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體式編排讓你頭疼了嗎?
除了拜日式,是不是不知道該怎樣編排其它體式順序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如何讓你的課程體式順序連貫,還能更靈活地編排不同序列的體式?
一、確定主題內容
有主題的課程能讓大家練習得明白,瑜伽老師也能講得明白。
(一)選擇體式
如果你一旦確定主題,你這節課所選擇的體式都圍繞設定的主題展開,並通過體式在練習者身上發揮出作用。
比如你的課程主題是塑臀,可以選擇的體式有三角伸展式、戰士一式、蹲式、幻椅式、虎式、蝗蟲式、弓式、臀橋式等。
(二)有順序地串聯
選擇好體式後,把這些體式有序地串聯起來,連貫有序的體式特點:
1、前後體式之間銜接嚴謹,不拖沓。
體式前後順序要順暢,避免有太大和繁複的身體姿勢轉換,可依照體式系列銜接。
按照體式動作,瑜伽體式系列分別是:雙腳併攏站姿系列、雙腳打開三角系列(高位);四腳爬行系列、金剛跪坐系列、直角坐姿系列(中位);俯臥系列、仰臥系列(低位)。
在體式練習時,可以在每個系列中有選擇地串聯體式,一個系列之內的前後體式順序簡潔清晰,身體移動順暢。
2、一個系列的體式,不要有過多繁瑣的身體移動。而且每個體式都有用,卻不濫用。
瑜伽課堂一般從冥想靜坐開始,喚醒後,可以先做蝴蝶式。用在這裡,不僅可以緩解盤坐引起的雙腿容易麻木,還可以先活動髖關節,使雙腿內側放鬆,靈活髖關節,進一步使雙髖外展外旋,啟動和練習到臀部肌肉。
放鬆雙腿後,站立起身,從蹲式或幻椅式開始。如果選擇幻椅式,可以雙手放在髖兩側,坐骨向後伸展,屈髖下蹲。吸氣,伸直雙腿,呼氣屈髖下蹲,反覆做十組,最後一組靜止保持五組呼吸。
在練習過程中,要關注臀部的感覺。
隨後做雙腿向兩側更寬闊打開的站立體式,可以先做右側三角伸展式,保持五組呼吸。
把上側手臂落下來放在右腳兩側。
前側腿彎曲,抬起上身,直接做右側戰士一式,保持五組呼吸。
各保持五個呼吸後,前側腿伸直,上身收回,再把左腳向外轉,做左側的三角伸展式和戰士一式,按照同樣序列各保持五組呼吸。
如果按部就班地做了左右側的三角伸展式,然後再老老實實地再把雙腳打開做左右側戰士一式,這樣就囉嗦了,也缺乏了體式銜接連貫性。
3、注意反體式運用,做了前屈做後彎,或做了後彎做前屈,做了左側做右側。
不能一味地前屈或後彎,這樣身體會不舒服,適當地接入反體式,具有對身體的放鬆的效果。
比如做了蝗蟲式(後彎),要做身體前屈的體式放鬆脊背。此時可以把身體仰臥過來,做炮彈式練習(前屈)放鬆。
(三)針對性講解體式作用,引導性地體會體式對身體的功效。
通過體式針對性練習,引導大家覺察身體的局部位置,讓體式實際地發揮作用。
只會做動作,但是動作練習的針對性體現不出來,那就沒意義了。
同樣是三角伸展式,在打開雙腿靜止保持時,需要臀肌有力啟動,確保骨盆的穩定和脊柱的延展。那麼在保持這個體式的時候,瑜伽老師要針對性地引導大家體會臀肌啟動所出現的感覺。
瑜伽老師可這樣引導:身體保持在三角伸展式中,關注到臀部的感覺。隨吸氣,啟動臀部肌肉力量,髖關節有力外旋,稍保持;隨呼氣,上身繼續伸展,稍保持。
所以對體式講解切中要點,明確功效,也需要老師在不同角度和層面去體會體式,明晰每個體式通過不同的運用方法,起到不同的功效。
二、體式順序編排把握的要點
(一)體式序列高、中、低位層次分明
一般一節課是從盤坐冥想開始,喚醒放鬆雙腿後,可以站立起來,做高位體式。
高位體式包括蹲式、幻椅式、三角伸展式、戰士一式等。按照當初會員的身體狀況和主題內容有選擇地做幾個順序連貫的站立體式後,再轉換中位體式。
很多瑜伽老師喜歡通過戰士一式等站立姿勢身體向前屈,雙手掌心放在雙腳兩側,撐地,腿向後邁,做下犬式,再從下犬式接虎式、貓式等體式。
做虎式練習時,尤其強調屈伸腿練習時,對臀肌啟動的作用。這樣的練習針對性比較強,而且動作連貫,扣緊了主題。
做了中位體式後,接低位體式,可以從大拜式向前移動身體,俯臥到地面上,做蝗蟲式十到二十組,再做弓式五到十組(後彎),最後翻身仰臥做炮彈式練習(前彎)。
炮彈式吸氣保持,呼氣起身,保持兩個呼吸後,再隨吸氣放鬆身體。以上是一個回合練習,可反覆做兩三組練習。
炮彈式反方向伸展脊柱,緩解脊柱後彎帶給腰背的不適感。隨後仰臥放鬆,反覆做臀橋式練習十到二十組,進一步強化臀部肌肉力量。最後仰臥做休息術放鬆身體。
以上這套串聯,身體姿勢由高入低,步驟清晰,銜接穩定,不脫離主題。
(二)不僅動作連貫,還要結合呼吸進一步強化體式功效。
在體式練習中,呼吸很關鍵,運用好呼吸,能在練習中通過呼吸伸展身體,打開身體更多的空間,並通過身體姿勢強化核心。
比如三角伸展式練習,通過呼吸不僅能擴展胸腔,還能按摩腹內臟器。但是在塑臀課程的練習中,就要通過呼吸針對性地強化臀肌力量了。
當身體保持在三角伸展式中的時候,隨吸氣,啟動髖部肌肉進一步外旋,並收緊,從而延展脊柱;隨呼氣,脊柱略放鬆。這樣保持五組呼吸後,收回身體,進入戰士一式練習。同樣在戰士一式中,隨吸氣,啟動臀部,穩定骨盆;隨呼氣,後側腿伸展,腳底踩實地面。
如此在每個體式中深入呼吸,並通過呼吸引導大家進一步關注到臀肌的感覺。
三、學會靈活運用體式
每節課堂上,會遇到各種身體狀況的會員,就要學會隨時調整身體姿勢,找到適合大家練習的方法了。所以不要太刻板,眼睛要觀察練習者,嘴巴要講到點子上,手要輔助到得體舒適的位置中。
其次,雖建議體式序列從高入低,但不是絕對的。體式有很多,關鍵是怎樣巧妙組合。
比如塑臀練習,可以不做站立姿勢,直接做虎式,接俯臥蝗蟲式,再側臥到蚌殼式,仰臥到臀橋式。再側臥到另一側,做另一側的蚌殼式、臀橋式。這期間雙手支撐的四腳爬行式,以及側臥,仰臥,還有更多變體可以運用,一直深入強化練習。只要控制好節奏,練習中,身體變動不要太大,按照側臥、仰臥的系列去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