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勿需三思,二思而後行正好

2020-12-16 禪說國學

《論語》中有云:李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這句話的意思是:魯國的大夫季文子做任何事情,都是謹慎有餘,但是勇氣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果斷利落。凡事沒有十拿九穩的把握,他堅決不去幹。

他做起事情來瞻前顧後、畏首畏尾。當孔子聽說了以後,就說:「不用反覆思考,認真想上兩次就可以了。」

儒家廣為流傳著一個至理名言,那就是三思而後行,時至今日依然能給我們深深的啟迪。的確,做事情的時候需要謹慎,魯莽必然誤事。

但是,這裡的謹慎並不是過分的謹小慎微,更不是讓人裹足不前的理由。謹慎本身並沒有錯,但也要把握好一個度。

孔子是個很明事理的人,他雖然提倡凡事謹慎,但是反對過度猶豫。而前面所說的季文子做事的方法,是過于謹慎的,反而就束縛了做事的進度。

北大著名教授季羨林在《季羨林談人生》一書中,也曾批評過過于謹慎的做法,認為是一種浪費時間的做事方法,還往往讓人錯失良機。

有一位孤獨的哲學家,每天只懂得埋頭做自己的學問,幾乎不被外界打擾。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他完全也是用做學問的態度去對待的,無論什麼事情,都小心謹慎,再三思考。

這種做事方式總讓人覺得他刻板無趣、呆頭呆腦。但是,還是有一位美麗的姑娘愛上了他,這位姑娘開朗、活潑,她鼓足勇氣,敲開哲學家的房門,對他說:「娶我做你的妻子吧!如果把我錯過,你將再也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

哲學家十分喜歡這位姑娘,但是他覺得自己不該魯莽地做決定,於是忍著內心的情感說:「讓我考慮考慮吧!」女孩傷心地離開了,而哲學家開始了思考。

他將結婚和不結婚做了系統的分析,並且把優缺點都一一地列舉出來,認真地比較一番,最終得出結論,就是結婚和不結婚的好壞是均等的。

這讓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之中,不知道如何選擇,所以久久難以做決定。很長時間過後,哲學家終於想通了,因為他想到了這樣一句話:人若在面臨抉擇而無法取捨的時候,應該選擇自己尚未經歷過的那一個。

於是,他決定答應那個姑娘的請求。哲學家來到那個女孩家裡,向女孩子的父親詢問道:「您的女兒呢?我已經決定娶她為妻了。」

女孩的父親冷冷地說:「是嗎?但是遺憾的是,你來晚了,她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哲學家聽後,立即崩潰了。他沒想到,自己引以為傲的哲學頭腦和做事方式,竟然是誤己的罪魁禍首。

這個哲學家的悲劇就是由他猶豫不決、謹小慎微的處世方式造成的。很多人覺得,做事謹慎就是一種理性,其實完全相反,過于謹慎就是不夠理性。

理性是該行動則行動,該思考則思考,絕不是瞻前顧後、優柔寡斷。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事情,可能都需要謹慎地對待,但是謹慎對待並不等於猶豫不決,當需要立即作出決定的時候,一定要當機立斷。

因為過多地考慮容易對利害,估量得太細,反而更加容易造成偏差:

李靜與陳晶同時進入了一家大型電視臺工作。一次,兩個人作為隨隊記者,奉命跟隨領導人出國參加一場盛大的國際經濟交流活動。活動的最後一天,主辦方將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一個經眾多國家談論協商後形成的共同聲明,這令各國記者非常興奮。

他們早早地來到現場守著,希望能夠抓到哪個政要,第一時間對其採訪,率先拿到獨家新聞,李靜與陳晶也在其中。突然,李靜想要去衛生間,便讓陳晶先盯著。

她來到衛生間,發現衛生間外面站著許多保鏢,她本能地意識到裡面有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機會難得,她很想衝進衛生間,但又想到,如果將一位國家領導人堵在衛生間裡,這將是什麼性質的事件?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自己將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三思之後,她最終還是放棄,返回了會場。見到陳晶後,她將事情一說,陳晶就開始思考這件事,到衛生間堵人是不禮貌,但是如果能夠獲得獨家新聞,那麼一切也是值得的。

於是,她毫不猶豫地抓起自己的攝像機,箭一般地衝向了衛生間,並強行闖了進去,將那位國家政要堵在了衛生間裡,拿到了關於聲明內容的獨家新聞。

李靜是一名訓練有素的記者,之所以沒能拿到獨家新聞,關鍵在於她對這件事進行了反覆地思考,過多的思考讓她錯失良機。反觀陳晶,則做出了與之完全相反的行為,所以獲得了成功。可見,做事情有時候是容不得三思的,二思後即可下手。

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要及時做出準確的分析,果斷地做出正確的選擇。當斷不斷,必留後患。由此可見,不是任何事情都需要三思,懂得二思是關鍵,決斷是做事不可缺少的一種素質。

相關焦點

  • 做人乾乾淨淨,做事有始有終!
    做人乾乾淨淨,做事有始有終,是做人的兩條底線。有了這兩條線,我們才能守住本心,以一個平和的心態,寬容的姿態,堅定的神態,為過好這一生奠定堅實的基礎。但若你做人乾淨,光明正大,自然不怕惡人磨。傳說龐涓和孫臏都是鬼谷子的門生,一起學習兵法。龐涓出仕後成為魏國名將,但龐涓忌憚孫臏的才幹,為打擊孫臏,龐涓先將孫臏請到魏國,再故意施展陰謀詭計陷害孫臏,弄斷了孫臏的雙足,還在其臉上刻上字。龐涓認為這樣就可以毀掉孫臏,但事實正好相反。齊國使者出使魏國,孫臏秘密拜見使者,齊國使者偷偷將孫臏帶回齊國。
  • 乾乾淨淨做人,坦坦蕩蕩做事!
    做人,要乾乾淨淨,做事,要坦坦蕩蕩。乾乾淨淨做人,對得起良心,坦坦蕩蕩做事,對得起他人。 人這輩子,坦坦蕩蕩做事,不刁鑽耍滑,不敷衍糊弄,答應別人的事,必須做到,承諾別人的話,一定算數。坦坦蕩蕩的,光明正大的,才能無愧天地。
  • 厚臉皮做人,硬頭皮做事!
    做人難,難做事,面對千難萬阻,要提升自我,不來點「硬」的怎麼行?如果事有勉強,應敢於說「不」;如果是正當利益,則應當仁不讓;甚至,有時還得來點霸王硬上弓,有臉皮厚的時候,也要有頭皮硬的時候。1.拒絕是一種藝術做人難,做事難,拒絕別人更難,但為了成功,有時候必須來點「硬」的。
  • 做人,要乾乾淨淨;做事,要有始有終!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做人,要乾乾淨淨。做人,要誠實本分。上對得起天地,下對得起自己,別昧著良心坑蒙拐騙,別為了錢財傷人害人,金錢財富,只是物質需求,真情實意,才是一生最重。做事,要有始有終。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再累再苦,也得堅持,再痛再疼,也要忍住,吃不了苦的人,永遠不會成功。
  • 抬頭做事,低頭做人
    抬頭看天是一種方向,低頭看路是一種清醒;抬頭做事是一種勇氣,低頭做人是一種底氣;抬頭微笑是一種心態,低頭看花是一種智慧。逆境時抬頭是一種韌勁,順境時低頭是一種冷靜;位卑時抬頭是一種骨氣,位高時低頭是一種謙遜;失意時抬頭是一種自信,得理時低頭是一種寬容。
  • 三思而後行,三思都是指哪三思,您知道嗎
    我們經常說的「三思而後行」,其實是出自《論語.公冶長》裡面的一段話:「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斯可矣」。那麼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季文子遇到事情的時候都會三思之後才行動。季文子這一系列事情傳到了孔夫子的耳朵裡,孔夫子說:「按照季文子現在這樣的做事方式,繼續做下去就可以了。」所以,孔夫子主要是人在做事之前要三思,三思分別代表思危,思退,思變。思危,思退,思變,這事一種做事籤的準備,也是一種非常必要的思維模式。需要考慮做這件事有什麼危險的地方,考慮做了這件事之後的結果會怎麼樣,考慮做了這件事之後將來會有什麼變化的地方。
  •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做人若能如水一般,有包容萬物之胸襟,便能夠將身邊的能量都匯聚成為汪洋;做事若能像山一樣,有無欲無爭之心,堅韌踏實之力,便能夠如峭壁一般,直衝雲霄。「做人如水,做事如山」的學問,你讀懂了,人生便也容易多了。
  • 做事拎得清,做人靠得住
    其一是做事拎得清,人生無疑就是由一件又一件的事情組合起來的,我們是人生中每件事情的主角,是執行者也是經歷者,做事分得清輕重,理得出條理,分得清好壞,承受得起後果,就是做事拎得清。其二是做人靠得住,為人處事,為人總是先於處事,因為為人和處事是一體兩面,內外統一的,為人是裡,處事是面,只有當我們做一個靠得住的人的時候,我們做事情才能夠讓人相信。想要做人靠得住,就必須具備某些道德品質和人格特徵,要真誠守信,也要坦率忠義,要講求原則,也得擔當負責。
  • 那天,武承嗣進宮時,堂弟三思也正好在宮中
    武承嗣進宮時,堂弟三思也正好在宮中回事。待承嗣跪安畢,武太后道過辛苦,這才開口問道:「西京治安可好,劉仁軌氣色何如,朕為他加勳加級,他可高興?」承嗣望三思一眼,遲疑著未開口。太后明白他的意思,說:「你大膽地說吧,三思又不是外人。」承嗣說:「西京的治安倒是很好,糧價也早已回落,至於劉仁軌本人,臣看他氣色大不如前,說話也明顯地底氣不足。
  • 平常心做人,光明心做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夜叔,ID:yeshuvipyeshuvip】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生,是一段旅程,難易皆在修行,苦樂全在心境。一個人最好的境界就是,靜而不爭,不疾不徐。
  • 做人,差不多就行了;不必太認真
    差不多的做事差不多的結果,認真的做事認真的結果,做人三分糊塗七分清醒;中間這槓秤拉好了人生才能四平八穩。有人說要有認真勁,有人說要難得糊塗!有人說要執著極致,有人說要適可而止。有人說嚴於律己,寬於待人,有人說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
  • 曾國藩: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做人如水,容萬物;做事如山,不動搖。1做人如水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做人就應該像水一樣靈活、包容。大事上拿得出滴水穿石的韌性,小事上保持住潤物無聲的溫柔。水性清淨,能一眼望到底,看得到水底的沙子和水中的遊魚。靜能倒映世間萬物,動可生出萬丈風波。
  • 網約車司機為救嬰兒連闖紅燈 遭家屬拒絕證明,救人還需三思!
    這樣看來,救人還需三思,救人重要,但如果傷害到了自己,就要謹慎,畢竟艾某也是有家人的,他出了事情,家人也會心疼。但這件事情,或許應該網約車平臺應該考慮到一些事情,當司機接到需要緊急送醫的人後,網約車平臺能夠跟當地警方告知,司機是在緊急趕往醫院,畢竟車內有錄音錄像都可以作為證明,而且目的地也是到達醫院。
  • 王陽明:平常心做事,光明心做人
    在王陽明看來,做事與做人,關鍵在於一顆心。「事上磨」,是最好的修行——平常心做事。「此心光明」,是最終的答案——光明心做人。平常心做事,踏踏實實。光明心做人,坦坦蕩蕩。身處滾滾紅塵中,守住平常心、點亮光明心,方能過好這一生。
  • 大智慧:高標準做事,低姿態做人,高調會吸引到好運氣
    你可能已經非常熟悉「低調」這一詞語了,我們總是被告知,做人做事要低調,不張揚。這固然沒錯,但你知道嗎——有些時候,你也需要高調。因此他提醒自己的弟弟,做人不可以傲慢,傲慢無禮,會讓人生的路越來越窄,也會讓你在情緒失控下做出令人懊悔的事。所以,人要學會腳踏實地的做人。人生,欲求事先成人,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做事是做人的結果。低姿態做人,才能伸能屈,高標準做事,才能夠讓我們更加優秀和卓越。人生,要想學會做事,必須學會做人。
  • 做人有什麼可以忘記的?又有什麼一定不能忘的?
    人生有限,做人有度,人生沒有誰規定怎麼走,生活沒有誰可以為你掌控。生命是未知,不要求大富貴,只要求平安,做人問心無愧,人生無悔足以。做人難,難做人,做人肯定有你忘記不了的,又有很多你永遠也不想去記住的。
  • 做事先做人40個「潛規則」
    當你對一個人還不夠了解時,切莫輕易下結論,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況且有時候眼睛也會欺騙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從做人開始的。古往今來,對人的要求,無不以做人為本。今天就來說一下40條做事先做人"潛規則"沒有親眼所見,就不要急著用你的嘴巴來證明對不知道的事,直接說"不知道"才是最輕鬆的如果別人朝你扔石頭,就不要再扔回去了,留著做你建高樓的基石
  • 做人如水,方能容萬物;做事如山,方可不動搖
    文/飛魚做人如水,懂包容,能接納萬物的好品質。做人如山,有沉穩,剛毅的性格,做事扛得起責任,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人品,人品好的人,走到哪裡都自帶光芒。與人相識,取決於人品,人品是一個人內心好壞的見證,也是看一個人做事靠譜的依據。所以,做人,要保持如水的品質,做事,要保持如山的原則。01《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 做人低調,做事細心,脾氣很好的三大星座!
    在十二星座中有三大星座他們做人是很低調的,做事也都是很細心的,看人不看你的成就,只看你當下做了什麼,脾氣是超級好的,對誰的感情也都是相同的,想要知道都是有哪三大星座嗎?跟著小編一起瞧一瞧。天秤座一碗水一定要端平,雖然說效率優先,不過還是可以看清楚一個人的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