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河邊的清粥小菜

2021-02-13 人境廬閒話

 

到目前為止,要說自己喜歡的清邁餐廳,應該就只有Wan La Mun了。不是說其他餐館不好吃,可是餐館好吃是基本要求,光好吃,很難讓人加上喜歡這樣的帶感情的主觀的評價。

 

第一次去Wan La Mun是朋友帶去Central Festival裡面那一家。環境寬敞乾淨,擺了很多花。食物當時沒有很在意,應該是感覺不錯的。不然的話不會後來自己也經常去。去多了,也見多了其他泰餐館就越來越喜歡Wan La Mun了。其實一般的泰餐館水準相近,不會很差,也不會出格地好。一些在裝盤和內裝上下功夫,很適合拍照,可是食物也就那樣,並不突出。

Wan La Mun前臨萍河。岸邊還有幾個小叔在釣魚。可以沿著燈籠走到河邊,不過我沒有去。

 

Wan La Mun內裝是清爽泰國風。沒有Ginger Farm和Nara那麼濃妝豔抹。反倒是舒服,天天遊客審美也是會膩的。尤其他們店裡大篷大篷的花更是對我胃口。在萍河邊的店有一半座位在室外,讓我想起了小時候香港流行的花園餐廳。座位之間有充足的距離,這也是我喜歡的。菜單和商場裡的店差不多,不過多了一個清粥小菜的選擇。

 

 

四菜一粥的配搭,精緻出乎我所料。圖片左上的是魚露海米。海米要比一般的海米小,但不是蝦皮。這種海米在香港沒見過,大約和日本的櫻花蝦相近,不過更小。充分泡發後混入稀釋過的魚露,應該是加了一點糖,再加上蒜片和辣椒。十分配白粥。

 

圖片右上在菜單寫的是橄欖炒豬肉末。想像中是潮州橄欖菜切粒加豬肉末炒幹。可是不然。橄欖不成粒,反倒如橄欖泥。不像潮州橄欖菜,更像西方醃橄欖。炒得也不幹。豬肉末和橄欖泥融為一體分不出彼此。最後淺淺鋪上一點炒米。感覺像炒米,不過不肯定。炒米是泰北寮國常用的添加,所以猜是炒米。橄欖肉末入口軟糯鹹香,加上炒米的脆,讓味道和口感都出色。

 

左下是泰國的中式臘腸。泰國的中式臘腸看不出肥瘦,因為肉不是切粒而是都磨成泥了。因為磨成泥,口感和一般的中式臘腸就略有不同,味道倒是廣東臘腸的味道。這臘腸不是蒸的,也不是煮的,是切塊後低溫烤的。表層乾脆,裡面還留著肉汁。

 

右下是蜜糖豆炒脆豬肉。這個就中規中矩,沒有驚喜。

 

清粥小菜在商場的店裡是沒有的。在商場裡我經常會點他們的豬油渣炒飯。菜牌寫的是crispy pork fried rice。其實就是豬油渣。豬油渣是大小只有三毫米左右的立方體,看起來粒粒一樣大小。這就是細節。炒飯很香,也大概很油,不過好吃。酥鬆的豬油渣粒混在軟糯幹身的炒飯裡使整體口感更豐滿。配一塊三文魚。魚身比較幹和薄,不能和紐西蘭的水準相提並論。

圖片右上的冰水裡浮著一朵幹玫瑰,這就是細節。

 

配餐的還有一份鹹蛋黃沙拉。第一次點的時候很迷惑,鹹蛋黃沙拉會是怎樣的一個沙拉?上餐才發現所謂的沙拉其實就是小小一份涼菜。小碟上放三顆鹹蛋黃做的丸子。我叫他丸子因為這不是整個鹹蛋黃。猜應該是鹹蛋黃碾碎了再揉成這樣小小一顆丸子。汁是甜的。我特別喜歡各種反差組合,所以很喜歡鹹中有甜的「鹹蛋黃沙拉」。

菜牌上寫的是鹹蛋黃沙拉。

 

Wan La Mun還有一個讓我喜歡的特點是服務員很穩定。每次去看到的基本就是那幾個妹子。勤快有禮。這在清邁十分難得。不知道為什麼,很多餐館的服務員都是天天不一樣的。我特別不喜歡這樣。雖然也不能怎樣交流說話,可是從她們的身體語言可以知道她們把我認出來了。為什麼在意這個我也說不上。

 

我希望上餐館是一次體驗而不光是填肚子的行為。所以內裝、擺盤、服務、食物質量、細節心思、面面俱到的才是好餐館。而目前來說,清邁能滿足我這些要求的只有Wan La Mun。

相關焦點

  • 清粥丨小菜
    我本來是不怎麼愛吃粥的。一是小時候喝了太多的粥,二是我一向很能吃,清粥不耐餓。用我小舅子的話說,喝粥尿多。尿一泡之後,又感覺餓了。想想做腸鏡胃鏡的痛苦,從那時起,我才又開始了向老婆看齊,心甘情願地享受起清粥小菜來了。也許是時移世易,我發現自己對米粥的態度,竟然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改變。以前很排斥喝粥,覺得寡味,可如今,過度油膩的腸胃,反倒令我對清粥小菜,生出隱隱的期盼。
  • 低碳生酮清粥小菜
    低碳水飲食既然不吃傳統的米麵,那突然想喝粥了怎麼辦?
  • 平凡的家常味:清粥小菜
    hello 搭噶晚上好 昨晚結識一老中醫,相談甚歡他建議我:「你夏天儘量不要開空調,平時多運動,不喝飲料、啤酒,更不喝紅酒,多喝白開水,不要在外面吃飯,儘量喝粥吃素
  • 從清粥小菜說開去
    隨園食單裡寫:醬有清濃之分,油有葷素之別,酒有酸甜之異,醋有陳新之殊。要說我,還要加上一句,黨有鹹甜之爭。一碗豆腐腦攪的人水火不容,雖然多半是調侃娛樂,卻也未免少了點包容。不過話說回來,參差多態才是幸福生活的本源。相比起來,粥就要包容許多,鹹者如皮蛋瘦肉粥、香菇雞米粥,甜者如桂圓八寶粥、燕麥牛奶粥,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 清粥小菜:粳香等炊玉,韭美勝炮羔
    但是在這樣的饕餮生活背後,依然有不少人會流露出對清粥小菜的嚮往。吃飯就像人生,經歷了波瀾起伏,會渴望風平浪靜。煮一碗清粥,搭配些許小菜,也許會發現,這味道簡單純粹,滿是幸福的味道。返璞歸真的清粥小菜,不只今人喜歡。八百年前的南宋詩人陸遊,便用這清粥小菜,為我們記錄了他對閒適生活的嚮往。
  • 搭配清粥,就要入味清爽的小菜
    這時候四個字「清粥小菜」冒出來,光是想到這四個字,就覺得四周清涼了很多。古時候有個說法:淡薄之中滋味長。用來形容清粥小菜再合適不過了。一碗濃薄程度剛好的粥,加上幾道爽口小菜,豈不是夏日大樂事!不過搭粥的小菜有講究:要入味、不能過於寡淡,這樣才能調和粥的無味;也不宜辛辣油膩,否則就糟蹋了清爽二字。這麼一想,燒粥簡單,做什麼小菜,還挺苦惱!
  • 來清粥小菜換個口味!
    來清粥小菜換個口味! 又是一年春節到,走親訪友全是雞鴨魚肉火鍋燒烤一條龍,天天這麼吃,人都遭不住咯!有沒有哪裡可以「安撫」一下充滿油珠珠的腸胃?有啦有啦,仁和春天廣場B1層即將開業的清粥小菜馬上讓你「清爽」起來。
  • 粥是貧寒的象徵,清粥小菜卻為這不平凡增添色彩,成為一種文化
    大家好,本期小編給大家分享的美食是臺灣清粥小菜,粥是貧寒的象徵,而臺灣清粥小菜卻用簡單的食材為平淡的一天增加些許色彩,讓大家的胃感到溫暖,也讓城市也變得人情味十足,希望大家喜歡。清粥小菜從前窮人家盤餐不繼常以粥代飯,粥是貧寒的象徵。
  • 80後,一人簡餐,清粥小菜,簡單有滋味
    曬一個人的清粥小菜,朋友點讚評論:簡單有滋味!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份80後,一人簡餐,清粥小菜,簡單有滋味!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在這裡遇見~喜歡同一種味道的你!搭配清粥香辣下飯,滋味更佳!它是用蒸熟的米飯,倒入開水或涼白開,衝調而成的粥。口感雖不如小火慢熬的粥軟糯,但是米粒彈牙粒粒分明,也很爽口。尤其是搭配這些下飯小菜一起食用,吃得倒也痛快過癮。小時候就很喜歡這樣吃,現在也依然如此。特別是吃煮雞蛋,又沒時間小火煮粥時,來一碗這種水粥,就不會幹噎了。
  • 清粥一碗,小菜兩碟,瞬間打敗灣區100度的天氣!
    ,這絕對是其他餐館裡不容易吃到的小菜!但說起粥,你知道嗎,哪怕粥底是同一種白米,也可以憑著大廚的工夫,煮開「兩種情」。因為像皮蛋瘦肉粥背後代表的廣東粥,講究的是豐盛,裡面用料十足之外,還要把粥底煮到黏稠到「米不見米」是最好境界。而番薯粥,更像是臺式「清粥」。米顆粒可見,但爛而不散,喝下去的那一瞬間,「米」、「湯」可分家。
  • 生活就是清粥小菜
    說起腐竹拌西芹,就不得不提起我一次和朋友外出吃烤魚的經歷,點小菜的時候朋友義無反顧的點了這道菜。我的內心肯定必然是拒絕的,我真的不愛香菜和芹菜,但是吃的時候我的嘴巴卻很誠實,原來這個拌菜味道竟然能這麼驚豔,更讓我驚訝的是,我做的這個居然比烤魚店的還好吃(就是這麼無恥)。
  • 清粥小菜的滋味,你還記得幾分?
    那時候的早飯沒什麼選擇,內容基本是白粥,但家裡總是擺著十幾種配粥的小菜。每天換著花樣搭,輪一圈下來倒也覺得有滋有味。在先人幾千年對吃的探索下,配粥小菜遍地開花,醬泡醃滷皆是智慧。對這些餵養了一代代中國人的「功臣」,除了自家的那幾種花樣,你究竟了解幾分?
  • 肥滋滋甜膩膩的日子,來一碟清粥小菜
    當別人都在吃大餐的時候,機智的人已經開始清粥小菜刮油水了。
  • 【七月專題】清粥小菜,高溫必備
    吃慣了魚肉海鮮,麻辣鮮香.我們卻更加懷念記憶中清粥小菜的滋味——雖然沒有魚肉昂貴和顯眼,可是那簡單的味道卻是雋永綿長的,不論何時回味,都不會褪色和黯淡。愛粥的人總有愛粥的不同理由,而做粥者卻也有不同的做粥感受,就像清代才子,大美食家袁枚所說的烹粥之道:「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
  • 清粥小菜來一份,才真叫人舒坦咯
    小菜,小菜,上海人總是親切地把家常菜叫作「小菜」。
  • 清粥小菜暖人心
    我也會不嫌麻煩地自己醃小菜,灌香腸,就為了桌上能常年有一小碟賞心悅目,令人食指大動的美味。       從前我在朋友圈曬美食,總有一堆人排著隊在下面羨慕羅富貴。我就搞不明白,廚者悅我心,與他人無關啊!現如今我不大敢曬了,因為總有人覺得我眼下正悽風楚雨,何來曬美食的雅興?還有好多小盆友們問我做菜時會不會傷感難過,畢竟你們從前喜歡一同下廚。
  • 立夏,2套清粥小菜,搭配大魚大肉,再配幾道小菜,清爽好胃口!
    立夏,2套清粥小菜套餐,搭配大魚大肉,再配幾道小菜,清爽好胃口!吃膩了大魚大肉,或是厭倦了濃油赤醬的重口味料理嗎? 其實煮鍋粥,弄幾樣簡易小菜,就是很簡單樸實的好滋味! 可是煮婦偶已經好久沒吃大魚大肉了嗚嗚,好想去餐廳爽爽吃阿(崩潰大哭)!
  • 清粥+小菜大盤點,收藏起來早餐不用愁啦
    ▲ 點擊「美食天下」,關注最棒的美食微信變著花樣的小菜配上香醇的粥品,是不是感覺瞬間溫暖了呢~皮蛋瘦肉粥
  • 清粥小菜|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長
    在先人幾千年對吃的探索下,配粥小菜遍地開花,醬泡醃滷皆是智慧。對這些餵養了一代代中國人的「功臣」,除了自家的那幾種花樣,你究竟了解幾分?Ⅰ.中國民眾吃了多少年醬醃菜?像乳黃瓜、寶塔菜、蘿蔔頭和醬牙姜一類的佐粥小菜,江浙長大的小孩哪個不是如數家珍的?江南一帶醬菜做得最好的,當數揚州的「三和」跟「四美」,舊時各領風騷,如今並成一家了,自然獨佔鰲頭。
  • 【毛豆炒蘿蔔乾】夏日清粥小菜
    ↑ ↑ ↑ ↑ ↑【菇の美食】這幾天上海的氣溫飆升,天天都是大日頭,站在街上就瞬間感受到這汗水一滴滴的掉下來,每次去菜場買菜回家都有一種要虛脫的感覺,夏季我家的飯桌上也開始越來越簡單化,不怎麼會再出現例如紅燒肉等大肉食品,更多的就是喝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