逆轉,哪些藥物對板塊有明顯的效果。
  • 冠心病不能吃什麼食物?醫生來說一說
    就是因為早期沒有什麼不舒服,所以大多數冠心病早期的患者並不會主動改善生活方式,這樣的話冠狀動脈的斑塊就越來越大,這根血管也就會變得越來越狹窄,直到有一天冠狀動脈無法給心臟提供足夠的血液量,就會造成心臟的缺血、缺氧,從而引起胸悶、胸痛等症狀,這點就類似於中醫上說的不通則痛。 2.冠心病的老人一定不能吃什麼東西?
  • 金醫Skyra3.0T磁共振開展頸動脈血管壁斑塊檢查
    腦卒中是死亡率及致殘率非常高的疾病,頸動脈不穩定斑塊的存在就是導致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雖然臨床表現是卒中等靶器官的損害,但根源都是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破裂而導致。Skyra3.0T磁共振憑藉其獨特的優勢在診斷頸動脈易損斑塊上表現優秀,目前在分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不僅可以顯示血管狹窄程度、斑塊大小和潰瘍,還能提供斑塊成分、纖維帽厚度和血管壁特徵等易損性指標,已成為目前臨床識別易損斑塊最具效果的無創檢查手段。
  • 阿司匹林可以隨便吃點嗎?有什麼副作用?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許多人都會有這樣的誤解,到了一定的年齡,感覺自己血液比較稠,是不是要吃一點阿司匹林的預防血栓?其實這樣是對阿司匹林非常片面和錯誤的認識。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哪些人應該吃阿司匹林?哪些人可以吃阿司匹林?哪些人不能吃阿司匹林?
  • 關於頸動脈超聲!
    問:頸動脈超聲可以發現哪些病變?又有什麼意義呢?答:頸動脈超聲可以發現的病變有很多,比如:頸動脈內膜增厚:頸動脈內膜厚度>1.0mm稱為內膜增厚,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改變;頸動脈硬化斑塊:頸動脈內膜厚度≥1.3mm稱為斑塊,斑塊的大小、質地、形態不同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血管狹窄和血流動力學的改變;頸動脈狹窄:頸內動脈狹窄≥70%會引起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生;
  • 低密度脂蛋白高的人,最好少吃什麼?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你好,我是知心藍醫生。醫生在看血脂報告的時候,最關注的一個指標就是低密度脂蛋白,因為根據目前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大家都很熟悉,最常見的比說說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梗死、頸動脈狹窄、肢體動脈閉塞等,這些疾病的基礎都是動脈粥樣硬化。
  • 做ct能看出頸動脈狹窄嗎
    核心提示:頸動脈狹窄是一種嚴重的腦血管病,可引發嚴重後果,輕則引起腦缺血,TIA發作等,重則引起腦梗塞,甚至致殘致死。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防控,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頸動脈狹窄是一種嚴重的腦血管病,可引發嚴重後果,輕則引起腦缺血,TIA發作等,重則引起腦梗塞,甚至致殘致死。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防控,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那麼頸動脈狹窄該如何發現呢?做ct能看出頸動脈狹窄嗎?
  • 鄰居猝死,他去做體檢,毫無症狀卻查出大問題!血管出現這些情況有多...
    當頸動脈發生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形成斑塊,就會有兩種情況導致腦梗(也稱中風):一個是當斑塊發展到一定程度,使得管腔變窄,血管每次能通過的血流量就會減少,導致腦部缺血,引發腦梗;另一個是斑塊破裂脫落或原位形成的血栓脫落,隨血流到腦部,造成顱內血管堵塞,出現腦梗。
  • 得了高血壓,能不能出去旅遊,有什麼注意事項?醫生這次說明白!
    一、單純的高血壓,沒有併發症,旅遊準備什麼 對於單純的高血壓朋友,肯定能夠旅遊,我國成人27.5%的人都有高血壓,如果高血壓就不能旅遊,難道這麼多人就不能旅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