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上柿子樹,象徵日子紅紅火火。這樣的紅在岐山農村的門前、街邊、田邊經常能看到。
一個個紅彤彤的柿子猶如一盞盞紅燈籠掛滿枝頭,將柿子樹壓彎了腰。摘一顆,輕輕咬一口,甜滋滋的好吃極了。
吃過新鮮的柿子後,勤勞的岐山人,為了將這份美味保存,巧手一動讓柿子變成了柿餅。
柿子營養價值很高,所含維生素和糖分非常高,尤其是維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1—2倍。另外,柿子不但營養豐富,而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柿子的食用功效:
1、補充維C:
柿子所含維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所以吃柿子可以補充大量的維生素C。
2、潤腸通便:
柿子富含果膠,它是一種水溶性的膳食纖維,有良好的潤腸通便作用,對於緩解便秘,保持腸道正常菌群生長等有很好的作用。另外,柿子和柿餅都可作緩和滋養品。並有止血潤大便的作用,能緩和痔瘡腫痛,止痔瘡出血及直腸出血等。
柿子的藥用功效:
1、止血:新鮮柿子有涼血止血作用;柿蒂有降逆止作用;柿餅和胃止血;柿葉有止血作用,用於治療咳血、便血、出血、吐血;有研究發現,柿子和柿葉對降壓、利水、消炎、止血有著積極地療效。
2、潤肺化痰,生津止渴:柿子有助於降低血壓,軟化血管,增加冠狀動脈流量,並且能活血消炎,改善心血管功能。
3、解酒:柿子能促進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可以幫助機體對酒精的排洩,減少酒精對機體的傷害。
如何製作柿餅?
第一種方法:自然乾燥法
柿餅是用柿子人工乾燥成的餅狀食品,又稱幹柿、柿幹,可用作點心餡。色灰白,斷面呈金黃半透明膠質狀、柔軟、甜美,性甘溼無毒、潤心肺、止咳化痰、清熱解渴、健脾澀腸。
1、應選果形大、形狀整齊、果頂稍平坦、無縊痕、含糖量高、水分適中和少核的品種。果實色澤橙紅和萼頭髮黃、充分成熟的果實,可制優良柿餅。採收後,剔除爛果和軟果,再按大小分級。
2、目前大都採用腳踏式半自動去皮機。將果皮轉圈旋削下。去皮要乾淨,同時旋皮要薄而均勻。早些年間,人們通過人工去皮。(人工去皮可以用水果刀削掉果皮)
3、曬餅:
選光照充足、空氣流通、清潔衛生的地方,用木棒或磚塊搭架,架高0.8~1米,上鋪秫千箔,將去皮後的柿果果頂向上,單層排在箔上曝曬,晚間用席蓋好,防露水,雨天要防雨,約10天左右果肉皺縮,果頂下陷,進行第1次翻動,以後每隔3~4天翻動1次,每次翻動同時進行捏餅,第2次捏餅時柿餅外硬內軟,回軟後沒有發汗現象,就可進行上霜,出霜才好。農村一般是將其放置在簸箕中,將簸箕置於屋頂等高處,通風良好的地方。一般的講,柿餅是需要溫和的陽光慢慢的曬乾的。
4、上霜:
將兩餅頂部相合,萼蒂部向外,在缸中放一層幹柿皮放一層柿餅,反覆疊放至將滿缸,然後封缸,放在陰涼處生霜。柿餅上霜與環境溫度有關,溫度越低,上霜越好,所以要將缸放在陰涼處。
第二種方法:人工乾燥法
此法製品顏色黃亮、味甜香濃、出霜好、質量高。
1、烘烤:
柿果入烤房後,點火升溫至40℃微火保溫。每隔2小時通風排溼1次,每次通風15~20分鐘(或排風扇排風5分鐘)。約2天後果面稍呈白色進行第1次捏餅,捏時要輕,防止捏破外層幹皮。然後使烤房溫度穩定在40~45℃,連續烤20小時,同時加強通風。此段溫度不要超過50℃,以利脫澀。當果面出現皺紋時進行第2次捏餅,此時柿果已基本脫澀,可提高烤房溫度至50~55℃,維持20小時,注意通風排溼,同時進行倒盤、翻果,使受熱均勻。當柿果已基本乾燥有些皺縮時進行第3次捏餅 整形。用雙手拇指和食指從果中心向外捏成中間薄邊緣厚的碟狀形,要捏斷靠近果蒂的果心,以防果頂縮入。此後烤訪溫度降至45℃左右,繼續蒸發。並加強通風,直內外軟硬基本一致。將餅收起回軟,整形上霜。
人工乾燥法要注意:
1.烘烤溫度切勿超過55℃,防止柿餅返澀。
2.烘烤中應加強通風管理,嚴防受捂黴變。
3.衛生要求較高,細菌總數≤100個/克,大腸菌群≤3個/克,因此要特別加強生產過程的衛生管理。
吃柿子的禁忌:
柿子味美且營養豐富,很多人貪圖美味就會多吃柿子,其實,吃柿子有很多注意事項,由於柿子性寒,且含有大量的鞣酸,吃多了會對胃部造成一定的負擔。所以患有胃炎、胃寒等患者儘量少吃柿子。
柿子吃多了會怎麼樣
柿子中的鞣酸能與食物中的鈣、鋅、鎂、鐵等礦物質形成不能被人體吸收的化合物,使這些營養素不能被利用,故而多吃柿子容易導致這些礦物質缺乏。又因柿子中含糖較多,所以人們吃柿子比吃同樣數量的蘋果、生梨更有飽腹感,從而會影響食慾,並減少正餐的攝入。一般認為,在不空腹的情況下,每次吃柿子不超過200克為宜。
吃柿子的注意事項:
1、空腹不能吃柿子;因柿子含有較多的鞣酸及果膠,在空腹情況下它們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塊。儘量在飯後1小時左右食用,以避免胃柿石形成。
2、儘量不要吃柿子皮:因為柿子中的鞣酸絕大多數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脫澀時,不可能將其中的鞣酸全部脫盡,如果連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尤其是脫澀工藝不完善時,其皮中含的鞣酸更多。
3、胃部寒涼、患有慢性胃炎患者不宜多吃柿子:柿子性寒,若患有胃部寒涼者,不宜食用。患有慢性胃炎、排空延緩、消化不良等胃動力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術後,不宜食柿子。
4、貧血患者少吃:柿子含單寧,易與鐵質結合,從而妨礙人體對食物中鐵質的吸收,所以貧血患者應少吃為好。服用鐵劑時不宜吃柿子。柿中鞣酸與鐵結合成沉澱,可引起胃腸不適, 甚至絞痛,同時影響鐵劑吸收。
5、糖尿病人勿食 :柿子中因含10.8%的糖類,且大多是簡單的雙糖和單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即屬此類),因此吃後很易被吸收,使血糖升高。對於糖尿病人而言,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是有害的。