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跡天氣十年:從 APP 運營商到綜合氣象服務商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36氪

2020年,墨跡天氣的第一個十年已經過去。對於墨跡而言,下一個十年的故事也許才剛剛開始。

2020年3月23日,我們迎來了第60個世界氣象日。「氣象與水」成為了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

世界氣象日當天,天氣App墨跡天氣更新了開屏圖,號召用戶關注氣象變化,保護水資源。

有趣的是,今年的世界氣象日也是墨跡天氣的十周年生日。這款在塞班時代起家,在iOS與Android時代發展壯大的天氣App,已經走過了十年時間。

十年來,墨跡天氣幾乎見證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整個歷史進程。在To B轉型的大浪潮下,墨跡天氣也在2016年開始布局商業氣象服務。許多骨灰級墨跡用戶都不知道的是,如今包括美團、餓了麼在內的絕大多數外賣平臺,都在使用墨跡天氣的氣象數據。

十年過後,墨跡天氣已不再是一款單純的手機App,而是演變成為了一個兼顧C端、B端的商業氣象服務平臺。

2020年,墨跡天氣的第一個十年已經過去。對於墨跡而言,下一個十年的故事也許才剛剛開始。

第一代APP創業品牌走過10年

提起墨跡天氣,許多老一代智慧型手機用戶記憶猶新。

2009年,墨跡天氣第一版上線於塞班論壇。這是當年中國最大的手機論壇,聚集著大量的手機玩家。那時,iOS與Android系統尚未成氣候,諾基亞主導的塞班(Symbian)系統如日中天,墨跡天氣也成為了塞班手機用戶的裝機必備應用。

十年後的移動網際網路從業者,將墨跡天氣與陌陌、唱吧、WiFi萬能鑰匙等App視作是中國第一代「App創業」企業。後來,人們發現,墨跡天氣具備了App創業的多個必備條件。

首先,天氣服務是所有智慧型手機用戶的剛需,很容易積累大量日活用戶。此外,天氣App需要聯網才能使用,這使得墨跡天氣天生是一款移動網際網路產品,而不僅僅是一款普普通通的「手機軟體」。

2013年,墨跡天氣用戶數過億。在天氣類App市場,墨跡天氣做到了國內領先。但墨跡天氣的挑戰也開始逐漸顯現。

從iOS、Android開始,智慧型手機開始內置天氣應用。但早年間,這些系統自帶的天氣應用體驗不佳,基本停留在「能用」的水平。但在2014年前後,以國產手機廠商為代表的Android手機,開始強化定製化Android系統的用戶體驗,手機自帶天氣服務的體驗也在不斷提升。

這時,許多用戶發現,他已經不再需要一款獨立的第三方天氣App。

面對這種局面,墨跡天氣開始強化C端產品的功能。如今,在最新8.0版本墨跡天氣中,用戶可以獲得精確到500*500米範圍的高精度氣象信息。此外,墨跡天氣App也可能提供更多專業化的氣象服務,如長達40天的長期天氣預報、釣魚預報、花期預報等,以滿足部分對天氣信息有較高要求的用戶。

2017年,墨跡天氣推出了自己的IP形象——莫娜。用戶打開墨跡天氣App,莫娜的形象便會出現在首頁。當天氣變化時,莫娜的服裝也會隨之變化。墨跡天氣也以此給用戶提供了最直觀的穿衣指南服務。

莫娜的出現,也推動墨跡天氣發起了更多營銷活動。例如,2018年,墨跡天氣與麥當勞聯合發起了「35度計劃」,氣溫35℃以上城市的墨跡天氣用戶,可以領取免費的麥當勞雪碧飲料。而莫娜也成為了這次活動的宣傳大使。

在商業變現上,墨跡天氣也上線了付費的VIP服務,提供更多專業化、定製化的天氣服務。例如,墨跡天氣VIP用戶可以獲得楓葉預報、星空預報及每三小時更新的花粉過敏預報等。

官方數據顯示,墨跡天氣目前積累了超過6億的用戶與3000萬的月活。對於一款工具類App,這一數字已經接近極限。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墨跡天氣基本佔據了各類天氣App類榜單的榜首位置。

但墨跡天氣並非沒有敵人。墨跡天氣最大的敵人,其實是它自己。就像登山者一樣,當墨跡天氣登上山頂,等待著它的,除了是山頂的景色,還有無路可走的迷茫。

尋找下一座「山」,成為了墨跡天氣的必然選擇。

從指揮外賣小哥到指導農業、交通

氣象信息還有更多用武之地

要想實現變現,墨跡天氣有哪些玩法?

對於絕大多數網際網路產品而言,最基礎的變現方式,是先好一款產品,再依靠廣告實現流量變現。

墨跡天氣也是如此。招股書數據顯示,在2016年,墨跡天氣實現了超過2億元的廣告收入。但墨跡天氣也面臨著工具類App的共同問題——用戶停留時長有限、數量增長存在天花板等。

靠產品本身賺錢,成為了墨跡天氣的另一個思路。在氣象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墨跡天氣,通過C端業務積累了將氣象數據商業化的能力。因此,墨跡天氣對商業氣象服務並不陌生。

2016年,在科技網際網路行業集體探索B端的大背景下,墨跡天氣也組建了企業服務團隊,開始嘗試探索B端業務。商業氣象服務成為了墨跡天氣的新方向。

商業化的氣象服務有何用武之地?在氣象行業,「德爾菲氣象定律」這一概念幾乎眾人皆知。其指出,氣象投入與產出的比值可達到1:98,即企業在氣象信息服務上每投資1元,就可以獲得98元的經濟回報。

事實上,早在20世紀40年代,國際上就已經出現了商業氣象服務。但在國內,商業化的氣象服務還是一片新興市場。公開資料顯示,80%以上的行業發展都與天氣有關。無論是宏觀上的季節更替、節氣變化,還是更加局部的氣溫風向、陰晴雨雪,都會給社會經濟帶來顯著的影響。

例如,在零售業,氣象變化可以顯著影響飲料、冷飲等快消品的銷量。氣象對社會經濟存在影響,這一事實顯而易見。但如何獲取高精準的氣象信息,並利用這些氣象信息服務於各行各業,仍然是一大難題。

墨跡天氣需要一個典型行業,並以此跑通氣象對經濟變化的數據模型。結合線上、線下的外賣行業,成為了墨跡天氣最先選擇的場景。

2018年8月,墨跡天氣宣布拿下「國內所有外賣行業訂單」,為餓了麼、美團、大眾點評等外賣平臺提供分鐘級、公裡級的天氣信息服務。如今,美團、餓了麼用戶在App上查看騎手位置時,也可以看到實時的天氣狀況。而這一天氣信息即來自墨跡天氣。

早在2016年時,餓了麼就發現,天氣變化會直接影響到外賣平臺的配送效率。一旦遭遇雨雪等極端天氣,整個平臺會出現大面積的訂單激增、配送延遲。這時,平臺就需要更科學的運力調度方式,並及時調整預計送達時間與營銷活動,以減少平臺與用戶的損失。

最初,餓了麼應對天氣變化的解決方案是人工幹預,由運營人員根據天氣信息對平臺進行手動調節。2017年,餓了麼與墨跡天氣合作,引入了墨跡天氣的精確氣象信息,大幅提升了運營效率。

外賣成為了墨跡天氣第一個跑通的B端行業。但商業氣象服務的落地領域顯然不止外賣。農業、交通、保險、車聯網、智能家居、體育賽事、新零售、物流、航空等眾多領域,都高度依賴天氣信息服務。

在靠天吃飯的農業,天氣對農作物產量存在著絕對的影響。為此,墨跡天氣推出了「智慧農業氣象災害系統」,提供精確到區域的氣象信息服務,如氣象預報信息、日照時數、旱澇指數等。

這些信息不僅可以指導農戶生產,還能為保險公司的農業保險產品提供數據支撐。墨跡天氣相關負責人介紹,墨跡天氣已與平安農險合作,為後者提供上述氣象服務。

同理,墨跡天氣在B端的商業邏輯也可以照搬到G端(政務市場)。在浙江,墨跡天氣與滬杭甬高速公路達成合作,為後者沿線的1252公裡公路開展氣象服務。

眾所周知,極端惡劣天氣會大大提升交通事故的發生危險。而精準的氣象信息,則可以引導路政部門對高速公路進行精細的運營指導。例如,在預測到惡劣天氣到來時,路政部門可以通過墨跡天氣系統及時調整高速公路的運營、通行狀態,引導司機躲避。

從某種程度而言,墨跡天氣在B端的布局,讓更多人成為了墨跡天氣的「用戶」。你可能從未下載過墨跡天氣App,甚至未曾聽說過這一品牌,但是只要你點過外賣、上過高速,都可能從墨跡天氣的氣象服務中受益。

事實上,商業氣象服務對於整個社會的意義不可小覷。今年2月,墨跡天氣曾宣布在疫情期間免費為物流、外賣、航空、新零售、高速公路、智能家居、工程建築七大行業提供免費的商業氣象服務,力圖藉助氣象數據為疫情防控機構提供數據支撐。

今年年初,墨跡天氣創始人金犁在全員信中寫道,墨跡天氣在2019年獲得了超千萬量級的B端訂單,未來,墨跡天氣將繼續「B+C」的雙輪驅動模式。

在墨跡天氣內部,美國氣象公司TWC(The Weather Company)一直公司學習的目標。TWC的前身是美國一家24小時播放天氣預報的電視臺,現已轉型成為一家綜合性的氣象服務企業,業務覆蓋氣象信息服務、氣象服務軟體銷售、航空氣象服務、能源氣象服務等。

2016年,IBM收購了TWC的B2B氣象業務。iPhone手機上的天氣數據也來自這家公司。數據顯示,通過各種類型的氣象服務,TWC在2018年實現了3.4億美元的年營收。

如今,國內的商業氣象服務仍然是一片新興市場。2014年,中國氣象局印發《氣象服務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和社會力量深度、廣泛參與氣象服務。自此之後,中國商業氣象服務開始迅猛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在整個氣象市場,公眾氣象服務收入佔比仍高達76.01%,氣象科技服務、決策氣象服務和專業氣象服務等商業服務佔比分別為11.00%、8.97%和4.02%。不難看出,相比公眾氣象服務,商業氣象服務的市場空間更為廣闊。

我國《氣象研究與應用》期刊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英國、美國的商業氣象服務年產值分別高達2600億美元和1600億美元。

而中國的這一數字只有16億美元。據中國氣象協會估算,到2025年,中國氣象服務產業規模有望達到3000億元。站在當下展望未來,中國商業氣象服務仍然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相關焦點

  • 氣象賦能,墨跡天氣轉型升級氣象綜合服務平臺
    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意識到C端和B端的雙重需求,將業務範圍從C端逐漸向B端擴展。在氣象服務能力基礎上,墨跡天氣不斷完善自身的服務功能,構建可視化的氣象產品,為用戶提供多場景服務,創新性的開發了精準到分鐘級、公裡級的短時預報,以及逐小時預報、逐天預報、15天、40天等中長期預報趨勢等查詢服務。其中,墨跡天氣的短時預報晴雨準確率超90%,領先於行業水平,高可用、高性能分布式格點數據服務也保障了全網數據每分鐘更新,預報時效性更強。
  • 打造個性化氣象服務,墨跡天氣讓生活出行有備無患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深入發展,人們的生活和出行場景日新月異,相比獲取簡單的天氣預報,人們對墨跡天氣等天氣類應用的服務需求也開始呈現多元化趨勢,預報的準確度和全面性,以及與天氣相關的各方面生活化場景服務,成為用戶關注的重點。作為深受7億用戶青睞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很早就意識到精準全面的預報服務對人們生活和出行的重要性。
  • 從天氣應用到氣象服務平臺 墨跡天氣實現C端+B端全方位布局
    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通過為用戶提供精準全面的天氣查詢服務,在成立10年間累積了7億用戶,月活用戶超過1.5億,佔據了國內C端氣象服務市場近70%的份額。同時,洞察到B端氣象服務的廣闊市場,墨跡天氣於2016年成立了企業氣象服務品牌「墨跡赤必」,布局B端市場,突破傳統氣象商業模式的局限,實現了「C端+B端」的全方位戰略布局。
  • 上市心不死,坐擁6.5億用戶無法變現,墨跡天氣難逃工具類App宿命?
    投稿來源:創業最前線首次IPO被否半年後,墨跡天氣最近又傳出轉型B端的消息。3月23日,墨跡天氣CEO金犁公開表示,墨跡天氣未來的戰略是從工具類App運營商轉型為網際網路綜合氣象服務提供商,B端業務要佔到總收入的50%以上。
  • 墨跡天氣副總裁李李:「旅遊+天氣」場景化服務助力旅遊行業升級
    會議上,墨跡天氣副總裁李李表示:旅遊和天氣有著很強的關聯性,特定的氣象、氣候或者天氣會給某些地方帶來一些景色上的改變,或者提供一些可開發的自然景觀,這樣就可以利用這些景色,景觀來達到開發旅遊的目的。安徽避暑旅遊資源豐富,氣象條件良好,相信通過這次發布會讓更多人了解到安徽避暑旅遊目的地和旅遊氣候資源的優勢。
  • 墨跡天氣:大數據視角下的天氣將為更多生活場景提供服務
    過去的氣象,僅僅只是陰晴雨雪溫度的數據監測,AI科技提供的靈感與契機就是如何將這些冰冷的數據與美好生活連接到一起。對於空氣品質的監測及由此提供的建議是墨跡天氣正在服務的方向。  基於專業的氣象分析能力和龐大的氣象、用戶數據創建的AQI(空氣品質)預警,墨跡天氣相關數據顯示,北京2018年至今空氣品質一直在轉好。
  • 中國力量 | 專訪墨跡天氣CEO金犁:創業十年致青春 歸來仍少年
    十年來,金犁創業的初心沒有變,依然是希望產品能「服務很多的人」,只不過現在這個願望的範圍由國內擴展到世界、由個人拓展到各行各業。   創業十年致青春,歸來仍少年。墨跡天氣將這些碎片化需求進行整合,將其延伸到場景化服務中,既是對自身服務能力的升級,也是在連接人與環境方面的探索與嘗試。   在商業化氣象服務領域,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已經比較成熟,但在我國仍處於發展初期。這也意味著天氣服務與氣象經濟有望成為下一個「藍海」。
  • 墨跡天氣APP:預報更精準,安心出行每一天
    從程小姐的經歷可以看到,不準確的天氣預報,會給人們的生活和出行造成一系列困擾,而若是能夠做到精準預報,則完全可以避免以上情況的發生。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精準預報呢?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在精準預報方面,墨跡天氣交出了一份優質的「答卷」。
  • 梅雨季天氣「晴雨不定」,墨跡天氣APP助你從容出行
    作為6.5億用戶都在使用的天氣服務APP,墨跡天氣以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深度學習等先進技術賦能,持續提升預報的精準度,助力用戶從容出行。在傳統天氣數據以及獨有「眾包數據」的基礎上,墨跡天氣率先將AI技術融入傳統天氣預報,運用AI技術對天氣大數據進行深入研究,可提供精確到公裡級與分鐘級的未來2小時短時預報,其中短時預報晴雨準確率超90%,遠遠領先行業水平。
  • 墨跡天氣手機版下載
    墨跡天氣手機app支持196個國家、70多萬個城市及地區的生活類天氣查詢!超過5.5億用戶的天氣信賴,是您日常生活、出行旅遊的必備天氣預報APP!
  • 墨跡天氣
    墨跡天氣app下載--全球約5億人在使用的天氣APP,打造全新視覺、交互、動畫的天氣軟體,支持將近200個國家70多萬個城市及地區的天氣查詢,準確定位及時推送分鐘級、公裡級天氣預報,實時為您監測所在地的陰晴雨雪。墨跡天氣下載提供15天天氣預報,5天空氣品質預報,實時空氣品質及空氣品質等級預報。
  • 為什麼說墨跡天氣是新實體經濟中的寶貴樣本
    氣象在中國的屬性一直是公益服務,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氣象部門提出了要在做好公益性氣象服務的同時,積極展開有償專業服務,並圍繞氣象事業發展開展綜合經營,這一政策走到今天並無特別大的進展,氣象部門的公益服務屬性仍然強而又強。
  • 讓天氣盡在掌握!墨跡天氣打造貼心出遊攻略
    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充分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不斷提升天氣預報的準確度,為用戶提供更精準的預報服務。  精確到公裡級與分鐘級的精準預報,讓天氣盡在「掌」握  憑藉海量氣象大數據及領先的氣象分析技術,墨跡天氣創新性地採用人工智慧加持傳統天氣預報,可提供精確到公裡級與分鐘級的短時預報,以及逐小時預報、逐天預報、15天、40天等中長期預報趨勢等查詢服務。其中,墨跡天氣的短時預報晴雨準確率超90%,領先於行業水平。
  • 不只有天氣 墨跡天氣「35度計劃」圓滿收官
    今年更有超過數千萬名用戶享受到了清涼福利,送出的免費雪碧近千萬杯,微博話題#夏日35度計劃#閱讀量也達到2億,還獲得了中國聯通、咪咕視頻、春秋航空、智聯招聘等近50家品牌跨界應援。活動期間,北京電視臺、新浪、騰訊等數百家主流媒體對其進行了報導,這也讓墨跡天氣和眾多合作品牌獲得一次大規模的強效曝光。
  • 墨跡天氣榮獲NextWorld 2020年度最具風採獎
    作為氣象服務領域的領軍企業,墨跡天氣一直深耕行業,致力於推動人工智慧在氣象領域的應用,不斷優化和提升氣象服務水平。近日,在由七麥數據主辦的NextWorld 2020年度峰會暨年度風採獎盛典上,憑藉技術驅動產品和服務創新綜合表現、市場競爭力及行業影響力,墨跡天氣從眾多應用中脫穎而出,成功斬獲「NextWorld年度風採獎」。
  • 墨跡天氣:颱風暴雨來襲,精準天氣預報護航出行
    隨後,第5號颱風「薔薇」、第6號颱風「米克拉」陸續登陸,超強颱風、雷暴、暴雨等極端天氣輪番上陣,給沿海地區人們的交通出行造成嚴重影響。此時,精準的天氣預報服務顯得尤為重要。如今,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天氣類APP早已成為人們生活出行不可或缺的必備指南,幾乎每部手機中都安裝了墨跡天氣這類天氣APP。
  • 多維度應對天氣問題,墨跡天氣讓旅行無憂
    隨著我國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消費結構轉型升級,人們的消費熱點由實物消費向服務消費轉變。旅行經濟逐漸映入民眾眼帘,如何更好的為旅遊群體提供服務,成為各大生活類APP關注的重中之重。而不論是跟團出行,還是飽受年輕人青睞的自駕出行,我們經常會遭遇天氣突變等問題。
  • 天氣預報app官網下載
    墨跡天氣是一款提供穿衣、洗車、紫外線、感冒、運動、旅遊等生活指數,是您日常生活、出行旅遊的必備天氣預報APP,此外app還提供15天天氣預報,5天空氣品質預報,實時空氣品質及空氣品質等級預報。特殊天氣提前發送預警信息,幫助用戶更好做出生活決策,從容應對各類天氣狀況。
  • 墨跡天氣榮膺2020易觀之星「年度最佳數字應用」 獎項
    其中,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憑藉其在氣象服務和氣象科技的長期深耕和卓越表現,榮膺「2020易觀之星年度最佳數字應用」。 數位化是當下最熱的概念,也在是在這充滿變局的 2020 年中唯一確定的事情。墨跡天氣作為氣象服務數位化的踐行者, 從2010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深度挖掘氣象服務數位化和網際網路技術的價值,曾在To C氣象服務領域創新性的開發了精準到分鐘級公裡級的短時預報、氣象指數服務、觀雲識天、災害天氣識別等創新型產品,以氣象技術和服務推動氣象行業的發展及生態圈構築。
  • 安徽:從種到收 氣象服務如影隨形
    「今年我們總結以往經驗,及早動手,提前做好小麥赤黴病防控氣象服務工作,除了聯合會商、製作專報、發布氣象等級預報等傳統的服務手段以外,還依託矩陣式融媒體傳播服務平臺,構建了立體化植保氣象信息服務網絡,多渠道面向全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小麥赤黴病預報防治信息服務。」安徽省農業氣象中心負責人琚書存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