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才過一半,可我們這半年卻像過了好幾輩子。
這一年變化太多,教師做起了主播,外貿業務員開啟了線上展會。有人失業了,也有人成功轉行了。先是海外國家冷眼看中國疫情,後來又是中國馳援海外國家。
在這個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佛教中所說的「無常」,在今天這個時代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經歷過這麼多無常後,我們深刻地感受到,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世界,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企業和個人如何穿越迷霧,獲得良性且持久的發展,是大家共同面對的難題。
那麼在無常之下,企業以及個人如何駕馭人生的輕舟,在浪湧中駛向幸福的彼岸呢?
曾將日本航空公司扭虧為盈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在他的新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中給出了答案。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簡稱《心》,是稻盛和夫87歲高齡時的新作。這本書是他一生職業生涯的全面復盤,是集他一生大成之作,更是超過半個世紀經營智慧的凝結升華。
稻盛和夫,相信大家都已久仰大名。他成立的兩家公司,都成為了世界500強。他78歲加入日本航空公司,僅用一年時間,讓破產重建的日航扭虧為盈,創造了日航經營史上的最高紀錄。
稻盛和夫不僅僅是一名企業家,他還是一位高產的作家,代表作有《活法》、《幹法》。很多企業都將這些書列為員工必讀書目。
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在推薦語中寫道:「我推薦了稻盛和夫的《活法》《幹法》,但我更願意把稻盛和夫的《心》推薦給大家,因為我發現這本書觸及了他一生成功幸福的心得。
今天提到的這本《心》中,稻盛和夫著重強調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始終保持利他之心。稻盛和夫回顧他八十多年的人生,總結超過半個世紀的職業生涯,他告訴大家,不管企業還是個人,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1.什麼叫利他之心?
我們不妨舉個例子來解釋什麼是利他之心。
今年年初武漢疫情爆發,在除夕夜,萬家燈火團聚的時刻,卻有一群醫護人員放棄團圓,逆行前往武漢。因為他們知道跟全國人民大家族的健康安全相比,自己小家的團圓實在微不足道。只有他們冒險前往,國家才能轉危為安,這就是利他之心。
利他之心在《心》這本書中是這樣定義的:人所能擁有的最為崇高,最美麗的心,就是關愛他人的善良之心,就是有時候犧牲自我,也要為他人盡力之心,這樣的心用佛教的語言就叫利他之心。
二戰讓稻盛和夫的家庭失去了房子和工廠,他們的生活一度很艱難。可是稻盛和夫每天依然無憂無慮,放學後只顧著玩。母親對他很失望。後來為了改變現狀,他決定主動提出幫助家裡賣紙袋。
那個時期,他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很順利,唯有紙袋生意獲得了成功。稻盛和夫總結了紙袋成功的原因。
原來其它的事情,他幾乎全部都是為了自己,例如滿足自己的欲望,自我保護,獲得別人的好評。這些都是利己之心的心態。
與此相反,只有賣紙袋這件事情是出於幫助讓家人、守護家人的目的,是從「關愛他人」角度出發的行為,這其中蘊涵著」善意的動機」,這就是所謂的利他之心。
僅僅是改變了思維方式,就改變了他的心態。這樣的心態,也讓他身邊的境況煥然一新。
因此稻盛和夫認為,利他之心是驅動這個世界的絕對法則,是推動一切事物運行的真理。帶著利他之心的動機,比利己之心行為成功的概率更高,有時候甚至會產生遠超預期的驚人的成果。
2.為什麼我們要堅持利他之心?
以純粹、美好的利他之心去做工作時,事情都會往好的方向發展,命運也會出現好轉。
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從如下兩點來分析堅持利他之心的價值:
a.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利他之心符合人的本性
曾經有人問過一個問題,人在善良和正確之間應該選擇哪一個?
我想說,善良本身不就是正確的嗎?
稻盛和夫提出,在人內心深處,存在著被稱為「靈魂」的東西,存在著「真我」。
「真我是心靈最為純粹、最為美好的部分。利他之心、親切美好的關愛之心,都是這個」真我「發揮作用的結果。
因此,「真我」所發出的利他之心,擁有改變現實的力量,自然就能換來好運。
b.提高心性、磨練靈魂
帶著利他之心的努力,可以磨練靈魂、提高心性,也可以陶冶情操,讓人生變得更豐富、美好。
以美好的利他之心為他人付出時,我們的人性就能得到磨練,幸福感和充實感就會降臨,我們的人生就有了更深的意義和更大的價值。
比如讓馬雲最開心的,不是他自己能力有多強,而是在他的影響之下,有更多人走向了和他一樣成功的路,因此這些成功的人,就會發現自己的價值,就會願意幫助更多的人。這才是一個社會應該有的正能量循環。
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運自然就會好轉, 稻盛和夫堅信宇宙中存在這樣的因果法則。
3.如何貫徹利他之心?
明白了什麼是利他之心,了解了利他之心的價值後,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貫徹利他之心了。具體我們從如下三點來分析:
a.全力以赴投身於當下的工作
當我們全身心投入工作時,怨恨、憎惡他人的雜念就不會浮現。猶如禪僧坐禪一般,當下的心靈會變得純潔、美好。
b.在利他心基礎之上,建立成功的大廈
如果動機是善意的,事情自然就會朝好的方向發展;如果動機是利己的,或者是邪惡的,那麼不管多麼努力,事情都無法順利推進。
在風險企業的創業者中,以獲得財富、博取名聲為目的而開創事業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如果企業經營的「引擎」僅僅置於追求經營者的私利私慾、功名心或名譽之上,那麼,即使能獲得一時的成功,企業也終究無法持久壯大。
c. 堅定自己能行
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分屬兩個社會階層,但其實剛開始他們只有一念之差。
成功人士在遭遇人生障礙時,敢於對自己說一定能跨越。而非成功人士則開始猶豫和躊躇。就是這一念之差,他們的命運就迥然不同。所以一定要堅持自己「能行」,敢於正面對抗。
稻盛和夫在創立京瓷初期,為了開拓客戶,到處上門推銷,十次有九次都吃閉門羹。儘管如此,他也絕不放棄,堅定自己一定能成。這是這樣的堅韌成就來後來的世界500強企業。
稻盛和夫堅信,只要有利於他人,不管事情多麼細小,都是利他的行為,在利他的行為中萌生利他心,像花朵一樣綻放。
人生由「心」開始,到「心」終結。這就是稻盛和夫在八十多年的人生中悟出的至上智慧,也是收穫美好人生的終極秘訣。
這本書在企業經營、處世哲學等多方面給了我們建議。如果你還想了解稻盛和夫的更多心得,不妨去品讀下這本《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
原價59元的正版書,現在只需39元,相信你讀完後的收穫的自信和力量遠超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