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天明明穿了雨衣雨褲 環衛工為啥還成"落湯雞"

2021-01-09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02月22日訊就在上海浦東毒校服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時,一則反映嘉興環衛工的雨衣雨褲不防水的微博傳開了,並引起一陣軒然大波。有網友評論,不防水的雨衣雨褲讓城市「美容師」在雨雪天裡狼狽不堪。

  環衛工的雨衣雨褲真的不防水嗎?記者隨後對此進行了調查了解。

  環衛工:

  雨衣雨褲不防水

  昨天下午,記者聯繫到在「嘉環園林」做環衛工的羅大姐,由於昨天沒有雨雪,她出門工作時並沒有穿雨衣雨褲。等羅大姐下班後,記者跟隨她來到她的租住處。

  這是一個面積不足10平方米的家,只見床邊晾掛著許多衣褲,羽絨服、長褲、毛衣、棉毛衫等,掛了一整排。羅大姐說,這是她2月18日那天工作時被雨水弄溼的衣褲。

  2月18日,嘉興雨下得較大,羅大姐穿著單位新發的雨衣雨褲像往常一樣出門去上中班,在雨中做了3個小時的保潔工作。回來時,她全身被雨水淋得溼透,雖然將溼掉的衣褲都換了下來,但還是感冒了。「這些雨衣雨褲根本不防水啊,雨下大了直接滲進去,穿了跟沒穿一樣。」羅大姐說。

  同樣來自「嘉環園林」,負責在少年路回收垃圾的陳師傅介紹,在他們單位,要是雨衣雨褲壞了,可以去換新的。「但是新的雨衣雨褲也會滲水,穿著根本沒有用。」陳師傅充滿了無奈。

  遇到類似情況的似乎不止「嘉環園林」的環衛工,「嘉興環衛」的環衛工們也遭遇了這樣的窘境。「嘉興環衛」的環衛工尹老伯對此滿腹牢騷,「下雨天穿那套雨衣雨褲,裡面的衣服會全部溼掉。」他說著轉身從自己的三輪車上摸出一件雨衣,「這是我自己的,每逢雨雪天,我就穿自己的雨衣,這樣才不至於被淋溼。」

  據尹老伯介紹,「嘉興環衛」每兩三年發一套雨衣雨褲,但防水效果都很差。

  做實驗:

  記者衣服潮溼了

  那麼,是否真如這些環衛工所言,他們的雨衣雨褲不防水呢?

  為此,記者做了一個實驗。昨天下午,記者向環衛工借來一套雨衣雨褲,據介紹,這套雨衣雨褲發下來一個月時間。由於昨天沒有下雨,記者穿上雨衣雨褲後,用淋浴龍頭模擬下雨的場景。

  自始至終放的都是冷水,而且水量開得很小。起初,記者站在龍頭下面不動,10多分鐘之後,身上有冰涼的感覺。接著,記者模仿環衛工作業時的動作,一段時間之後,雨衣下的衣服有潮溼感。

  記者隨後關了淋浴龍頭,脫下雨衣雨褲查看,結果發現雨衣反面是潮溼的,而且一些部位有明顯的水漬。而記者身穿的毛衣也不同程度潮溼了。由此不難看出,環衛工的雨衣雨褲的確存在不防水的問題。

  管理部門:

  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

  記者注意到,做實驗的雨衣尺碼標下面有一串英文字母,為「Blitz Moda」,這串英文字母應該就是衣服的商標。

  記者隨後在網上輸入上述英文字母搜索,與其對應的是上海海子諾五金機電有限公司,該公司主營五金零部件類緊固件、五金工具機械類電動工具和勞保用品等。記者找到了該公司的電話號碼,但打電話過去,對方一直處於無人接聽或忙音狀態。

  那麼,環衛工的雨衣雨褲不防水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對此,嘉興環境衛生管理處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嘉興市區內的環衛工作主要承包給了「嘉興環衛」、「嘉環園林」、「煙雨物業」和「新嘉物業」,採購雨衣雨褲的權利也下放給了它們,由它們自己採購。記者隨後致電「嘉環園林」詢問環衛工的雨衣雨褲是從哪裡採購來的,價格多少,但工作人員不願透露。

  「雖然款式相同,但是牌子、生產廠家、價格等不一定相同。」嘉興環境衛生管理處的負責人分析,出現雨衣雨褲不防水這種現象,主要有三種可能:一、不排除部分雨衣雨褲存在質量問題,畢竟大規模生產的產品都有存在瑕疵的可能;二、可能部分環衛工沒有按要求穿著,比如扣子沒扣好、帽子沒整理好等,也有可能在使用或保存的過程中破壞了原來的防水塗層;三、冬天本來穿的衣服就多,雨衣雨褲不透氣,環衛工在工作時出的汗不能及時散發,誤將汗水當成了雨水。

  但是無論是什麼原因,有一點硬傷無法否認,就是環衛服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這使得檢查或審核都很難執行。

  市建委園林市政局市容園林科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現在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但他們一直在努力填補這方面的空白,年前就出臺了一個《關於進一步加強環衛作業安全服配備和管理的通知》的文件,在這方面邁了小小的一步。「我們會進行調查了解,如果環衛工的雨衣雨褲不防水的問題是大範圍的,我們會想辦法進行處理。」該負責人說。

相關焦點

  • 雨雪中堅守 環衛工懷抱掃把簸箕睡著了
    雨雪中堅守 環衛工懷抱掃把簸箕睡著了 (1/3) "← →"翻頁
  • 雨雪大風落葉增多,環衛工人工作量翻番
    楚天都市報12月29日訊(記者劉中燦)「昨晚一夜大風,今天一直又是風又是雪的,我們天不亮就來馬路打掃落葉了,這邊剛掃完,那邊又落下了,如果不掃,馬路上會堆積得更多,今天的工作量至少是平常的兩倍……」 12月29日下午,在武昌戶部巷附近清掃樹葉的環衛工人告訴記者。
  • 街頭清掃保潔時常撿到財物,洪山環衛工9個多月拾金不昧上千起
    環衛工拾得錢包,輾轉聯繫物歸原主10月15日,在第24個環衛工人節來臨之際,洪山區城管執法局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該局2000多名環衛工拾金不昧上千起,他們用實際行為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9日凌晨2時左右,酒後來他騎電動車載著香菸回到超市,準備將煙放進店內,哪知,酒精的作用下,他忘記將香菸搬進店內,步行回到超市後面的小區家中,「幸虧被郭師傅撿到了,還留了張字條,香菸才失而復得。」「我當時給一條煙郭師傅,但他就是不要。」王先生對此十分感動,他說,這名環衛工人讓人尊敬。
  • 鄭州六旬環衛工「仙風道骨」 文能狂草填詞武能打拳舞劍
    老王拿著掃帚「練武」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 文圖  鄭州市中原區環衛工王富建,是萬千環衛工中的一員。兒女爭氣,家裡條件很好,為啥他卻和老伴雙雙在鄭州做環衛工?  老人說,社會現在對環衛工很尊重,他覺得,一穿上環衛工衣服,「很驕傲」。做環衛工,一方面能鍛鍊身體,一方面還能發揮餘熱,為鄭州這個城市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兩全其美。
  • 石市環衛工29日穿上LED背心
    之後,省會市民、政協委員紛紛對如何保障環衛工人的工作安全建言獻策。    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石市將4000件LED背心、2000個三輪清掃車警示燈作為賀禮,獻給環衛工人。昨晚的清掃作業中,環衛工人換裝後首次沿街做推水作業。
  • 鄭州車長親自熬糖漿做糖葫蘆送環衛工?寓意啥知道不?
    而這些冰糖葫蘆是204路車長範新芳自己在家親手熬製糖漿後做出來的,除了一串串冰糖葫蘆外,還有線路車長們準備的一雙雙保暖手套和一件件大傢伙從家捐贈出來的棉衣棉褲等,原來這些物品都是204路車長們為環衛工們精心準備的。據車長範新芳介紹,一直以來,每天環衛工們無論颳風下雨,一直任勞任怨。
  • 齊魯文學 | 《迎春的環衛工》——馬加強
    文/馬加強今年的這個春天來得與眾不同,它從安靜中走來,帶著虔誠的祈禱和嶄新的希望走來,很多人都是在自己的家中眺望著春的腳步,但也有一些人是在路上為我們迎接來了春天,這其中就有那些可親可敬的環衛工。夕陽西下,我偶爾會推著車子走回家,迎著那徐徐吹來的春風,慢慢放空身心的疲憊,幾乎每次回家的途中都能遇見堅守在崗的環衛工。
  • 環衛工路邊打點滴 網友稱再也不好意思亂丟垃圾
    圖/網友「vj楊濤」10月1日下午4點,網友「vj楊濤」路過長沙韶山北路省委招待所附近,看到路邊有位環衛工大叔坐著休息。走近時發現,大叔是在打點滴,點滴瓶就掛在了樹幹上。看到這一幕,「vj楊濤」很感動,隨即發了條微博說:「向所有環衛工人致敬。」在這位網友手機拍下的圖片中,環衛工大叔看上去年紀挺大了,皮膚黝黑,眼神裡流露出疲憊,穿藍色布褲子和舊皮鞋。
  • 女兒手繪3D康乃馨送環衛工媽媽 母親「要把它裱在牆上天天看」
    5月10日母親節,武漢開發區環衛工劉先梅一大早就收到了同為環衛工的女兒黃瑩親手畫的畫,高興得合不攏嘴。「畫得像真花,也不擔心會凋謝,我打算把它裱起來,掛在牆上天天都能看!」劉先梅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劉先梅同是環衛工的丈夫黃洪衛,用手機拍下了這溫馨的一幕。疫情發生以來,這個環衛家3名環衛工,都在戰疫一線,他們相互守望,圓滿完成任務,最終迎來了團聚。
  • 烈日下的環衛工:「不怕高溫,最怕大夥亂扔垃圾」
    他們就是城市美容師——環衛工人。最近,記者跟隨福州倉山區下渡街道環衛所的黃清平,一起體驗「高溫一小時」。每天,黃清平和80多個同事要清掃下渡街道的42條道路,巡視3條內河、40多個無物業小區的保潔,清理垃圾50多噸。
  • 環衛工:5層衣服2雙手套,天沒亮就上路清掃
    漢陽鸚鵡大道上,環衛工人的橙色身影正在街頭忙碌。銅鑼灣廣場門口,建橋城管所的周美容師傅揮舞一把大掃帚正在晨掃。她戴著毛線帽、口罩、手套,全身上下,只有眼睛和耳朵暴露在空氣中。「前兩年我手腳都凍了,今年我能包都包起來,衣服穿了5層,秋衣、背心、毛衣、棉襖、環衛制服,手套戴2雙。」雖說如此,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還是看到周師傅的耳朵凍傷了。
  • 江蘇淮安一飯店:環衛工及快遞小哥喝羊肉湯一律免費
    前幾日,她在接寶寶放學時,發現上海路邊一家飯店打出一則「喜訊」招牌——喜迎2020,即日起凡環衛工及快遞小哥進店喝羊肉湯一律免費。她隨手拍下照片,並發到淮海晚報官方微信向記者報料。1月2日,記者來到這家飯店走訪發現,已有多名環衛工享受到免費的暖心羊肉湯。記者還電話採訪了該飯店老闆,得知他在10年前也是一名快遞小哥。
  • 環衛工拾金不昧遭誤解民警明察秋毫還公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首席記者李釗通訊員劉真文圖    本報駐馬店訊近日,在西平縣公安局柏城派出所民警的見證下,環衛工馮梅葉將撿來的錢包歸還給失主,失主對馮梅葉和民警再三表示感謝,並對自己誤會環衛工一事表示歉意(見圖)。
  • 漢陽環衛工化身「消毒行家」
    早上八時,新澳蘭草坪小區,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位環衛工師傅正戴著口罩和眼鏡,背著裝有消毒水的藥劑桶,手持噴槍對廢棄口罩垃圾桶和生活垃圾桶進行消毒。一旁,物業管理員正提示居民將生活垃圾與廢棄口罩分開投放。漢陽區城管執法局環衛科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目前,我區平均每天出動環衛工2400餘名、環衛車輛230臺次,主要是確保垃圾日產日清,城市道路的清潔以及汙染口罩的收運及無害化處理。"據了解,針對當前疫情,漢陽環衛集團敢擔當多作為,除了正常清掃清運,還主動承擔消殺滅菌任務。此舉也得到廣大環衛職工支持。
  • 環衛工智能手環「監工」功能引爭議 環衛公司:已取消
    而這些數據都會上傳到上級部門,成為環衛工獎懲的依據。北青報記者了解到,佩戴智能手環的環衛工來自南京河西建環環境服務有限公司下屬單位。佩戴智能手環是該公司「智能環衛」項目的一部分,截至今年3月, 500餘名環衛工人被要求在上班期間佩戴智能手環。北青報記者發現,為環衛工人配備智能手環並非南京獨創,在廣州、青島等多地均有嘗試,且功能類似。
  • 環衛工手被強酸腐蝕 別讓環衛工再受傷
    環衛工手被強酸腐蝕 別讓環衛工再受傷 原標題: 垃圾在日常生活中再常見不過了。但不少人很難意識到,自己的一個無心舉動,這些看似無用的廢品竟會對別人造成嚴重的傷害……有網友近日爆料稱,除夕夜,浙江一名環衛工人在清理垃圾時,雙手被垃圾中的一瓶強酸化學品腐蝕。
  • 67條手工圍脖溫暖環衛工
    67條圍脖、50份小米粥、包子、豆漿送到了正在街頭清雪的環衛工手中。接過圍脖和熱粥,環衛工人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緊緊地拉著孩子們的手說謝謝。王秋紫小朋友給環衛工送豆漿一名環衛工接過豆漿,愛撫地摸了摸小志願者凍紅的小臉。
  • 「扣留身亡環衛工理賠金」,環衛公司豈能敲骨取髓?|新京報快評
    法律上,涉事環衛公司想分享這筆錢,顯然毫無依據。類似意外險雖然是團體險,由環衛公司辦理,但受益人只有環衛工及其家屬,該公司以種種理由拒絕支付,屬於違法。而保險公司也正是理賠合規,沒有回扣一說。公司稱不答應就將理賠金退回,試圖迫使家屬就範,強行截留其中的5萬元,顯然有非法侵佔之嫌。
  • 這兒的水免費喝 行人和環衛工渴都能飲用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致遠 看到環衛工拿著水杯找水喝,50歲的李朋傑頗為感慨,他們行走街頭打掃衛生,每天起早貪黑十分辛苦,想伸手幫一把。從今年5月份,自己新店開業至今,他便叮囑店員們每日要特意做件事兒,將飲水機擺放門口、通上電,且確保水源充足,不限量免費供環衛工、路人飲用。
  • 音樂餐吧免費招待環衛工
    本報訊(記者 申雷)12月21日中午11點30分,伴隨著《好日子》的歌聲,位於上海路北安街口的雙福壹號音樂餐吧變成了橙色的海洋,這耀眼的橙色來自興慶區的近百位環衛工人。 雙福壹號音樂餐吧負責人勉志軍說,他們從去年的冬至開始舉辦關愛環衛工活動,今年是第二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