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星科技成立於2006年,專注於醫療軟體系統、健康與養老信息化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同時,企業擁有智慧醫院、區域醫療、網際網路醫院、智慧醫保、智慧養老、健康大數據6大產品體系,致力於推動中國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發展,現已成為中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醫療信息化建設服務商和醫療健康大數據運營商。
創星科技辦公區域。
紅網時刻記者 黃瑞婷 通訊員 張鵬 長沙報導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在健康醫療領域的廣泛應用,健康醫療信息化對優化健康醫療資源配置、創新健康醫療服務的內容與形式產生了重要影響。國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信息化作為醫改支撐依託的作用越來越大,已成為深化醫改、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使得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
入駐長沙高新區的準上市企業湖南創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時抓住了健康醫療信息化發展帶來的機遇,創立14年服務客戶4000+,覆蓋人群超1億人,致力推動網際網路+健康醫療蓬勃發展,為建設健康中國持續貢獻力量。
「點」「線」「面」齊發力,助推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
「公司開發的6大產品體系中,智慧醫院是我們的核心傳統業務。」受訪時,創星科技總裁王伏虎告訴記者,所謂智慧醫院,主要是通過信息化手段打通醫院各個業務系統的信息接口,在全院範圍內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智能決策」,為醫院提供信息化綜合解決方案,不僅便於患者掛號就診,及時得到救治,還能幫助醫務工作人員高效、便捷診斷,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僅湖南一省,便有370餘家醫院安裝了創星科技研發的病案系統,佔比超過90%。
除了智慧醫院這類「點」上的傳統業務,創星還在醫保系統、區域醫療這些「線」和「面」上的業務不斷取得新突破。
「線」上業務,公司配合國家衛健委以及地方省、市衛健系統搭建起農衛3.0,醫保、病案等信息化產品。
而在「面」上,創星科技順應國家醫改政策,配合國家衛建委於2017年開始探索醫共體建設工作,為醫共體改革提供一個互聯互通的信息化的平臺,將縣級地區一個個醫療信息孤島進行互聯互通,連點成線、聚線成面。王伏虎介紹,企業在全國同類做醫療信息化的企業裡,是最早進行醫共體信息化開發和服務的,比同行提前了三年的時間探索醫共體信息化的搭建和服務。目前,貴州錦屏縣打造的醫共體網際網路醫院已在業內成為了「貴州模式」。
此外,創星還打造了城市級的區域平臺,把地市甚至省級區域內的所有醫院進行連通,通過信息化平臺進行整合,實現信息互聯互通,最終促使區域內醫療數據、公共衛生、民眾健康、政府監管四個層面實現雲化管理。公司於2020年9月份與株洲市國投集團籤訂了「智慧醫療」項目,對接株洲衛生健康工作的整體要求,推動「以病人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幫助當地實現區域醫療健康信息化建設。
技術與服務並重,競爭中穩步增長
「相比東軟集團、衛寧健康等已上市醫療信息企業,創星科技在技術層面和服務標準上並無明顯差距,反而在湖南本土能做到服務領先。」王伏虎介紹,創星科技目前在職的700多名員工中,有70%以上是軟體技術人員,搭建了8大服務體系,覆蓋20條產品線,建立了24小時快速響應機制,努力做到客戶「有所呼必有應」。創星科技在湖南、湖北、貴州、江西等省份市場佔有率一直在穩步上升,並開始向北方省份拓展業務。
從成立之初到至今,創星科技擁有400餘項發明專利及軟體著作權,在長沙、武漢、廣州、瀋陽等地開設了12家分支機構,業務範圍涵蓋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等17個省份,擁有4000餘家合作醫療機構,典型客戶包括湘雅二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武漢協和、武漢中心醫院等60多家三甲醫院。
創星科技憑藉豐富的產品體系和優質的服務標準得到了廣泛認可,不僅是國家人口健康科學數據共享平臺合作夥伴,也是國家第三批智慧健康養老示範企業、省級互聯互通平臺的供應商和標準制定參與者,還入選湖南省政府重點扶持主板上市企業,預計2021年下半年向證監會提交上市材料。
未來,創星科技將結合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及物聯網等多領域技術,從醫療信息化建設者向醫療健康大數據運營商轉型,推動網際網路+健康醫療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