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一些基礎的防疫知識。給大家強調一下怎麼做好自我防護……(有同學舉手)這位同學,你怎麼了?」
「老師,我有點不太舒服,我感覺有點發燒。」
「好,別著急,你跟我來到教室外,其它同學請安靜自習。」
李老師帶領著這名身體不適的同學來到教室外部,測量體溫37.6℃判定為發燒後,一名身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帶領同學來到了學校設置的「臨時留觀點」,進行進一步的詢問。在等待的時間內,120急救車抵達,將這名學生送到了醫院,進行進一步的身體檢查。
這是4月29日,濟南市輔仁學校舉行的一場2020年春季初三復學防疫安全演練,是輔仁學校面對初中生復學,針對應急情況、人員的詳細分工、小班化教學安排、教師的部署舉辦的第四次安全演練。輔仁學校教務處主任李琳告訴記者,面對即將到來的初三學生開學,他們已經做了全面的準備。
每班學生行走路線確定 單獨準備洗手間
此次的安全演練也是進一步確定好每間班級學生從入校到進入班級、再到課間使用衛生間的路線安排。李琳告訴閃電新聞記者,在開學以後,每個樓層只安排兩個教學班,同時還有兩個備用教室。學生從入校行進的路線到上樓梯,以及課間去洗手間洗手,所有的區域都做好了規劃和部署。每一個班級都有對應的衛生間和對應的行走路線。
「我們要做到不同班級的學生之間不交叉,學生在教室內部,也要求儘量減少聚集性的交流」,李琳告訴記者,對於孩子的用餐問題,學校也有考慮到,「我們會把午餐配送到孩子教室裡面去。在教室裡用午餐也是保持單人單桌的安全距離。」
小班化教學 每天增加一個小時體育鍛鍊時間
李琳告訴記者,復學後,小班化(每班人數控制在30人之內)教學會讓教師備課更加精準,對孩子課堂上個體的關注度會更高。除此之外,在原先上午、下午都有30分鐘大課間休息的基礎上,下午會再次增加1個小時的體育鍛鍊時間。「我們不會因為之前一直在家學習,就壓縮孩子們的休息時間。休息時間是必須要保證的,體育鍛鍊的時間更是要保障。」
線上暮省 導師制管理為孩子提供心理輔導
在等待覆課的時間裡,輔仁中學的老師們也採取了不少措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緩解心理上的壓力。
「在藉助濟南市空中課堂資源的基礎上,我們採取的是全員導師制。」李琳解釋,一個班的學生被劃分成6到8個人一組。每一個組的學生們都搭配一個導師。同時,每組的下午六點到六點半是暮省的時間,利用暮省的時間,導師要了解孩子們的身體狀況和學習上出現的問題。
「學生們要進行自由地發言,談一談今天的心情怎麼樣,有沒有覺得太疲勞?學習是不是很愉快?另外就是要談一下自己遇到的問題。我們想通過這種方式,儘量緩解孩子們學習上和心理上遇到的壓力」,李琳補充道,「假如今天小組同學都沒有什麼疑惑,那我們也是要安排孩子們每個人匯報一下在直播課程中收穫了什麼,要把最核心的東西講給大家聽。」
同時,學校專門安排了心理輔導老師,定期線上給學生和家長推薦講座、定期約一到兩個孩子進行一個小時左右的線上心理訪談。
多個初中學校全面為初三學生開學做準備
記者採訪了解到,不僅是濟南市輔仁中學,很多濟南市的初中學校都採取了多項措施,保障疫情期間學生安全、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緩解心理壓力,儘快地完成從網上學習到正式複課的過渡。
在濟南市燕山學校,安排消毒人員每天下午實施消毒,用75%酒精擦拭門把手、班級電腦鍵盤和滑鼠,對各個教室的地面、物體表面進行噴灑消毒。
(圖為藍天救援隊來燕山中學進行全面消殺)
同時,學校繪製了疫情期間師生入校示意圖,也標明了完整的學生一日流程,從上學的準備、到進校測溫、進班清潔消毒再到課間活動,都有嚴格的流程把關。
(圖為濟南市燕山學校疫情期間師生入校示意圖)
為了幫學生調整心理狀態,燕山學校將心理課作為每周固定課程排入課表,通過小遊戲等方式,對學生和家長進行心理疏導,並指導學習方法。同時,定期舉辦線上家長會。居家學習期間,學校還倡導學生參與家務勞動,進行體育鍛鍊。
(圖為燕山學校舉行線上家長會)
(圖為燕山中學每周一節線上心理輔導活動課)
經歷此次疫情後,不少學校都有複課之後適當延長每堂課時間的安排。濟南二十六中將每節課的時間從原來的45分鐘調整至80分鐘,濟南十三中課時是從原有的45分鐘更改為60分鐘。同時,學生的課間休息時間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延長,濟南十三中將原有的課間10分鐘延長至20分鐘。不少學校增加了體育課鍛鍊,增強學生抵抗力和身體健康,是這次復學之後諸多學校需要關注的地方。
閃電新聞記者 陳一釗 張洪波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