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攻堅內河碼頭換新顏 太倉累計關停取締碼頭75個

2020-12-13 中國港口網

記者從太倉市交通運輸局獲悉,自2017年開展內河港口碼頭綜合整治提升行動以來,太倉已累計關停取締碼頭75個,拆除吊機105臺,拆除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修復面積24萬平方米。通過關停取締、有序納歸和整治提升等措施,實現太倉內河港口汙染防治能力和景觀面貌的顯著提升。

整治行動中,在取締非法碼頭、恢復生態岸線的同時,太倉市交運局等部門著力推進內河港口船舶汙染接收、轉運和處置設施建設。目前碼頭船舶汙染物接收設施已全部配備到位,並與第三方籤訂船舶垃圾、生活汙水、含油汙水處理協議。全面推廣電子聯單信息平臺,碼頭配建前沿設置擋牆、沉澱池或中水回用系統,封堵碼頭前沿排水孔,對碼頭生產汙水和初期雨水進行收集,定期委託第三方做好碼頭環境質量檢測。督促散貨碼頭企業全面落實封閉料庫、作業噴淋等控塵抑塵措施,完成碼頭堆場揚塵防治33家,全面啟動碼頭堆場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建設;有序推進碼頭高汙染非道路移動機械淘汰,累計清退43臺非道路移動機械;擴大碼頭岸電設施覆蓋面,新建設44臺低壓岸電設施,助力節能減排。

與此同時,太倉制定長效管理辦法,以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名義發布了《關於印發<太倉市內河港口碼頭長效管理辦法>的通知》,推動內河港口碼頭綜合整治轉型提效,突破按執法主體或者部門職能分主體分類別開展整治的傳統模式,結合交通綜合執法改革,太倉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參與內河港口港政管理,在港口經營、建設等領域開展執法試點。

通過三年的整治,太倉內河港口碼頭小散亂的格局有了明顯改善,「整治一個碼頭,淨化一片空氣,美化一方環境」的理念深入人心,實現內河港口資源整合,為內河港口行業安全綠色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相關焦點

  • 我國內河最大港口蘇州港太倉港區四期碼頭工程完成交工驗收
    9月28日,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蘇州港太倉港區四期碼頭工程經與會專家評審,正式交工驗收,該項目位於長江下遊南支河段上段白茆沙水道南岸,與崇明島隔江相望,港區水路距吳淞口約38公裡,陸路距上海市中心約50公裡,距蘇州市區約75公裡。
  • 我國內河最大港口--蘇州港太倉港區 四期碼頭工程通過交工驗收...
    (本報通訊員 方志英報導)9月28日,由中交三航承建的蘇州港太倉港區四期碼頭工程通過交工驗收該項目位於長江下遊南支河段上段白茆沙水道南岸,與崇明島隔江相望,港區水路距吳淞口約38公裡,陸路距上海市中心約50公裡,距蘇州市區約75公裡。
  • 取締!
    取締!)過駁整治工作專班,發布了《關於取締水上過駁作業的通告》,摸清了轄區浮吊基本信息,全部共46臺浮吊(其中常熟、太倉兩個過駁作業區40臺、流動浮吊6臺),對浮吊去向進行了全面排摸,制定集中停泊區看管措施,大力推進砂石碼頭建設,保障砂石市場供應。
  • 我國內河最大港口蘇州港太倉港區四期項目主體完工
    近日,三航局承建的蘇州港太倉港區四期工程碼頭主體完工。該工程位於太倉港浮橋作業區浪港口至七丫口岸段,建設4個5萬噸級泊位,年吞吐能力200萬標箱,碼頭長度1292米,造價4.62億元。四期工程所屬的蘇州港是我國最大內河港口,該項目也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公路水路重大工程項目,是長江流域在建最大碼頭項目,該項目投產後,將使太倉港貨櫃通過能力提升近50%,進一步支持國家「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 太倉萬方歷年累計木材吞吐量突破3000萬立方米
    12月19日,隨著「櫻桃」輪完成1.9萬立方米木材接卸作業,太倉萬方歷年累計木材吞吐量突破3000萬立方米,進一步鞏固了其木材業務在長江沿線碼頭中的領先地位。太倉萬方牢牢把握「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大國家戰略疊加的歷史性機遇,發揮區位優勢,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做大做強木材業務。
  • 深圳市的2大客運碼頭一覽
    深圳港擁有港口主要有蛇口碼頭、福永碼頭、鹽田碼頭、赤灣碼頭、媽灣碼頭、內河碼、東角頭碼頭、下桐沙漁湧碼頭、大鏟灣碼頭。其中只有蛇口碼頭和福永碼頭有提供客運,其他均為貨運碼頭。蛇口港可同時靠泊10艘萬噸級以上船舶,最大靠泊10萬噸級散貨船,錨地可靠泊12.5萬噸級散貨船,是華南地區重要的糧食、建材集散中心和內貿貨櫃中轉口岸,並擁有深圳地區最大的客運碼頭。因蛇口港地理位置的原因,和現代機械的引入,導致大量的物品和產品都從蛇口港配發。
  • 湖北首個水上LNG加注碼頭鄂州開建
    湖北日報訊 (記者夏中華)12月20日,鄂州華容三江港區,中國燃氣鄂州港富地富江船用LNG(液化天然氣)加注碼頭開工。這是我省開工建設的第一個水上LNG加注項目。鄂州港富地富江船用LNG加注碼頭項目建設規模為:2座5000噸級LNG船舶加注泊位(兼顧柴油加注)、2艘LNG加氣躉船,設計年通過能力為3.82萬噸。項目由中國燃氣投資2億元建設,是省政府批准的首批29個重點港口建設項目之一,計劃於明年9月底建成投運。
  • 清瀾環球碼頭便民疏導點將於近期拆除,海鮮迷們可換到這三個地方...
    4月14日從文昌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為確保清瀾港碼頭規劃的正常實施,恢復清瀾港環球碼頭的港口運輸功能,避免便民疏導點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對港口造成汙染,全面落實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根據市政府工作要求,該局將於近期依法取締拆除由經營業主自發聚集形成的環球碼頭便民疏導點。
  • 連雲港航道部門為內河水運發展提供有力港航支撐
    「十三五」期間,市航道部門以提升航道等級為重點,持續加快高等級航道和內河碼頭建設,5年間,高等級內河航道不斷延伸,船舶通過量和貨物通過量大幅增長,累計達到5.1億噸和2.9億噸,較「十二五」均增長1.5倍,內河港口完成吞吐量5845萬噸,較「十二五」增長117%。
  • 「十六鋪」碼頭史話:曾一度成為「上海港」的代名詞
    清末的「十六鋪」碼頭 清代後期,上海縣城廂內外曾被劃分為若干鋪,南市小東門外黃浦江沿岸屬「十六鋪」。此處早在18世紀末就出現許多沙船商號的簡陋踏步碼頭,後陸續建成許多碼頭,附近所築的信泰碼頭街、生義碼頭街、賴義碼頭街、豐記碼頭街、油車碼頭街、新碼頭街等也都因碼頭得名。 由於「十六鋪」一帶碼頭集中,是重要的水上門戶,所以它一度成為上海港的代名詞。
  • 安嶽港區劃分為7個旅遊碼頭客運停靠點!
    雁江港區劃分為12個作業區,1個綜合作業區、1處海事綜合碼頭,主要為附近鄉鎮企業提供農產品原材料及產成品水上中轉運輸服務; 安嶽港區劃分為7個旅遊碼頭客運停靠點; 樂至港區
  • 碼頭文化雕塑,水陸交通發達的商業集合地
    戶外景觀銅雕,傳統工藝雕像,民俗文化雕塑 客運碼頭主要是讓乘客上落船,小型的客運碼頭可能只可以供街渡、快艇等小型船隻泊岸,而大型的客運碼頭,例如:郵輪碼頭,可供大型郵輪泊岸
  • 長三角地區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採取積極穩妥措施,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過去秋冬季攻堅行動取得的成果,做到時間、區域、對象、問題、措施五個精準,立足於抓好已出臺的政策措施落實,防止層層加碼。全面完成《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2020年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 雙樓內河港河海聯運開放平臺各板塊今年可基本建成投用
    這是繼2017年1月徐州至太倉、2018年5月徐州至連雲港後,由此開通的第三條貨櫃班輪航線,它標誌著從這一刻開始,古老的京杭運河「漕運」又一次以現代文明貨櫃支線班輪運輸的方式,延伸到廣袤的魯西南大地。僅僅過了十餘天,5月11日,200多公裡悠悠運河水路,已載著「省航集2號」從濟寧順水南下,回到了徐州國際貨櫃·滾裝碼頭。
  • 建無人駕駛碼頭、全自動化操作,太倉港5年內建成千萬標箱「大港口」
    夜色漸深,蘇州港太倉港區三期碼頭上依舊燈火璀璨,機械轟鳴。10 月 16 日," 潮湧長三角 共建進行時 " 主題網絡傳播活動採訪團走進蘇州。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蘇州港太倉港區正在打造全省首座無人駕駛、全自動化的貨櫃碼頭,預計三五年內,借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機遇,太倉港將實現千萬標箱 " 大港口 " 轉變。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娜 / 文 蘇蕊 / 攝)夜色漸深,蘇州港太倉港區三期碼頭上依舊燈火璀璨,機械轟鳴。10 月 16 日," 潮湧長三角 共建進行時 " 主題網絡傳播活動採訪團走進蘇州。
  • 碼頭防塵網@江川碼頭防塵網@碼頭防塵網廠家
    碼頭防塵網13623181996@江川碼頭防塵網@碼頭防塵網廠家碼頭防塵網@江川碼頭防塵網@碼頭防塵網廠家碼頭防塵網
  • 惠州港全國首個綠色示範公用煤炭碼頭對外開放
    惠州港荃灣港區煤炭碼頭。惠州日報記者 戴建 通訊員 丁曉銀 攝 12月11日,廣東省口岸辦正式籤發文件,同意惠州港荃灣港區煤炭碼頭一期工程惠州港口岸荃灣港區新建碼頭正式對外開放。據悉,這是惠州市「十三五」時期對外開放的第四個碼頭,僅用27天就完成口岸開放驗收審批,刷新全省此類驗收最快28天的紀錄。作為全國首個大型綠色環保示範公用煤炭碼頭,此次驗收標誌著惠州港荃灣港區煤炭碼頭正式面向國際,全面投入生產作業,為惠州港打造億噸大港增添新動力。
  • 文昌環球碼頭海鮮市場近期將拆除!想買海鮮,可以去這裡→
    記者4月14日從文昌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為確保清瀾港碼頭規劃的正常實施,恢復清瀾港環球碼頭的港口運輸功能,避免便民疏導點(海鮮市場)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對港口造成汙染,該局將於近期依法取締拆除由經營業主自發聚集形成的環球碼頭便民疏導點。
  • 生態環境部印髮長三角地區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
    採取積極穩妥措施,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過去秋冬季攻堅行動取得的成果,做到時間、區域、對象、問題、措施五個精準,立足於抓好已出臺的政策措施落實,防止層層加碼。全面完成《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2020年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 山東港口青島港鑄造碼頭「最強大腦」
    魯網9月1日訊 2017年5月11日,隨著「中遠法國」貨櫃船的一聲長鳴,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貨櫃碼頭誕生在黃海之濱、膠州灣畔,開創了低成本、短周期、全智能、高效率、更安全、零排放的全球全自動化碼頭建設先河,讓「中國智造」的旗幟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