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醫明妃傳》剛剛結束熱播,劇中允賢為了治療王妃的水土不服,使用了類似現代酸奶的酸酪漿。那麼,酸酪漿治療水土不服真的管用嗎?劇中還有十指放血急救中風等方法靠譜嗎?在此為大家揭秘。
十指和腳底放血方法救治中風患者是中醫常用急救法,稱為「刺血法」,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內經》中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素問•調經論》等篇,稱血實有餘的病症可用刺血絡法治療。
位於人體十根手指尖端,距離指甲游離緣0.1寸處的十個穴位合稱為十宣穴。針刺十宣穴放血有清熱開竅醒神的作用,常常用於急救昏迷、休克、中暑、驚厥的患者,也適用於中風的閉證。位於足底,相當於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當用力彎曲腳趾時,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就是湧泉穴。湧泉穴和十宣穴配合針刺放血常用於治療急症。
劇中用海藻玉壺湯等藥膳
治療「大脖子病」有科學依據嗎?
海藻玉壺湯是記載在明代《外科正宗》中的一張名方,主要用於治療「癭病」,也就是甲狀腺方面的疾病。原書中用於治療「石癭」(類似於甲狀腺癌),但現代中醫則主要用其治療「氣癭」(甲狀腺腫大)和「肉癭」(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結節等)。該方有化痰軟堅,理氣散結的功效,可用治肝脾不調、氣滯痰凝所引起的「癭病」。方中海藻、昆布、海帶屬於海產品,含碘量高,化痰軟堅,是治療癭瘤的主藥。青皮、陳皮疏肝理氣,當歸、川芎、獨活活血通經,貝母、連翹化痰散結,甘草調和諸藥。
很多致病因素都可以引起「大脖子病」,即甲狀腺腫大,單純性甲狀腺腫常由缺碘所致,另外甲亢、橋本甲狀腺炎等也會引起甲狀腺腫大。從現代醫學角度講,甲狀腺腫大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治療措施,海藻玉壺湯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大脖子病」。
酸酪漿在歷史中確有記載,早在漢代的《答蘇武書》中就有寫道「羶肉酪漿,以充饑渴」。酸酪漿其實就是指牛羊等動物的乳汁經發酵後做成的飲品,與現代的酸奶差不多,有保護腸胃促消化,調節腸道菌群紊亂,預防便秘,提高免疫力,美容等功效。
水土不服實質上是「菌群失調症」的表現。從現代醫學的角度講,人體的皮膚黏膜和外界相通的腔道都是有細菌、真菌存在的,這些菌群是互相依賴、互相制約的,共同維持著人體與外界的平衡。這些正常的菌群對人體不僅無害,反而是有利的,可以促進食物消化,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在醫學上稱為「生態平衡」。外部環境的改變可能會導致人體內正常菌群的生活環境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提供營養物質或者幫助消化吸收的細菌可能會受到抑制,從而導致菌群失衡,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常見的臨床表現就是腹瀉。
出現水土不服症狀,一是儘可能地去除致病因素,有時飲食不潔、著涼等也會導致腹瀉,這時就需從病原上著手治療;二是可以服用一些幫助消化的東西,比如多酶片等,必要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一些抗生素來進行抗菌治療;三是適當補充益生菌。益生菌能有效抑制有害細菌的繁殖,減少腸內有害細菌的數量。酸奶中就含有益生菌,劇中古人能意識到這一點,用酸酪漿治療水土不服引起的腹瀉,著實已很不容易。
因為腹瀉容易導致體內的水和電解質發生紊亂,故建議進食一些加鹽的溫熱米湯、米粥,同時多飲用溫熱的糖鹽水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還可吃些熟蘋果,蘋果連皮帶核切成小塊,放在水中煮3-5分鐘即可食用。一天食用2-3次,每次30g左右。因為蘋果中含有鞣酸和果膠,鞣酸是腸道收斂劑,它能減少腸道分泌而使大便內水分減少,從而止瀉,煮過的果膠也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熟蘋果可以用來止瀉,而新鮮蘋果則具有通便效果。
最後提醒大家,生病還是要去醫院接受專業治療,電視劇中的情節千萬不可自行模仿,以免耽誤病情。
(菖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