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 | 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2021-12-28 高考生物


 

細胞膜作為細胞整個最基本的生命系統邊界,是非常重要的結構,有著特殊的使命,它由哪些物質組成何種結構來完成相關使命呢?那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組成細胞膜的成分以及它的結構和功能吧!

一、細胞膜的成分

脂類:約佔50%,以磷脂為主,它既有親水的極性頭部(磷酸和含氨苯的化合物相連接),又有疏水的非極性尾部(2個脂肪酸鏈)。

蛋白質:約佔40%,按其在膜中與磷脂相互作用方式及排列部位不同,可分為外在蛋白和內在蛋白兩大類。

糖類:約佔10%,大多和蛋白質分子結合成為糖蛋白,具有識別、分泌、排洩、免疫等功能,也可和脂類分子結合形成糖脂。

二、細胞膜的結構

1、磷脂雙分子層構成膜的基本骨架。

2、蛋白質以三種形式存在於細胞膜:貫穿(穿透整個磷脂雙分子層)、嵌插(嵌插在磷脂雙分子層中)、鑲嵌(鑲在膜的表面)。

三、細胞膜的結構特點: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1、原因:構成磷脂分子「尾部」的兩個脂肪酸,有一個是飽和的,另一個是帶有一個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這個雙鍵的存在,使磷脂雙分子層中的多脂肪酸難以組合到一起,膜結構中的蛋白質和脂類分子在膜中可作多種形式的移動,因而保證了雙分子層的流動性,即構成細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是流動的。

2、驗證實驗:利用不同顏色的螢光物質分別標記人和小鼠細胞膜的蛋白質分子,在不同溫度下追蹤觀察標記的蛋白質分子在融合細胞膜上的分布情況。

3、生物學實例:變形蟲運動;內吞、外排作用;人體內白細胞吞噬細菌;受精作用等。

四、細胞膜的功能特點:選擇透過性

1、原因:細胞要選擇吸收的離子和小分子可以通過,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而水分子可自由通過。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與所運轉物質(離子)特異結合。

2、驗證實驗:將等量的兩組花瓣(甲、乙),甲浸泡在清水中,乙浸泡在稀鹽酸中,若在清水中的花瓣顏色不變,清水無色,而浸泡在稀鹽酸中的花瓣褪色,溶液變色,從而得出結論。

3、生物學實例:主動運輸;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等。

五、細胞膜的功能

1、保護細胞內部:為細胞創造一個相對穩定的內部環境。

2、控制物質交換:物質進出細胞必須通過細胞膜,細胞膜對物質的通透具有高度的選擇性,根據是否消耗能量可分為主動運輸和被動運輸。另外,又根據是否需要膜上載體蛋白的協助分成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

物質進出細胞方式:

主動運輸:高濃度低濃度,需載體蛋白和能量,如礦質元素的吸收。

自由擴散:高濃度→低濃度,不需載體蛋白和能量,如氧氣、二氧化碳、水、甘油、酒精等進出細胞。

協助擴散:需要載體蛋白,不需要能量,如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3、識別:如受精作用(同種生物的精子和卵細胞相互識別並完全融合);神經遞質與受體的特異性結合等。

4、分泌:蛋白質類激素、胞外酶的分泌作用。

5、排洩:細胞的外排作用。

6、免疫:淋巴細胞的識別。

▐ 來源:本文綜合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平臺:高考生物ID:gksw100點擊「閱讀原文」,做學霸!

相關焦點

  • 【教材答案】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1.活細胞的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染料臺盼藍是細胞不需要的物質,不易易通過細胞膜,因此活細胞不被染色。死細胞的細胞膜失去控制物質出入細胞的功能,臺盼藍能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死細胞能被染成藍色。(P40)2.細胞膜作為細胞的邊界,具有控制物質出入細胞的功能。(P40)1.最初對細胞膜成分的認識,是通過對現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的。
  • 細胞膜的結構特徵和物質轉運功能 · 腦洞總結
    結構決定功能紅細胞!除了核糖體以外什麼都沒有..成熟的紅細胞是無核的,這意味著它們也沒有DNA,也沒有線粒體,它們通過糖酵解途徑(無氧呼吸)合成能量【糖酵解和有氧呼吸分不清楚的,學了生化的要是再問的話..
  •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課後習題及答案 3.1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第3章 細胞的基本結構第1節 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練習與應用(P46)一、概念檢測>1.基於對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理解,判斷下列相關表述是否正確。( )2.細胞膜的特性和功能是由其結構決定的。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膜的脂質結構使溶於脂質的物質,容易通過細胞膜B.由於磷脂雙分子層內部是疏水的,因此水分子不能通過細胞膜C.細胞膜的蛋白質分子有物質運輸功能D.細胞的生長現象不支持細胞膜的靜態結構模型
  • 高考必刷題2  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必刷題2  細胞的結構與功能1.生物膜上常有某些物質或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膜上附著ATP水解酶,有利於主動吸收某些營養物質B.核膜上有許多核孔,有利於核質之間的物質交換與信息交流C.內質網和高爾基體膜上附著核糖體,有利於對多肽鏈的加工D.線粒體內膜上附著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有利於[H]的氧化
  • 細胞膜和物質運輸習題
    下列有關實驗操作和結果的敘述,正確的是( )A.將裝片在酒精燈上加熱後,再觀察細胞質壁分離現象B.在蓋玻片一側滴入清水,細胞吸水膨脹但不會破裂C.用不同濃度的硝酸鉀溶液處理細胞後,均能觀察到質壁分離和復原現象D.當質壁分離不能復原時,細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3 .維生素D比水溶性維生素優先通過細胞膜,這是因為( )A.細胞膜以磷脂雙分子層作為基本骨架
  • 第23講 細胞壁和細胞膜
    本講考綱要求:1.細胞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Ⅱ)(1)總結細胞膜的成分,指出決定細胞膜功能的複雜程度的物質(2)描述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3)說出細胞膜的功能(4)舉例說出細胞間信息交流的信息分子有哪些?相應受體是否都在細胞膜上?
  • 第三章 細胞的基本結構,第一節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高考方向: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是高考的常考內容,尤其是細胞膜在信息交流中的作用。下面跟我一起來看看第三章第一節細胞膜的相關知識點。2、細胞膜的成分(1)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還有少量的糖。(2)脂質佔細胞膜總量比例約50%,作用: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動物細胞的細胞膜中含有膽固醇。
  • 第3節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體內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多樣,是細胞分化的結果。練習與應用  一、概念檢測1. 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有密切的聯繫,據此判斷下列相關表述是否正確。(1)控制細胞器進行物質合成、能量轉化等的指令,主要通過核孔從細胞核送到細胞質。( √ )(2) 細胞核功能的實現與細胞核中的染色質密切相關。
  • 細胞膜的化學成分
    1.細胞膜的化學成分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類和蛋白質,還含少量的多糖、微量的核酸和金屬離子以及水分。在大多數的膜中,脂類與蛋白質的比約為1:1。構成植物細胞膜的脂類有磷脂、糖脂、硫脂和固醇。構成細胞膜的蛋白質基本上是球蛋白。
  • 原創 新型冠狀病毒102:磷脂雙分子層結構,細胞膜,速率
    原創 新型冠狀病毒102:磷脂雙分子層結構,細胞膜,速率 原標題:新型冠狀病毒102:磷脂雙分子層結構
  • 【乾貨】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3、蛋白質的功能:(1) 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肌肉毛髮)(2) 催化細胞內的生理生化反應(3) 運輸載體(血紅蛋白)(4) 傳遞信息,調節機體的生命活動(胰島素)(5) 免疫功能( 抗體)4、蛋白質分子多樣性的原因:
  • 細胞膜的成分知多少
    不同種類的細胞,同一細胞中不同類型的生物膜,甚至同一細胞膜的不同部位,膜的成分都有區別。每種類型的細胞膜都含有特定的脂質和蛋白質,其種類和含量,因膜的類型不同有很大差別。一般來說,功能複雜的膜,蛋白質的種類和含量較多;功能簡單的膜,蛋白質的種類和含量較少。膜脂都是雙極性分子。
  • 八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1.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核糖體是一種顆粒狀的結構,沒有被膜包裹,其直徑為25 nm,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與rRNA
  • 核糖體、中心體、細胞骨架的結構和功能
    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核糖體是一種顆粒狀的結構,沒有被膜包裹,其直徑為25nm,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與rRNA。蛋白質含量約佔40%,rRNA約佔60%。核糖體蛋白分子主要分布在核糖體的表面,而rRNA則位於內部,二者靠非共價鍵結合在一起。在真核細胞中很多核糖體附著在內質網的膜表面,成為附著核糖體。在原核細胞的細胞膜內側也常有附著核糖體。
  • 眼睛的結構和功能
  • 新教材解讀:細胞質-內質網的結構和功能
    試題:下列關於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敘述,錯誤的是A.光面內質網向內與核膜相連B.溶酶體中的水解酶由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C.白色體是貯存脂質和澱粉的場所D.線粒體外膜和內膜之間充滿了液態的基質解析:向內與核膜相連的應該是粗面內質網,A錯誤;構成細胞器中的駐留蛋白,這些蛋白需與其他細胞組分嚴格分離,
  • 細胞生物學 | 細胞膜的化學組成與生物學特性
    1 細胞膜的化學組成1.1 膜脂構成細胞膜的結構骨架細胞膜上的脂類稱為膜脂(membrane lipid),約佔膜成分的50%。1.2 膜蛋白以多種方式與脂雙分子層結合細胞膜的不同特性和功能是由與細胞膜相結合的膜蛋白決定的。不同生物膜上膜蛋白的含量及類型有很大差異,功能越複雜的膜其蛋白質含量越高。
  • 【高中生物】幾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在原核細胞的細胞膜內側也常有附著核糖體。還有些核糖體不附著在膜上,而呈游離狀態,分布在細胞質基質內,稱為游離核糖體。附著核糖體和游離核糖體所合成的蛋白質種類不同,但核糖體的結構和化學組成是完全相同的。細胞內有兩種類型的核糖體:一種是70S的核糖體,原核細胞中的核糖體屬於此類,真核細胞線粒體與葉綠體內的核糖體也近似於70S;另一種是80S的核糖體,存在於真核細胞中。
  • 會喝水的土豆:有關於細胞膜的那些事
    流動鑲嵌模型30年代以來,先後有許多模型用來闡述膜的結構(見細胞膜)到現在能較好地解釋有關膜的各種測定數據的是1972年,S.J.辛格和G.L.尼科爾森提出的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脂類物質分子的雙層,形成了膜的基本結構的基本支架,而膜的蛋白質則和脂類層的內外表面結合,或者嵌入脂類層,或者貫穿脂類層而部分地露在膜的內外表面。磷脂和蛋白質都有一定的流動性,使膜結構處於不斷變動狀態。流動鑲嵌模型模型認為細胞膜結構是由液態的脂類雙分子層中鑲嵌可以移動的球形蛋白質而形成的。
  • 【皮膚結構、功能與美容】
    因此,皮膚美容應當保持適宜的皮膚厚度,需要適當進行去角質的皮膚護理,使皮膚色澤紅潤,表面光滑、細膩,但又不能過度破壞角質層,以維持皮膚的正常結構及功能。3.皮膚最外層的結構是什麼,由哪些細胞組成位於皮膚最外層的是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