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 | 入坑滑板後發現最大的坑竟然是 -- 滑!板!鞋!

2021-02-19 滑板ing

之前出過一次關於滑板鞋的活動話題

傳送門

沒想到大家還是不滿足

後臺太多關於滑板鞋的疑問

這裡一次回答你

 滑板鞋是否有必要 

好的滑板鞋主要有兩個作用

對你的腳提供適當的保護和支持,減小滑板落地時的衝擊,降低受傷的風險。

針對滑板運動的特點,更加耐磨耐用,鞋的生命周期更長。

如果你想你的滑板不僅是止於滑行,想體驗滑板的更多樂趣,一雙適合的滑板鞋是很必要的。

 滑板鞋剖析 

鞋底

硫化底(Vulc Sole)和大底(Cup Sole)

硫化底(Vulc Sole)

可以明顯看到鞋底有一圈貼合線,沒有縫紉的痕跡。

硫化底更薄,更輕,更靈活,硫化底會讓你感受到更多的控板性,更加適合做翻板,呲臺子,呲杆子的滑板動作,因為你對滑板的控制力更強,更靈活。現在大部分滑板鞋都是經過硫化處理的。

大底(Cup Sole)

一整塊鞋底,看不見硫化貼合線,鞋底和鞋面是縫在一起的。

大底更厚,更硬,為你的腳和踝關節提供更多的支撐和保護,如果你喜歡跳臺階,Big Ollie,甚至跳樓Ollie,這些高飄遠的Trick,大底鞋會是更好的選擇。

硫化底和大底的對比

外底(Out Sole)外底是刷板時鞋與滑板的關鍵接觸部分,一般會採用橡膠包邊,讓你的鞋更加耐用。從練習Ollie開始,到練習高級的FLIP動作,你就會知道這個外底是多麼重要,它會隨著你滑板技能的提升而越來越薄。鞋面磨損可以用翻毛皮補,底沒有了只能靠輪胎救了。

外底

鞋底面(Out Sole)滑板鞋底面會採用更加耐磨的材料,鞋底紋路相對淺一些,這樣會更加耐磨。關鍵部位增大紋理和砂紙的接觸面積,這樣滑板會相對更加粘腳。

鞋底材料及紋路

鞋面

材料 — 翻毛皮,合成布料,帆布

專業滑板鞋一般鞋頭和腳跟部分會是翻毛皮,因為耐磨耐刷,中間的部分會是合成布料。

翻毛皮的部分越多的鞋,通常價格會越高。

之前也有童鞋後臺提到過回力鞋等帆布鞋,我只能說,對我而言,刷板一天就GG了。

鞋面拼接

一般在鞋面有可能刷板的關鍵區域,都會添加翻毛皮,並採用兩排甚至三排縫線的方式,使得滑板鞋更加耐磨。

兩排及三排縫線

鞋幫

大部分滑板鞋都是低幫,為你腳腕提供了最大的靈活度。

中幫鞋也受一部分人偏愛,因為它提供了更多的保護和支撐,但又不失去靈活性。

高板鞋最保護你的腳踝,但也相對更加束縛些。

這個不一定說滑板鞋就應該穿低幫,更多在於個人喜歡和你玩板的偏好。

高幫 — 中幫 — 低幫

鞋舌

滑板鞋的鞋舌通常比較厚,同樣也是為你的腳提供更多的保護。有的鞋舌還有縮帶設計,防止運動過程中鞋舌移位。

鞋舌縮帶設計

鞋帶

品牌滑板鞋一般都會提供備用鞋帶,因為刷板時,鞋帶也容易磨損。

有些滑板鞋沒有鞋帶,採用一腳蹬的設計,也叫賴人鞋,好處是再也不用擔心滑板刷到鞋帶了,缺點是滑板打到腳背會比較疼。這類鞋選購時要特別注意鞋面必須是翻毛皮,才耐刷。

一腳蹬滑板鞋

鞋墊

鞋墊的作用主要就是減震緩衝,減少滑板落地時對腳和膝蓋的衝擊。所以一般都會比較厚,比較柔軟,踩上去會有大家說的踩屎感,雖然我也沒踩過shit。

拆解的一雙滑板鞋鞋墊

大Pro籤名款

Pro的籤名款,和籤名款支架板面類似,更多的是偶像的力量。但想著自己和所欣賞的滑手穿一樣的板鞋,還是會挺開心的。

我個人對於不同滑板鞋的體驗

簡單說下我個人了解的滑板品牌鞋,重點在個人和身邊朋友的真實體驗,我是鼓勵大家自己多嘗試不同品牌滑板鞋的,這樣才能更好的找到適合自己的。


Vans

說到滑板鞋,不得不提滑板鞋鼻祖,Vans。

Vans在我心裡就是和滑板必不可分的潮牌,很好看,很年輕。但是,不開膠不Vans,主流說法時Vans用的是植物膠,比我們一般穿的鞋用的化工膠,更加環保和安全,所以難免沒有化工膠牢固。建議是買大半碼或一碼的Vans,不要每天都懟著一雙Vans穿,就可以緩解和避免開膠的問題。


Vans Old School經典款

鞋頭翻毛皮,其餘部分帆布,鞋身很軟,底偏薄,雖然鞋頭是翻毛皮面料,然而基本磨不到那個位置,鞋帶很容易斷,個人感覺不太適合玩滑板。

Vans Old School經典款

Vans Pro

我穿了一雙是帆布款的,比起經典款,鞋身、鞋舌、鞋底都加厚了,腳感不錯,踩板也舒服,對板的操控感很好,就是沒別的鞋款耐磨還是,可能是因為帆布面料的原因。Vans Pro還是被很多滑手推崇的,我建議購買鞋頭有翻毛皮的。

Vans Pro整體都比經典款有加厚

Vans Era

純白帆布,更像是休閒鞋吧,外底比較寬比較高,踩著滑過板,沒什麼腳感,就當日常鞋了。

Vans Era

Converse

提到Vans不得不提匡威,也都屬於潮牌。

但我還沒穿過匡威的板鞋,從身邊人的反饋來看,大多會覺得就匡威比Vans要更加耐磨,更加適合滑板些,當然這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觀點。

converse one star pro

Emerica

穿過一雙西門哥籤名款,中幫,更好地保護腳踝,而且不擠腳,相對低幫的鞋自由度有增無減,說實話比VANS耐磨,鞋墊比較厚。鞋舌還有縮帶設計,總體體驗比較好。

Emerica中幫滑板鞋

ES

也是我們普遍說的3E板鞋,ES的鞋舌很已經經典,還是皮的,鞋面是翻毛皮,鞋帶的包頭是銅的,板鞋整體挺耐刷的。穿著滑板做招更多的感覺是鞋墊很普通,沒有減震,控板感也一般。可能是因為鞋帶的材質原因,總是愛散開,多少對於滑板來說有一些不那麼方便。

我的舊板鞋 -- ES

Dekline

我的Dekline又是一雙帆布的鞋面,踏入進去後,鞋底偏薄,但是踩板的感觸還是很好,雖然做一些有點落差的動作會腳有些震到疼,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帆布的面,如果做一些小亂之類可能會磨到面上的動作就會把鞋帶和側面都磨爛了,如果喜歡大力掂腳做動作的同學,可能鞋子會有開膠。

我的舊板鞋 -- Dekline

DC

我個人穿的是紅黑色的翻毛皮Switch DC,入腳第一感覺就是軟,鞋舌也很貼合,翻毛皮鞋面挺耐磨的。鞋墊是這個系列很出彩的地方,踩在板上,腳能通過鞋子感觸到板面,練習動作時有不怎麼震腳,一種我很喜歡的平衡。我個人認為性價比很高的板鞋,一般中規中矩壽命是在兩三個月左右。

我的舊板鞋 - DC

DVS

在國內比較冷門的滑板鞋品牌,但確是一個國外老牌板鞋。鞋子比較輕薄,腳窩處有一點點墊高,很貼合,隨時都要氣氛的感覺。控板性是我穿過最好的板鞋,同樣是翻毛皮,但不怎麼耐磨。如果喜歡控板感的童鞋,真心可以試試,爽歪歪。

我的舊板鞋 - DVS

NIKE

NIKE板鞋我穿過,但沒穿過玩滑板,有點慫了。有一部分板友很推崇Nike Stefan janoski系列,有興趣的板友可以嘗試下。

Nike Stefan janoski

GZUCK

國產板鞋的代表平臺,工廠也為國外的板鞋代工。價格比較有誘惑力,剛上腳感覺是,包裹性太強了,甚至有點緊的感覺,需要一定時間習慣。我穿過最耐磨的板鞋,沒有之一。鞋底偏硬,新鞋需要時間習慣,舒適度有待改進。

優點就是耐磨,耐磨,耐磨。建議稍涼快的時候可以嘗試下,夏天正熱時就算了,國產還是可以支持下的。

我的舊板鞋 - 幾朱可

滑板鞋選購三點小建議

如果你經常滑板,還是建議選購常見品牌的專業滑板鞋。

不要穿不舒適的鞋滑板,如果你的腳感覺不到支撐或鞋子磨腳,建議嘗試其它尺碼或品牌。

對於我個人體驗而言,仿版和正版鞋的差別還是挺大的,一分錢一分貨。

讓你的滑板鞋升級

FP鞋墊

號稱高達95%的緩衝減震,足弓矯正,韌帶防護。很潮的鞋墊,使用時需要換掉板鞋中本來的鞋墊,裁剪到一致的板型,墊在鞋裡。


我用的是這塊小熊聯名款

具有足弓矯正功能

我自己其實就是一個好奇寶寶,再加上圖案確實好看,入腳後還有增高的錯覺,穿著走路玩板都很舒服。不知道多少心裡左右,多少真實功效,但是確實感覺玩板後腳和膝蓋要輕鬆一些。

如果你是和我一樣喜歡潮牌和科技感的好奇寶寶,建議可以嘗試一下。

如果你玩板後總覺得腳和膝蓋的負擔很重,也可以讓你的板鞋升級一下。

ShoeGoo鞋膠

這個之前也介紹過,每次一到貨就被熟人搶光的神器。如果說FP鞋墊能讓你的板鞋更加舒適,保護力MAX。那麼Shoegoo鞋膠就是讓你的板鞋壽命更長,更加耐刷。

ShoeGoo鞋膠分透明色和黑色兩種顏色

Shoegoo不是粘鞋的膠水喔,是可以在你容易刷破的地方塗上一層保護膜,板鞋更加耐穿

補鞋達人

當然還有更加省錢的方式,不過得需要些手藝。一些零碎翻毛皮,一條萬能膠水,滑手必備技能,你就是補鞋達人了。

一個板仔引以為傲的滑板鞋

還沒看夠嗎

之前關於板鞋的互動

有人說,滑板很酷,但你不知道背後的辛苦

有人說,滑板很拼,但你不知道成招的幸福

有人說,滑板很拽,但你不知道曾經的付出

這裡是一個微型滑板社區,我們關注於滑板文化事業,面向新人會進行教學、徵集、活動的推出。這個世界就是一群不一樣的人在一起,使得我們更具有多元化,同樣因為滑板使得我們聚集在一起,讓更多人選擇滑板並去熱愛。



相關焦點

  • 滑板少年入坑後不想變殘?第一塊板你就得這麼選
    一塊好的雙翹板自然是練習技巧的開端,購買滑板的第一個首要考慮的要素是價格。你對第一塊板的預算。就像所有運動器械一樣,不同檔次不同價位。板材、板橋、軸承、輪國產和進口的價格肯定不是相同的。但是許多剛剛玩滑板的少年很多情況下自己尚且沒有收入來源,所以對於這類預算不多的選手來說,性價比較高的入門板是比較適合的。
  • 為什麼漢服是個坑?入坑前入坑後的對比過於真實!
    小編收集身邊朋友一致認同的這幾個坑。一、因為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比如以下這種情況,在入坑前和入坑後的逛街的態度差,哈哈!入坑前,對於買衣服咱們可都是天生小算盤能手呢.錢就要花在刀刃上。入坑後對於漢服是的定價就是,哇,這件漢服才399元,四捨五入那就是不要錢啊。可是平常吃飯就不那樣了,嘿嘿~這個肉包子都3塊一個了,好貴啊。二、漢服還能改變你的關注聚焦點,讓你的眼裡只有漢服。就比如追劇入坑前和入坑後的區別!
  • 乾貨!EVE新手入坑指南
    2,Eve這款遊戲內部的玩家陰險狡詐,十分不推薦入坑。進去了就是被人吃,根本沒法玩。 3,新人,你快來我們軍團吧!(這真的是誤區,因為現在很多很多的軍團宣傳都是。新人,你不來我們團連個屁都不是。
  • 「我說想玩GTR,我媽說給你幾萬去買鞋吧.」
    @O-O-T:「 還沒入鞋坑時覺得,傻 逼 才 會 買 那 麼 多 鞋 ,就一雙腳而已。結果入了坑之後,才發現有那麼多文化,還可以鍛鍊眼光。年中 6000 買了雙太空人,現在差不多 1 萬 2 了,那叫一個自豪。」
  • 買莆田鞋怎樣不被坑?剛入莆田坑的幾個忌諱!
    剛入莆田坑的時候,買家跟商家溝通比較忌諱的幾個問題,免得大家會花一些不必要的冤枉錢。第一點:買鞋首先要確定想要的款式之後,在考慮能夠接受的價格。在價格上有沒有被坑啊?版本有沒有發錯啊?其實吧,市場上火爆的鞋子也就那麼幾款而且那麼多工廠在做,自然不可能有什麼統一價。所以每款鞋子都會有一個價格區間。已經買了的,真的就不用糾結那麼多了,只要鞋子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 新入鞋坑,選鞋按類型推薦!
    自17年球鞋市場迎來了一波爆發後,通過各個圈子的正反饋影響,球鞋已經不僅僅局限於「運動裝備」這個範圍中。 因為我們的消費觀念的改變和年輕人開始支配自己的經濟,鞋圈每年都有很多新人的加入,而為了避免大家踩坑,選擇到更好的鞋子,我來介紹一些值得入手的經典的「入門」鞋款,不一定非要買到,但是值得了解。
  • 劉靖:我不想一個人孤獨滑板到深夜
    「玩具板的輪子一星期就玩壞了,我覺得滑板很坑。」說起玩滑板,劉靖有兩次和滑板結緣,第一次是在12歲時,在蘇州園歐尚超市裡遇到399元的玩具滑板,當時看到這塊玩具滑板,劉靖腦海裡便閃回出動畫片裡柯南和忍者神龜滑板的炫酷畫面,立即買下這塊板,結果,這塊玩具板只玩了一周,輪子就被好動的劉靖刷街給刷沒了。於是,滑板就給了劉靖坑爹又費錢的印象。
  • 揭秘:莆田鞋,在買鞋的時候你是怎麼被不良鞋販子坑的
    大家好,我是椰叔,一個在莆田做了6年檔口的資深鞋販子。致力於為你提供有態度,有深度,有溫度的球鞋資訊與乾貨。 最近很多新加我的客戶都反映以前買莆田鞋的時候被坑了。那麼今天椰叔來揭秘一下買鞋子的時候你是怎麼被坑的。
  • 科普篇 | 長板和滑板的區別
    話說在60年代末,美國衝浪運動非常發達,但是天氣對於衝浪來說有著很大的制約,因此,有些玩家開始在衝浪板上按上旱冰鞋的輪子,在城市的馬路上滑行,這也就是為什麼長板中最基本的「魚形」板會非常像衝浪板的原因,我們叫它為surfway longboard。——百度百科這與滑板的起源近似,四捨五入,長板和滑板擁有同一「祖先」。
  • TheShy把Faker給坑了,還死不承認自己坑李哥,隨後一句話亮了!
    而這次TheShy把Faker給坑了,還死不承認自己坑李哥,隨後一句話亮了!這場遊戲是韓服高端王者局,世界級上單職業選手TheShy排到了同時世界級中單職業選手的Faker,兩人都曾登頂英雄聯盟世界賽全球總冠軍,可以稱得上是「中上代練,不送包贏」局,不過有趣的是TheShy玩的是上單滑板鞋,「AD上路站」,懂得都懂,沒有很強的自保能力,很容易被對面中野所針對,是一種「自爆一路,不送包贏」的走鋼絲式打法。
  • 新手簪娘入坑推薦:乾貨集錦
    新手簪娘入坑買材料很容易踩雷哦~看下文避雷~1.主體主體分為銅製和鐵製,銅製主體不易褪色,價格較高,多用於製作高端的飾品。鐵製主體價格便宜,但容易褪色,需要用一些特殊手段保色。米珠一定要入,這個穿流蘇超好看,透明色百搭(強推),很喜歡米珠流蘇的寶寶可以考慮入穿米珠神器,方便操作。6.工具篇(1)鉗子:入坑這麼久我只有一把鉗子,個人覺得一把足夠。如果你家裡有老式的大剪刀,恭喜!鏈條花片它通通都能剪!
  • 《陳情令》半年沒出坑,朋友勸我看《慶餘年》出坑,結果他入坑了
    我是之前從魔道祖師的小說開始入坑,之後接觸了魔道祖師的動漫,後面聽說了陳情令就去看了一下,然後就入坑啦,看完之後走不出來,你們有什麼出坑的辦法嗎?陳情令半年沒出坑,朋友勸我看慶餘年出坑,結果他入坑了。在陳情令之前,聽聞過肖戰的一些消息。比如跳了「極樂淨土」綠了半個娛樂圈;演了男三,攻遍某站,統一了飯圈審美等等。
  • 東方時評丨 直播營銷隱藏誤導風險 謹防「入坑」被騙
    隨著直播形式近年來風頭正勁以及人們理財意識的提高,直播金融的上下遊產業鏈對準了很多熱切希望學習理財知識的普通人,然而,其中一些人卻「入坑」被騙。今年基金市場起伏大,市民武女士進入了一個學習熱門投資基金的直播間,可是所謂的理財老師多次出現對股票和基金專業詞語表述不清的問題,後來竟然推薦所謂的「牛股」,她覺得套路太深,於是便退出了;也有網友參加直播活動後,感到也就是「三個小時的廣告和各種勵志暖文裡,插播幾分鐘的理財知識乾貨」而已。
  • 《跑跑薑餅人:烤箱大逃亡》:入坑後,才發現有點上頭
    說起來慚愧,七七也是陰差陽錯入坑,才發現這遊戲真的不是一點好玩,而是上頭,簡直就是冷門遊戲中的佳作!最初入坑它,權因為一張遊戲的人物畫風頗有七七當年看過的《飛天小女警》既視感,畢竟除了幻想做一回灰姑娘、白雪公主、花仙子等等的童話夢,也有想像過成為正義的女英雄啊!
  • 漢服洛麗塔JK,入一個坑是興趣,兩個坑是愛好,三個坑是「富婆」
    入一個坑是興趣,入兩個坑是愛好,入三個坑絕對是富婆,還是漂亮小姐姐類型的富婆。其實還有一個和漢服、洛麗塔、JK並排叫四坑的第四種服裝COS服,但因為COS服實在有點難屬於日常能夠穿的服裝,再加上其實很多喜歡三坑的小姐姐其實並不喜歡COS,所以入了三個坑後還入COS服這個坑的富婆小姐姐少之又少。
  • 漢洋折衷、融入日常,「三坑少女」的正確入坑方式這樣打開!
    也有許多女孩子入坑JK制服是受了日本動漫的影響,有人是因為喜歡美少女戰士,有人則是受百變小櫻影響。東港姑娘「半糖」今年23歲,年紀不大,想法卻不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三坑少女」。「半糖」說自己最早入坑的也是JK:「作為一個95後,我也算是一個『二次元少女』吧,平時很喜歡看日本動漫,對於動漫裡面的那些制服也都很喜歡,慢慢地就關注起來了。同時,我還喜歡逛b站、刷抖音,可能是大數據的力量吧,這些平臺經常給我推送一些有關小裙子的視頻,看多了就越來越心動,慢慢地就開始入手了,走入了第一個『坑』。」
  • 又入了菠蘿的坑?菠蘿與鳳梨的區別在這裡,一眼辨別,學會少被坑
    又到了吃菠蘿的季節,哪哪也都是賣起了菠蘿,菠蘿雖然是一種水果,但也是可以用來做菜的,做好的菠蘿飯,菠蘿咕咾肉都是很美味的,不過市面上有一種和菠蘿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水果,它的名字叫鳳梨,人們吃過兩種水果後覺得鳳梨更加好吃,就更加喜歡買鳳梨,但鳳梨可比菠蘿價格貴,有的商家就會把菠蘿當鳳梨賣
  • 鋼筆新手入坑指南
    ,可是刷了幾頁某寶仍然一頭霧水,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煩惱,就來看看這篇適合新手的入坑指南吧~ 牌子鋼筆的牌子就好比口紅的牌子,細細數來能說上好幾天,最常見的國產品牌有英雄、晨光、畢卡索等;國外品牌有LAMY、派克、寫樂、百樂、百利金、萬寶龍等。
  • Theshy滑板鞋重返,G2賽後:敢讓這個坑出來
    在贏得下一場比賽後,LNG隊開始浮起!甚至選擇釋放TheshyCalista,這一舉動會讓他們非常後悔!Theshy冰鞋回來了看到LNG這麼有禮貌,Theshy很高興鎖定Calista!而LNG就單看自己的Theshy卡利斯塔,估計這個人不好!
  • 《奇葩戰鬥家》個人體驗,遊戲很硬核,入坑需謹慎!
    入坑一周,衝了個大月卡,現在左手手腕有點疼。大家都說了很多,我就主要說一下戰鬥方面的個人體驗,主觀性的觀點比較多,請不要噴的太厲害。戰鬥系統(以下戰鬥主要是說路人賽部分)。說是《奇葩戰鬥家》,路人賽感覺更像是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