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和我說,關於寫作這件事的成就,基本全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有的時候,你費盡心思寫成的作品,無人問津;有的時候,你隨手寫的一篇文章,反而有可能得到更多讀者的關注。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話,似乎適用於大多數作者,甚至包括某些著名作者。
它甚至很有可能適用於幾乎所有的藝術類行業,包括但不限於文學、繪畫、音樂、舞蹈、攝影等各個主觀評價標準相對較強的領域。
我記得,我的偶像周杰倫老師曾經對某些媒體說過類似的感受。
至今為止,他發行的最新一張專輯,叫《周杰倫的床邊故事》。
在這張專輯中,我比較喜歡的歌是《床邊故事》和《前世情人》,以及《不該》。
不過,我記得,某篇報導曾經說過,在這張專輯中,周杰倫老師本人付出最多心血的,不是以上幾首歌,而是《土耳其冰淇淋》。
那篇報導說,這種音樂風格,是他此前從未嘗試過的音樂風格。他甚至還在歌詞中加入「我乾脆自己下車,指揮樂壇的交通」這樣的話。
可是,這首歌的下載量和傳唱度卻遠遠無法和同一張專輯中最熱門的《告白氣球》相比。
雖然我本人也比較喜歡《告白氣球》,但是,我在網上看到,很多有一定資歷的老歌迷都不太欣賞《告白氣球》這首歌。至少,他們認為,《告白氣球》不如同類的《園遊會》等發行較早的歌。
據說,周杰倫老師本人都說過:我自己都沒有想到,《告白氣球》會這麼火。早知道這樣,我還不如單獨出《告白氣球》這支單曲呢。
如果我記憶中的這些話都是真的,現在的我,或許已經能夠理解他的想法。
現在的我,早已明白,一個真正的寫作者,一定要找到一個或幾個自己真正熟悉、擅長的領域,並長久地、持之以恆地去鑽研它。今天寫這一類話題,明天又去寫那一類話題,是不可能讓自己得到實質性提高的。朝三暮四的人,不可能做成真正的大事。
但是,我感覺到,我真正感興趣並比較擅長的東西,在寫作這一方面,似乎都是相對比較小眾的東西。無論是出口貿易領域,還是卡牌遊戲領域,或者是籃球、足球、斯諾克、F1賽車等體育領域,似乎都很難與寫作相結合。無論是寫什麼,都一樣。
一番思考之後,我選定的一個重要的領域,是談論寫作這件事本身。這個話題,是和每一名寫作者都有緊密關係的話題,也是很少有著名作者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討論、去鑽研的話題。我很希望,自己能夠通過討論和鑽研這個話題而為大多數的寫作者做出一點貢獻,也希望能夠儘可能地改變我面臨的現狀。
看到很多作者和讀者都把寫作的字數和速度視為最重要的追求之後,我寫下《「每天更新十萬字」是奇蹟還是噱頭?》。
看到很多作者在宣揚「每天都發表新文章的作者才是好作者」,我寫下《我為什麼不追求「每日更新」》。
看到很多人根本不願意看文章,卻喜歡捧著手機看各種不同的視頻,我寫下《淺談文字和視頻》。
看到很多網絡小說的作者只想製造出一堆幾乎可以稱為粗製濫造的東西,然後幻想它們被改編成影視作品或者遊戲,我寫下《一名作者的第一追求應該是「被改編」嗎?》。
可是,在這四篇文章中,除最後一篇文章之外,其他幾篇文章所得到的反饋完全不能讓我滿意。
沒有多少人願意和我認真地談論這一類的話題。哪怕這一類話題和幾乎每一位寫作者都有關係。
我至今都想不明白,為什麼我遇見的大多數寫作者竟然都不願意認真地討論寫作本身。當然,也許他們只是不願意和我討論。
後來,有一天,我隨手寫下一篇文章,取名為《麵條與方便麵》。
這篇文章根本沒有什麼高深的立意,也沒打算給大家講什麼道理。我只是想告訴大家,我很喜歡吃麵條,並希望能夠多品嘗幾種風味的麵條,還很不喜歡方便麵這種不知道有多少添加劑且連真實原料都難以確認的東西。
我甚至自己都不覺得,這篇文章在我寫過的所有文章中能算得上比較好的。
可是,這篇文章的閱讀量和評論量卻比我煞費苦心寫出的大多數談論寫作的文章都高,也比我寫的大多數短篇小說、遊記和時事評論的曝光度要高得多。好幾位著名作者還紛紛向其他作者推薦它。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事。
我覺得,對於這件事,似乎沒有比「魔幻」更加合適的形容詞。
一群寫作的人不願談論寫作本身,卻願意談論方便麵。就算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願意吃方便麵,可我說的是「我不喜歡方便麵」啊。
對我來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實際效果似乎有那麼一點詭異。
或許,為了獲得更多的點擊量和曝光度,我應該再寫幾篇《火腿與火腿腸》、《烤土豆與炸薯片》、《牛排與牛肉乾》、《手工水餃與速凍餃子》之類的隨筆散文,再爭取把它們組合成一個系列。
你們覺得呢?
20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