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4日電 2020年是國家「十三五」健康中國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健康中國2030」行動新十年的開局之年。儘管當下全民疫情防控阻擊戰已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但毫無疑問,這場全民戰疫已經進一步賦予了「健康中國」新的內涵和意義。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正成為「健康中國2030」重要驅動力
「提升健康信息服務和大數據應用能力,發展遠程醫療和智慧醫療。」是十三五「健康中國」規劃的重要內容和要求。其實這次疫情不僅沒有影響「健康中國」的進程,反而是以「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為代表的健康信息服務得到了一次真正「試煉」,正在成為中國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早在2020年1月26日起,京東健康便啟動「新冠肺炎免費諮詢」服務,聯手包括京東健康全職醫生在內的數萬名醫生,24小時為全國人民提供在線問診及心理疏導等服務。疫情期間,京東健康在線問診平臺日均問診量在10萬左右,高峰時期1小時之內可接到問診需求近1萬人次,截至目前,在線問診諮詢人次已累計超過500萬。
在「健康中國2030」的15個專項行動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實施健康知識普及行動」。疫情期間,京東健康利用網際網路直播的形式創新了健康知識普及的服務模式。通過邀請多位不同領域的權威醫學專家,開展一系列「京東名醫直播」節目,為公眾詳細講解疫情相關知識和健康科普相關知識,並針對公眾關注的問題在線答疑。
在十三五「健康中國」規劃中,針對慢病患者的防治和管理是「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的重要內容。統計顯示,中國慢性病患者已超過4億。疫情期間,「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也正為慢病患者的管理探索出新的創新服務模式。比如,京東健康聯合多家知名藥企推出「慢病關愛計劃」,更好地解決疫情期間患者的看病用藥需求,幫助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患者,實現線上複診續方、送藥上門等服務。同時,京東健康還與人民日報聯合推出"慢性病患者購藥平臺",面向全國範圍內的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癲癇等各類慢性病患者開放。需要尋找藥物的慢性病患者進入平臺填寫信息後,人民日報將第一時間將求助信息轉交京東健康,京東健康旗下京東大藥房將幫助求助者來完成尋藥、購藥、送藥等相關流程,及時解決求助者的用藥難題。
「實施心理健康促進行動」也是「健康中國2030」行動中規定的15個專項行動之一,疫情下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國家衛生健康委也連續發布相關文件,高度重視公眾的心理健康問題。為此,京東健康與中國醫師協會精神醫師分會聯合上線「心理援助平臺」,為居民和抗疫一線的「逆行者」們提供在線心理防護和疏導服務,幫助緩解心理壓力、焦慮情緒等。
綜上所述,從健康科普到在線問診,再到慢病管理和心理健康援助……疫情期間,京東健康創新應用的一系列以「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為代表的健康信息服務,對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行動中的「全方位幹預健康影響因素」「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等要求進行了一次很有價值的探索和實踐。結果也表明,「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正在成為推進「健康中國」全面向前的重要驅動力。
公共衛生服務地位進一步提升,「健康城市」建設有望全面提速
其實,在「十三五」健康中國規劃中,針對「加強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劃就專門提出了「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城市建設」。同時,規劃還要求加強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院之間的分工協作,健全上下聯動、銜接互補的醫療服務體系,完善基層醫療服務模式。
可以看到,加大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將推動區域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加快實現區域醫療信息互聯互通和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助力分級診療。同時,技術將持續驅動區域智慧醫療體系創新發展,「健康城市」建設也有望全面提速。京東健康此前已與江蘇泰州、江蘇宿遷、福建福州、安徽合肥、江西撫州、陝西西鹹新區等多地籤署「健康城市」戰略合作協議,內容涉及醫藥零售、網際網路醫院、線上醫保、智慧醫療等多領域。下一步,京東健康基於AI、5G等信息技術,將加快與上述多地政府合作共建「區域醫聯體+網際網路醫院」模式,加速分級診療和慢病管理建設。
其中,區域醫聯體平臺將實現「管理平臺統一、醫療設備和醫生資源共享、醫療服務流程標準化、診療標準和操作規範統一」。在此基礎上,通過網際網路醫院為患者提供遠程會診、在線問診、複診預約、電子處方等服務,驅動區域公共衛生體系向數位化、智慧化服務模式邁進,從而持續助力「健康中國2030」戰略全面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