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種植技術要點

2021-03-02 佰青源


紫花苜蓿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主根發達,入土深3-6m,最深可達10m,根頸粗大,側根著生很多根瘤。莖直立或斜生,高60-110cm,多分枝。羽狀三出複葉,託葉狹披針形。短總狀花序,紫色或藍紫色。莢果螺旋形,黑褐色,內含2-8粒種子。種子細小,腎形,黃褐色,千粒重2.3g。

紫花苜蓿被譽為「牧草之王」,是奶牛等草食動物的重要優質飼草。根據《全國苜蓿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預測,到2020年,全國優質苜蓿總需求將升至690萬噸(比2017年消費量多將近80%)。作為多年生豆科牧草,苜蓿種植一次可利用3-5年,而選擇適宜當地的苜蓿品種是成功建植並獲得高產的基礎。

苜蓿的根系可扎入地下兩米甚至更深,因此最適合在土層深厚的地塊種植。苜蓿種植地要求地表1米以下沒有限制根系生長的限制層,地下水位距地表不足2米的地塊,會限制苜蓿根系發育,不建議種植苜蓿。在乾旱且無灌溉條件的地區,土層深度如達不到1米,苜蓿根系難以吸收充足的水分,不建議種植苜蓿。苜蓿對土壤質地的要求較為寬泛,在壤土、淤沙土和沙質壤土等質地中等的土壤中種植最好;沙性特別大的土壤除非具備灌溉條件,否則不適宜種植苜蓿;太粘的土壤如果不具備良好的排水設施,往往水分含量太高,不利於根系健康,且容易發生冬季凍傷。

苜蓿種植地必須較平坦、排水良好。苜蓿雖需要水分才能獲得高產,但不耐潮溼,土壤含水量太高容易引發根腐病,導致植株不斷死亡。苜蓿根系對缺氧環境比較敏感,土壤達到最高田間持水量或被淹一定時間後苜蓿便會死亡。

      春季和秋季最適宜播種苜蓿。氣候冷涼地區一般採用春播,理論上講,苜蓿種子在土壤溫度穩定在3℃以上時便開始發芽。但如果播種太早,低溫溼潤的土壤會造成發芽率低,並可能誘發真菌病害導致的死苗和幼苗纖弱。另一方面,春播太晚容易因高溫乾旱、雜草競爭導致建植失敗。

      我國北方地區還有一種頂凌播種的方式,在春季5-10公分的表層土剛解凍,深層土還未解漿,表層土5-7℃時適時播種,此時土壤墒情較好且機械可以進地作業,頂凌播種播期短(約一周),需要在入冬前整好地。

      氣候較溫暖地區夏末秋初播種較好,此時雜草競爭少,土壤更加乾燥而不易板結,枯萎病發病率降低,且減少了春季農忙時的工作量。夏末秋初播種要注意兩點,一要足夠的水分,二要保證霜凍來臨前有足夠的積溫。因此,最晚播種時間在致死霜凍之前8周。這意味著北方地區多需要在8月初或8月上旬前完成播種,而在南部和西南部部分地區可以晚至11月播種。


      播深:不同質地的土壤最佳播深不同,粘重的土壤播深不應超過1.2公分,特別粘重的土壤需要播種在地表;沙土的播種深度應在1.5-2.5公分,壤土的播深則應介於兩者之間。

     播量:理想的播種量既可以達到高產的密度要求,又不至於太密而使幼苗細弱。粘土的播量高於壤土,沙土最低;撒播的播量需高於條播;良好的苗床播量低於粗糙的苗床。播下的種子只有三分之一能出苗是正常的,幼苗一般經過一年後也留下一半。因此播種量通常為區間值,對一般情況下每畝地播種1.5-2.0公斤,土壤條件不好時可加大到2.5公斤/畝,條播行距為15-30釐米。


主要出現在春播苜蓿地,秋播苜蓿雜草較少。對播種前雜草密度很大的地塊,最好用滅生性除草劑處理後再進行耕翻,可有效消除已萌發的多年生雜草。苗期和苗後雜草控制包括以下措施:

苗前除草:播前用地樂胺、氟樂靈等苗前除草劑與土壤混合,一般能在播種後20天內有效控制苗期雜草。

苗後除草劑:使用除草劑必須掌握好時間,一般苜蓿幼苗長出三片真葉後,越早使用除草劑防除雜草效果越好。根據雜草種類不同,選擇相適應的除草劑。防除狗尾草、稗草等禾本科雜草可選用高效蓋草能、蓋草能等針對禾本科雜草的除草劑;防除蒺藜、老鸛草等闊葉雜草和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可選用普施特等廣譜性除草劑。

刈割防除:刈割可有效除去蒼耳、藜等直立生長的闊葉雜草,但對禾本科雜草、多年生和匍匐生長的闊葉雜草無效。錯過除草劑使用時間的地塊,刈割也可以起到抑制雜草生長的作用。刈割防除雜草必須等到雜草生長點足夠高,刈割後不能再生時進行。


一般情況下苜蓿根瘤菌固定的氮和土壤有機物分解時釋放出的氮能完全滿足苜蓿的營養需求。苜蓿對於磷肥和鉀肥的需求量相對較大。苜蓿為需硫量大的作物容易缺硫,每兩年每畝地可施1.7-3.4公斤的硫酸鹽。

磷肥(P2O5)推薦施肥(kg/公頃)
磷含量
旱地
灌概地0-5
45
70
6-1535
45
16-2520
30
>250
0
鉀肥(K2O)推薦施肥(kg/公頃)
鉀含量
推薦量
0-40
135
41-7590
76-125
45
>1250


      苜蓿根系入土深,比較耐旱,但生長時需水量又很大,每畝地每生產1噸乾草大約需要70-100公分的水分。早春灌溉和每次刈割後灌溉,可顯著提高產量。


確定在什麼時間收割苜蓿,取決於我們的收穫目的:

品質:現蕾期至初花期刈割

產量:開花中期刈割

持久性:盛花期刈割

      如果是為奶牛場生產苜蓿,品質是我們首先關注的因素,就應該在現蕾期,最晚至初花期刈割,但新建植的苜蓿地當年至少有一次推遲至開花中期再刈割,以便促進根系發育。

     如果在開花中期收割,可以獲得最高產量,這對於對苜蓿品質要求不太高的養殖者來說是比較划算的。如果推遲到盛花期收穫,根系則有更多的時間積累養分,發達的根系利於苜蓿安全越冬並增加持久利用性,這也是當年建植的苜蓿推遲收割時間的原因。


機械收割時的留茬高度為5-8釐米,人工收穫時的留茬高度一般為5釐米。秋季最後一次刈割要適當增加刈割高度,一般在10-15cm以利越冬。


品種名
秋眠級
品種特性

阿迪娜

(Adrenalin)

4-5

產量高,種植面積大;具有一定的耐鹽鹼特性。

騎士T

(Stockpile)

3.9
越冬性能好,直立性更高,出苗速度快。

康賽

(Concept)

3.0
適應性好,高抗青枯病、枯萎病,種植面積大。

挑戰者

(Survivor)

2.5

根頸入土深耐寒性強耐採食、耐刈割。

大銀河

(Galaxie Max)

4
抗倒伏性好,收穫窗口期長。

騎士2

(2010)

2.4

耐寒品種,適應性廣泛,生產表現穩定。

佰苜202

(Gibraltar)

2.0
最新品種,耐寒性好,抗根腐病、細菌性萎蔫病、黃萎病。

佰苜341

(Super Nova)

3.4
最新品種,耐寒,抗病蟲能力極佳。

佰苜371

(2065MF)

3.7
高產持久,耐寒,葉量大,抗病蟲害能力極佳。

佰苜401

(Fort-Inst)

4
綜合兩個品種特性,抗寒能力強,抗病蟲能力極佳,再生快。

相關焦點

  • 紫花苜蓿的種植技術介紹
    一:紫花苜蓿的特徵紫花苜蓿作為一種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壽命約為 5-7 年,最長甚至長達 10 年。其根系非常發達,入土深度可達數米甚至幾十米;莖呈直立或者斜生狀態,表面光滑,分支較多;葉片為羽狀三出複葉,葉片呈卵狀,葉柄較小。
  • 紫花苜蓿高產種植方法
    紫花苜蓿,被廣泛稱為「苜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營養價值較高而被當作優質牧草栽培種植。雖然紫花苜蓿的種植難度不大,但要想獲得高產,也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下面,我們就聊聊紫花苜蓿以及紫花苜蓿的高產種植技術。
  • 紫花苜蓿種植技巧
    一畝紫花苜蓿可以養殖多少只羊呢?一般情況下,一畝紫花苜蓿可以養殖12-15隻羊.紫花苜蓿的種植技術播前準備1. 選地苜蓿適應性廣,喜歡溫暖、半溼潤的氣候條件,對土壤要求不嚴,除太粘重的土壤、極瘠薄的沙土及過酸或過鹼的土壤外都能生長,最適宜在土層深厚疏鬆且富含鈣的壤土中生長。
  • 南方溫度在多少可以種植紫花苜蓿?冬季種植要注意哪些
    紫花苜蓿屬於冷季型草,多年生,既是優質的牧草,還是綠化城市、護坡的優等植物,又能作綠肥使用。在我國南北各地都有大面積種植,那麼在冬季很多牧草短缺,無法種植。下面種子幫就為大家主要介紹下關於紫花苜蓿冬季是否可以種植。
  • 多年生「牧草之王」紫花苜蓿種子怎麼種,種植過程很講究
    紫花苜蓿 有過種植紫花苜蓿的朋友都會知道它的特點,不知道的也沒關係,接下來會講到,由於它顆粒比較小,而且發芽時間比較慢,而且開始生長也比較緩慢,所以我們在種植過程中儘量的去避免雜草瘋漲期
  • 貝貝南瓜種植技術要點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北北南瓜種植技術的要點吧。1.種子處理首先,把貝貝南瓜的種子浸泡在60度左右的溫水中15分鐘,然後洗淨撈出,然後在30度左右的溫水中浸泡6小時,軟化種皮,充分吸收水分。如果溫度不高,浸種後最好在恆溫下開始發芽。當種子大部分為白色,芽長約為0時。3釐米,可以播種。秋季和冬季溫度較高,不需要額外的發芽。
  • 紫花苜蓿品種選擇指南
    紫花苜蓿是全國乃至世界上種植最多的牧草品種,富含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有動物生長發育所需的胺基酸,微量元素和未知促生長因子,是品質優良營養豐富的豆科牧草
  • 覆膜花生種植上的幾個技術要點
    雖然覆膜種植花生的好處有很多,但很多農民朋友在花生覆膜管理上也存在很多的誤區,比如說覆膜前後管理不到位、覆膜質量比較差、破膜開孔放苗管理不當造成燒苗、烤苗、閃苗等問題。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使用好覆膜花生種植技術,幫助大家解決花生覆膜管理上存在的問題,今天北京傲禾測土就專門給大家介紹幾個花生覆膜種植上的管理技術要點,大家不妨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否都做好做到位了!
  • 「牧草之王」紫花苜蓿,顏值高,營養多,種子發芽測試
    關於種子種植的時候大家肯定會遇到各種問題,比如種子的品質是怎麼樣的,種子的發芽率是多少,種子播種生長情況是否可觀,種植種子會帶來多少經濟價值,想必這些問題都是大家比較關心重視的,生怕買到不好的種子,吃了虧。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展現一下,在合適的溫度下種植紫花苜蓿種子的發芽情況。
  • 食用玫瑰種植技術要點
    食用玫瑰種植技術要點食用玫瑰花的種植方法(1)選地建園:山區要充分利用地堰、土坡,這樣不但增加經濟收益,而且可以固土保堰,防止水土流失。平原地應建立成片玫瑰專用園。但不論山區、平原,切忌在粘重積水地上栽植。
  • 植保技術︱花生種植技術要點
    基肥是花生苗壯、花多、果多、莢果飽滿的基礎,用量一般要佔總施肥量的80%左右,是花生的主要施肥方式。基肥應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配合氮、磷、鉀等化學肥料,一般高產田塊畝施腐熟的有機肥 4000 千克,純氮8~10公斤,磷(五氧化二磷)6~8公斤, 鉀(氧化鉀 )9~12公斤,鈣(氧化鈣 )8~10公斤。
  • 紫花苜蓿如何培育才能高產,實現畝產10噸的夢想?
    紫花苜蓿作為優良的飼料作物,在溫暖半溼潤半乾旱的氣候生長情況良好,適應性比較廣,因此多分布於長江以北地區。紫花苜蓿的耐寒性也是極強的,成株能忍耐零下30℃的低溫,就算是被雪覆蓋的情況下,氣溫低至零下40℃也能在冬天存活下去,因此東北、華北和西北等較為寒冷的地方也是可以種植的。
  • 紫花苜蓿「牧草之王」的地位為何穩居不下?
    隨著商品經濟不斷地發展,苜蓿作為「牧草之王」,種植面積不斷擴展,目前在我國已經有了約133萬的種植面積,可見其受歡迎程度是非常高的。紫花苜蓿為何能被稱為「牧草之王」,是因為其本身產量高,草質優良,並且營養豐富,深受畜禽喜食。
  • 這麼種紫花苜蓿 一起來漲姿勢!
    就是他,別看黝黑的皮膚,人家可不簡單呢,懂技術還懂營銷,在北京首農集團(這都不知道,畜牧業大公司啊,網上查去)主管過飼草料收購,後來自己從事飼草生意多年,今天,小編幫您問一問這紫花苜蓿的門道。紫花苜蓿發芽時很脆弱(一顆容易受傷的心),需要套種,一般和燕麥和蕎麥套種,我是用燕麥套種的。
  • 木瓜的高產種植技術,以及栽培管理的要點
    本期主題:木瓜的高產種植技術,以及栽培管理的要點三農導語:木瓜在我國南方地區屬於比較常見的水果品種,相信大多數人都比較熟悉,木瓜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而且還可以製作成中藥使用,屬於藥食兩用的瓜果。因此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歡,其市場需求量較大,有著非常好的經濟效益,並且木瓜適應性較強,種植簡單,也受到了很多種植戶的歡迎,種植木瓜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木瓜要怎麼栽培才能達到高產卻是個難題,下面就讓小編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木瓜的高產栽培的技術吧。
  • 百香果種植技術要點分析,趕緊看,太實用了
    由於百香果喜好陽光,且一次種植,可連續收益長達十年左右,近年來,我國南方地區不斷擴大了引種範圍,甚至部分北方地區也開始實施溫室栽種,其種植技術自然而然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l 百香果種植環境種植環境對於百香果的高產栽培來說具有重大意義,良好的種植環境能夠有效提高百香果的種植質量及產量。
  • 肉脆清甜的臺灣青棗,高效種植技術及管理要點
    下面作者給你們介紹臺灣青棗的高效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1.園地選擇臺灣青棗適宜在溫度高、霜凍時間短、陽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灌溉方便、背風低的地方種植。要種植大果園,必須事先做好簡單的規劃工作。地勢低的地方,最好堆成小土堆後再種植,以免積水使苗木爛根。4.適時種植臺灣青棗種植最好的時期是一月至四月,種植得越早,生長時間就越長,產量越高;而在其他時候種植,雖然當年還能結果,但產量很低,育苗成活率很低,在播種和運輸之前,應切斷幼苗的幼部,在陰天或晴天傍晚選擇播種時間,將幼苗裝在袋或泥中。
  • 「太空裡種草」 紫花苜蓿、燕麥在嫦娥五號上進行誘變實驗
    記者從中國農科院了解到,探測器上搭載了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的紫花苜蓿和燕麥種子,這兩種作物在太空中進行空間誘變實驗。此次帶入太空的兩種作物,用於進行空間誘變實驗。中國農科院供圖「一粒種子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品種提升一個產業」。據介紹,受制於優質牧草品種缺乏、育種技術滯後的影響,我國草種業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 蔬菜大棚種植甜椒,結果期怎樣管理?掌握四個技術要點
    本期話題:蔬菜大棚種植甜椒,結果期怎樣管理?掌握四個技術要點三農導語:甜椒是一種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常吃的蔬菜,與其他辣椒較為不同,甜椒肉厚,口感清甜脆嫩,而且維生素含量十分豐富,受到許多消費者的喜愛,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很多菜農朋友都會種植甜椒。在甜椒的不同生長階段,種植者需要做的管理工作側重點各有不同。本篇文章將圍繞甜椒的結果期,為大家分享一些相關的種植知識。
  • 槐米種植方法技術要點及功效介紹
    那麼,槐米又是怎麼種植的呢?下面來介紹下槐米種植方法:    槐米種植方法技術要點及功效介紹    (一)選地整地    育苗地應選擇地勢較為平坦,排灌條件良好,土質腐殖質肥沃,土層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