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需要鍛鍊身體,不過進入冬季後,活動場所就會縮減很多。在室內,根本沒有足夠的地方供老人們鍛鍊。連日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冬天去哪裡鍛鍊這個問題困擾著不少熱愛運動的老年人,他們只能到港城一些商場、大型超市、銀行和郵局等公共場所裡「貓冬」。
老年人聚集公共場所「貓冬」
進入冬季,記者走訪一些商場和超市發現,公共場所成了部分老人活動的聚集地。在海州區、連雲區一些大型購物超市內,多位老人帶著孫子輩坐在椅子上閒聊。他們都是附近小區的居民,由於冬天寒冷,室外活動不方便,附近也沒有老年活動室,他們只好相約來這裡,這樣既可以避寒,也可以一起聊天消磨時間。
「冬天在家裡待著很悶,到外面走動還很冷,只能在商場等公共場所轉轉,老年人多了,家長裡短,聊夠了還可順便買點東西回家。」劉大爺告訴記者。
此外,在海州區、連雲區幾家銀行內,記者也同樣看到了類似情形。據許多老年人講,夏天的時候還可以去河邊、城市公園轉轉,到了冬天就沒有可以活動的地方了,只能到公共場所裡看看「風景」,這裡已經成了周圍老年人不約而同的「聚點」。
對此,一些商場工作人員均表示,只要商場空間允許,不介意老人們來此「貓冬」,但商場沒有老年人的專業活動器材,老人們每天來商場得不到任何鍛鍊。而且商場內顧客流動量大,空氣不太好,老人們抵抗力差,遇到流感高發期可能會集體患病。
那麼聚集在商超的這些老人為什麼不去社區活動中心活動呢?在記者的詢問下,老人們說出了其中的一些原因:有的活動中心較遠,有些老人不方便去;有些老人根本不知道活動中心在哪兒,索性不去;還有的老人說自己不喜歡打牌,去了也沒意思,不如在商場裡溜達溜達、說說話。
老年人健身難折射運動場地缺乏
昨日,記者走訪連雲區西園社區睦鄰活力中心,看到幾位老年人戴著帽子、圍巾正坐在室內打牌。據老人們講,小區裡的健身器材倒是有,但是很多器材的使用方法不明確,他們也不知道哪個器材適合自己,怎樣的運動強度比較合理。「碰上下雨天或者空氣不太好的時候就更別提出去鍛鍊了。所以到了冬天,他們就只能多穿點衣服在外面玩。」
當記者問到老年人活動場地是否緊張時,現場一老年人無奈地說:「能不緊張嗎?我們小區建得比較早,根本沒有健身場地等等規劃,大多數人都是到小區外的健身步道上跑步。」隨後,記者來到該小區。記者注意到,小區基礎設施比較少,道路旁停滿了私家車,幾乎沒有空閒用地。在健身場地上多數都是帶著孩子的,孩子在健身器材上玩玩跳跳,老人們都在一旁看著,原本用來給大家健身的場所成了小型的遊樂場。
「我們小區內沒有室內活動場所,一到冬天,大家就沒地方活動了。」家住連雲區水榭花都小區的市民周女士反映,其所在的小區還是本地設施較為完備的小區,但也沒有開設室內活動場所,無法滿足居民的鍛鍊需求。據了解,小區內雖然有一些健身器材,但周女士表示,她平時只能和家人一起打打羽毛球。夏天還好,但冬天就沒法在這兒打球了。
當天室外氣溫在2℃左右徘徊,記者發現不少人都戴著帽子、穿著厚外套在戶外活動。「小區裡面老人多,冬天在室外活動,非常冷。」周女士希望,小區能夠像其他小區一樣,增設室內活動場所,方便居民冬季鍛鍊。
港城老人期待多點室內活動場所
「除了廣場舞與飯後散步,其實老年人有更多專業的健身鍛鍊與溝通交流的需求。」據市老幹部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多年來,老年體育健身場地的匱乏,始終是制約老年人體育事業發展的『瓶頸』。」
據網上一項針對1500名老人的運動健康需求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75.71%的老人平時鍛鍊項目以步行為主,66.10%的社區老人表示需要專業的室內健身場所,其中34.19%的老人表示非常需要專業的室內健身場所。專家指出,調查結果反映出老年人鍛鍊方式較為單一,適合老年人室內健身的場所不足,老年人健身缺乏專業指導等。
其實,在我國許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都有大規模的老年活動中心,老年人可以隨意到裡面活動,大大豐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而港城的一些向老年人開放的老年人活動中心只局限於單位、團體組織或者老幹部參與,有的活動中心就是提供打牌等娛樂場所,缺少棋牌、球類等健康娛樂設施,導致一些老年人只能聚集街頭「貓冬」。
市老幹部局相關負責人建議,「針對老年人健身面臨的各種問題,一方面,相關部門應該積極採取措施,搭建適合老年人的健身場所,做好宣傳工作,引導老年人科學健身,同時對健身場所進行規範管理;另一方面,相關職能部門是否應充分考慮老年人健身需求,有針對性地配備硬體設施、設置相關課程,讓老年人能夠花錢買到好服務,快樂健身。」
在此,呼籲相關職能部門多給老年人提供一些活動場所,讓老年活動場所能有所增加,讓中老年人能享受他應享的福利。建議相關部門引進社會力量,進行無償或有償的服務,鼓勵民間社團參與老年人的管理與服務,加大資金和人力投放,探索一套完善的管理、運作機制。
記者手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老人冬天有處可去,是大部分老人們的心願。採訪中,有市民建議,在不斷增加和完善老年活動場所的同時,各社區老年活動室和各老年活動中心是否也要相應降低門檻條件,為老人提供方便;各個社區也應做好宣傳工作,幫助老年人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老年人主動參與、積極參與,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記者 張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