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武漢商學院休閒體育專業(馬術運動與管理方向)獲批湖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校正在全力申報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從2008年在全國高校中首開賽馬產業專業方向至今,歷經12年的發展,武漢商學院體育學院·國際馬術學院積極推動「一制三化」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學科專業建設,打造「賽訓結合」實踐教學平臺,成為馬術人才培養基地。
▲武漢商學院馬術場,網絡配圖
首開高校馬術人才培養先河
馬業教育供需兩旺前景廣闊
武漢商學院馬術人才培養包括專科、本科、研究生三個教育層次。迄今,該專業獲批國家級、省級、市級馬術專業領域科研課題20餘項,創建了馬術領域科技創新平臺,多項成果被政府、行業、企業採納。
「以前,休閒體育專業定位為培養馬術運動與管理人才,2019年又申報並成功獲批了馬業科學專業。」武漢商學院體育學院·國際馬術學院負責人李要南說。2020年,馬術運動與管理專業方向、馬業科學本科專業對外招生,分別招生60人和40人,招生錄取分數線超出湖北省體育本科投檔線72分。
隨著國內馬術行業快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旺盛。馬術產業的興起,為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提供了廣闊前景,也激發了高考畢業生的填報熱情,招生就業供需兩旺。
2020年,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武漢商學院馬術專業的畢業生依然受到用人單位青睞。今年初,馬術專業大部分畢業生,便早早就被海內外馬術俱樂部「預訂」,所有該專業畢業生全部確定就業意向後,30多家國內馬術俱樂部,還陸續到學校「下單」招人。
馬術運動在歐洲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但在中國還是一項年輕、朝氣蓬勃的新型產業。2008年,武漢商學院順應國家新興體育產業和區域現代服務業發展,在全國高校中率先創辦和重點建設馬術學院。
武漢商學院體育學院·國際馬術學院在我國高校發展中開創了首個「賽馬產業管理」專業方向;率先與政府、企業一起共建了馬術學院;創建了首個馬產業研究院;聯合培養了首批馬術運動與管理專業方向碩士研究生;出版了首套馬術系列教材;孵化了首個師生共同創新創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馭馬天下平臺;創造了大學生騎師首獲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速度賽馬冠軍的佳績;首個馬術專業教學成果《高校馬術運動與管理專業方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榮獲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首次承擔世界級賽事——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馬術和現代五項的比賽任務。
從創建馬術學院至今,武漢商學院馬術專業累計為馬術產業領域培養人才1000餘人,在第十屆全國民運會上,武漢商學院學生摘得速度賽馬兩金兩銀,為湖北實現該項目金牌零的突破。
▲網絡配圖
推行「一制三化」試點改革
積極探索馬術人才培養模式
2016年,武漢商學院體育學院·國際馬術學院根據《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高教強省提升高校創新與服務能力的意見》《教育部關於推進試點學院改革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著手進行試點學院改革,籌備推行「一制三化」人才培養模式,即:導師制、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的培養路徑,打開國際化視野,將應用型人才培養與專業、行業、領域需求相結合,真正服務於社會。
2018年,體育學院·國際馬術學院試點建設「卓越班」和「國際班」,從當年的110名新生中分別挑選了20人和15人建製成班,制定了人才培養方案。「卓越班」旨在培養卓越馬術騎士和速度賽馬騎師,「國際班」旨在培養馬術運營管理高級國際人才。
學院制定了《專業導師制實行辦法》,構建「導學關係」新模式,明確了專業導師選任的學歷、學位、職稱等基本條件以及遴選程序、考核、退出機制;優選了首批12名教師擔任專業導師,每個導師最多指導4名學生。
培養馬術運營管理國際高級人才,專業導師必須具備國際視野。學院近40名專業教師,先後分批前往國外知名馬術俱樂部考察學習,教師赴海外研修率達到95%。
為擴大學生國際視野,體育學院·國際馬術學院多次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校講座,涉及國際馬產業發展現狀、騎士技能、馬產業前沿等內容,學生獲益匪淺。
2019年,學院曾兩次邀請荷蘭漢儒馬術學院奧運選手和高管來校授課;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院邀請漢儒馬術學院專家團隊,通過網絡授課方式,與學生「面對面」。
學院對學生教學進行量體裁衣,注重學生個性化培養。學院與200多家行業企業、協會及政府合作辦學優勢,增加實踐教學比例;同時,鼓勵學生參加各類賽事,採取獨特的「早期見習、多次實踐」實踐教學模式,創新個性化人才培養。
早在2008年開設馬術專業之時,武漢商學院就重點培養了一批大學生騎師,覃勇便是其中一員。2020年10月12日,他拿下了赴澳大利亞賽馬場參賽的第60個冠軍,這也是他在8年職業生涯中獲得的第60個冠軍。他也是首位在澳奪冠的中國騎師。
「馬術學院走出了9名冠軍騎師,都來自專業技能的重點培養。」體育學院·國際馬術學院負責人李要南說,小班化教學,是培養馬術卓越人才的「強基計劃」。
2018級馬術運動與管理專業學生於程昊入選「卓越班」後,年僅18歲便參加了國際馬聯(FEI)場地障礙賽世界盃——中國聯賽總決賽,是參賽選手中為數不多的青少年騎士。2019年,他代表湖北隊參加第二屆全國青少年運動會馬術場地障礙賽,獲得個人第6名;今年10月,於程昊在上海參加全國馬術錦標賽暨2021年全運會預選賽,代表湖北隊取得佳績,獲得全運會比賽資格。
武漢商學院體育學院·國際馬術學院始終把「在國際視野下的辦學」作為追求,在開放辦學中提高教育質量,同時也引起一定的國際關注度。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30多個馬業集團和機構先後來校探訪,10多個海外高校、馬業集團與學校建立合作關係。
在廣泛的國際合作的基礎上,學院構建了一套國際化課程體系,鍛造了一支國際化師資隊伍,建立了一套國際化考核體系,為培養國際化高端人才提供體系支撐。
▲網絡配圖
發揮專業人才資源優勢
創出特色發展辦學之路
通過試點改革,武漢商學院體育學院·國際馬術學院改善了馬術的教學交流,建設了國際一流的馬術訓練設施和比賽設施。
學校投資4.2億元,建設國際一流的馬術教學設施:國際馬術比賽場、馬文化博物館、馬醫院、運動馬興奮劑檢測中心、馬匹解剖生理實驗室、電子模擬馬實訓室、馬文化室、馬匹運動能力檢測室、馬術賽事模擬策劃實訓室、馬術安全防範與急救實驗室、馬術交流中心等功能室。
體育學院·國際馬術學院牽頭制定了武漢市賽馬產業5年(2016-2020)發展規劃;連續3年承辦中國武漢國際馬產業高峰論壇,來自英國、美國、愛爾蘭、澳大利亞、義大利和中國香港等地的近300名嘉賓與會;孵化了教師科技成果轉化的全國馬資源服務平臺「馭馬天下」,為馬產業人群提供專業化、全方位的「網際網路+馬業」服務。
2017、2018年,學院師生組成的競賽組織團隊,連續兩年為內蒙古伊泰大漠馬業有限公司提供賽事策劃、組織實施工作。該公司每年組織8場職業賽事,一半以上的騎手都來自國外。學校馬術專業的畢業生,幾乎全部經歷過大型賽事的錘鍊,以賽代練,以賽提升水平能力,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今年9月,武漢市教育局在部分小學開展「小小騎士進校園」馬術公開課試點,試點內容和教學形式,都是由武漢商學院體育學院·國際馬術學院擔綱。
「目前,中國馬術協會培訓考試中心準備落戶武漢商學院,湖北省馬術場地障礙賽暨馬術學院『一制三化』騎士技能大賽,12月在武漢商學院舉行。」李要南說,發揮專業人才資源優勢,學院已經闖出一條服務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特色之路。
學院為中國馬術協會制定馬行業規劃和技術標準,目前正在準備申報馬匹違禁物質檢測國家級實驗室。
李要南說,學院積極推進學科專業建設,休閒體育專業(馬術運動與管理方向)已經申報獲批湖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實現獲批國家一流學科專業,加大馬術人才的培養力度,真正建成國內出名、國際有影響的一流學科專業,為馬術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
本文由第一賽馬網發布,資料來自《光明日報》,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Jade
校對:Huxley
監製:PeterChen
2020廣東省馬術協會馬術聯賽賽程最新公布
我們能為您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