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容易發現,相比白酒的透明無色,許多洋酒是「有顏色」的,比如威士忌、白蘭地、朗姆酒和龍舌蘭等等。這導致白酒很多時候看起來比較單一,不夠吸引眼球,有人甚至因此認為,色彩亮麗的洋酒看起來更時尚,更有品味,而白酒如白水,單調又「沒有內容」。
能讓人產生這種印象,不得不說洋酒營銷功力一流。但實際情況果真如此嗎?又或者說,同樣都是蒸餾酒,為什麼白酒和洋酒在顏色上,會出現這種差異?這就要先來看看,洋酒的「顏色」來自哪裡。
洋酒本無色,何處惹斑斕
以威士忌、白蘭地、朗姆酒為例,它們經過蒸餾提純後,酒液最初都是無色透明的。而此後的兩個環節,才是讓它們的酒液最終「有顏色」的原因。
一是酒 「過桶」。這三種洋酒蒸餾出酒後,進入木桶貯藏,酒液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被木桶染色。不同質地和工藝製作出的木桶,對酒的風味和顏色都有很大影響,一般來說,使用時間越長的木桶,染色越淺,同一批木桶,貯藏時間越久,酒的顏色就越深。而「過桶」的過程,也是木頭內細胞管孔中的浸填物質單寧,慢慢溶入酒中的過程。這是許多洋酒中單寧成分含量較多的主要原因。說到單寧,它適量攝入對人體有一定好處,但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公布的3類致癌物質之一,過量不利於健康。
二是焦糖色的添加。目前世界範圍內,焦糖色都是一種合法食品添加劑,啤酒,葡萄酒,黃酒等都會使用。可以說,除了少量高級品牌,幾乎所有「有顏色」的洋酒,都會添加焦糖色來調色,以平衡不同批次的酒顏色不一致的問題,或者單純為了讓酒的顏色「好看」。一些中低端品牌或劣質洋酒,還會利用焦糖色,來掩蓋酒並未「過桶」,或陳酒時間不夠的事實。這也是洋酒「顏色」隱藏的一個「坑」。而添加焦糖色對洋酒風味,還有身體健康的影響,目前基本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並沒有定論。
伏特加酒
不過,並不是所有洋酒都是「有顏色」的,例如伏特加和大部分金酒,沒有經歷「過桶」環節,也不添加焦糖色,就是透明無色的。同為蒸餾酒,白酒為什麼透明無色,也是因為白酒在蒸餾出酒後,多用陶缸/罐貯藏,不會染色,之後也不會添加外來物質,使酒液變色。
說到這裡,又有人要問了,那為什麼洋酒要「過桶」,白酒卻用陶器貯藏?
陶器搞不定,木桶來頂上
歐洲人對木桶的選擇,最本質的原因是成本。最初,歐洲人也有過一段用陶罐盛裝葡萄酒的歷史,但隨著商業逐漸興盛,酒的運輸變得頻繁。這時候,歐洲制陶技術還比較落後,一方面無法製作出優質陶器,適用於運輸,另一方面陶器成本也較高。這讓歐洲人急需一種新的酒器,來代替成本過高的陶器裝酒。
於是,遍布歐洲大陸的樹木就進入了歐洲人的視線,更加便宜的木桶便逐漸代替了陶罐,成為酒的主要運輸容器。漸漸地,木桶貯酒便成為一種傳統,甚至到後來,成為許多洋酒釀製技藝不可或缺的一環,用於幫助新酒老熟。這就是「過桶」工藝最根本的由來。
不過深究開來,以木桶儲酒,實則有無法預測的「風險」。比如木桶很容易「藏汙納垢」,又很難清潔,長時間存儲液體,木頭容易發黴變腐,木桶內就會產生黴菌等有害物質,溶於酒中。而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舊木桶成分會發生難以預知的變化,更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汙染。再一個,為避免液體滲漏,木桶會刷漆,這讓酒液「孤立」在木桶內,和外界物質交換作用大打折扣,酒體老熟效果也就不甚美好。
使用橡木製作木桶的歷史很悠久
如果你還要問,既然如此,那為什麼多數洋酒如今還是堅持這種工藝,只能說,傳統文化的力量十分強大。順便說一句,這也是為什麼,白酒出口國外時很容易達標,而我們進口洋酒時,卻幾乎是降低標準,才讓洋酒通過指標檢測。這和多數洋酒的「過桶」工藝大有關係。不過這是個比較複雜的問題,之後我們可以繼續進一步探討分享。
陶器工藝好,一直把酒存
而幾千年來,我們一直以陶器作為主要存酒工具,主要是我國古代陶器工藝發達,其技藝的成熟,要早於歐洲一千多年。先進的制陶工藝,讓我們能造出優質陶器,便於運輸,同時又大大降低了陶器成本,使陶器方便易得。不僅如此,陶器藏酒,還有許多好處。
器經過千度以上高溫燒制,再經多道工藝製成後,土質很純,容器特性穩定,長時間使用既不會腐壞,也不容易發生質變,更加清潔和安全。另一方面, 「泥土是會呼吸的」。陶土經過高溫,表面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的網狀微小空隙。這些空隙不但會吸附酒的雜味和雜質,淨化酒體,同時,還讓酒液與外界環境產生緩慢的物質交換,促使酒在儲存過程中不斷陳化老熟,口感變得協調,味道更柔和香醇。
說完這些,再回到酒的「顏色」問題,應該說,儘管很多時候,有顏有色的洋酒看起來「光鮮亮麗」,相形之下,幾乎都是透明無色的白酒比較不扎眼,但論其根本,酒的品質才是關鍵。
寫到這裡,大美也不得不感慨,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真的「崇洋媚外」,是洋酒的包裝和營銷實在抓人。只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撥開歷史與現狀的迷霧,還原白酒的真實面貌,讓更多人理解白酒,理解我們真正的酒文化。
最後提問:所有的白酒在任何情況下,都是無色透明的嗎?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