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衝突降溫,但並非所有人都想讓川普「擁抱和平」

2020-12-16 界面新聞

衛星圖像顯示了周三伊朗對伊拉克空軍基地的飛彈襲擊造成的破壞。圖片來源:Planet abs

記者 | 田思奇

在正式回應伊朗飛彈襲擊駐有美軍的伊拉克基地一事時,川普強調「美國準備擁抱和平」的講話,把處於戰爭邊緣的美伊雙方往回拉了一把。

受此影響,油價和全球股市企穩。1月8日收盤,3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83美元,收於每桶65.44美元,跌幅4.2%,從早些時候每桶71美元的高位,回落至美國擊斃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將領蘇萊曼尼之前的水平。

川普還表示,伊朗的襲擊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這讓投資者放下心來。Leuthold Group首席投資官吉姆·保爾森表示:「我們知道會發生某種報復,所以這並不太令人震驚」,「目前還沒有人員傷亡(報告),市場不會面臨太大的拋售壓力。」

多名美國政府官員對CNN表示,川普政府相信,伊朗的飛彈瞄準伊拉克基地時故意錯過美軍的居住地。然而陸軍上將馬克·米利(Mark Milley)堅持認為伊朗試圖在襲擊中殺害美軍。

Planet Labs公司分別在12月25日和1月8日拍攝的基地衛星圖像展示了基地受損情況。最嚴重的似乎是一排五座建築中的中間一座被炸成坑。

儘管放出了和解信號,該地區仍然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分析人士警告稱,雙方在短期內會逐漸遠離軍事衝突,但對抗很可能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以其他方式展開。伊朗在中東的許多代理人可能會給美軍,或以色列和沙特等美國盟友帶來麻煩。

值得警惕的是,伊朗總統魯哈尼1月8日發Twitter說,要將美軍逐出中東。他表示對於蘇萊曼尼之死的最終回應,是「把所有美軍逐出這個地區」。魯哈尼指出,要不是蘇萊曼尼大力打擊恐怖主義,「歐洲許多首都城市早已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也在周三表示,必須終結美國在中東的存在。

「我們應該有所預期,」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周三說,「什葉派民兵組織,無論是否由伊朗指揮,都會繼續以某種形式試圖破壞我們在那裡的存在,」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軍事上。

《衛報》分析認為,這一輪針鋒相對的報復似乎也不太可能真正結束。伊朗還有很多戰線可以選擇,比如波斯灣的石油運輸航道、沙特和阿聯的基礎設施、以及網絡攻擊。

可以肯定的是,還會有更多消息傳來,最有可能的是來自伊朗在伊拉克的盟友和代理人。同時復仇的願望將強化伊拉克民兵組織的核心任務:將美軍趕出伊拉克。這是蘇萊曼尼一生追求的目標,而他的死亡讓這一目標接近實現。

另一方面,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與美國總統川普就中東局勢發展通話。川普要求北約更多參與中東事務。但北約盟國對追隨川普的腳步興趣不大,最近幾天一直在從伊拉克撤軍,以避免捲入美國和伊朗之間的衝突。

儘管發生進一步衝突的威脅減退,但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宣布,眾議院將在周四就限制川普發動戰爭的權力進行投票,該措施要求川普在30天內停止對伊朗的軍事行動,除非國會投票批准該措施。不過考慮到參議院由共和黨控制,以及川普的否決權,這樣的措施成為法律的可能性很小。

相關閱讀:川普聲明稱伊朗襲擊未造成美軍傷亡:美國準備好了擁抱和平

專題:伊朗為將軍復仇,美伊滑向戰爭?

相關焦點

  • 對等性報復之後,美伊都不希望危機失控
    此次伊朗的報復行動較為「溫和」,美方也在隨後的回應中強調襲擊未帶來人員傷亡、淡化襲擊事件的影響,顯示美伊都不希望危機進一步升級到失控地步。1月8日,美國總統川普(中)在華盛頓白宮發表電視講話。這些因素都促使美國做出必要的策略調整。因此,川普雖然強調將保持對伊朗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但也表示「美國已經做好準備擁抱我們所有人都尋求的和平」。1月7日,在伊朗克爾曼市,人們參加蘇萊曼尼的葬禮。
  • 美專家:制裁迫使伊朗屈服政策已破產,如需避免美伊衝突,拜登要做到...
    人們普遍認為,以色列應該對這次暗殺負責,考慮到摩薩德曾經數十年來針對伊朗核計劃發起的數次行動,這並非是一個不合理的假設。 美國《國防優先》組織研究員丹尼爾·德佩特裡表示,美伊之間的關係沒有完全失去轉機,仍有一部分伊朗高層寄希望拜登上臺之後,美伊關係能夠緩和。伊朗總統魯哈尼和外長扎裡夫公開呼籲美國重返伊核協議,扎裡夫稱,儘管美伊之間有「根本性分歧」,但是兩國至少可以大幅改善整體關係。 德佩特裡稱,現在的關鍵是如何避免美伊之間的潛在衝突?
  • 美伊兩國駐華大使館在微博上隔空「掐架」,上熱搜
    >>美國:願擁抱和平對此,美國駐華大使館在北京時間1月9日,美國總統川普發表全國講話後,接連分片段發出了川普的講話內容。如今伊朗已表示自衛行動結束,不尋求戰爭,美方也表態,「願與所有尋求和平的人一起擁抱和平。」雙方這一輪對峙已告一段落,兩國大使館在社交平臺上的隔空互懟也是如此。未來局勢還會如何發展?雙方還會不會角力?
  • 美伊兩國大使館「微博對戰」,澳媒專門翻譯了「亮馬橋之戰」
    此後,伊朗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在一天之內又連續三次更新,並衝上熱搜,博文點讚數量都達到數萬。與此同時,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也不斷發文。美伊兩國駐華大使館的帳號在微博上隔空互懟,這裡儼然成了美伊輿論戰的「新戰場」。
  • 德媒:美伊劍拔弩張 歐洲難做「和事佬」
    同一天,伊拉克國民議會批准要求撤離所有駐伊拉克外國部隊議案。中東局勢的高度緊張,讓歐洲感到了威脅。德國《每日鏡報》5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歐洲迫切需要為美伊關係「降溫」,但同時需要承擔隨之而來的政治風險。文章指出,美國擊殺伊朗高級將領蘇萊馬尼,是中東地區緊張局勢的轉折點。毫無疑問,伊朗將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採取報復行動。
  • 川普竟大獲全勝
    川普誓言,只要他在任,就決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川普剛說完"擁抱和平",火箭彈就落在美使館外100米這話 一出,國際社會都鬆了一口氣。川普剛說完"擁抱和平",火箭彈就落在美使館外100米。是否如輿論所講,伊朗的襲擊只是為了發揮軍事示威目的?對於接下來,來自美國的更嚴厲經濟制裁,伊朗是否準備好了應對措施? 我們不妨來聽一下各方的聲音。震驚!
  • 美伊衝突重創全球最大市值公司,三桶油飆漲800億,油價...
    沙特阿美股價受挫,距高點跌去1.6萬億1月3日,伊朗「聖城旅」指揮官索萊馬尼少將被川普下令擊斃,美伊衝突近日不斷升級。受中東緊張局勢影響,近期油價飆升,布倫特原油兩個交易日漲逾5%,一度站上70美元。
  • 美伊局勢驟然升級:川普下達最後通牒!「超級周四」駕到、小心...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和伊朗針鋒相對的局面進一步升級,川普下達最後通牒:已命令美國海軍擊毀所有「騷擾」美方艦隻的伊朗快艇,油價順勢進一步飆升,加上對產油國或進一步削減供應的預期,原油一度暴漲超30%。本交易日來看,市場將迎來系列考驗:歐美PMI攜手初請數據來襲;歐盟峰會駕到;美國眾議院就近5000億美元的新一輪刺激計劃投票。
  • 核專家遇刺會否成為美伊衝突升級導火索?
    核專家遇刺會否成為美伊衝突升級導火索?參與互動   核專家遇刺會否成為美伊衝突升級導火索?
  • 川普和拜登巔峰對決,蘇萊曼尼逝世一周年,美伊關係千鈞一髮
    目前,美伊關係處於一個特殊節點,任何一方做出過激行為,都會導致兩國陷入戰爭困境。但同時,雙方仍在耐心等待,美伊關係新紀元的到來。 蘇萊曼尼逝世一周年 據中國新聞網1月3日報導,一年前的今天,伊朗指揮官蘇萊曼尼命喪美軍之手,伊朗予以軍事反擊,由此點燃中東「火藥桶」。
  • 美伊關係惡化,川普要給拜登留下殘局
    美伊關係惡化,川普要給拜登留下殘局中東是全球能源中心,事關世界經濟發展的大局,因此中東地區的任何風吹草動,都牽動著世界的敏感神經。就在近日,據美國《空軍時報》網站的報導,中東地區的美軍進入了高度戒備的臨戰狀態,大批B-52「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也全速飛往中東,馳援當地的美軍部隊,而早先從印度洋趕往波斯灣的尼米茲號航母也已經抵達附近海域。
  • 衝突一觸即發,美國警察卻脫下頭盔,衝示威者振臂一呼:一起走!
    騷亂升級川普連發推特威脅據觀察者網此前消息,在美國多地都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甚至威脅到白宮安全時,美國總統川普曾發數條推特威脅道,如果示威者再不安分,他會讓國民警衛隊給他們點顏色看看。就在示威逐漸升級之時,傑尼西縣警長克裡斯斯旺森突然走進示威者隊伍,摘下頭盔、扔掉警棍,呼籲示威者「和平遊行」。斯旺森指著身後的警察對示威者們說:「我們想和你們真正地站在一起,警察是愛你們的,告訴我們,你們需要做什麼。」隨後他還呼喊道:「我們一起走!」現場視頻顯示,斯旺森的話音剛落,示威人群就爆發出一陣歡呼,顯然是對他的做法感到意外和驚喜。
  • 川普支持者與警方爆發抗議衝突 媒體政界痛斥卑鄙可恥
    CNN記者在直播中報導說:「所有人都嚇壞了。議員們被要求拿好座位下的防毒面具,並撤離到衣帽間避難。」據CNN記者報導,國會警官表示,由於國會大廈遭到嚴重破壞,參議院6日或近期內都不會在國會大廈開會。
  • 關注美伊局勢·纏鬥·復仇·死結
    美國總統川普當天還籤署一項行政令,授權財政部將目標對準伊朗的建築業、採礦業、製造業和紡織業。這意味著,伊朗被制裁的經濟領域將進一步擴大。 根據這份議案,美國五角大樓的所有成員,包括指揮官、特工和殺害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將領蘇萊馬尼的人都將被視為恐怖分子。
  • 美伊夾縫中的伊拉克,「芬蘭化」或可成為出路?
    美國總統川普更揚言,一旦受到伊朗炮艇的騷擾將格殺勿論,令美伊關係持續緊張。同時間華府及德黑蘭政權關係密切的伊拉克,更慘成大國博弈的磨心,為走馬上任的新總理卡迪米(Mustafa Kadhemi)帶來極大挑戰。近日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一篇評論文章,大膽提出伊拉克「芬蘭化」的藍圖,究竟會否為美伊夾縫中的伊拉克提供出路?
  • 限制川普對伊動武:美國眾議院的「膝跳式反應」
    上世紀70年代初越戰時期,為了限制總統進一步將美軍拖入不受歡迎的越戰,美國國會與尼克森政府之間就曾屢屢發生衝突,政府一方佔有優勢。到197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戰爭權力法案》,獲得了部分戰爭權限。根據該法案,總統在派遣部隊進行敵對行動前,必須「在所有可能的情況下」與國會協商。
  • 美國國會大樓抗議衝突已致1人死亡 川普社交帳號被凍結
    持續關注丨美國國會大樓抗議衝突已致1人死亡 川普社交帳號被凍結  北京時間1月7日09時11分消息:  美國參眾兩院恢復聯席會議認證選票  北京時間1月7日08時51分消息:  美國第一夫人的幕僚長於國會大廈暴動後辭職
  • 國際觀察:美伊玩「膽小鬼博弈」 誰會先認輸?
    有評論指出,美伊鬥狠升級,雙方正在玩一場「膽小鬼博弈」,誰都不會輕易認輸。當雙方在懸崖邊上不斷試探底線,恐使局勢進一步惡化。在伊朗表示將提高濃縮鈾豐度後,美國總統川普警告伊朗「最好小心點」。隨即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發推文說,伊朗的決定會導致伊朗被「進一步的孤立和制裁」。伊朗方面否認有任何製造核武器的意圖,同時多數聲音也表示美國現如今對伊朗開戰是「瘋子」行為。況且,善於「算計」的川普不願意輕易打一場沒有收益的戰爭。但隨著雙方試探行為的升級,局勢很可能演變成不可控的局面。
  • 美伊這輪衝突的一周多,兩國網友表情包「玩梗」的背後
    自從1月3日伊朗將軍蘇萊曼尼在伊拉克被美軍「定點清除」後,美國和伊朗間朝著似乎不可避免的衝突邁進,而隨著美國突然「擁抱和平」,劍拔弩張的態勢似乎暫時緩和。但在過去一周多的時間裡,兩國網友都選擇了用社交媒體和表情包來應對這種不確定性。「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在發生,我在這裡喝水,玩著《我的世界:輻射4》,這是出門的好方法。」
  • 回應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遇襲擊時,川普為何要自圓其說?
    回應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遇襲擊時,川普為何要自圓其說?回應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遇2010年來最大的襲擊時,川普發推的語氣帶著憤怒,指責伊朗是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遇多枚火箭彈襲擊的幕後黑手時,川普自圓其說地表示,「這一次沒有美國人死亡就算了,如果下一次襲擊導致一個美國人死亡,他(川普)一定會追究伊朗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