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人家娃不近視?王寧利教授的「遠視儲備」了解一下

2021-01-15 網易

  

  剛開學沒多久,除了各學校門口排起了接送長龍,醫院裡也是「扎堆」「爆滿」的狀態。

  一來,秋冬季感冒、咳嗽、發熱的孩子特別多,前幾天專門寫了一篇關於「流感和肺炎疫苗」的文章:這兩種疫苗,今年一定要打,這些新變化更需要提前知道。

  二來,超常假期中,孩子接觸使用了更多的電子產品,手機、電視、pad。開學後,很多爸媽都擔心孩子的視力問題,所以,眼科就診的人數也出現激增。

  

5歲小女孩近視1250度!這11個近視問題,再不知道真的就晚了天天看pad,防藍光眼鏡有用嗎?真相可能會讓很多人後悔...「孩子不可以近視」,關於孩子視力的10個真相,每個爸媽都應該知道父母近視,孩子還能擺脫近視的宿命嗎?

  畢竟,視力是孩子一輩子的大事。一旦近視就不可逆了,所以一定要「重預防」!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關於視力保護方面的重要概念——「遠視儲備」。

  相信很多人對這個詞,都比較陌生。確實,日常生活中幾乎很少會提到「遠視儲備」。

  去年全國政協首場「委員通道」上,北京同仁醫院院長、首都醫科大學眼科學院院長王寧利教授接受採訪時,就提到了「遠視儲備」這個概念。

  雖然,遠視儲備是個相對陌生的概念,但它對孩子的視力保護,卻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所以,我打算跟好好大家聊一聊。

  什麼是「遠視儲備」?

  在聊「遠視儲備」前,我們需要先了解視力的三種狀態:正視、遠視、近視。

  正視,是指我們看到的事物的光線,透過角膜、晶狀體、玻璃體等結構,打在視網膜上,這樣,我們就可以清晰地看見物體了。

  

  遠視,是指事物的光線,經過眼部屈光系統後,打在了視網膜的後面。

  

  近視,和遠視剛好相反,是事物的光線經過屈光系統後,打在了視網膜的前面。

  

  從上面三幅圖中可以看到,眼軸的長度直接決定事物的光線打在視網膜上的位置,也就是說,孩子的視力狀況跟眼軸的發育有直接關係。

  一般而言,正常成年人的眼軸長度為22-24mm。

  對於新生兒來說,他們的眼軸較短,平均長度只有16-17.3mm,所以,會具有「生理性遠視」。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眼軸逐漸變長,孩子的「生理性遠視眼」會逐漸變成「正視眼」,這個過程一般在12歲左右完成。

  我們把孩子從嬰兒時期到12歲前(變成正視狀態)的遠視狀態存量,稱為「遠視儲備」。

  一般來說,孩子的「遠視儲備」存量如下:

  

3歲之前,有300度左右的「遠視儲備」;3-5歲,有200度左右的「遠視儲備」;5-7歲,也就是學齡前,有150度左右的「遠視儲備」;7-11歲,有50-100度的「遠視儲備」;12歲,趨於正視眼。

  

  這裡有兩點需要說明:

  ①孩子3歲前,遠視一般在300度以內,如果大於這個數值,可能存在弱視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

  ②遠視儲備的檢查,需要散瞳驗光;它的存量也是一個大概的估值,並非絕對值。

  遠視儲備與近視的關係

  前面我們說了,孩子的眼軸會隨著長大而逐漸變長,到12歲左右,會從「遠視眼」變為「正視眼」。

  但如果孩子的「遠視儲備」被過早地消耗掉,那麼很大程度上他就會近視。

  比如,5歲的孩子平均「遠視儲備」值為217度,有的孩子的「遠視儲備」卻只有50度。

  當眼軸隨著發育逐漸變長時,他可消耗的「遠視儲備」非常少,眼軸就可能越過「正視」狀態,直接朝「近視」奔去了。

  

  這就好比我們在銀行存了一筆錢,按計劃每個月支付定額的錢,可以用5年;但如果忽然多了幾筆大額支付,導致帳戶剩下的錢不夠了,就只能用2年。

  孩子的「遠視儲備」就像是這筆存款,如果前期過度消耗,會導致後期用無可用。

  

  所以,「遠視儲備」對評估孩子是否存在近視風險,是有非常積極的作用的。

  「遠視儲備」下降,是近視的一個早期信號。它說明有某種因素在影響著孩子的視力發育,家長需要重視。

  不過,當孩子「遠視儲備」少於均值時,也不意味著立刻就會近視。

  因為,「遠視儲備」雖然在12歲前會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但遞減速度並非絕對,存在波動和起伏。

  而且,孩子是否會近視,也與眼球整體的發育狀況有關,是由眼軸長度和眼的屈折力共同決定的,需要醫生做綜合判斷。

  為什麼「遠視儲備」會被額外消耗?

  大家知道,近視產生的主要原因有二:遺傳和用眼疲勞。

  其中,孩子過度用眼、眼部疲勞,也是造成「遠視儲備」額外消耗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對於學齡前的孩子,用眼過度的情況非常普遍。

  從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視力普查數據,幼兒園(6歲組)的近視率高達14.5%。這個數據還沒有算上遠視儲備不足、上小學會出現近視的孩子。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跟孩子們的「課業壓力」不無關係。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除了幼兒園上學,剩下的業餘時間大部分都被各種興趣班侵佔了。

  很多興趣班,比如鋼琴、繪畫、編程,以及語數外各種網課,都加劇了孩子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和頻次。

  武漢兒童醫院的眼科主任李世蓮就曾公開表示:

  

畫畫和練琴都屬於近距離用眼,需要不斷調整眼部睫狀肌來對準焦距,時間一長,很容易造成眼部疲勞、誘發近視。

  再加上孩子們沉溺於屏幕、宅在家裡,戶外運動時間太少,這些都會導致眼睛得不到休息、用眼負擔重。

  

  如何讓「遠視儲備」留存的更久一些?

  想要「遠視儲備」不過早地被消耗殆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意用眼好習慣的培養。

  很多方式方法,和預防近視的措施是一致的。具體來說,包括幾個方面:

  1. 增加戶外活動和鍛鍊

  想要呵護遠視儲備、預防近視,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每天至少2小時。

  王寧利教授在提到保護孩子的遠視儲備時,第一個提到也是戶外活動。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戶外活動可以有效降低近視的發生率:

  

當孩子每周戶外活動達到14小時以上時,就算父母近視,孩子仍不容易近視。

  中山大學眼科中心的何明光教授,將12所學校的孩子分為幹預組和對照組,對他們的視力情況追蹤了3年,結果發現:

  

幹預組的孩子3年的近視累積發病率是30.4%,對照組是39.5%,相差了9%。他們唯一的不同,就是幹預組的孩子,每天增加了40分鐘的戶外活動。

  這是因為,經常參加戶外活動的孩子,接受的光線強度大,而光線會刺激視網膜中多巴胺的分泌,能夠保護眼軸不會變得過長,也就從根源上防止了近視發生。

  對了,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掌握1-2項體育運動技能,比如羽毛球、桌球就是鍛鍊孩子視力的好運動,還能幫助孩子養成終身鍛鍊習慣。

  

  當然,如果孩子沒法出門,可以好好利用家裡的陽臺/露臺。

  讓孩子看書、畫畫、練琴一段時間後,讓他去陽臺曬曬太陽、眺望一會遠方,讓眼睛休息一會。

  

  那些同樣使用了很多電子產品的孩子,卻沒近視的原因,也許就在這裡:他們戶外活動的時間也比較多。

  2. 根據年齡,控制屏幕時間

  雖然說,電子產品並非導致近視的罪魁禍首,但為了避免用眼疲勞,還是要根據建議,科學合理地控制孩子屏幕時間。

  美國兒科學會認為,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年齡起點是1歲半。

  

18個月以下的孩子,禁止接觸電子屏幕,因為這會影響到嬰兒大腦的發育、阻礙健康親子關係的建立;但可以和親人視頻聊天;2-5歲的孩子,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6歲+的兒童和青少年,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長視情況而定。但應讓孩子優先將電子產品用於創造性的活動而非娛樂。電子產品,絕對不能取代健康活動,尤其不能擠佔睡眠、社交和運動的時間。

  
我國2018年出臺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建議控制電子產品使用:

  

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鐘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鐘,年齡越小,連續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應越短。

  

  3. 養成用眼好習慣

  

遵循20-20-20休息原則:每隔20分鐘,向20英尺(6米)外,看20秒;引導孩子不在移動環境下看書或使用電子產品,比如,走路時、吃飯時、臥床時、晃動的車廂內、光線暗弱或陽光直射等情況;監督並隨時糾正孩子不良讀寫姿勢,應保持「一尺、一拳、一寸」;使用安全合格的光源,保證光源無頻閃。

  此外,還要讓孩子注意睡眠和飲食習慣。

  

保障孩子睡眠時間:確保小學生每天睡眠10個小時、初中生9個小時、高中階段學生8個小時。讓孩子多吃魚類、水果、綠色蔬菜等有益於視力健康的營養膳食。

  4. 定期進行視力檢查

  正常情況下,孩子的視力到4歲左右才能達到正常標準,之後還會不斷發展,直到12歲才穩定。

  所以,美國兒科學會推薦,在下面幾個階段帶孩子接受眼部篩查:

  

新生兒期:讓醫生出院前為孩子進行眼部檢查,主要排除是否存在眼部缺陷、白內障或者先天性青光眼。6個月:檢查孩子眼球運動是否一致,頭眼是否協調,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眼部疾病。3歲以後:建議每年都帶孩子的視力進行篩查,查一查角膜曲率、眼軸、眼底的情況,建一個視覺發育檔案。當孩子出現「遠視儲備」不足情況時,建議半年複查一次,做好近視預防工作。

  

  近視一旦出現,就是不可逆的,只能矯正、無法治癒。

  所以,如果想讓孩子免受「戴眼鏡」的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預防。

  除了常規的預防手段,關注「遠視儲備」、了解孩子「遠視儲備」的狀況,也是預防近視、提前預警的重要手段,大家千萬不要忽視哦~

  參考資料:

  1. 石一寧、孫燁,《兒童青少年正視化過程監測研究進展》,中國實用眼科雜誌,2010

  2.《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

  3.《人民健康網》醫生:別透支孩子的「遠視儲備」

  4.《人民健康網》孩子學琴前先測「遠視儲備」

  5. 王超英教授:學齡前兒童普遍遠視儲備不足,這些工作很重要

  6. 近視率是評價「減負」效果的新維度[N].楊三喜. 中國教育報.2018-08-08 (002)

  7. 中學生近視眼的發生原因及有效預防研究 江美娜 中國校外教育 2018-10-10期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你家孩子的「遠視儲備」還剩多少?用完可就近視了
    「遠視儲備」用完就會近視嗎?聽聽醫生怎麼說和手機、iPad「同吃同睡」4歲萌娃耗盡「遠視儲備」得知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近視,妞妞的家長憂愁不已。原來,和前來問診的大部分家庭一樣,手機和iPad等電子產品成了妞妞家長的「哄娃神器」,孩子哭鬧不停就拿手機來安慰,孩子不吃飯也拿手機邊哄邊喂,大人沒時間陪伴就把手機給孩子,就連上個廁所妞妞也帶著手機形影不離,「基本和手機、iPad『同吃同睡』。雙節放長假,孩子更玩岔了……」談起妞妞的用眼習慣,父母也一臉無奈。
  • 福州9歲男娃不看手機電腦仍近視 只因遠視儲備度數用完了
    近日,本報報導了一位5歲孩子近視的新聞(戳標題查看往期報導: 福州一女娃5歲就能寫2000個漢字,家長卻急了…只因發現孩子有這症狀 ),看完後,不少家長也擔心自家孩子是否近視,國慶假期,很多家長帶孩子來到福建省級機關醫院眼科檢查眼睛。
  • 沒有近視,但已經沒有遠視儲備的孩子可以怎樣預防近視?
    孩子還沒有近視,但是麻痺睫狀肌驗光後,醫生說孩子已經沒有遠視儲備了,目前正站在近視的邊緣,馬上要近視了。那麼,應該如何預防近視或推後近視發生的時間呢?
  • 遠視儲備只剩50,不到3歲的兒子成近視高危,保護視力可馬虎不得
    前兩天帶墨仔去檢查視力,檢查結果給了我當頭一棒,墨仔現在2歲10個月,遠視視力儲備只剩下50,散光175,醫生很嚴肅地告訴我,這個數據不太樂觀: 這個月齡的孩子原始儲備至少應該是150-175左右,但是墨仔只剩下50,如果這50消耗完了,那就真的近視了。
  • 「遠視儲備」是個啥?
    醫生在給孩子做視力檢查時,經常會跟家長說起遠視儲備,家長不禁會有疑問,醫生怎麼說到遠視啦?遠視儲備又是什麼東東?遠視儲備是做什麼用的?... 今天就在這裡給各位家長一一做個解答。
  • 近視防控沒有捷徑,防控得當才是遠離戴眼鏡最好的辦法
    「我們國家近視眼的發生,現在有三個特點:小、深、高(發病年齡小,度數深的患者比例在增加,患病率高)。」著名眼科專家王寧利教授介紹道,「以前的近視眼防控,主要是某個學校、某個部門,但我們現在的戰略,是國家戰略。」
  • 「遠視儲備」有什麼意義?
    我們可以通過檢查遠視儲備,預測兒童是否會有出現近視的可能。 如果兒童的遠視度數小於該年齡應有的遠視儲備範圍,也就是說該兒童的遠視儲備下降,那麼提示該兒童的眼睛很有可能在朝著近視的方向發展過快,應引起家長的重視。
  • 我國學齡前兒童遠視儲備嚴重不足!
    ,要特別重視幼兒近視防控,因為現在學齡前兒童普遍遠視儲備不足,一定要阻止他們成為小學近視率的貢獻者。」中華眼科學會視光學組委員、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眼科主任醫師王超英教授近日對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表達了對幼兒近視防控的擔憂。 擔憂!
  • 近視的抗體-遠視儲備值
    首先我要帶大家了解一個概念,遠視儲備值! 遠視儲備值:是眼科學的專業醫學術語。遠視儲備值是指9歲左右,我們的眼睛都是生理性遠視。出生後,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睛的生理性遠視的度數會慢慢下降。到9歲左右,生理性遠視就會消失。
  • 全國著名王寧利青少年近視防控團隊入駐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日前,鄭州市衛健委發布引進國內外知名專家學科團隊公告,由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引進的北京同仁醫院王寧利教授團隊,上榜重點團隊名單。該團隊最早在我國開展了青少年眼病隊列研究,並推出了多項適宜技術,推動了我國青少年近視防控事業的發展。該團隊的引進,將為我市青少年近視患者帶來福音。
  • 你對遠視的了解有多少?
    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 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很多朋友通過後臺留言,想了解一些關於遠視的內容,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吧!
  • 你真的了解幼兒近視麼?
    今天,愛樂活攜手媽媽愛眼,來給大家解解惑,來仔細給大家講解一下,近視眼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希望經過我們的科普普及,粑粑麻麻們不再把近視眼當作洪水猛獸,科學理解近視眼的形成,對於寶貝的眼睛有更多的了解,幫助孩子們儘可能遠離近視眼,或者積極控制近視度數的加深。
  • 【小南話科普】孩子遠視了,需不需要配眼鏡呢?
    【小南話科普】孩子遠視了,需不需要配眼鏡呢?當角膜和晶狀體曲率過大或者眼球太長,光最終聚焦在視網膜前的時候,就是近視,這時候,你看近處沒問題,看遠處不清楚。需要使用凹透鏡來矯正,使得光可以正常聚焦在視網膜上。
  • 男童散光一年左右堅持不配鏡,反致遠視儲備消耗將盡
    楚天都市報11月28日訊(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敖盼盼)關於眼睛的各類問題,家長最熟悉的莫過於近視。殊不知,當孩子出現散光時,也應加以重視,它對視力的危害同樣不容小覷。因為堅持不給孩子配眼鏡,一年後在回醫院複查,卻發現孩子的遠視儲備消耗將盡,近日說起此事,家住江漢區的張先生後悔不迭。
  • 孩子有遠視,需要矯正嗎?
    針對各位家長們常提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遠視」的那些事。 01「遠視」是啥意思? 遠視眼無論是近處光還是遠處光都無法清晰成像,但低度數的遠視可以通過眼睛調節來代償,而高度數遠視則會看遠看近都不清楚。
  • 通過計算對比「調節」在近視、遠視以及戴鏡與否中的區別和應用
    數學是個好工具,我們可以利用幾何光學公式來算算正視眼、遠視未矯正、近視未矯正、近視框架矯正、近視隱形矯正時看20釐米處(手機、寫字、讀書距離)時所要用的眼調節,從而指導我們工作。
  • 近視、遠視、散光如何治療?
    在眼科就診時,我們會經常看到屈光不正這個診斷,何為屈光不正呢?眼的屈光狀態分為正視眼與非正視眼,非正視眼則稱之為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散光三種。 近視眼 近視眼(myopin)是指眼球在調節靜止狀態下,平行光線經過眼的屈光作用,在視網膜前形成焦點,在視網膜上形成模糊不清的圖像。-3.00D以下為輕度,-3.00D至-6.00D為中度,—6.00以上為高度近視。
  • 近視能看清近,遠視能看清遠嗎?
    經常聽到朋友們戲稱:我這個近視越近看的越清楚,你遠視就是看遠處的東西,要是我們能結合一下就好了!其實近視和遠視根本不是一回事,輕度遠視尚能看遠,但中高度遠視看遠看近都不清楚!很多人對近視、遠視和老花並不能完全分清楚。一般而言,正常眼看遠處是處於放鬆狀態,無需調節。
  • 遠視能抵消近視?太「遠」也不好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尤其是許多80後、90後爸爸媽媽在親身體驗了近視的不便後,更擔心自己的小寶寶會得近視,所以不少家長非常重視孩子從小「看遠」的能力,似乎看得遠就能近視慢一些。學齡前兒童眼軸大多短於縱、橫軸,呈一扁球形,是遠視型眼球,到6-8歲時,才逐漸長成為三軸長相等,約24mm左右的正球體,即正視型眼球,如果眼軸繼續延長並超過縱、橫軸,呈長球形,那就是近視型眼球。以光學計算,眼軸每短1mm,遠視增大300度;每延長1mm,近視增加300度。
  • 兒童近視PK遠視,究竟哪個更容易「毀」了孩子一生?
    當下不僅僅近視會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遠視也經常會找上門,究竟兒童近視PK遠視哪一個危害更大,更容易影響孩子的一生呢?遠視是怎麼回事?往往家長朋友對於近視這一詞語了解的更多,相反遠視聽說的比較少。孩子在剛剛出生時的平均眼軸為17.3毫米,之後隨著身體的發育眼軸也在變變的增長,如果受到了外界的影響,眼球發育比較緩慢的話,就會出現中度高的遠視,從而會給孩子的眼部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兒童遠視危害大,家長要重視!近視在出現之後,往往會影響孩子的視力,當然遠視的危害也是比較大的。如果是生理性的遠視,對其不必有過多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