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內河最大港口蘇州港太倉港區四期碼頭工程完成交工驗收

2020-12-13 荔枝網新聞

  9月28日,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蘇州港太倉港區四期碼頭工程經與會專家評審,正式交工驗收,該項目位於長江下遊南支河段上段白茆沙水道南岸,與崇明島隔江相望,港區水路距吳淞口約38公裡,陸路距上海市中心約50公裡,距蘇州市區約75公裡。該碼頭項目長度1292米,建成了4個5萬噸級貨櫃泊位(水工結構按靠泊10萬噸級貨櫃船設計)及相關配套設施,設計年通過能力200萬標箱,造價4.62億元。

  作為交通運輸部示範工程和江蘇省港口集團成立後建設的第一個水工項目,三航局建設者在省港口集團、太倉港四期工程建設指揮部的指導下,堅持以「品質工程」創建為引領,將「優質耐久、安全舒適、經濟環保、社會認可」貫穿始終,確保了安全、品質、環保、進度等全方位的達標創優。

  「業主指揮部原計劃將四期工程水工標段分兩期實施,三年完成。但二次進場帶來的人員和設備管理費不容小覷,會提高項目管理成本,如果能同步施工,我們有信心用2年時間完成任務,這樣也能早日開航,提前投產運營」,在水工標段開工前,四期工程項目經理戴志培就申請「軍令狀」。通過多次溝通,分析分期實施與同步實施的利弊,最終達成項目整體同步施工的方案。

  戴志培的想法是一方面有科學策劃的支撐,同時企業在太倉奮戰的「歷史底蘊」也同樣給著他信心。自1992年以來,中交三航局紮根太倉,幫助10多家碼頭企業累計建成了各噸級泊位70餘個,多次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魯班獎、詹天佑獎等建築領域最高榮譽,新的施工項目雖然挑戰重重,但是未來依然可期。

  新的施工環境帶來了不少難題,原施工方案中要在引橋岸側搭設水上灌注樁施工平臺採用鑽孔灌注樁接樁施工,施工中發現灌注樁施工雖然工序簡單,但是產生了大量的泥漿垃圾,且質量控制難度大,不符合我們打造綠色環保工程的理念。經過多次研討,項目部通過與設計院積極溝通論證,將岸側灌注樁排架改為打入樁,這樣更加安全環保,同時節約成本約360餘萬元,節約工期66天,為橫梁施工爭取了時間。

  由於本工程緊鄰已建三期碼頭,其24小時有船舶裝卸運營,進出頻繁,與工程施工船舶互相干擾,安全風險高。在前期施工經驗基礎上,項目部巧變思路,錨定了「儘快打通引橋及碼頭後平臺,變水上施工為陸上施工,減少船機設備使用時間」工作思路,將原計劃碼頭下橫梁53000方混凝土全部採用攪拌船澆築,在後平臺形成作業面具備通車條件後,又將其中36500方改用商品混凝土,減少了攪拌船的現場使用時間,降低了水上船舶施工幹擾大等問題。 

  太倉四期項目部在推進過程中積極推行標準化建設、信息化管控,力爭在 BIM、物聯網+等技術創新方面取得顯著突破,通過科技信息化和施工工藝等的開拓創新,打造我國新時期品質、綠色、安全、舒適的水工碼頭工程,不斷提升四期工程的質地和外在品位。

  通過 BIM 技術,太倉四期的施工工藝和施工進度可進行立體直觀展現,BIM 模型細節與現場施工實況完全保持一致,不僅可以看到每一項主要施工工藝,更可以通過視頻中灌注樁、水上沉樁、現澆橫梁、預製構件安裝、現澆面層等呈現的前後次序了解整個工程的施工順序和進度安排。

  「作為中交三航局的試點,我們在四期工程上率先應用 BIM 技術,可實現設計、施工、竣工維護全流程數位化信息可追溯和工程的全壽命周期管理,該技術提高了工程設計及施工質量,實現了項目精細化管理。」中交三航局南京分公司副總工程師張曉輝表示。

  採用全自動智能噴淋養護系統是太倉四期施工工藝創新的另一亮點。預製梁段的構建養護是施工工藝標準化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為此,太倉四期引進全自動智能噴淋養護工藝技術,基本實現了過程全自動控制,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其噴出的水霧均勻,可以達到全天候、全溼潤的養護質量標準,養護效果極為顯著。

  太倉四期項目部還為碼頭植入「晶片」,以實現全周期監控。該技術通在碼頭構件的關鍵部位——現澆橫梁裡埋設應變片,可以自動監測碼頭樁基與上部結構在建設及運行全壽命期內的實時受力與變形情況,實時掌握碼頭結構安全運行狀態,此舉在全國碼頭建造中尚屬首次,可自動實現對碼頭施工期、運營期的全程「體檢」。

  「我要為太倉四期項目豎大拇指,一個工程好不好主要看施工單位建設的好不好,我們對三航局有信心。」江蘇省港口集團董事長王永安在視察中表示。太倉四期工程的高起點、高定位促進了項目建設的高質量發展。該項目的榮譽牆上獎狀滿滿,江蘇省省級品質工程示範項目、江蘇省省級平安工地示範項目、江蘇省工人先鋒號、中交集團平安工地、三航局文明工地都赫然在列。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施憶 通訊員/童曉宇 編輯/韓瑜)

相關焦點

  • 我國內河最大港口--蘇州港太倉港區 四期碼頭工程通過交工驗收...
    (本報通訊員 方志英報導)9月28日,由中交三航承建的蘇州港太倉港區四期碼頭工程通過交工驗收該項目位於長江下遊南支河段上段白茆沙水道南岸,與崇明島隔江相望,港區水路距吳淞口約38公裡,陸路距上海市中心約50公裡,距蘇州市區約75公裡。
  • 我國內河最大港口蘇州港太倉港區四期項目主體完工
    近日,三航局承建的蘇州港太倉港區四期工程碼頭主體完工。該工程位於太倉港浮橋作業區浪港口至七丫口岸段,建設4個5萬噸級泊位,年吞吐能力200萬標箱,碼頭長度1292米,造價4.62億元。四期工程所屬的蘇州港是我國最大內河港口,該項目也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公路水路重大工程項目,是長江流域在建最大碼頭項目,該項目投產後,將使太倉港貨櫃通過能力提升近50%,進一步支持國家「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 山東港口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原油碼頭二期工程通過驗收
    青島新聞網9月28日訊(記者 任俊峰 通訊員 徐竹楓)9月25日,由駐青央企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承建的山東港口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原油碼頭二期工程通過交工驗收,為年底投產運營奠定基礎。該工程位於施工內容包括30萬噸級油品泊位1個,設計年通過能力1800萬噸;10萬噸油品泊位1個,設計年通過能力750萬噸;全長456米的引橋1座。主要包括基槽開挖、基床整平、沉箱出運與安裝、箱內回填、碼頭墩臺施工、碼頭附屬設施安裝等,建設工期兩年。
  • 全球第一大內河港、全球第七大港口蘇州港—推動蘇錫常經濟崛起
    蘇州港(Suzhou Port),位於中國江蘇省蘇州市,地處長江入海口的咽喉地帶,西起長山(張家港與江陰交界處),東至瀏河口南(太倉與上海交界處)。東南緊鄰上海,西南為經濟發達的蘇、錫、常地區。由原中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張家港港、常熟港和太倉港三港合一組建成的新興港口,原三個港口相應成為蘇州港張家港港區、常熟港區和太倉港區。2018年,蘇州港港口貨物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七,截至2018年,蘇州港太倉港區配備長江口岸最大的岸邊起重設備800噸桅杆吊;配置集卡車輛近百輛,2600至5000馬力拖輪7艘。
  • 建無人駕駛碼頭、全自動化操作,太倉港5年內建成千萬標箱「大港口」
    夜色漸深,蘇州港太倉港區三期碼頭上依舊燈火璀璨,機械轟鳴。10 月 16 日," 潮湧長三角 共建進行時 " 主題網絡傳播活動採訪團走進蘇州。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蘇州港太倉港區正在打造全省首座無人駕駛、全自動化的貨櫃碼頭,預計三五年內,借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機遇,太倉港將實現千萬標箱 " 大港口 " 轉變。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娜 / 文 蘇蕊 / 攝)夜色漸深,蘇州港太倉港區三期碼頭上依舊燈火璀璨,機械轟鳴。10 月 16 日," 潮湧長三角 共建進行時 " 主題網絡傳播活動採訪團走進蘇州。
  • |港口圈
    在十八年的發展中,蘇州港榮登世界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最大的內河港口。2019年,蘇州港作為內河港口,力壓一眾海港,憑藉627萬TEU的貨櫃量位列全國十大貨櫃港口第九位。如果說蘇州港的吞吐量閃爍著榮耀的光輝,那麼太倉港不啻於皇冠上的明珠。
  • 江蘇省境內三港合一組建成的新興港口——蘇州港
    蘇州港(Suzhou Port),位於中國江蘇省蘇州市,地處長江入海口的咽喉地帶,西起長山(張家港與江陰交界處),東至瀏河口南(太倉與上海交界處)。東南緊鄰上海,西南為經濟發達的蘇、錫、常地區。由原中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張家港港、常熟港和太倉港三港合一組建成的新興港口,原三個港口相應成為蘇州港張家港港區、常熟港區和太倉港區。 1968年,張家港港區建港;1992年,太倉港區開發建設;同年8月,常熟港區動工興建;2002年,原張家港港、常熟港和太倉港三港合一組建為蘇州港。
  • 2019年我國十大港口?深圳港沒進前十,排名第一的你可能真沒想到
    大連港大連港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大連灣和大窯灣為主港區,長興島為新建港區,太平灣為規劃港區。2019年,大連港貨物吞吐量為3.7億噸。蘇州蘇州港屬於內河港口,由張家港港區、常熟港區和太倉港區三個部分組成。2019年,蘇州港貨物吞吐量為5.2億噸。世界排名第七。
  • 三年攻堅內河碼頭換新顏 太倉累計關停取締碼頭75個
    記者從太倉市交通運輸局獲悉,自2017年開展內河港口碼頭綜合整治提升行動以來,太倉已累計關停取締碼頭75個,拆除吊機105臺,拆除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修復面積24萬平方米。通過關停取締、有序納歸和整治提升等措施,實現太倉內河港口汙染防治能力和景觀面貌的顯著提升。
  • 五方攜手 合作運營欽州港區貨櫃碼頭
    欽州國際貨櫃碼頭的統一運營,實現了欽州港區貨櫃碼頭經營一體化,標誌著北部灣港港口資源的整合進入深度層級,經營重點從單一碼頭運營轉移到生產業務數據信息共享、綜合調度、港航服務水平提升,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注入新動能。
  • 全球第二大單體貨櫃碼頭完成最後「拼圖」
    通訊員 洪宇翔 劉震坤/文 陳群櫪/攝7月22日下午,隨著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1號貨櫃碼頭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全球第二大單體貨櫃碼頭——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貨櫃碼頭完成了最後一塊「拼圖」,建成泊位數量增至11個,碼頭岸線長度增至3740米
  • 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港區杜拜環球碼頭工程獲「詹天佑獎」
    半島全媒體記者 郝春梅9月22日,全國「第十七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評比結果揭曉,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港區杜拜環球碼頭工程即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工程榮獲詹天佑獎。「詹天佑獎」設立於1999年,全稱為「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是中國土木工程設立的最高獎項,是代表當前我國土木領域在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方面最高水平和最新科技創新與應用的重大獎項,每年參選的工程數量少且門檻高。
  • 連雲港航道部門為內河水運發展提供有力港航支撐
    「十三五」期間,市航道部門以提升航道等級為重點,持續加快高等級航道和內河碼頭建設,5年間,高等級內河航道不斷延伸,船舶通過量和貨物通過量大幅增長,累計達到5.1億噸和2.9億噸,較「十二五」均增長1.5倍,內河港口完成吞吐量5845萬噸,較「十二五」增長117%。
  • 全球第二大單體貨櫃碼頭完成最後「拼圖」
    7月22日,由中交集團所屬中交水規院設計、中交三航局施工、振華重工提供港機設備的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1號貨櫃碼頭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標誌著穿山港區貨櫃碼頭完成了最後一塊「拼圖」,將與已建成的2至11號貨櫃碼頭形成一個整體,成為全球第二大單體貨櫃碼頭。
  • 全球第二大單體貨櫃碼頭完成「拼圖」
    穿山港區1號貨櫃碼頭工程通過驗收。(陳群櫪 俞永均 攝)本報訊(記者俞永均 通訊員洪宇翔)全球第二大單體貨櫃碼頭完成最後一塊「拼圖」。昨日下午,隨著1號貨櫃碼頭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貨櫃碼頭泊位增至11個,碼頭岸線長度增至3740米。
  • 南通內河港海門港區港口總體規劃獲批覆
    9日,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南通市政府批覆同意《南通內河港海門港區港口總體規劃》,為海門內河港口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有效指導海門港區集約化高質量發展。據了解,規劃結合港區發展實際,對《南通市內河港總體規劃》進行了深化和完善,規劃設置了東灶港、正餘、三星、通海港區等4個主要作業區,以及四甲、包場、東洲物流園、常樂、悅來、臨江新區等6個一般作業區,共規劃港口岸線17.55公裡,其中,五級及以上航道規劃11.76公裡,六級及以下航道規劃5.79公裡。
  • 三峽國際遊輪中心碼頭完成驗收 宜昌「維多利亞港灣」雛形初顯
    -12-24 11:52:32 來源: 羽魚爪 舉報   12月19日,三峽國際遊輪中心碼頭工程完成交工驗收
  • 清水江(錦屏-白市)高等級航道建設工程順利完成竣工驗收
    驗收會現場根據《航道工程建設管理規定》,黔東南州交通運輸局組織成立了竣工驗收現場核查組,完成了項目現場核查,並於天柱縣東方國際大酒店召開竣工驗收會,聽取了施工單位、項目業主、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的工作報告,會上工程質量監督機構介紹了工程質量監督情況。
  • 松鐵高速通過交工驗收,即將通車!
    (記者 李家州 攝)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鄒江)12月16日,記者從廣西旺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獲悉,起點位於玉林市博白縣松旺鎮周北村,終點位於北海市合浦縣白沙鎮雞公埇的松旺至鐵山港東岸高速公路,於12月15日順利通過工程交工驗收,即將迎來通車。
  • 荔玉高速公路通過交工驗收
    玉林新聞網-玉林晚報訊 (記者 溫駟昌 通訊員 覃和喜) 25日,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主體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在交工驗收總結會上,交工驗收委員會一致同意荔玉高速公路主線路基、路面、橋梁隧道、交通設施通過交工驗收,標誌著荔玉高速公路已具備通車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