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賦能,墨跡天氣轉型升級氣象綜合服務平臺

2020-12-21 手機鳳凰網

當前,隨著網際網路+、5G、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信息化及新興技術正在改變著世界產業的格局,而這樣的改變,在依託技術發展的氣象服務行業尤為明顯:在C端,用戶的需求日益多樣化,氣象企業需要不斷升級產品的使用體驗;在B端,越來越多行業企業開始意識到氣象服務對於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專業的氣象服務解決方案成為剛需。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意識到C端和B端的雙重需求,將業務範圍從C端逐漸向B端擴展。

深耕場景化,持續優化C端用戶服務體驗

2020年,是墨跡天氣發展的十周年,成立開始,墨跡天氣就致力於深度挖掘氣象服務數位化和網際網路技術的價值,目前積累了超過6.5億的用戶,用戶日活超過5000萬,月活用戶達1.47億,佔據了國內C端氣象服務市場近70%的份額。

而隨著技術發展以及用戶生活品質的升級,C端用戶對於天氣類應用的需求,已不再停留於傳統的「查天氣」層面,而是更深層次的場景化生活氣象服務。為此,墨跡天氣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不斷強化C端產品的功能。

在氣象服務能力基礎上,墨跡天氣不斷完善自身的服務功能,構建可視化的氣象產品,為用戶提供多場景服務,創新性的開發了精準到分鐘級、公裡級的短時預報,以及逐小時預報、逐天預報、15天、40天等中長期預報趨勢等查詢服務。其中,墨跡天氣的短時預報晴雨準確率超90%,領先於行業水平,高可用、高性能分布式格點數據服務也保障了全網數據每分鐘更新,預報時效性更強。

此外,通過應用AI客觀預報訂正、基於圖像的天氣現象識別、花粉與過敏植物識別等技術,墨跡天氣還推出了數十種氣象指數服務、觀雲識天、災害天氣識別等創新型產品,向用戶帶來維度更全面的氣象服務新體驗。

突破技術壁壘,打造「氣象+行業」B端商業模式

在全球的經濟活動中,天氣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比如農業、航空、航海、零售、物流等行業都對天氣很敏感。2016年,在我國宣布氣象服務市場開放一年後,墨跡天氣藉助C端服務積累的豐富經驗和技術,開始布局B端,並成立了企業氣象服務品牌——墨跡赤必,切入企業級氣象服務市場。

基於自身構築的氣象底層能力壁壘,墨跡天氣將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應用到B端服務中,深入氣象數據、氣象諮詢和氣象服務的挖掘,打破了曾經「一方案多行業應用「的瓶頸和局限,通過「氣象+行業」的定製化業務模式,為B端客戶各量身打造更具針對性及商業價值的氣象行業解決方案,滿足不同行業的需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讓氣象服務賦能行業發展。

通過「氣象+行業」的全新業務模式,墨跡赤必目前已將高精度的氣象服務運用於物流、航空、環保、高速、外賣、車聯網、保險、農業、智能家居、大型體育賽事等行業,為不同行業的客戶提供專業氣象數據服務以及全面的氣象解決方案服務,幫助客戶提升運營效率。

目前,墨跡赤必服務的企業客戶包括春秋航空、滬杭甬高速、平安、海爾、一汽-大眾等行業頭部企業。今年,墨跡赤必繼續將氣象服務能力向專業領域延伸,牽頭了2022年冬奧會精細天氣預報技術研發及示範應用課題,科研成果在驗收合格的情況下或將會用於服務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賽事現場。

隨著我國氣象服務市場的進一步開發,更多服務需求將被釋放,墨跡天氣將繼續堅持C端+B端「雙輪驅動」的業務模式,不斷升級技術實力和服務能力,構築屬於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挖掘和共享氣象市場這座待開啟的「金礦」。

相關焦點

  • 從天氣應用到氣象服務平臺 墨跡天氣實現C端+B端全方位布局
    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通過為用戶提供精準全面的天氣查詢服務,在成立10年間累積了7億用戶,月活用戶超過1.5億,佔據了國內C端氣象服務市場近70%的份額。同時,洞察到B端氣象服務的廣闊市場,墨跡天氣於2016年成立了企業氣象服務品牌「墨跡赤必」,布局B端市場,突破傳統氣象商業模式的局限,實現了「C端+B端」的全方位戰略布局。
  • 墨跡天氣十年:從 APP 運營商到綜合氣象服務商
    在To B轉型的大浪潮下,墨跡天氣也在2016年開始布局商業氣象服務。許多骨灰級墨跡用戶都不知道的是,如今包括美團、餓了麼在內的絕大多數外賣平臺,都在使用墨跡天氣的氣象數據。十年過後,墨跡天氣已不再是一款單純的手機App,而是演變成為了一個兼顧C端、B端的商業氣象服務平臺。2020年,墨跡天氣的第一個十年已經過去。
  • 打造個性化氣象服務,墨跡天氣讓生活出行有備無患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深入發展,人們的生活和出行場景日新月異,相比獲取簡單的天氣預報,人們對墨跡天氣等天氣類應用的服務需求也開始呈現多元化趨勢,預報的準確度和全面性,以及與天氣相關的各方面生活化場景服務,成為用戶關注的重點。作為深受7億用戶青睞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很早就意識到精準全面的預報服務對人們生活和出行的重要性。
  • 墨跡天氣副總裁李李:「旅遊+天氣」場景化服務助力旅遊行業升級
    墨跡天氣作為一家成立10年的氣象服務平臺,在氣象技術及精細化預報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希望後續基於墨跡天氣APP客戶端多場景的天氣服務及墨跡天氣6.5億用戶的優勢與主辦單位共同合作挖掘和推廣安徽避暑旅遊氣象服務,助力安徽省避暑旅遊經濟發展。
  • 墨跡天氣APP:預報更精準,安心出行每一天
    從程小姐的經歷可以看到,不準確的天氣預報,會給人們的生活和出行造成一系列困擾,而若是能夠做到精準預報,則完全可以避免以上情況的發生。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精準預報呢?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在精準預報方面,墨跡天氣交出了一份優質的「答卷」。
  • 墨跡天氣:大數據視角下的天氣將為更多生活場景提供服務
    當AI走入氣象領域,大數據視角下的天氣到底能在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日前,墨跡天氣副總裁兼首席氣象官黃耀海在華潤海澱幸福裡與36氪共同舉辦的「超級幸福+」進階生活公開課上,給出了墨跡天氣的答案,即「用科技連接天氣與生活」。
  • 墨跡天氣榮獲NextWorld 2020年度最具風採獎
    作為氣象服務領域的領軍企業,墨跡天氣一直深耕行業,致力於推動人工智慧在氣象領域的應用,不斷優化和提升氣象服務水平。近日,在由七麥數據主辦的NextWorld 2020年度峰會暨年度風採獎盛典上,憑藉技術驅動產品和服務創新綜合表現、市場競爭力及行業影響力,墨跡天氣從眾多應用中脫穎而出,成功斬獲「NextWorld年度風採獎」。
  • 為什麼說墨跡天氣是新實體經濟中的寶貴樣本
    氣象在中國的屬性一直是公益服務,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氣象部門提出了要在做好公益性氣象服務的同時,積極展開有償專業服務,並圍繞氣象事業發展開展綜合經營,這一政策走到今天並無特別大的進展,氣象部門的公益服務屬性仍然強而又強。
  • 讓天氣盡在掌握!墨跡天氣打造貼心出遊攻略
    然而,由於近期正值冷熱交替時節,天氣晴雨不定,若有出遊計劃,建議通過墨跡天氣等天氣APP提前查詢天氣情況,了解本地與當地天氣動態,並根據天氣情況提前做好攻略規劃,讓出行更有備無患。  不過,很多朋友在查詢天氣APP時,會發現不同APP的預報不盡相同,同一天的天氣有些平臺預報晴好,有些平臺則預報有陰雨,哪個平臺更精準呢?
  • 上市心不死,坐擁6.5億用戶無法變現,墨跡天氣難逃工具類App宿命?
    投稿來源:創業最前線首次IPO被否半年後,墨跡天氣最近又傳出轉型B端的消息。3月23日,墨跡天氣CEO金犁公開表示,墨跡天氣未來的戰略是從工具類App運營商轉型為網際網路綜合氣象服務提供商,B端業務要佔到總收入的50%以上。
  • 多維度應對天氣問題,墨跡天氣讓旅行無憂
    隨著我國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消費結構轉型升級,人們的消費熱點由實物消費向服務消費轉變。旅行經濟逐漸映入民眾眼帘,如何更好的為旅遊群體提供服務,成為各大生活類APP關注的重中之重。而不論是跟團出行,還是飽受年輕人青睞的自駕出行,我們經常會遭遇天氣突變等問題。
  • 中國力量 | 專訪墨跡天氣CEO金犁:創業十年致青春 歸來仍少年
    加深場景化服務探索 明年將有許多「大動作」   墨跡天氣APP近期剛剛發布了新版本,改版後的墨跡天氣對界面設計和交互方式進行了再次升級,同時增加了40天晴雨預測和全球經緯度天氣查詢服務,「即使你到了南極,打開墨跡天氣,當地的所有氣候條件馬上盡收眼底。」金犁表示。
  • 梅雨季天氣「晴雨不定」,墨跡天氣APP助你從容出行
    在梅雨季,人們在出行前都會查詢天氣信息,然而有些細心的市民卻發現,很多天氣APP預報的晴雨情況並不準確,有時候前腳剛穿戴整齊出門,沒幾分鐘就淋了個「落湯雞」,讓人直呼「吃不消」。事實上,在信息化水平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無論是梅雨季還是平時,精準的天氣預報都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而如何做到精準預報,也給廣大天氣APP提出了一個新課題。
  • 墨跡天氣榮膺2020易觀之星「年度最佳數字應用」 獎項
    其中,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憑藉其在氣象服務和氣象科技的長期深耕和卓越表現,榮膺「2020易觀之星年度最佳數字應用」。 數位化是當下最熱的概念,也在是在這充滿變局的 2020 年中唯一確定的事情。墨跡天氣作為氣象服務數位化的踐行者, 從2010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深度挖掘氣象服務數位化和網際網路技術的價值,曾在To C氣象服務領域創新性的開發了精準到分鐘級公裡級的短時預報、氣象指數服務、觀雲識天、災害天氣識別等創新型產品,以氣象技術和服務推動氣象行業的發展及生態圈構築。
  • 2020中國天氣「神氣」氣象服務創意大賽圓滿結束
    中國天氣網訊 11月27日,2020中國天氣「神氣」氣象服務創意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圓滿落下帷幕。此次大賽由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氣象局華風氣象傳媒集團聯合主辦,中國天氣承辦。通過大賽的舉辦,徵集到了眾多獨具創意的氣象服務產品和方案。
  • 安徽:從種到收 氣象服務如影隨形
    「今年我們總結以往經驗,及早動手,提前做好小麥赤黴病防控氣象服務工作,除了聯合會商、製作專報、發布氣象等級預報等傳統的服務手段以外,還依託矩陣式融媒體傳播服務平臺,構建了立體化植保氣象信息服務網絡,多渠道面向全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小麥赤黴病預報防治信息服務。」安徽省農業氣象中心負責人琚書存介紹說。
  • 南京企業獲中國氣象服務協會2020第三期AAA信用等級評價
    布局氣象領域,用智慧氣象孕育更高品質牛奶牛奶產量、品質與氣象條件息息相關。例如高溫高溼引起的奶牛熱應激,對牛奶產量的影響,暴雨、暴雪對牧場日常生產的影響,惡劣天氣對乳品銷售、物流運輸等產生的影響等。在奶牛養殖過程中,融合天氣預報和智能算法,掌握奶牛冷熱應激指數,實現智能管控,穩定奶牛產量與品質;開展奶源動態監測,首次將大氣擴散模型應用於測算牧場汙染物影響,提高汙染管控能力;聚焦高影響天氣,設計最優糞汙消納方案,實現種養平衡。
  • 天氣這麼悶熱溼度預報卻取消了?氣象部門回應了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分析師張娟告訴北京科技報|科學加客戶端記者:「絕對溼度指一定體積的空氣中含有的水蒸氣的質量,也就是溼空氣當中水蒸氣的密度,一般其單位是克/立方米。絕對溼度只表明單位體積溼空氣中,含有多少水蒸氣,是密度單位,既不能表示溼空氣吸收水蒸氣的能力,也不能表示溼空氣的潮溼程度。」因此,氣象預報當中的溼度,指的是「相對溼度」,也叫「空氣相對溼度」。
  • ...氣象預報實現預期目標 預報準確率穩步提升 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五年來,在國家、省、市、縣四級氣象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氣象預報準確率穩步提升,與「十二五」期間相比,常規要素短期預報準確率平均提升2.28%,氣溫和降水月預測評分提高2分,災害性天氣預警準確率提升3.5%。
  • 墨跡天氣:颱風暴雨來襲,精準天氣預報護航出行
    隨後,第5號颱風「薔薇」、第6號颱風「米克拉」陸續登陸,超強颱風、雷暴、暴雨等極端天氣輪番上陣,給沿海地區人們的交通出行造成嚴重影響。此時,精準的天氣預報服務顯得尤為重要。如今,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天氣類APP早已成為人們生活出行不可或缺的必備指南,幾乎每部手機中都安裝了墨跡天氣這類天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